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1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2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3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4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一幅浮雕 如下图 生动再现了 170 多年前的一场伟大的斗争 这场运 动是 A 虎门销烟 B 五四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百日维新 2 2 分 有人说 近代史开始于南京 结束于南京 其中 开始于南京 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的签订 B 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 中华民国的建立 D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3 2 分 下列属于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共同点的是 A 都要向列强缴纳巨额赔款 B 都被列强割占大片领土 C 都允许列强驻军华北地区 D 都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 4 2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 趁火打劫 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第 2 页 共 14 页 A 100 万平方千米 B 80 万平方千米 C 150 多万平方千米 D 120 多万平方千米 5 2 分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其中一个浮雕是以金田起义为题材的 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 革命领袖是 A 洪秀全 B 李秀成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6 2 分 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 以下历史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康有为等领导 公车上书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魏源编写 海国图志 A B C D 7 2 分 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 法制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商品化 思想上的 理性化 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立国之道 尚礼仪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在人心 不在技艺 第 3 页 共 14 页 男练义和团 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 扒了火车道 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 少机器则弱 立宪政体 取决公论 上下议院 实为行政之本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B C D 8 2 分 西方一些史学家用 西方冲击中国全面革命之序幕 中国反应的模式 研究中国近代史 下面示 意图 B 处应为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 D 戊戌变法 9 2 分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 联军占领北京以后 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 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北京遭受类似的抢劫还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第 4 页 共 14 页 C 甲午战争中 D 北伐战争中 10 2 分 十九世纪末期 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其中 三军败绩 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2 分 19 世纪末 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 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12 2 分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光绪帝没有实权 B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势力 C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 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13 2 分 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 发展农工商业 B 训练新式陆海军 C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第 5 页 共 14 页 D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4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北伐战争 新文化运动 百日维新 A B C D 15 2 分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三个条约 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 巨额赔款 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开设工厂 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 D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 2 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始自 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止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经历了清朝晚期和中华民国两个时期 C 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D 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逐渐形成到确立的历史 17 2 分 孙中山撰写挽联 江户矢丹忱 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 愧我今招侠女魂 纪念的辛亥 革命烈士是 A 秋瑾 B 邹容 C 陈天华 第 6 页 共 14 页 D 徐锡麟 18 2 分 三民主义指 A 民族 B 民主 C 民生 D 民权 19 2 分 中国近代的 变法图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与 民主 科学 三种思想的共同点包括 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具有进步的爱国主义 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A B C D 20 2 分 他是 20 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他毕生致力于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他是 A 第 7 页 共 14 页 B C D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1 5 分 表格填空 建国 70 周年庆典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可是 随着列强的入侵 近代中国也曾陷入过落后 屈辱 的境地 铭记历史 才能知耻而后勇 请依据表格中提示 完成填空 战争名称侵华国家主要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 约 中国开始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 片战争 英 法 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日 战争 日本 马关条 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俄 英 美 日 德 法 意 奥 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 三 三 改错题改错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第 8 页 共 14 页 22 17 分 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并 加以订正 1 1853 年 太平天国颁布 资政新篇 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 洋务派以 自强 为口号 创办了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 以辅助军事工业 3 康有为在 时务报 上发表 变法通议 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 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4 辛丑条约 规定 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3 15 分 人类历史的进和反复证明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 能否顺应时代潮流 抓住历史 机遇 事关兴衰之命运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料卡 1 时间 公元前 356 年 主要目的 富国强兵 资料卡 2 时间 公元 7 世纪 主要人物 中臣镰足 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战国 此次转型是从封建到帝制 我国史上第二 次社会政治大转型 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动开始的 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代 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 1 古代中国和日本 都曾通过改革方式促成社会转型 根据材料一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 指出它们在社会 转型方面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 图一是 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是 第 9 页 共 14 页 图二中的法律条文出自 它确定了 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 从而确立了 的资产阶级统治 3 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 开始于什么事件 请指出 20 世纪最初 20 年里政治和思想文化推动 这次转型的重大事件及其意义 24 15 分 综合探究 屈辱 抗争 牺牲 觉醒 希望 光明在中国近代交织 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 史画卷 某校学生就 回望历史 砥砺前行 为主题进行系列探究 请你参与 屈辱与反抗并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 的一步 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 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 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困惑与希望交织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于是福建船 政学堂 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我们称之为 中国梦 基本内涵是实 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习近平 1 材料一中 这场战争 指什么 为何说它是 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2 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 再举出 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 的一个事例 面对外敌入侵 中国人 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抗击 请举出一位英雄人物 第 10 页 共 14 页 3 因 第一期 和 第二期 的 不足 在中国近代史上兴起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其中 第一期 兴 起的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4 图 1 人物使中国进入什么时期 面对其倒行逆施 图 2 新青年 杂志成为主阵地 该杂志是谁创办的 5 图 3 文章的作者是谁 该人物为中国引进的新思想是什么 6 回望历史 砥砺前行 综合上述材料 请你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5 20 分 上海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 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的变迁 请你根 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五口通商后的上海 图二 江南制造总局 图三 陈独秀 图四 6 月 5 日上海工人游行 1 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 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如何评价这一运动 3 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 4 图四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第 11 页 共 14 页 5 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 你有什么感受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