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土的可松性系数 挖土及运输时参考 土的可松性 天然土经开挖后 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 虽经振动夯实 仍然不能完全复原 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即 KS KS 土的最初 最终可松性系数 V1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 m3 V2 土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 m3 V3 土经压 夯 实后的体积 m3 1 应用案例 某建筑物外墙为条形毛石基础 基础平均截面积为3 0m2 基坑深2m 底宽2 5m 地基为亚粘土 计算100m长的基槽土方量 填土量和弃土量 不考虑放坡和支撑 Ks 1 3 Ks 1 05 解 挖土量 2m 2 5m 100m 500m3基础体积 3 0m 100m 300m3填方量 500m3 300m3 1 05 190m3弃土量 500m3 190m3 1 3 403m3 2 书本P42第1题解 1 b h 0 5故 b 0 5 8 4m上底A1 82 4 2 64 4 2 6480m2下底A2 82 64 5248m2中底A0 68 86 5848m2由 V H 6 A1 4A0 A2 8 6 6480 4 5848 5248 46826 7m3故 挖土方量是46826 7m3 2 回填土方量 46826 7 24600 1 05 21168 3m3 3 外运土方量 46826 7 21168 3 1 14 29250 6m3 4 用车数 29250 6m3 3m3 9750 3 车 故 需运9751车 3 土的工程性质应用题 1 某仓库外墙采用毛石基础 其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地基为粘土 已知土的可松性系数Ks 1 3 最终可松性系数Ks 1 05 试计算每100m长基槽的挖方量 若留下回填土后 余土要求全部运走 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 基槽断面示意图 4 解 基槽开挖截面积按梯形计算 即 A 2 86 1 67 1 8 2 4 08m2每100m长基槽的挖方量 体积 V挖 A挖 AL 4 08 100 408m3基础所占的体积 V基 A基 L 0 4 1 07 0 5 0 67 0 9 0 37 100 109 6m3预留填方量 按原土计算 等体积下 回填后的松土实际相当于原土是多少 V填 V挖 V基 Ks 408 109 6 1 05 298 4 1 05 284 19m3K S V3 V1弃土量 按松散体积计算 V弃 V挖 V填 Ks 408 284 19 1 3 160 95m3KS V2 V1 5 2 某建筑物有18个规格相同的独立柱 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 0 3m 基底设计标高为 2 4m 自垫层上表面四边放坡 边坡坡度1 0 5 室外地坪以下每个基坑内各部分的尺寸及工程量是 C10混凝土垫层2200 1800 100 垫层不留工作面 每个C25钢筋混凝土基础为1 544m3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 1 14 最终可松性系数Ks 1 05 试求 1 土方开挖工程量 2 应预留多少回填土 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 弃土量 6 解1基坑深2 4 0 1 0 3 2 2m基坑底面积2 2 1 8 3 96m2边坡坡度1 0 5设基坑上口需放出x长度 故 h x 1 0 52 2 x 1 0 5x 2 2 0 5 1 1m基坑上口面积 2 2 1 1 1 1 1 8 1 1 1 1 17 6m2每个独立柱基坑挖土 原土 四棱台体积V 1 3 S1 S1S2 S2 hV 1 3 3 96 3 96 17 6 17 6 2 2 21 93m3 1 总挖方 原土 21 93 18 394 74m3 2 预留填方量 按原土计算 包含垫层厚度 忽略垫层放坡 394 74 1 544 2 2 1 8 0 1 18 1 05 349 48m3 3 弃土量 按松散体积计算 394 74 349 48 1 14 51 60m3 7 解2 基础深h1 2 4 0 3 2 1m 垫层h2 0 1m分别计算体积基础棱台体积 垫层立方体积 总基础体积V棱台 1 3 S1 S1S2 S2 hV 1 3 3 96 3 96 17 6 17 6 2 1 1 3 3 96 8 35 17 6 2 1 20 94m3V垫层 2 2 1 8 0 1 0 40m3 1 总挖方 20 94 0 4 18 384 12m3 2 预留填方 384 12 1 544 0 40 18 1 05 332 50m3 3 弃土量 按松散体积计算 384 12 332 50 1 14 58 85m3 8 P42第2题解 1 轻型井点的总管长及高程布置 基坑上口尺寸 22 2 4 2 34 2 4 2 26 8m 38 8m设总管沿上坑口外1m处环绕铺设故 总管长Lz 26 8 2 38 8 2 2 28 8 40 8 2 139 2m井点管所需要的埋设深度 已知 总管环形布置I 1 10L取基坑短边一半的长度作为井点管抽水半径H H1 h IL 4 8 0 5 1 10 28 8 2 6 7m井点管长6m 而H 6m 选择靠近地下水位线埋设总管 地下水位线 1 2m 故 埋在 1 0m处则 H 6 7 1 0 5 7m 2 