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农业病害分类.doc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6/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1.gif)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doc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6/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2.gif)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doc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6/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3.gif)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doc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6/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4.gif)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doc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6/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94721bb4-3d32-48ea-96d0-2ea23a10dde5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农作物病害分类在农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等。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左右。1、真菌性病害1.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者瘿瘤。1.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和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1.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病。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者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1.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1.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浸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1.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浸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和黄萎病等。1.7肛孢菌纲的黑盘孢属。起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者白色的黏液。1.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很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多形成干腐或者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和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于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小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的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由于细菌浸染破坏薄细胞和细胞壁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的组织或者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浸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者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回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是有菌脓溢出(除根瘤、根癌病菌外),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3、病毒病植物病毒病在多数情况下以系统浸染的方式浸害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病毒病害的传播、浸染和致害过程与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现有很大的区别,在防治上对病毒病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很不奏效,所以要实行综合措施为主进行防治。4线虫病害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种较低等的动物,大量存活于土壤和水中,也有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和钩虫等。寄生在植物上并引发植物发生病害的线虫,称为植物寄生线虫,广泛寄生在植物的根、茎、叶、花、芽、种子和果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害。植物线虫特点:主动侵袭寄主,自动转移危害,吸收植物营养,破坏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加重病害发生。常见农业病害分类表(专利品)农业病虫害症简易诊断专利知识产权表中国植物营养学 博士 秋景深(秋实)(编号:五五五五五医院55555)五病类细菌病真菌病病毒病线虫病生理病五部位苗部位根部位叶部位果实部位枝干部位五病症变色症腐烂症坏死症萎焉症畸形症五症状霉状物粉状物块状物脓胶状物黑粒状物白、黑、青、灰、赤、绵;白粉、黑粉、锈粉;菌核、灰霉、白绢;细菌角斑、青枯、白枯;炭疽、茎枯、全蚀、白粉;五菌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形象学“蓄水形”或“霉黑烂”;“果实形”或“软腐绵”;“失水形”或“黑枯褐”;“黑锈干”或“木栓粉”;“鞭毛、子囊菌双栖明星形”;后遗症根肿、腐霉、疫霉、霜霉、白锈;根霉引起果实后期软腐;腐烂、轮纹、褐纹、干枯、褐斑、花腐;锈菌、黑粉菌;炭疽、青霉、镰刀菌;防治学偏方学1偏方学2常见农业病害防治办法(专利品)作物药害有什么症状?(1)斑点斑点药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药斑与生理性病害的斑点不同,药斑在植株上分布没有规律性,整个地块发生有轻有重。病斑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药斑与真菌性病害的斑点也不一样,药斑大小,形状变化大,病斑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2)黄化黄化可发生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片黄化发生较多。引起黄化的主要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用。轻度发生表现为叶片发黄,重度发生表现为全株发黄。叶片黄化又有心叶发黄和基叶发黄之分。药害引起的黄化与营养元素缺乏引起的黄化有所区别,前者常常由黄叶变成枯叶,晴天多,黄化产生快,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后者常与土壤肥力有关,全地块黄苗表现一致。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症状,在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 (3)畸形由药害引起的畸形可发生于作物茎叶和根部,常见的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形穗、畸形果等。药害畸形与病毒病害畸形不同,前者发生普遍,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后者往往零星发生,表现系统性症状,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皱叶等症状。 (4)枯萎药害枯萎往往整株表现症状,大多由除草剂引起。药害引起的枯萎与植株染病后引起的枯萎症状不同,前者没有发病中心,且大多发生过程较迟缓,先黄化,后死苗,根茎输导组织无褐变;而后者多是根茎输导组织堵塞,当阳光照射,蒸发量大时,先萎蔫,后失绿死苗,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5)生长停滞这类药害是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除草剂药害一般均有此现象,只是多少不同而已。药害引起的缓长与生理病害的发僵和缺素症比较,前者往往伴有药触或其他药害症状,而后者中毒发僵表现为根系生长差,缺素症发僵则表现为叶色发黄或暗绿。 (6)不孕不孕症是作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一种药害反映。药害不孕与气候因素引起的不孕二者不同,前者为全株不孕,有时虽部分结实,但混有其它药害症状;而气候引起的不孕无其他症状,也极少出现全株性不孕现象。 (7)脱落这种药害大多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注意药害引起的落叶、落花、落果与大气或栽培因素引起的落叶、落花、落果不同,前者常伴有其他药害症状,如产生黄化、枯焦后,再落叶。而后者常与灾害性天气有关,在大风、暴雨、高温时常会出现。栽培因素住要是缺肥或生长过多而引起落花、落果。 (8)劣果此类药害表现在植物的果实上,使果实体积变小,果表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价值。药害引起的劣果与病害造成的劣果不同,前者只有病状,无病征,有时还伴有其他药害症状;后者有病状,也多有病征,有些病毒性病害则表现出系统性症状,或不表现其他症状。作物重茬病害特征及防治办法近年来,随着全球沙漠化、荒漠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可耕土地越来越少,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提高复种指数(重茬耕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但是随之而来的土传病害等重茬病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绝产。重茬病成为农业专家和广大农民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课题,但长时间一直没有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一、重茬病的主要病原和表现特征:重茬病是由土传性病害中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缺乏及作物自毒引起的综合性病害,发病严重且十分难以防治,发生时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常见病害有枯萎病、青枯病、立枯病、根腐病、基腐病、黄萎病、茎腐病、瘟病以及缺素怔等。泰宝抗茬宁针对这些情况采用高活力多种有益微生物来消灭这些病菌,并补充因重茬被作物带走的微量元素,就能够很好地防治因连作造成的病害。一般发病率在1030%,植株常常枯死,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可达8090%,甚至全园死亡,造成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二、传统防治:选育耐重茬品种,土壤清毒(包括药剂清毒,高消毒等)、大田换土、嫁接换根、药剂灌根、药土垫底等。传统方法投资多,强度大,收效甚微,并且不利于环保。三、重大突破泰宝抗茬宁:“泰宝抗茬宁”(原名“克劳帕CCROPA”)是三位博士研究人员经过七年的艰苦努力研究成功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作物连作动力剂(continuouscroppingpoweragent-ccropa)。“泰宝抗茬宁”为健康土壤微生物联合处理剂,其中的微生物是筛选自土壤中对大多数病原菌都具有拮抗作用而它们自身具有互惠共生关系,因此,不仅其定殖能力强,而且微生物间又可以相互促进,并分泌对植物具有多种促生长作用的因子,所以,在克服作物重茬的同时,对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有着显著的影响。