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复习题范文_第1页
材料复习题范文_第2页
材料复习题范文_第3页
材料复习题范文_第4页
材料复习题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复习题范文 第一章、砂石材料 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级配2.分计筛余百分率3.累计筛余百分率4.通过百分率5.连续级配6.间断级配7.最大密实度曲线理论(二)、填空题1.石料饱水率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石料试件占烘干石料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2.我国现行抗冻性的试验方法是与。 3.按克罗斯的分类方法,化学组成中SiO2含量大于65%的石料称为。 4.粗集料的堆积密度由于颗粒排列的松紧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与。 5.集料级配的表征参数有、和。 6.集料磨耗值越高,表示其耐磨性越。 7.集料的质量与其规定条件下的体积(实体与闭口孔隙体积)比称为材料的。 8.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的性质。 9.材料的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 10.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 11.材料的吸水性用表示,吸湿性用表示。 12.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表示。 材料耐水性愈好,该值愈。 13.称取松散密度为1400kg/m3的干砂200g,装入广口瓶中,再把瓶中注满水,这时称重为500g。 已知空瓶加满水时的重量为377g,则该砂的表观密度为,空隙率为。 14.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15.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松散密度,强度,吸水率,抗渗性,抗冻性。 16.材料作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其原因是和。 (三)、选择题1.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该湿砖所含水量为。 A、131.25g B、129.76g C、130.34g D、125g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A、长期在湿气作用下B、在压力水作用下C、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D、在水作用下颗粒材料的真实密度为t,表观密度为a,松散密度0,则存在下列关系。 A、ta0B、t0a C、at0D、a0t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渗透的性质。 A、水B、潮气C、压力水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吸水率。 A、增大B、减小C、不变化2.3.4.5.D、饱和水6.D、不一定增大,也不一定减小7.在土木工程中,对于要求承受冲击荷载和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其所用材料,均应具有较高的。 A、弹性B、塑性C、脆性D、韧性8.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熔融物质,若经急冷,则质点来不及按一定规则排列而凝固成固体,该固体为。 A、晶体B、胶体C、玻璃体D、晶体和胶体的混合物石料的饱水率较吸水率,而两者的计算方法。 A、大相似B、小相似C、大不同D、小不同g10.石料耐冻系数大于者,认为抗冻性合格。 A、0.75B、0.70C、0.80D、0.8511.碱性石料的化学性质是按其SiO2的含量小于划分的。 A、52%B、65%C、45%D、32%12.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在选择石料时应优先考虑。 A、酸性石料B、碱性石料C、中性石料D、以上均不对13.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其中毛体积不包括。 A、矿质实体B、闭口孔隙C、开口孔隙D、颗粒间空隙1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抗滑层用粗集料除应满足基本质量要求外,还需要检测与沥青的粘附性和指标。 A、含泥量B、磨耗值C、针片状颗粒含量D、磨光值15.中砂的细度模数Mx为。 A、3.73.1B、3.02.3C、2.21.6D、1.416.闭口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真实密度B表观密度C憎水性D抗冻性17.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18.材料的耐水性一般可用来表示。 A渗透系数B抗冻性C软化系数D含水率19.材料的比强度是。 A、两材料的强度比B、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C、材料强度与其质量之比D、材料强度与其体积之比。 9.(四)、判断题1.石料的孔隙率是石料的孔隙体积占其实体积的百分率。 ()2.石料的软化系数越小,耐水性能越好。 ()3.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4.矿质混合料仅可以选择连续级配类型。 ()5.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6.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7.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关系不大。 ()8.材料的冻融破坏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水结冰造成的。 ()9.含水率为4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4g。 ()10.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者比封闭微孔者的导热系数大。 ()11.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最小。 ()12.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13.在进行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五)、问答题1.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 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4材料的耐水性、吸水性、吸湿性、抗冻性、抗渗性的含义是什么?5天然石料应具有哪些技术性质?选用天然石料的原则是什么? 6、试论述最大密度曲线理论的意义及表达方式。 