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图所示 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2 分 根据 楚雄日报 的报道 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 云南十大名片 之首 元谋人的 唯一性和独特性 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3 2 分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 血脉相连 被尊称为华夏儿女 人文初祖 的是 A 炎帝和黄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远古的早期 人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后来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局面 原始农业兴起的标 志是人类 A 开始学会用火 B 开始学会制造工具 C 开始学会打鱼和捕猎 D 开始学会种植和饲养家畜 5 2 分 4 月 21 日 农历三月初三 乙未年中华人文初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 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是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6 2 分 禅让 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舜一尧一禹 B 尧一舜一禹 C 禹一舜一尧 D 舜一禹 尧 7 2 分 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全身心投入治水 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 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 得 到民众爱戴 被尊称为 大禹 请指出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 世袭制 B 武力夺取 C 禅让制 D 民主选举制 第 3 页 共 13 页 8 2 分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 分封制 和 郡县制 进行了激烈争论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 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9 2 分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编钟 B 铜钟 C 古筝 D 笛子 10 2 分 城濮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 吴和越 B 晋和楚 C 秦和赵 D 齐和魏 11 2 分 吕氏春秋 曰 公作则迟 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 租佃制 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 速 的根本原因在于 A 诸侯争霸的加剧 B 铁器 牛耕的广泛使用 C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D 诸侯国不再履行对周王的义务 12 2 分 根据甲骨文发现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第 4 页 共 13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 D 战国 13 2 分 与卧薪尝胆有关的史实是 A 武王伐纣 B 分封诸侯 C 诸侯争霸 D 秦并六国 14 2 分 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 A 霸主出现更多 更替更频繁 B 周天子的地位有所提高 C 诸侯国的数目不断增加 D 战争更为频繁惨烈 15 2 分 电影 墨攻 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墨家代表革离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 其中他多次提出 A 春秋无义战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D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16 2 分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第 5 页 共 13 页 B 孔子 C 庄子 D 墨子 17 2 分 既打老虎又拍苍蝇 是当今社会流行的热词 它反映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 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 既形象又深刻 秦朝在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18 2 分 西汉在汉武帝在位时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 收回地方铸币权 盐铁官营 统一调配物资 平抑物价 奖励工商业 A B C D 19 2 分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强调的是修身弄 性 时时刻刻修炼自己 与这一主张相吻合的是 A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B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 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C 天道之常 一阴一阳 阳者 天之德也阴者 天之刑也 D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20 2 分 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下侧 疆域四至 示意图的朝代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21 2 分 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强化中央集权 B 中外文化交流 C 经济重心南移 D 科学技术进步 22 2 分 楚汉战争指的是 A 南方楚国与西汉的战争 B 陈胜 吴广与秦朝的战争 C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 D 项羽 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 第 7 页 共 13 页 23 2 分 汉文帝和汉景帝二帝在位的四十年间被称为 文景之治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很大增强 A B C D 24 2 分 皇帝 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联系 A 秦始皇嬴政 B 汉武帝刘彻 C 唐太宗李世民 D 元世祖忽必烈 25 2 分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 的片段 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A 农民张三仅把收成的 1 30 交给国家 B 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C 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 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6 5 分 公元 184 年 经过精心策划 张角等领导的黄巾起义终于爆发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 起义 起义军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使其一蹶不振 以上表述正确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 8 页 共 13 页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373 分分 27 20 分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放的电视连续剧 大秦帝国 吸引了无数观众去了解秦朝的历史 材料一 大秦帝国 2 纵横 讲述了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秦国 惠文王任用张仪 再一次君臣携手 纵横 捭阖 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 奠定了泰国强大的基础 材料二 启良先生在 中国文明史 中说 秦朝建立后 实现了 海内为郡县 法令为一统 郡县是相对 于分封而言的 二者之不同 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 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公元前 356 年泰孝公任用商鞅 君臣携手 变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 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 为什么 3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黄鹏同学和刘芳同学产生了分歧 见下图 两位同学评价商鞅变法的侧重点有何不 同 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4 材料二中两种政治制度在 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 上有何不同 28 15 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 孔子 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 守护神 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 德治主义 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 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材料二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 是在唐室中衰以后 由此可见 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 外传播 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 其典章剑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 城市的格局也 第 9 页 共 13 页 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 材料三 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 作用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术 火药和指南针 因为这 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中 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 根 1 据材料一 德治主义 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 2 据材料二 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 说明了什么 概括指出唐代文化对东亚国家产 生的影响 3 据材料三 分别指出 这三种东西 怎样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29 20 分 李白有诗曰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1 秦王 是谁 扫六合 指的是什么 2 秦王扫六合 有什么意义 3 秦王在 扫六合 后给了自己什么称号 4 为了确立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30 18 分 观察秦朝疆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 图中 A 是秦朝的都城 B 是秦长城西起点 C 是秦长城的东起点 2 请在以下示图中填出秦朝疆域的四至 第 10 页 共 13 页 3 填出下图中 A B C 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诸侯国 4 战国时期各国进行了变法 其中以哪国的什么变法最为成功 说说此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