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 34 3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的发育 同步训练同步训练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 正确的排序是 A B C D 解析 选 C 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 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 蚀为主 河谷呈现出 V 型 随着河谷的发育 河流的侧蚀越来越强 河谷呈现 U 型 根据四图可以看出 地河谷最窄 以下切为主 故其发育最早 2 阶段 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地壳上升 B 断裂下沉 C 变质作用 D 流水沉积 解析 选 D 河谷发育到 阶段时 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减弱 在河流凸岸堆积 河谷 变宽 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3 4 题 3 宫室遗址分布在 河流右岸 河流左岸 被堆积的河岸 被侵蚀的河岸 A B C D 4 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便于观测水情 利于取水灌溉 土壤肥沃 适宜农业发展 矿产资源丰富 A B C D 解析 第 3 题 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 宫室遗址位于河流的右岸 从理论上讲 位于北半球的河流 右岸侵蚀明显 但由于该遗址位于河流的曲流处 受离心力的影响 常是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第 4 题 村落沿河谷分布 一方面有利于取水灌溉 另一方面 河谷地区一般土壤肥沃 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 3 D 4 B 5 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而平坦之地 是因为 地势较高 可避免洪水之患 雨热同期 气候优越 土地肥沃 近河 有利于农耕 畜牧 渔猎 便于搬迁和居住 A B 2 C D 解析 选 B 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地 主要是因为这里地 势较高 可避免洪水之患 土地肥沃 近河 利于农耕 畜牧 渔猎 6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乙图是 二者都是河流 地貌 2 若甲 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 则其对应为甲在 处分布 乙在 处分布 3 随河流流速的减弱 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 并且有一定的规律 颗粒大 密 度大的物质先沉积 颗粒小 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 由此判断 甲图中沿 A B 方向物质 组成可能是 A 黏土 砾石 粉砂 B 粉砂 黏土 砾石 C 砾石 粉砂 黏土 D 砾石 黏土 粉砂 4 根据图甲 判断沿 C D 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 特点及分布 第 1 题 从地貌景观示意图 上可判断甲为洪 冲 积扇 乙是河口三角洲 都是河流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 第 2 题 图丙中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 C B 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 B 位于谷口前 可 能会形成洪 冲 积扇 A 在河流入海口处 可能会形成三角洲 第 3 题 由 A 到 B 谷口变 得更开阔 因此流速变得更慢 沉积物颗粒更细小 第 4 题 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 冲 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 其剖面图应与 B 图符合 答案 1 洪 冲 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 B A 3 C 4 B 一 选择题 读右图 完成 1 2 题 3 1 图中河流 a b 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侵蚀 搬运 堆积 B 搬运 侵蚀 堆积 C 侵蚀 堆积 搬运 D 堆积 搬运 侵蚀 解析 选 A 由图可知 a 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区 该处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 位于河流 的中游 以搬运作用为主 c 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处 以堆积作用为主 2 图中 c 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 瀑布 B 冲积扇 C 三角洲平原 D 河漫滩平原 解析 选 C c 位于河流的入海口 该处河流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据此回答 3 4 题 3 若该河流流出山口 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A 冲积平原 B 山麓冲积扇 C 沙洲 D 三角洲 4 如果河中有沙金 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及河流侵蚀的相关知识 第 3 题 河流流出山口 由 于流速变慢 形成冲积扇 第 4 题 在河湾处河流凸岸沉积 凹岸侵蚀 所以淘金应在以 沉积作用为主的 b 处 答案 3 B 4 B 读下图 完成 5 7 题 5 图中所示的区域 应是 A 冲积平原 B 河谷平原 C 流域 D 低地 6 形成该区域的作用 主要是 A 地质作用 B 内力作用 C 外力作用 D 流水作用 7 图中字母 N 表示的地理事象是 A 分水岭 B 山脊 C 山谷 D 等高线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景观图的判读 该区域主要表示河流的河水范围 为河流流域 该区域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 流域的分界线为分水岭 4 答案 5 C 6 D 7 A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 P Q 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 8 9 题 8 图中 P 处的地貌名称是 A 河漫滩 B 冲积扇 C 三角洲 D 侵蚀平原 9 按照 在地势平坦 取水方便 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 的原则 在 Q 地聚落 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8 B 9 B 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 读图完成 10 11 题 10 该地将会出现的地理景观是 A U 型谷 B 喀斯特溶洞 C 河流瀑布 D 河口三角洲 11 上图景观一般形成在河流的 A 上游河段 B 中游河段 C 下游河段 D 入海口处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 10 题 由图可以判断 因岩层的性质不 同 较软的岩层易被侵蚀 形成较大的地势落差 流速较快 易出现瀑布景观 第 11 题 该景观很显然是流水的侵蚀特别是下切侵蚀而形成 一般在上游地区出现较多 答案 10 C 11 A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 13 题 5 12 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 冲积扇 流水沉积作用 B 冲积平原 流水侵蚀作用 C 三角洲 流水沉积作用 D 三角洲 海浪侵蚀作用 13 近年来 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主要是因为 A 海平面上升 B 沿海地壳下沉 C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 该区植树造林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 此处为黄河三角洲 为黄河泥沙在入海口处堆 积而成 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于泥沙的不断堆积 由于中 上游植被保护使水上 流失减弱 黄河输沙量减少 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 答案 12 C 13 C 二 综合题 14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温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A 山东半岛 B 江南地区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 2 图中 所代表的地貌类型与 地对应的正确顺序是 简要说 明造成 三地地貌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3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 请你为 区域的土地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并指出 开发利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解析 第 1 题 由所处温带及图中地形的海拔高度变化可判断其具体位置 第 2 题 根据 的地貌特点 判断 为侵蚀地貌 为沉积地貌 再根据 的位置可确定相关地貌类型 第 3 题 根据 三地的地貌特点 在开发时注意因 地制宜 保护环境即可 答案 1 A 2 地位于河流上游 属低山丘陵地形 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形成 V 型谷 地区地势平坦 水流平缓 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分别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 三角洲 3 山地 丘陵地区发展林果业 建设水源林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种植业 滩涂和 6 海域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山地 丘陵地区应关注植被保护 以防止水土流失 平原地区应 合理灌溉 避免造成土地盐渍化 河口地区应注意地下水的抽取 以防出现海水倒灌 地 下水质恶化 15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 BC 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 图中字母 A 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 沿着剖面线 BC 的地质剖面图中 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 P Q 两支流 水流较缓的是 理由是 4 在河流 和 两处中 河流横断面呈 V 型的是 处 其成因是 河流横断面呈 U 型的是 处 其成因是 解析 第 1 题 A 处等高线重叠 应为陡崖 第 2 题 由图知 是背斜成谷 是断层线附近侵蚀成河谷 第 3 题 P 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