7、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8、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六)、计算题1.某多孔材料的密度为2.59g/cm3。 取一块称得其干燥时质量为873g,同时量得体积为480cm3。 浸水饱和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称得质量为972g。 求其质量吸水率、闭口孔隙率及开口孔隙率。 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 烘干后称取50g,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9cm3。 2.另有卵石经过清洗烘干后称取1000g,将其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 又用广口瓶盛满水,连盖称得其质量为790g,然后将卵石装入,再连盖称得其质量为1409g,水温为25,求红砂岩及卵石的密度或视密度,并注明哪个是密度或视密度。 3.质量为3.4kg,容积为10L的容量筒装满绝干石子后的总质量为18.4kg。 若向筒内注入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为注满此筒共注入水4.27kg。 将上述吸水饱和的石子擦干表面后称得总质量为18.6kg(含筒重)。 求该石子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开口孔隙率。 4.某批砂取500g,筛余结果如下表,计算砂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细度模数,并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筛孔尺寸(mm)9.54.752.361.180.60.30.150.075筛底筛余质量(克)0131601057555343028 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级配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情况。 2.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3.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4.通过百分率100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 5.连续级配矿质混合料在标准筛孔配成的套筛中筛分后,所得级配曲线平顺圆滑,不间断。 6.间断级配在矿质混合料中剔除其一个或几个分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配曲线。 7.最大密实度曲线理论矿质混合料的颗粒级配曲线愈接近抛物线,其密度愈大。 (二)、填空题 1、最大吸水的质量 2、直接冻融法;硫酸钠坚固性法 3、酸性石料 4、自然堆积密度振实堆积密度、捣实堆积密度 5、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6、差 7、表观密度 8、空气中吸收水分 9、抗冻性 10、亲水性 11、吸水率;含水率 12、软化系数;大 13、2.60g/cm3;46.15 14、小;封闭 15、不变;减小;降低;增大;降低;降低 16、环箍效应;内部缺陷多(三)、选择题 1、D 2、C 3、A 4、A 5、C 6、D 7、D 8、C 9、A 10、A 11、A 12、B 13、D 14、D 15、B 16、B 17、A 18、C 19、B(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五)、问答题1.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材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 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 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 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 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参考答案密度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m的粉末,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体积。 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 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 而且材料的孔隙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含水,随着含水量的不同,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则表观密度会发生变化;对强度的影响孔隙减小了材料承受荷载的有效面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且应力在孔隙处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如孔隙处的应力集中;对吸水性的影响开口大孔,水容易进入但是难以充满;封闭分散的孔隙,水无法进入。 当孔隙率大,且孔隙多为开口、细小、连通时,材料吸水多;对抗渗性的影响材料的孔隙率大且孔隙尺寸大,并连通开口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如果孔隙率小,孔隙封闭不连通,则材料不易被水渗透;对抗冻性的影响连通的孔隙多,孔隙容易被水充满时,抗冻性差;对导热性的影响如果材料内微小、封闭、均匀分布的孔隙多,则导热系数就小,导热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就好。 如果材料内孔隙较大,其内空气会发生对流,则导热系数就大,导热性好。 4材料的耐水性、吸水性、吸湿性、抗冻性、抗渗性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即材料经水浸泡后,不发生破坏,同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指标软化系数;吸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其毛细管会吸收水分的性质。 指标吸水率;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指标平衡含水率;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被破坏,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 指标抗冻等级,其划分取决于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受冻融而不被破坏的次数;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或液体渗透的性质。 