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新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新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2 分 在学校开展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同学们拟定了如下研究题目 其中不 符合事实的是 A 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诸子百家 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 铁犁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 商鞅变法 开创汉朝的百年基业 2 2 分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出自下列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 A B C D 第 2 页 共 9 页 3 2 分 19 世纪中期以后 上海 武汉 南京 广州 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 洋钉 铁钉 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 而且货量充足 这种状况表明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 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 惠及乡村 D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4 2 分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 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人民解放战争 5 2 分 被誉为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的是 A 贝多芬的 英雄交响曲 B 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 C 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D 斯托夫人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 6 2 分 开始于 14 世纪意大利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文艺复兴 第 3 页 共 9 页 D 启蒙运动 7 2 分 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独立战争的正义性 华盛顿的正确指挥 美国人民酌英勇善战 国际社会的支持 A B C D 8 2 分 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 政治的反映 是一个时代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 被誉为 俄国 革命的镜子 的文化巨匠的是 A 但丁 B 莎士比亚 C 巴尔扎克 D 列夫 托尔斯泰 9 2 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其它国家前面的是 A 英国和法国 B 德国和美国 C 俄国和日本 D 英国和德国 10 2 分 下表为 1928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表 其中 苏联所占位次发生显 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1928 年1 932 年1937 年 在欧洲所占住次 42 第 4 页 共 9 页 在世界所占位次 532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第一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 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于人民 社会主 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二 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 他拿着宪法悲愤地说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 这无关紧要 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后来 他含冤去世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 鸡公山上红旗插 水稻亩产四万八 河南日报坊 1958 年 9 月 9 日 1 材料一中的 它 是指什么 它是在何会议上制定的 2 材料二中情景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 说明了什么 3 现如今 以宪法为统帅 由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请举出新时期我国的两部重要法律 4 材料三中水稻亩产四万多斤是真实的吗 它反映了 大跃进 时期的什么现象 产生这一失误的主要原 因分析一下 12 20 分 某校九年级 1 班同学以 走向一体化的世界 为题展开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一体化的历程 材料一 第 5 页 共 9 页 渐进的一体化 材料二 于是 富兰克林罗斯福 除了在 1933 年 6 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 取消英 帝国特惠制 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 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 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 于是 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 1933 年 11 月 8 日至 16 日在华盛顿举行 11 月 16 日深夜 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 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 结束了 16 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 一体化与中国 材料三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 曾因地理条件所限 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 做出激烈抵抗 历经鸦片 战争 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改革开放 让中国从拒绝 世界 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 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 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 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 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 大国方略 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一体化新动态 材料四 乔布斯参加的最后一次政府活动是奥巴马主办的宴会 出席宴会的都是美国制造业巨头 总统的目 的是动员他们把制造业搬回美国 席间各巨头纷纷陈述意见和建议 唯有乔布斯一言不发 奥巴马忍不住问他 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你才肯回来 乔布斯一句话把他呛住 回不来了 图 1 第 6 页 共 9 页 图 2 图 3 1 对哥伦布发现的航线做出完整表述 材料一中 A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A 是何史实 按照 B 的表述方 式 对 C 史实做出完整表述 2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20 世纪 30 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 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 带来怎样的影响 3 在材料三所述事件中 哪一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被迫一体化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欧洲推行的 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4 材料四体现出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动态是什么 分析出现新动态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 对美国近期挑起 中美经贸争端而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加以评析 13 20 分 中国秉持开放合作 平等互利的理念 积极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 碑的一面刻有这样的文字 1521 年 4 月 27 日 拉普拉普和 他的战士们 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 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 麦哲伦 这块碑的另一面 则刻着另一段 文字 1521 年 4 月 27 日 斐迪南 麦哲伦死于此地 此后 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 维多利亚号于 1522 年 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 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改编自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 材料二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 重申基本人权 大小各 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彼此以善邻之道 和睦相处 集中力量 以维 持国际和平及安 定名联合国 联合国宪章 第 7 页 共 9 页 材料三 第 2 条 附件 1 附件 2 和附件 3 所列协定及相关法律文件 下称 多边贸易协定 构成本协定的 组成部分 对所有成员具有约束力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 材料四 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机遇与愿景相互关联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于世界而获得发展 国际社会迫切 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 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 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首倡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摘编自陈积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 材料一中纪念碑两面的文字对麦哲伦分别作出怎样的评价 2 材料二中的 战祸 指的是什么事件 据材料 概括联合国的主要宗旨 3 据材料三 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进步性 中国为了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于哪一年加入这一组织 4 据材料四 分析中国提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时代背景 这一理念由中国首倡说明了什么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病毒防治的研究报告
- 氨吸收塔课程设计
- 毕昇的人物研究报告
- 毕业论文算不算课程设计
- 比亚迪组织行为研究报告
- 比亚迪汉ev研究报告
- 殡仪馆安全实施方案
- 步进输送机机课程设计
- 步进提升机课程设计
- 槟榔食品发展预测研究报告
- 《创意改善生活》课件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第1-4章)培优试卷
- 个人简历模板(5套完整版)
- CHT 1027-2012 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正式版)
- 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给4S店精品销售的几点建议
- 非营利组织机构营销个案分析——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例
- 五年级数学替换法解决问题——等量代换(经典实用)
- 学生学习共同体小组考评细则(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