“泰宝抗茬宁”含多达55亿/克有益微生物,用以占领作物根际生态位。一方面,有益微生物排除有害病菌与作物接触,并杀死部分致病菌,同时分泌一些有益于植物的化学物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另一方面,作物根部分泌的化学物质和部分脱落死亡的细胞对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定殖有重要地促进作用,有益微生物与作物之间的这种互惠共生关系是克服重茬连作的动力所在。“泰宝抗茬宁”增产幅度在20-50%,对所有土传病害防治效果突出,是目前我国唯一国际领先的高效微生物土壤处理剂。四、泰宝抗茬宁的显著特点:1、抑菌抗病泰宝抗茬宁(CCROPA)渗入土壤,迅速组团阻断有害菌群与作物接触,形成防护墙,并吞食有害菌,净化土壤,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机率。2、激活肥效科学证明氮、磷、钾的吸收率只有30%左右,氮最易流失,而磷、钾不易吸收。泰宝抗茬宁(CCROPA)其超强的运动功能能激活磷、钾,并包围“氮“,提高肥效30%以上。3、松土促根“土好根好庄稼好,根深叶茂抗茬宁”。“CCROPA”在土壤的超强活性打破土壤板结,起到通透作用,促进根系生长。4、提质增产泰宝抗茬宁(CCROPA)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细胞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活性物质,补充农作物生长中缺乏的微量元素,促根壮苗,提质增产,一般增幅30%50%。作物病害识别和农药配方注重事项 植物病害大多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由于病原微生物不能肉眼辨别,我们往往只能通过其病状和病症加以辨别,而辨别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我们的能否准确配药。因此,在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对作物病害的准确辨别是基础,药剂的选择是要害。一、如何辨别病害我们知道,作物病害按照其病原体分类,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和一些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而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我们可以肉眼识别其寄生植物。其它病害是这样识别的。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分这两种病害都表现其特有的病状和病症,而最根本区别是病症。(一)病症的区别一般来讲,菌脓是细菌性病害所固有的病症,大部分伴随臭味;而真菌性病害的病症则在其病状四周或发病部位表现如下:霉状物如霜霉病在叶子背面附有黑色或白色霉层,叶霉病则在叶背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霉层。点状物锈状物粉状物菌核如菌核病,白绢病等。、病症的区别萎蔫状况,如出现黄萎或枯萎情况多为真菌引起的病害;而植株迅速死亡而叶片仍为绿色是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腐烂程度腐烂处伴有菌脓并恶臭味多为细菌引起。其实,细菌病害和真菌病害的区别往往是结合其病症和病状加以识别。、病毒类病害包括由类菌原体、病毒、类病毒引起的病害,其病状表现出黄化(如柑桔黄龙病)、厥叶或花叶(如黄瓜花叶病毒病)为主,少数沿茎杆或果实成条斑状(如番茄病毒性条斑病)。但不表现病症。(二)通过气候条件加以识别(1)病毒病一般是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为多。(2)而细菌病害大多是在大风大雨过后发生(因其病原主要是从伤口侵入)。(3)真菌性病害的不同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三)可通过植株的发病部位加以识别有些病害只发生在叶片,如叶霉病、叶斑病等;有些只发生在茎杆或茎基部上,如番茄青枯病发病部位是茎基部往上的茎杆上,而茎基腐病只发生于茎基部。(四)根据作物种类进行判定比如西瓜植株萎蔫,我们不可能判定其为青枯病(不能判定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五)线虫病从症状来辨别一般可看到虫瘿,表现的病症为肿瘤(如根结线虫病)、干焦(如水稻的线虫病)。二、科学的用药配方(一)病毒病的用药配方结合病毒病在田间的传播方式和为害机理,病毒病在田间的再侵染主要是通过微伤口(蚜虫、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带毒传播,有部分是人工田间操作造成的微伤口)。所以,在配方中应注重传毒昆虫防治也是非常要害;另外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利用植物体内的RNA或DNA,消耗植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使作物表现黄化、畸形。因此,在配方中需加入含有微量元素的有机营养叶面肥,才能使植株恢复生长,基于以上原因,药液复配中注重以下几个要点:1、杀病毒剂的选择(1)吗啉胍类制剂根据广大农户使用情况反馈,可卡宁、凯悦效果非常理想,这两种药剂具有良好内吸渗透作用,用药后其作用成份能迅速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通过分解植物体内病毒的尾部RNA和蛋白的合成,切断病毒复制周期环节;同时可卡宁或凯悦使用后能迅速修复受侵染的细胞,使细胞纵向伸长,叶绿体增多,光合作用加强,叶片厚度增加,从而提高作物的免疫性。(2)铜剂复配类型的制剂最有代表性的是植病灵,由于该制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已久,目前在防治效果上不很理想。而强力病毒威是一种微乳剂型,具有高稳定性、高传递效率,能促进药剂向植物组织内部渗透和增溶作用,药效相称明显。(3)碘剂近来使用的扫病康,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碘剂杀病毒,同时对细菌性、真菌性病害有良好的防治功效。在病毒病高发期可与其它制剂混配使用,具有很强的防治效果。实践证实,用扫病康1500倍与可卡宁、凯悦、宁南霉素、强力病毒威任何一种进行复配,对防治罗汉果病毒病、番茄病毒病、西瓜病毒病等瓜菜类病毒病是目前反馈最优良的配方。(4)抗生素类杀病毒剂目前应用最广是宁南霉素,也是最优良的杀菌剂。 