指标渗透系数。 5天然石料应具有哪些技术性质?选用天然石料的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天然石料应具有 (1)物理性质(表观密度、吸水性、耐水性、抗冻性、耐热性、导热性); (2)力学性质(抗压强度、冲击韧性、硬度、耐磨性); (3)工艺性质(加工性、磨光性、抗钻性)。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再结合地方资源进行综合考虑,使得石材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6、试论述最大密度曲线理论的意义及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最大密度曲线是通过试验提出的一种理想曲线。 该理论认为,固体颗粒按粒度大小有规则的组合排列,粗细搭配,可以得到密度最大、空隙最小的混合料,同时认为矿质混合料的颗粒级配曲线越接近呈抛物线状的最大密实曲线,则其密度越大。 最大密实曲线的公式可表示为n幂公式p=100(d/d)n,p指希望计算的某级集料的通过量(%),d是希望计算的某级集料的粒径,而d指矿质混合料的最大粒径,n通常取0.30.7。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矿质混合料最大密度时各种颗粒粗径的通过量。 7、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参考答案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 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 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8、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参考答案:决定材料耐腐蚀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 (2)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 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 (3)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 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 (4)材料本身的强度。 材料的强度越差,则抵抗腐蚀的能力越差。 (六)、计算题1.参考答案质量吸水率%34.11%100873873972%1001?m?mm?密实体积)(0.33759.28733cmV?孔隙体积)(1433374803cm?开口孔隙体积)(998739723cm?闭口孔隙体积)(44991433cm?开口孔隙率%6.20%1004804499?闭口孔隙率%17.9%100480?2.参考答案红砂岩的密度)/(646.29.18503cmg?卵石的视密度)(3811140910007903cmV?)/(625.238110003cmg?3.答石子的质量为m18.4-3.415.0(kg)石子的堆积体积为Vo10L,石子所吸水的量为mw18.6-18.40.2(kg),水的体积为0.2L开口孔隙体积为石子吸收水的量,即Vk0.2L注入筒内的水的体积为Vw=4.27L,该体积等于石子间空隙的体积与石子开口孔隙之和。 Vs+Vk4.27L故,石子的质量吸水率为Wmmw/m0.2/15100%=1.3%石子的体积吸水率为Vv=Vk/Vo=0.2/(10-4.27+0.2)100%=3.4%石子的堆积密度为od=m/Vo=15/10=1500(kg/m3)石子的表观密度为odm/Vo=15/(10-4.27+0.2)=2530(kg/m3)石子的开口孔隙率为PkVk/Vo=0.2/(10-4.27+0.2)100%=3.4% 4、答:筛孔尺寸(mm)9.54.752.361.180.60.30.150.075筛底筛余质量(克)0131601057555343028分计筛余(%)02.632.021.015.011.06.86.05.4累计筛余(%)02.634.655.670.681.688.494.4通过率(%)10097.465.444.429.418.411.45.6根据细度模数公式Mx=A0.15+A0.3+A0.6+A1.18+A2.36)5A4.75/100A4.75代入得细度模数Mx=3.25,属于粗砂。 第二章、胶凝材料 一、习题(一)、名词解释1.胶凝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3.石灰产浆量4.硅酸盐水泥5.水泥净浆标准稠度6.水泥凝结时间7.水泥体积安定性8.气硬性胶凝材料9.水硬性胶凝材料10.石灰11.石灰陈伏12.普通硅酸盐水泥13.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14.矿渣硅酸盐水泥15.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1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为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错。 2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强度的胶凝材料 3、产浆量是单位质量的生石灰经消化后,所产石灰浆体的体积。 4、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5、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是采用稠度仪测定,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距离为6mm土1mm时的水泥净浆。 6、凝结时间是水泥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7、表征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均匀性的物理性能指标。 8、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且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如石膏、石灰等 9、水硬性胶凝材料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如水泥。 10、石灰是以碳酸盐类岩石经过高温煅烧得到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11、石灰陈伏,熟化后,改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放置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方可使用。 这个过程叫做陈伏。 石灰陈伏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12、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掺入6-15%混合材料与适量石膏共同磨细生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水泥,代号PO。 