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 Q 1 366K 2H S S lgR lgX0 其中 K 15m dH 11 1 2 9 8mS 4 8 0 5 1 2 4 1mR 1 95S HK 1 95 4 1 9 8 15 96 7mX0 F 28 8 40 8 3 14 19 3m 9 故 Q 1 366 15 2 9 8 4 1 4 1 lg96 7 lg19 3 1302 1 9 685 3 m3 d q 65dl 3 K其中 滤管直径d 38mm滤管长l 1 2mK 15m d故 q 65 0 038 1 2 3 14 3 15 23 3 m3 d 井点管根数n 1 1Q q 1 1 685 3 23 3 32 4取n 33根井点管间距D Lz n 139 2 33 4 2m总管间距取0 8的倍数 并且接近4 2m 故 取井点管在总管上的间距为4 0m 总管直径100mm 3 由于离心泵设备数据不全 本题不进行设备选型 10 图示如下 11 1 钢筋弯曲处的量度差值 钢筋加工前 按直线下料 经弯曲后 外边缘伸长 内边缘缩短 而中心线不变 钢筋弯曲后的外包尺寸和中心线长度之间存在一个差值 称 量度差值 计算下料时必须扣除 钢筋下料长度 各段外包尺寸之和 各弯曲处的量度差 端部弯钩的增加值 12 量度差值取值 d 钢筋直径 13 2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半圆弯钩 6 25d直弯钩 3 5d p169 14 3 箍筋弯钩增加值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 对于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为了箍筋计算方便 一般将箍筋弯钩增长值和量度差值两项合并成一项为箍筋调整值 见下表 计算时 将箍筋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加上箍筋调整值即为箍筋下料长度 15 一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直钢筋下料长度 构件长度 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 钢筋弯钩增长值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直段长度 斜段长度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量度差值箍筋下料长度 直段长度 弯钩增加长度 弯折量度差值 或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周长 箍筋调整值 箍筋调整值 箍筋弯钩增长值 量度差值 16 钢筋配料计算实例 例4 1 某建筑物简支梁配筋如图所示 试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保护层取25mm 梁编号为L1共10根 17 2 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号钢筋下料长度 量度差值 一个900钩 2d 2 25 6240 2 200 2 25 2 2 25 2 6 25 25 6802 mm 号钢筋下料长度 6240 2 25 2 6 25 12 6340 mm 号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上直段钢筋长度240 50 500 25 765 mm 斜段钢筋长度 500 2 25 1 414 636 mm 中间直段长度6240 2 240 50 500 450 3780 mm 下料长度 765 636 2 3780 4 0 5 25 2 6 25 25 6775 mm 量度差值 4个450 4 0 5d 4 0 5 25 18 号钢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福州市数学期末质量监测卷教案
- 三年级数学上册 1 时、分、秒第2课时 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店铺培训讲课课件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 茶叶种植技术培训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3课时)(3份打包)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七节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科版
- 初中湘教版1.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 成矿预测课件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线切割每日点检表A0
- 年产美甲贴100万张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信息时代的研究生 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 起重机防摇摆控制PPT课件
- 第十一章 地役权
- 西门子Siemens 840D参数详解
- DL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诗歌朗诵《诗意中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