2、杀虫剂的选择 主要是针对蚜虫、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药剂,如我公司推广使用的标能(高含量啶虫脒)、卖点、高纯、金刹(高含量的吡虫啉,含量达70%)等,是公认优良杀蚜虫、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药剂。 3、叶面营养素的选择 配方正确选用激素或叶面肥,才能对病毒有很好辅助钝化作用和恢复生长作用。主要有如下类型叶面肥和激素对作物病毒有良好的钝化作用。(1)含各种微量元素的有机叶面肥如氨基酸钾锌钙、多多高活性叶面肥、农宝高效植物营养液、今年多等。 3、抗生素类此类药剂主要有软康(用于防治瓜菜软腐病为主)、瓜爽(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等,灌根可防治番茄青枯病、溃疡病病原体从根部侵入)、中生菌素(主要防治柑桔溃疡病),而宁南霉素有局部地区反馈用来防治柑桔溃疡病也是很优秀。4、傲农是一种细菌、真菌通杀的杀菌剂。其主要原因是该药剂中含有医药中杀细菌的EXO成份,对防治柑桔溃疡有特效。 5、其它制剂扫病康是一种碘制剂,对细菌性病害防治表现也是很优异,特别与上述杀细菌药剂混配使用,效果更佳。而氯溴也是一种强氧化药剂,用来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叶枯病也是效果优异。三、真菌性病害的配方 首先要对真菌病分类,因为同一药剂成份配方可能对某一类型的病害都有防治效果,以下配方可供大家在农药开药方时进行参考。另外,保护性杀菌剂中的铜制剂、有机硫类能控制霜霉疫病类再次侵染,但铜制剂对灰霉病类则无效。在配药时应注意同一类型药剂不用混配。 四、线虫病的配方 目前市场上用来防治线虫的药剂的成本费用比较高,而线虫由于其发病部位较为特殊,以根部发病为多,防治上也带来较大的难度。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根部线虫开始为害时,选用卫根1500倍或安棉特1000倍结合神力钾王或巨能神能进行灌根,可较好抑制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另外,用冲锋无线代替其它肥料施用于作物根部,或用根爽与其它肥料混合施用,对线虫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浅谈杀菌剂防治作物病害的原理与使用一、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2、内吸性杀菌剂 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唑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唑、1,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二、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但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孢子萌发两层含意。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孢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1、化学保护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有“未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孢子起毒杀作用。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作物种子或在移栽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幼苗根部都属于此类措施。2、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就是“见了兔子方撒鹰”。即在植物发病或感病后才施用杀菌剂使之对被保护的作物或者对病原菌起作用,改变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预防重于治疗,防病的效果也优于治病的效果。所以我国植保科技工作者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根据病原对植物的侵染程度和用药方式可以把化学治疗分为三种类型:表面化学治疗。有些病菌,如白粉病菌主要附着在植物体表面,使用石硫合剂就可以把病菌杀死,起表面治疗作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可以防治此类病害。内部化学治疗,把杀菌剂引入到作物体内治疗已经侵入到植物体内部的病菌。只有内吸性杀虫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有内部化学治疗作用。内部治疗的内吸性杀菌剂的作用有二个方面:对病菌直接产生毒性。面是改变植物的代谢,改变其对病菌的反应或病菌的致病过程。但多数内吸杀菌剂只具有其中一种作用,有些杀菌剂则兼有两种作用。外部化学治疗,防治果树或森林病害时常常采用的“外科疗法,就是外部化学治疗。即把树干或枝条外部被病菌侵染发病后的病斑刮去,伤口再用杀菌剂消毒,涂以保护剂或防水剂,防止侵染的进一步扩大。3、化学免疫化学免疫是利用化学物质使被保护作物获得对病原菌的抵御能力。目前比较肯定的具有化学免疫功能的化合物有2,2-二氯-3,3-二甲基环丙羧酸,乙膦铝和噻瘟唑等三种化合物。其中噻瘟唑是最典型的化学免疫剂,用它处理水稻植株可诱导产生几种抗菌物质使水稻获得抗稻瘟病的能力。三、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有多种,每种使用方法都是根据病害发生的规律设计的。常见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对田间地上作物喷药,土壤消毒和种菌消毒三种。1、田间作物喷药针对田间作物喷药,影响杀菌剂田间防病效果的因素也不外乎药剂、环境、作物三个方面,但杀菌剂在施用技术上比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施用技术要求更高,尤其要充分了解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因为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不象虫害和草害那样一目了然。对田间农作物喷药要注意两点:剂的种类和浓度。药剂种类的选择决定于病害类型,所以先要作出正确的病害类型诊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如稻瘟病可选稻瘟净、稻瘟灵、三环唑等,小麦白粉病、锈病要选三唑醇、三唑酮等,花生叶斑病要选甲基托布津等。但还应注意的是同样的病若发生在不同的作物上,有时也不能用同一种药剂,如波尔多液可防治霜霉病,但易对白菜产生药害,故不宜防治白菜霜霉病。