13、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为改善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某些性能,增加水泥品种,扩大水泥使用范围,并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目的,可以在硬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适量的混合料,与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不同品种的硅酸盐水泥,称为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 14、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即为矿渣硅酸盐水泥。 15、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即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二)、填空题1.石灰的特性有可塑性、硬化、硬化时体积和耐水性等。 2.建筑石膏具有以下特性凝结硬化、孔隙率、表观密度,强度凝结硬化时体积、防火性能等。 3.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4.建筑石膏硬化后,在潮湿环境中,其强度显著,遇水则,受冻后。 5.建筑石膏硬化后大、较低,建筑石膏硬化体的吸音性、隔热性、耐水性。 由于建筑石膏硬化后的主要成分为,在遇火时,制品表面形成,有效的阻止火的蔓延,因而其好。 6.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体积发生显著,石灰硬化时放出大量,体积产生明显。 7.当石灰已经硬化后,其中的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体积,引起。 8.消除墙上石灰砂浆抹面的爆裂现象,可采取的措施。 9.水玻璃的模数n越大,其溶于水的温度越,黏结力。 常用水玻璃的模数n。 10.过火石灰引起的主要危害有。 11.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C3S、C2S、C3A、C4AF中,干缩性最大的是。 12.活性混合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这些活性成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起反应,生成。 13.高铝水泥水化需水量可达水泥重量的,因此硬化后其密实度。 14.活性混合材料包括和两大类,其主要成分为。 15.引起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基本内因是水泥石中存在和以及。 16.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有和体,一般认为它们对水泥石强度及其主要性能起支配作用。 17.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及,相应的可以分别采用法、法及法对它们进行检验。 18.抗硫酸盐腐蚀、干缩性小、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宜选用水泥。 紧急军事工程宜选用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宜选用水泥。 19.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20.石灰硬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强度有、和。 21.土木工程中通常使用的五大品种硅酸盐水泥是、和。 22.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生产原料主要有和。 23.为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在磨制水泥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 24.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有、和。 25.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释热量最小的是。 26.水泥的凝结时间可分为和。 27.由于三氧化硫引起的水泥安定性不良,可用方法检验,而由氧化镁引起的安定性不良,可采用方法检验。 28.专供道路路面和机场道面用的道路水泥,在强度方面的显著特点是。 29.建筑石灰按其氧化镁的含量划分为和。 1、好;缓慢;收缩大;差 2、快;高;小;低;略膨胀;好 3、 45、min6. 5、h 4、降低;二水石膏晶体溶解而引起破坏;孔隙水结冰而崩裂 5、孔隙率;强度;良好;良好;差;CaSO4H2O;带有两个结晶水分子的二水石膏;水蒸气幕;防火性 6、热;膨胀;水分并被蒸发;收缩 7、产生膨胀;已硬化的石灰体发生鼓包开裂破坏 8、石灰熟化 9、高;愈大;2.62. 810、隆起和开裂 11、C3A 12、SiO2,Al2O3;Ca(OH)2;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 13、50;较大 14、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粉煤灰;SiO2,Al2O 315、Ca(OH)2;水化铝酸钙;水泥石本身结构不密实 16、晶体;凝胶; 17、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量石膏;试饼沸煮法和雷氏夹法;压蒸法;长期浸水法 18、矿渣硅酸盐;高铝;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19、氧化钙氧化镁 20、自由水蒸发产生的附加强度结晶强度碳化强度 2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2、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 23、石膏 24、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25、C2S 26、初凝时间终凝时间 27、沸煮法压蒸法 28、高抗折强度 29、钙质石灰镁质石灰(三)、选择题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矿物含量最高。 AC3S BC2S CC3A DC4AF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中()含量过多。 AC3S BCaO CCa(OH)2DC3A经过陈伏处理后,石灰浆体的主要成分是()。 ACaO BCa(OH)2CCaCO3DCa(OH)2+H2O有硫酸盐腐蚀的环境中,夏季施工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A普通水泥B高铝水泥C矿渣水泥D低热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水化热最大的是。 A C3S BC2S CC3A DC4AF以下水泥熟料矿物中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都比较高的是。 