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内容全部_第1页
经典诵读内容全部_第2页
经典诵读内容全部_第3页
经典诵读内容全部_第4页
经典诵读内容全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年级 三字经 背诵内容 第一周第一周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第二周第二周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第三周第三周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第四周第四周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第五周第五周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第六周第六周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第七周第七周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2 第八周第八周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第九周第九周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第十周第十周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第十一周第十一周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第十二周第十二周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第十三周第十三周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第十四周第十四周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 第十五周第十五周 3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第十六周第十六周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4 二年级 弟子规 背诵内容 第第 1 周周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第第 2 周周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第第 3 周周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第第 4 周周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第第 5 周周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第第 6 周周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第第 7 周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第第 8 周周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第第 9 周周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5 第第 10 周周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第第 11 周周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第第 12 周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第第 13 周周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第第 14 周周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第第 15 周周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第第 16 周周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6 三年级 朱子治家格言 背诵内容 第一周第一周 黎明即起 洒扫庭除 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 关锁门户 必亲自 检点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第二周第二周 宜未雨而绸缪 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 宴客切勿留连 第三周第三周 器具质而洁 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 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 勿谋良田 第四周第四周 三姑六婆 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 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艳妆 第五周第五周 祖宗虽远 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简 朴 教子要有义方 第六周第六周 勿贪意外之财 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 勿占便宜 见穷苦亲 邻 须加温恤 第七周第七周 刻薄成家 理无久享 伦常乖舛 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 需分多润 寡 长幼内外 宜法肃辞严 第八周第八周 听妇言 乖骨肉 岂是丈夫 重赀才 薄父母 不成人子 第九周第九周 嫁女择佳婿 无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 勿计厚奁 7 第十周第十周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 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 贱莫甚 第十一周第十一周 居家戒争讼 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 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 孤寡 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第十二周第十二周 乖僻自是 悔误必多 颓隳自甘 家道难成 狎暱恶少 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 第十三周第十三周 轻听发言 安知非人之谮愬 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 之不是 须平心暗想 第十四周第十四周 施惠无念 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 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 不可生嫉妒心 人有祸患 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 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 便是大恶 第十五周第十五周 见色而起淫心 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 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 虽饔飧不继 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 即囊橐无余 自得至乐 第十六周第十六周 读书志在圣贤 为官心存君国 守分安命 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 庶乎近焉 四年级 增广贤文 背诵内容 8 第一周第一周 昔时贤文 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 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 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 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 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 到老终无怨恨心 第二周第二周 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 易反易复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 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 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 仁义值千金 第三周第三周 路遥知马力 事久知人心 两人一般心 无钱堪买金 一人一般心 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 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 人不风流只为贫 第四周第四周 饶人不是痴汉 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 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 乡中水 亲不亲 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 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 洞口桃花也笑人 第五周第五周 红粉佳人休便老 风流浪子莫教贫 9 在家不会迎宾客 出路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 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 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识 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 那个人前不说人 第六周第六周 闹里有钱 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 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世上新人攒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第七周第七周 先到为君 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 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 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 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 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 一身之计在 于勤 第八周第八周 责人之心责己 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 防意如城 宁可负我 切莫负人 再三须重事 第一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 人熟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 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 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 世事如棋局局新 第九周第九周 10 山中自有千年树 世上难逢百岁人 平生莫作皱眉事 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 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 醒眼看醉人 第十周第十周 求人须求英雄汉 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 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嫌 贫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 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 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 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 