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世界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景观,更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因此被列为这一单元课文的首篇。此文有四个自然段,分别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长城联想”和“赞美长城”四个方面展开描写。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二、 学情分析1. 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生字、词语的理解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学生互助的形式解决。2. 学生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已比三年级有了突破。在拓展阅读的时候学生通过提取有用的信息对课文进行延伸理解。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走进文字中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感情,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搜集长城相关资料,教师准备长城的相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篮球馆等图片 生:欣赏交流 师:这些蕴涵高科技、环保、人文内涵的现代化建筑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现代人真了不起。 多媒体演示: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图片 生:欣赏交流 师:古代劳动人民同样了不起,他们创造了建筑史上的一个个奇迹。毛主席曾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游览长城。 (2) 整体感知,心生赞叹 自读课文交流长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 朗读课文,体会特点。 1. 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长城远景图 学生给图起名(长龙、蜿蜒盘旋、气势雄伟) 引导:借图理解蜿蜒盘旋、崇山峻岭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句 (2)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引导:列数字的准确 打比方的形象 (3)指导朗读 资料补充: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到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 生:交流内心升腾的情感 (4) 渗透写作方法: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例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5) 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远处)2. 学习第二自然段:(1)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坚固)(2) 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 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两米多高、五六匹马并行) (3) 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在构造上还有什么特点? 生:(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在长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垛口,城台,城墙还很宽,便于奔跑) 多媒体演示长城构造(4) 这些构造向我们传达了什么讯息呢? (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了解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筑长城) (5) 有感情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 交流:此时,你内心又升起怎样的情感?3.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2) 仅三个字就拉近了我们与长城的距离。再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 问:此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3)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点名朗读) “数不清的条石 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要抬到高高的八达岭上” (4) 激情:此时,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点: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砖石组成,不如说是由一个个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难怪作者感叹到: 4. 学习第4自然段(1) 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学生朗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2) 为什么说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你理解了么?(学生发表见解)(四)品味长城,升华情感: 如果你到长城,亲眼看到了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学生交流 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