A C3S BC2S CC3A DC4AF()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而()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A、石灰石膏B、水泥石灰C、水玻璃膏D、石膏石灰石灰消化时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可在消化后陈伏()左右。 A、半年B、三月C、半月D、三天氧化镁含量为()是划分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的界限。 A、5%B、10%C、15%D、20%10.硅酸盐水泥中最主要的矿物组分是()。 A、硅酸三钙B、硅酸二钙C、铝酸三钙D、铁铝酸四钙11.各硅酸盐水泥熟料反应速度的特点是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硅酸二钙()。 A、最快最慢中等B、最慢中等最快C、中等最慢最快D、中等最快最慢12.c3a的水化产物为()。 A、氢氧化钙B、钙矾石C、单硫型水化铝酸钙D、水化铁铝酸钙13.水泥细度可用下列方法表示()。 A、筛析法B、比表面积法C、试饼法D、雷氏法14.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A、熟料中氧化镁含量B、熟料中硅酸三钙含量C、水泥细度D、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15.水泥的活性混合材料有()。 A、石英砂B、粒化高炉矿渣C、细沙D、粘土16.五大品种水泥中,抗冻性好的是()。 A、硅酸盐水泥B、粉煤灰水泥C、矿渣水泥D、火山灰质水泥17.()的耐热性最好。 A、硅酸盐水泥B、粉煤灰水泥C、矿渣水泥D、硅酸盐水泥18.抗渗性最差的水泥是()。 A、普通硅酸盐水泥B、粉煤灰水泥C、矿渣水泥D、硅酸盐水泥19.石灰在消解(熟化)过程中()。 A体积明显缩小B放热C只发生物理变化D与Ca(OH)2作用形成CaCO320.()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B石膏C菱苦土D水玻璃21.为了保持石灰的质量,应使石灰储存在()。 A潮湿的空气中B干燥的环境中C水中D蒸汽的环境中22.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 ACaSO42H2O BCaSO4CCaSO41/2H2O DCa(OH)22.3.4.5.6.7.8.9.23.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对强度后期贡献较大的是()。 AC2S BC3S CC4AFD石膏24.为了调节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常掺入适量的()。 A石灰B石膏C粉煤灰DMgO25.粘土质火山灰水泥()用于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工程。 A可以B部分可以C不可以D适宜26.用蒸汽养护加速混凝土硬化,宜选用()水泥。 A硅酸盐B高铝C矿渣D低热27.高铝水泥最适宜使用的温度为()。 A80B30C25D15左右28.下列哪个不用作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有()。 A矾土B黏土C铁矿粉D石灰石29.以下工程适合使用硅酸盐水泥的是。 A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B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C耐热混凝土工程D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30.五大品种水泥中,()抗冻性最好。 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矿渣硅酸盐水泥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31.在下列()情况下,水泥应作废品处理。 A强度低于强度等级值B终凝时间过长C初凝时间过短D水化热太小32.沸煮法安定性试验是检测水泥中()含量是否过多。 Af-CaO Bf-MgO CSO 3、Df-CaO、f-MgO33.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耐化学腐蚀能力最差的是()。 AC3S BC2S CC3A DC4AF34.硅酸盐水泥硬化形成水泥石,长期处于硫酸盐浓度较高的环境水中,将导致膨胀开裂,这是由于反应生成了()所致。 ACaSO 4、BCaSO42H2O C3CaOAl2O33CaSO432H2O DCaOAl2O33CaSO412H2O1A2B3D 4、C 5、C 6、A 7、bc 8、c 9、a 10、a 11、d 12、bc 13、ab 14、ad 15、b l 6、a 17、C 18、C 19、B 20、B 21、B 22、C 23、A 24、B 25、C 26、C 27、D 28、A 29、D 30、A 31、C 32、A 33、C 34、C(四)、判断题1.过火石灰用于建筑结构物中,使用时缺乏粘结力,但危害不大。 ()2.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3.石膏浆体的凝结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 ()4.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不应照常使用。 ()5.生石灰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表示未分解完全的碳酸盐含量越高,则(caomgo)含量相对降低,影响石灰的胶结性能。 ()6.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7.在生产水泥中,石膏加入量越多越好。 ()8.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9.按规范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min。 ()10.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在运输和贮存中不怕受潮。 ()11.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12.用粒化高炉矿渣加入少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矿渣硅酸盐水泥。 ()13.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14.生石灰熟化时,石灰浆流入储灰池中需要“陈伏”两周以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得和易性很好的石灰膏,以保证施工质量。 ()15.生石灰在空气中受潮消解为消石灰,并不影响使用。 ()16.石灰浆体在空气中的碳化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17.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结硬化慢,并且在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18.