养女不教如养猪 第十一周第十一周 有田不耕仓廪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 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 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 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 黄金散尽为收书 第十二周第十二周 在家由父 出嫁从夫 痴人畏妇 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 不听自然 无 宁可正而不足 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 道院僧房总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十三周第十三周 11 人情似水分高下 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 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 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多 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 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第十四周第十四周 小时是兄弟 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 怨生莫怨死 墙有缝 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 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 智过君子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贫穷自在 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 反以我为仇 第十五周第十五周 宁向直中取 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乾不肯去 直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 覆水难收 是非只因多开口 烦恼皆因强出头 第十六周第十六周 幸生太平无事日 恐逢年老不多时 国乱思良将 家贫思贤妻 池塘积水须防旱 田地深耕足养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 树正不愁月影 斜 奉劝君子 各宜守己 只此呈示 万无一失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 迟 五年五年级级 论语论语 背背诵诵内容内容 12 第一周第一周 1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 学习了而时常温习 不也喜悦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 不也快乐吗 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吗 2 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 花言巧语 满脸堆笑的 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出主意做事 是否 忠实 交友是否守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 是否复习了呢 第二周第二周 4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 住不追求安逸 做事灵敏 言谈 谨慎 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就算好学了 5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 不怕没人了解自己 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 子曰 诗 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 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 诗经 三百 零五 首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 即 思想 纯正 没有邪恶的东西 第三周第三周 7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三十岁有所建树 四十岁不 遇事困惑 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 六十明辨是非 七十随心所欲 不超 过规矩 13 8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 温习旧知识时 能有新收获 就可以做老师了 9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 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 结群众 第四周第四周 10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 读书不深入思考 越学越糊涂 思考不读书 就危 险 11 子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 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 这种 态度是明智的 12 子曰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 人无信誉 不知能干什么 第五周第五周 13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 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 这 样的事可以容忍 什么事不能容忍 14 子曰 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 关雎 这篇诗 主题快乐却不放荡 忧愁却不悲伤 15 子曰 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 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 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 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第六周第六周 16 子曰 朝闻道 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 早晨理解真理 晚上死也值得 14 17 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通晓道义 小人通晓私利 18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 见到贤人 要向他看齐 见到不贤的人 要反省自己 第七周第七周 19 子曰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 文 也 译文 孔子说 灵敏又好学 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 不觉得 没面子 所以称为 文 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 然后才行动 21 子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 文采 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 才是君子 第八周第八周 22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 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 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 乐 23 子曰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智者动 仁者静 智者乐 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 智慧的人喜欢水 仁慈的人喜欢山 明智的人好动 仁慈的人好静 智慧的人快乐 仁慈的人长寿 24 子曰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 将知识默记在心 学习时 不感到满足 教人时 不 感到疲倦 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第九周第九周 25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15 译文 孔子说 不到他苦思冥想时 不去启发 不到欲说无语时 不 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 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6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 汝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 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 孔子是怎样的人 子路不回答 孔子说 你怎么 不说 他这个人啊 发愤时就忘记吃饭 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 竟然 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 如此而矣 27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 三人走路 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 点向他学习 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第十周第十周 28 子曰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 君子胸怀宽广 小人忧愁悲伤 29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 三军可以剥夺主帅 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0 子曰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 明智的人不会迷惑 仁爱的人不会忧愁 勇敢的人 不会畏惧 第十一周第十一周 31 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 不促使人陷入失败 小人相 反 32 子曰 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孔子说 不要只求速度 不要贪图小利 只求速度 往往达不 到目的 贪图小利 就做不成大事 33 子曰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16 译文 孔子说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 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第十二周第十二周 34 子曰 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 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 小事不忍耐就 会搅乱大事情 35 子曰 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 有错不改 这才是真错 36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 气方刚 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 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 年轻时 血气还不成熟 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 到了壮年 血气方刚 要戒除与人争斗 等到老 年 血气已经衰弱了 要戒除贪得无厌 第十三周第十三周 37 子曰 道听而涂说 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 从道德方面来说 是 应唾弃的 38 子张曰 士见危致命 见得思义 祭思敬 丧思哀 其可已矣 译 文 子张说 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 看见有利可得时 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 