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科学试题B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B . CO2不支持燃烧,所以灭火都可以用CO2C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 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制品容易被磁化B . 同名磁极互相吸引C . 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 .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3.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氧气用于支持燃烧B . 氖气用于制航标灯C . 氢气用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D . 焊接金属时用氮气、氩气作为保护气4. (2分)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正确的分析是( )A . 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B . 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C . 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 . 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的不断增大5. (2分)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 .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6. (2分)(2012深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电灯和电铃都应用了电磁铁B . 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 磁场和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D .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7. (2分)小球藻、硅藻等被称为微藻,其体内能产生较多的油脂等有机物,是未来人类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微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需的原料主要是( ) A . 水、无机盐B . 水C . 二氧化碳、无机盐D . 水、二氧化碳8. (2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A . 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B . 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C . 自己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D . 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9. (2分)在实验室中常将白磷浸泡在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A . 降低白磷的着火点B . 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C . 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的物质D . 将白磷溶解不易着火10. (2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双休日到废品回收站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4位同学对一些废品按其主要成分进行的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A . 铝制易拉罐金属材料B . 废旧报纸非金属单质C . 旧橡胶轮胎有机物D . 塑料饮料瓶合成材料11. (2分)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B . 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呼吸作用C .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不需要光D .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12. (2分)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B .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C . 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D .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13. (2分)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越多( )A . 总电阻越大B . 总电压越大C . 总电流越小D . 总功率越大14. (2分)a为Ag纯氯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b为Ag氯酸钾中加了少量高锰酸钾后的混合物热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 (2分)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表示为( ) A . B . 3mC . D . 16. (2分)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B . 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C . 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D . 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左图所示17.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 . 将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C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D . 向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的颜色不变18. (2分)(2016金华)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 . 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 . 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C . 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D . 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19. (2分)将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的10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CuO后,再使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可生成白色的沉淀的质量为( ) A . 15克B . 20克C . 30克D . 40克20. (2分)如图装置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A . . B . C . D . 21. (2分)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 . AB . BC . CD . D22. (2分)为测定某碳酸钙样品的纯度,同学们用右图装置开展实验,通过测定装置减小的质量进而求得结果(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无水氯化钙是常见的干燥剂)。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实验中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则会使结果偏小B . 若实验中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会使结果偏大C . 若实验中换用无水硫酸铜干燥,则会使结果偏小D . 若实验中没有用干燥装置干燥,则会使结果偏大23. (2分)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的速度再快,也会有部分空气受热逸出,所以他们对实验进行了改动,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以下对改动后的实验说法有误的是( ) A . 当电阻丝对白磷加热时,白磷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 预计的实验现象是U型管左端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至刻度1C . 若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测得的氧气含量比理论值偏大D . 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4. (2分)近年来,有关PX毒性的争议源源不断,其化学式为C8H10 , 名称为对二甲苯下列有关PX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属于有机物B . 由两种元素组成C .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5D . 一个PX分子含有18个原子25. (2分)走进潼南桂林,一道亮丽的风景_大棚蔬菜,跃入眼帘菜农在大棚中使用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 防止火灾B . 做气体肥料C . 降低大棚里的温度D . 排出大棚里的空气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9分)26. (3分)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_。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 27. (4分)科学家发现,中草药成分中提取的“汉防己碱”能有效避免病毒进入细胞,有助于预防埃博拉感染,其分子式为C38H42N2O6 请回答:(1)汉防己碱属于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汉防己碱由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填最简比);(3)汉防己碱中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28. (1分)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如图所示,若纸外表示 N 极,则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为_(选填“顺时针” 或“逆时针” )方向。 29. (9分)如图示为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 由图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全过程可以分成以下环节:肺通气、_、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_(2)肺通气是通过_完成,和通过气体的_作用实现的(3)经过呼吸过程,_(气体)通过肺部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此时血管中的血液为_;经过过程,_(气体)进入血液,血液变为_(4)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主要通过细胞的_作用30. (5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 (填“正确”或“错误”) (2)卢瑟福进行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 . 建立模型的过程B . 得出结论的过程 C . 提出问题的过程D . 验证证据的过程(3)卢瑟福在散射实验中(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_。31. (7分)国际上是以_的质量_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_,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上。如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而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_,如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2分)32. (6分)如图,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预先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将叶片左边用黑纸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4小时,再取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的不同部位取下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再加碘液。(1)将植株放在黑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_。 (2)A,B,C三个圆片能变蓝色的是_。 (3)比较A,B,说明_。 (4)比较B、C,说明_(5)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 (6)若要进一步证明此生理过程需要水,采用的主要措施是什么?_。 33. (3分)(2012金华)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试管编号ABCD加入物质淀粉溶液/毫升4444蒸馏水/毫升2000唾液稀释液/毫升0222保存温度/37371000保存时间/分10101010加入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变蓝变蓝(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_;(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_。34. (3分)几位同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实验室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钙和水。试回答:(1)实验室制氨气NH3的发生装置及收集NH3的装置可选用_。(选填图中字母) (2)已知氨水溶液的pH值大于7,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色。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污染和避免中毒,多余的氨气应该用_吸收。 四、 分析计算题 (共4题;共41分)35. (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由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氢氧化铜组成的样品来制取硫酸铜溶液。称取32 g样品与147 g 质量分数20%的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计算:(最后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原样品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质量分数:_。(2)最后所得溶液硫酸铜的质量分数:_。(提示:Cu2(OH)2CO3 +2H2SO4 =2CuSO4 + 3H2O + CO2)36. (8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据调查,我国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0.5克。 (1)高盐饮食容易引发_。A . 传染病B . 遗传病C . 心血管疾病(2)人体摄入食盐后,主要在_被吸收进入血被循环。(3)某品牌低钠盐含氯化钠70%,氯化钾30%。若某人每天摄人食盐6克,现以该低钠盐代替食盐,则每天可减少多少克钠元素的摄入?(结果精确到0.1) 37. (16分)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温度控制器”工作时有加热和恒温两种状态电路如图甲所示,S为开关,双金属开关在温度低时闭合、温度到达一定值时自动断开,降温后再闭合,循环工作起到调节温度作用,指示灯的额定电压为200V,且亮起即正常工作,发热电阻阻值为40求: (1)当指示灯亮时,温度控制器处于_状态 (2)指示灯的电阻值 (3)加热状态时,温度控制器所消耗的电功率 (4)温度控制正常时,记录灯泡在一段时间内规律性亮灭情况如图乙,则温度控制器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