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与天地君亲并位的万世师表孔子 唯物思想家荀况 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孟子 春秋战国儒家代表人物 1 汉武帝之前儒学的境遇 一 背景 从 无为 到 有为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初期 逐渐复苏 1 西汉初年的 无为而治 一 背景 从 无为 到 有为 陈胜 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刘邦 项羽推翻秦朝政权 刘邦 项羽楚汉战争 材料一 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 人相食 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食货志 背景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 社会破坏严重 1 西汉初年的 无为而治 背景 秦末战火频繁 社会破坏严重 目的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具体政策 与民休息 一 背景 从 无为 到 有为 减轻田租 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让大量士兵回家 授予田宅 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黄 黄帝的学说 修身 养生 老 老子的学说 治国 无为 黄老之学 对外与匈奴 和亲 对内轻徭薄赋 西汉初期休养生息的具体措施 根据材料说出汉初 无为 的作用有哪些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 国家亡事 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 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 阡陌之间成群 乘牸牝 母马 者而不得会聚 后汉书 食货志 后果 经济逐渐恢复和增强 社会繁荣 国力日盛 无为而治有何消极作用 汉武帝时的社会危机 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问题 匈奴问题 汉武帝怎样解决 无为 有为 1 西汉初年的 无为而治 2 汉武帝的 有为 背景 国力日盛 割据势力 土地兼并 匈奴威胁 目的 为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一 背景 从 无为 到 有为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6年 前87年 知识链接 汉武帝 有为 的表现 政治 必修 P12 P14 1 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恩令 使王国越分越小 2 加强皇权 用身边做侍从 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 侍中 参与军国大事 以削弱相权 经济 必修 P17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稳定物价 实行货币官铸 盐铁专卖 物价管理 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军事 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 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汉武帝选拔治国安邦的人才 董仲舒 思想 主父偃 政治 桑弘羊赵过 经济 卫青霍去病 军事 大一统 1 董仲舒的贡献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提出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书影 西汉实行察举制 董仲舒被以贤良方正推举给汉武帝 董仲舒三次书面应答策问 即 天人三策 阐述他的儒学思想 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加以改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提出 1 董仲舒的贡献2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 春秋 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五帝不相复 三代不相袭 各以治 非其相反 时变异也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 惑乱黔首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 书 百家语者 悉诣守 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 李斯列传 1 董仲舒的贡献 2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张 中央集权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提出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加强君权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一国则受命于君 君命顺 则民有顺命 君命逆 则民有逆命 天亦有喜怒之气 哀乐之心 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 2 董仲舒的 新儒学思想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加强君权的需要 仁政 限田 薄敛 省赋役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三纲五常 的伦理道德 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三 独尊儒术 提出的影响 儒学成为正统 1 汉武帝 尊儒 的措施 1 政治方面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事 2 教育方面 规定儒家经典 五经 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兴办太学 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在郡县设立学校 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古代的太学 公元前124年 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 统一人们的思想 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提出 愿陛下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士 的建议 在长安兴办太学 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 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 太学的学习科目设 五经 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 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 以自学为主 老师定期讲经 每年考试一次 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 太学 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 从隋朝起政府设国子监 国子监有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 律学 书学 算学 国子生 太学生 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 律学 书学 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 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 五品 七品以上官僚子弟 律学 书学 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国子监既是官署 中央的教育管理机关 又兼有高等学府的性质 至清代变为只管考试 不管教育的考试机构 图为北京的国子监牌楼 国子监又称 太学 国学 北京国子监历经元 明 清三代 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国子监中的孔子像 2 西汉大兴儒学教育的影响 三 独尊儒术 提出的影响 儒学成为正统 教科书 儒家经典 五经教官 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官办最高学府 太学 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地方教育系统 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 1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2 西汉大兴儒学教育的影响 3 西汉 独尊儒术 的结果和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三 独尊儒术 提出的影响 儒学成为正统 有人认为 就其实质而言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与秦朝的 焚书坑儒 是相同的 请回答 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探究学习 参考答案 有道理 秦朝 焚书坑儒 和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目的相同 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 性质相同 知识巩固 1 秦始皇 焚书坑儒 的目的是 崇法反儒 防止旧势力复辟 毁灭文化 加强思想控制 2000年津赣卷 A B C D 2 史载 汉初萧 何 曹 参 为相 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 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 儒家主张B 墨家主张C 道家主张D 法家主张 3 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A 人定胜天B 无为而治C 君权神授D 仁政思想4 汉武帝的 独尊儒术 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民贵君轻C 性善论D 大一统5 从 百家争鸣 到 独尊儒术 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的形成 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 B C D 6 在争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与 大一统 二者关系时 下面四人的结论 比较正确的是A 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 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 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 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 7 史记 记载 诸吕作乱 日蚀 昼晦 吴楚七国叛逆 彗星现 天狗过梁野 这段史料 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 留下了后人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表现了封建史学家写史的局限性 古史对天象的记载缺乏研究价值A B C D A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 制定规范限制人民 面临问题 董仲舒的学说 解决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胎压监测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电动工具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回转真空干燥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稀土钨合金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绝缘子避雷器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精细空气喷枪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离子色谱仪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真空阀门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分期付款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工贸行业隐患排查指导手册
- 形势与政策(贵州财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GB/T 36187-2024冷冻鱼糜
- 2023年江苏省五年制专转本英语统考真题(试卷+答案)
- 20S805-1 雨水调蓄设施-钢筋混凝土雨水调蓄池
-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共4页)
- 世界500强企业企业文化(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集锦
- 《QCC对策拟定》ppt课件
- 《管子·弟子职》全文翻
-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量化考核测评表.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