建筑石膏板因为其强度高,所以在装修时可用于潮湿环境中。 ()19.水玻璃硬化后耐水性好,因此可以涂刷在石膏制品的表面,以提高石膏制品的耐久性。 ()20.水玻璃的模数n值越大,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21.由于矿渣水泥比硅酸盐水泥抗软水侵蚀性能差,所以在我国北方气候严寒地区,修建水利工程一般不用矿渣水泥。 ()22.硅酸盐水泥水化在28d内由C3S起作用,一年后C2S与C3S发挥同等作用。 ()23.高铝水泥制作的混凝土构件,采用蒸汽养护,可以提高早期强度。 ()24.因为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故运输和储存时不怕受潮和淋湿。 ()25.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26.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石灰和石膏即成水泥。 ()27.水泥石中的Ca(OH)2与含碱高的骨料反应,形成碱骨料反应。 ()28.凡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均对硅酸盐水泥有腐蚀作用。 ()29.水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会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化。 ()30.石膏浆体的水化、凝结和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 ()31.为加速水玻璃的硬化,常加入氟硅酸钠作为促硬剂,加入越多效果越好。 ()32.在水泥中,石膏加入的量越多越好。 ()33.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的硅酸盐水泥为废品。 ()34.对早期强度要求比较高的工程一般使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五)、问答题 1、某住宅工程工期较短,现有强度等级同为42.5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可选用。 从有利于完成工期的角度来看,选用哪种水泥更为有利。 2、某工地需使用微膨胀水泥,但刚好缺此产品,请问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解决? 3、过火石灰、欠火石灰对石灰性能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 4、判断石膏、石灰、水玻璃与镁氧水泥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理由是什么? 5、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6、生产硅酸盐水泥为什么要掺入适量石膏? 7、试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8、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有哪几种?水泥石的结构如何? 9、试述水泥细度对水泥性质的影响?怎样检验? 10、造成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几种?怎样检验? 11、试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 12、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有哪几种?产生腐蚀的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13、硅酸盐水泥检验中,哪些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水泥属于不合格品?哪些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水泥属于废品?怎样处理不合格品和废品? 14、什么是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硅酸盐水泥中各能起到什么作用? 15、为什么掺较多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发展比较明显,长期强度甚至超过同标号的硅酸盐水泥? 16、与普通水泥相比较,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在性能上有哪些不同,并分析这四种水泥的适用和禁用范围。 17、试述道路硅酸盐水泥的特点? 18、膨胀水泥的膨胀过程与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所形成的体积膨胀有何不同? 19、简述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及后期强度下降的原因。 20、不同品种且同一强度等级以及同品种但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能否掺混使用?对这二种情况分别解释为什么? 21、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检验为什么要用标准砂和规定的水灰比?试件为何要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22、何谓有效氧化钙?简述测定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意义和测定有效氧化钙含量的方法要点。 23、简述石灰的硬化过程。 24、硅酸盐水泥熟料是由哪些矿物成分组成的?它们在水泥中的含量对水泥的强度、反映速度和释热量有何影响? 25、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断水泥为不合格品和废品? 26、简述常见硅酸盐水泥石的腐蚀种类。 27、有.两种钙质生石灰,其中有关指标如下。 请分析.两石灰生产及其性能的差别? 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三)、选择题(四)、判断题(五)、问答题 1、某住宅工程工期较短,现有强度等级同为42.5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可选用。 从有利于完成工期的角度来看,选用哪种水泥更为有利。 参考答案相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其28d强度指标是相同的,但3d的强度指标是不同的。 矿渣水泥的3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若其它性能均可满足需要,从缩短工程工期来看选用硅酸盐水泥更为有利。 2、某工地需使用微膨胀水泥,但刚好缺此产品,请问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解决?参考答案若有石膏,可多掺石膏粉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水化可形成较多的钙矾石而产生微膨胀,加入量应作试验,且必须搅拌均匀。 