药剂的种类选择后,还要根据作物种类及生长期、杀菌剂的种类和剂型、环境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施用浓度。一般农药使用说明书都有推荐使用浓度,可以按说明使用,但最好还是根据当地植保技术部门在药效试验基础上提出的使用浓度进行施用。干旱或炎热的夏天应当降低使用浓度,避免产生药害。使用杀菌剂时还要注意使用时期和使用次数,掌握好喷药时期的关键是掌握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做好病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或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对作物病害的预测预报做好喷施杀菌剂的准备。一般情况下杀菌剂的喷洒都是在病害发生的初期进行,如稻瘟病等,尤其在高温天气,稻瘟病发展快,应立即喷药。而花生叶斑病害发展比较慢,刚发病时不要轻易喷药,更不能在发病前喷药,而是在发病后形成一定的发展趋势时开始喷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迅速发展时要立即着手喷药,有时为了控制病情不得不在下毛毛雨时候也喷药。喷药时期决定于病害发展规律外,还要考虑到作物的生育期,很多病害的发生都是与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相联系。此外,还要注意作物各生育期对杀菌剂的耐受力,防止产生药害。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往往要一段时间,喷洒杀菌剂也很难一次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喷洒多次。喷洒次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病菌再侵染情况,杀菌剂的残效期以及气候条件、光照、温度和降雨等。2、种苗消毒浸种要用乳浊液和溶液,不能用悬浮液,即可湿性粉剂不能用来浸种。浸种的关键是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操作不当会造成灭菌效果差或造成药害。其它因素如温度、种子类型、病菌所在部位等也影响浸种效果。一般情况下,在种子类型、气温、药剂种类确定后,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是可以协调的,浓度高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病菌所在部位较深或种皮坚硬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气温高可适当缩短浸种时间。拌种时要求种子和药粉都必须是干燥的,否则会造成拌种不均匀,产生药害,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药粉用量一般占种子重量的0.20.5%,拌种时药剂和种子都要分成34批加入,然后适当旋转拌种容器使之拌和均匀。内吸性杀菌剂出现以后,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拌种方法湿拌法。即把药粉用少量的水弄湿,然后拌种,或把干的药粉拌在湿的种子上,使药粉粘在种子表面,待播种之后,药剂慢慢溶解并吸收到植物体内向上传导。3、土壤消毒棉花枯萎病、黄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除了可以用浸种或拌种法防治外,还可以采用土壤消毒法防治。土壤消毒首先要根据病害种类选择适当的杀菌剂,再根据药剂理化性质与土壤结构和性质选择适当的土壤处理方法。浇灌法适合于水溶性杀菌剂,将药剂调整到适当浓度以后,于每平方米地面上浇灌510千克左右的药液,土壤较干燥时可以采用较低浓度的药液,适当增加浇灌体积;土壤潮湿时可以采用高浓度小体积浇灌法。蒸气压较高的杀菌剂可以采用犁底或犁沟施药,即将药粉或药液均匀撒入第一犁的沟底,用第二犁翻上的土将药剂盖住,此法不适合过于粘重的土壤,还可以将药粉或药液施在土壤表面后,随即翻土将药剂埋入土壤中防治作物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植物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其发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和气候条件不适宜,如营养物质的缺乏,水分失调,高温和干旱,低温和冻害,以及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黄瓜沤根、番茄脐腐病、大白菜干烧心等。非侵染性病害不产生病症,不互相传染,致病因素消失后则不再发展,不需要药剂防治。但非侵染性病害往往引起植物组织的衰退和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Unit 2 Language and Mind Reading A Grammar in us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上外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2教学设计-3.2 各种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 Unit5 Launching Your Career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Part A(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五单元第2课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初感受-关爱老人之智能养老项目规划与项目实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第9讲 中东-埃及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默写(单词 重点短语 重点句型)含答案
- 脑脊液常规检查
- 2024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柴油机油-标准
- 监狱安全课件
- 大学生生涯发展报告新能源汽车
- 《初三开学第一课 中考动员会 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护理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 2024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肢瘫痪的护理查房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