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 临丧的时候 想到自己是否哀伤 这样就可以了 第十四周第十四周 39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 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 恳切地提出问题 多 考虑当前的事 仁德就在其中了 40 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 人皆见之 更也 人 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 他犯过错 人们都看得见 17 他改正过错 人们都仰望着他 第十五周第十五周 41 子曰 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 译文 孔子说 君子要使百姓得到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 使百姓劳 作而不使他们怨恨 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 庄重而不傲慢 威严而 不凶猛 42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 汝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 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 孔子是怎样的人 子路不回答 孔子说 你怎么 不说 他这个人啊 发愤时就忘记吃饭 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 竟然 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 如此而矣 第十六周第十六周 43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 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 因为他责任重大 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 难道还不重大吗 奋斗终身 死而后已 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44 子曰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 不在那个位置上 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六年级 中庸 背诵内容 第第 1 周周 原文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 性 顺着本性行事叫做 道 按照 道 18 的原则修养叫做 教 道 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以离开 那就不是 道 了 所 以 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 在没有人听见的 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 越是细微的地方越 是显著 所以 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第第 2 周周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 叫做 中 表现出来以后 符合节度 叫做 和 中 是人人都有的本性 和 是大家遵循的原 则 达到 中和 的境界 天地便各在其位了 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第 3 4 周周 原文 子曰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 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 人皆曰 予知 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 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 曰 予知 择乎中庸 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 回之为人也 择乎中庸 得一善 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 孔子说 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 他喜欢向人问问题 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 隐藏人家的缺点 宣扬人家的好处 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 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 这就是舜之所以 为舜的地方吧 孔子说 人人都说自己聪明 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 躲避 人人都说自己聪明 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 能坚持 孔子说 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选择了中庸之道 得到了它的 好处 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 再也不让它失去 第第 5 周周 原文 子曰 素隐行怪 后世有述焉 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 行 半途而废 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 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唯圣 者能之 译文 孔子说 追求隐僻的道理 做些怪诞的事情 后世也许会 有人来记述他 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 19 之道去做 但是半途而废 不能坚持下去 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 真正 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 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 这只 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第第 6 7 周周 原文 子曰 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 忠恕 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 丘未能一焉 所求乎子以事父 未能也 所求乎臣 以事君 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 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未能 也 庸德之行 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 不敢不勉 有余不敢尽 言顾行 行顾言 君子胡不尔 译文 孔子说 道并不远离人 如果有人实行道却远离他人 那 就不算是道了 一个人做到忠恕 离道也就差不远了 什么叫忠恕呢 不愿意别 人施加给自己的事 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 我孔丘 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 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 我 没有能够做到 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 我没有能够做到 作 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 我没有能够做到 作为一个朋友应该 先做到的 我没有能够做到 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 平常的言谈尽量 谨慎 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 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 言谈却不敢 放肆而无所顾忌 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 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 这 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第第 8 9 周周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 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 行乎富贵 素贫贱 行乎贫贱 素夷狄 行乎夷狄 素患难 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 不凌下 在下位 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 怨天 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 射有似 乎君子 失诸正鹄 反求诸其身 译文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 不生非分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 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 处于贫贱的状况 就做 贫贱人应做的事 处于边远地区 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 处于患难 之中 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 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 20 自得的 处于上位 不欺侮在下位的人 处于下位 不攀附在上位的人 端 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 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 上不抱怨天命 下 不抱怨别人 所以 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 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 获得非分的东西 孔子说 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 射不中靶子 应该到自己身上去找原因 第第 10 11 周周 原文 凡是豫则立 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 事前定则不困 行 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 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 不信乎朋友 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 不顺乎亲 不信乎朋友矣 顺乎亲有道 反诸身不诚 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 不诚乎身矣 译文 凡事有准备就能成功 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讲话之前预 先想好 讲起话来就不会中断 办事之前预先想好 做起来就不会遭 受挫折 行动之前预先想好 行动起来就不会抱愧 实行道德之前预 先想好 实行起来就不会行不通 处在下位的人 如果得不到上面的支持 就不能治理好民众 要 得到上面的支持有方法 交朋友要讲信用 得不到朋友的信任 就不 会得到上面的信任 要得到朋友的信任也有方法 对父母要孝顺 不孝 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 孝顺父母也有方法 要使自己诚实 第第 12 周周 原文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有弗学 学之 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 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 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 弗辨 辩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 行之弗笃弗措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