3、过火石灰、欠火石灰对石灰性能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参考答案欠火石灰的产浆量较低,质量较差;过火石灰的密度较大,表面常被黏土杂质溶化时所形成的玻璃釉状物包覆,因而消解很慢,在工程中过火石灰颗粒往往会在正常石灰硬化后继续吸湿消解而发生体积膨胀,降低石灰品质,影响工程质量。 消除方法有将石灰经陈伏处理后再使用于工程,控制煅烧温度在10001200之间,岩块尺寸不宜过大。 4、判断石膏、石灰、水玻璃与镁氧水泥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石膏、石灰、水玻璃与镁氧水泥的硬化过程只能在空气中完成,并且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 5、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有哪些?参考答案主要原料有石灰质原料(如石灰石)、黏土质原料(如黏土、页岩)、少量铁粉、适量石膏。 6、生产硅酸盐水泥为什么要掺入适量石膏?参考答案水泥熟料中的硅酸三钙与水反应十分迅速,使得水泥熟料加水后迅速凝结,导致来不及施工。 所以为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通常在水泥中加入适量石膏,这样,水泥加水后石膏迅速溶解与水化铝酸钙发生反应,生产针状的晶体(又称为钙钒石)沉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保护膜,延缓了水泥凝结时间。 7、试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参考答案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度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强度不高;C3S和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率也较快,C3S的水化产物强度高,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强度早期低,后期高。 8、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有哪几种?水泥石的结构如何?参考答案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水泥石主要由固体(水泥水化产物及未水化的残存水泥内核)和孔隙组成。 凝胶是由尺寸很小的凝胶微粒与位于胶粒之间的凝胶孔组成,胶粒的比表面积大,可强烈地吸附一部分水分,此水分与填充胶孔的水分称为凝胶水;毛细孔中的水分称为毛细水,毛细水的结合力较弱,脱水温度较低,脱水后形成毛细孔。 9、试述水泥细度对水泥性质的影响?怎样检验?参考答案水泥细度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 水泥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则使水泥熟料的化学活性发挥得越快,表现为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快,凝结硬化也快,但过细的水泥不宜久存,硬化时收缩比较大。 细度的检验方法通常用筛分法或比表面积法来测定,筛分法以80um方孔筛的筛余量表示,比表面积法以1kg质量材料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2/kg)来表示。 10、造成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几种?怎样检验?参考答案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石膏过多等原因所造成。 国家标准规定,由游离的氧化钙过多引起的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可用雷氏法或试饼法检验。 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做成试饼,经恒沸3小时后用肉眼观察未发现裂纹,用直尺检验没有弯曲;雷氏法是用雷氏夹中的水泥浆经沸煮三小时后的膨胀值。 11、试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参考答案强度发展规律为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从颗粒表面深入到内部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水化速度开始比较快,强度发展也比较快,以后逐渐减慢。 不同水泥的强度发展不完全相同,掺较多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比较低,后期增进率高。 12、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有哪几种?产生腐蚀的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参考答案腐蚀的类型有软水侵蚀(溶出性侵蚀)软水能使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它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盐类腐蚀硫酸盐先与水泥石结构中的Ca(OH)2起置换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再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钒石,发生体积膨胀;镁盐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松软无胶凝能力的Mg(OH)2;酸类腐蚀CO2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CO3,再与含碳酸的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硫酸或盐酸能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强碱腐蚀铝酸盐含量较高的硅酸盐水泥遇到强碱也会产生破坏。 腐蚀的防止措施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提高水泥石的密实程度;表明防护处理。 13、硅酸盐水泥检验中,哪些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水泥属于不合格品?哪些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水泥属于废品?怎样处理不合格品和废品?参考答案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性能中,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废品应严禁出厂、使用。 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定或混合材掺量超过最大限度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 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工厂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