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B)2007年修订版考试大纲_第1页
大学语文(B)2007年修订版考试大纲_第2页
大学语文(B)2007年修订版考试大纲_第3页
大学语文(B)2007年修订版考试大纲_第4页
大学语文(B)2007年修订版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B 2007 年修订版考试大纲年修订版考试大纲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针对从业人 员继续教育的特点 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 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 量 大学语文 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 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 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求 的水平 考考试试对对象象 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 教育试点 项目中 2004 年 3 月 1 日 含 3 月 1 日 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 应参 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B 考试大纲适用于英语类专业 艺术类专业 法 医 教育类专业的本科学生 也适 用于除文史类专业 理工类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本科学生 考考核核原原则则 本课程考核充分体现其综合文化基础课的性质 照顾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实用性特点 重点进行基本理 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 严格遵循重在素质和能力考核的原则 考考试试目目标标 通过 大学语文 B 的学习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必要的文学 文化知识和规范的汉语言 文字 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能力 对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的中亚作家 作品 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 解 能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地分析和鉴赏 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技巧 从而使学生能自觉 的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一 掌掌握握一一定定的的文文学学 文文化化及及语语言言知知识识 二二 正正确确掌掌握握规规范范的的汉汉语语言言文文字字 具具有有良良好好的的文文字字表表达达能能力力 1 不写错字 别字和其他不规范字 2 文从字顺 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3 语意表达清晰 有较强的逻辑性 4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三 中中国国文文学学的的基基础础知知识识 1 考纲设计的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 考纲世纪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作家的朝代 字号 文学成就 诗文集名称和代表作 作品的作者 出处 3 考纲涉及的各种文字流派和文学现象 四四 作作品品的的分分析析与与鉴鉴赏赏 1 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 结构 语言和表现手法 2 结合问题进行作品鉴赏 五五 作作文文 作文考试水应考者思想修养 知识积累 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测试 要求应考者做 到思想内容正确 中心明确 条理清晰 文从字顺 标点正确 书写合乎规范 应考者应把学习和练习的重点放在提高撰写记叙文 议论文及应用文的能力上 考考试试内内容容与与要要求求 第第一一章章 先先秦秦两两汉汉诗诗 一 先秦两汉诗概述 一 诗经 的基本知识 地位及其影响 二 楚辞的基本知识 地位及其影响 三 汉代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及其影响 四 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二 先秦两汉诗选 一 诗经 黍离 1 黍离之悲 的含义 2 重章复沓与抒情方式 3 背诵全诗 二 诗经 蒹葭 1 伊人形象 2 重章复沓的手法 3 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 屈原 涉江 1 屈原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 放逐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九死未悔的执著精神 3 叙述与抒情的结合 4 语言特色 四 汉乐府 陌上桑 1 情节梗概 2 罗敷形象 3 侧面描写手法 4 对话手法 五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1 离别相思的主题 2 艺术特色 六 曹操 短歌行 1 曹操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 人生无常的感叹与思贤若渴的愿望 3 语言特色 第第二二章章 先先秦秦两两汉汉文文 一 先秦两汉文概述 一 先秦文 1 先秦历史散文与代表作 2 先秦诸子散文与代表作 二 两汉文 1 两汉政论 2 两汉史传 二 先秦两汉文选 一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1 左传 与编年体史书 2 叙事方式 3 人物形象的描写 二 论语 先进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1 孔子与儒家思想 2 生动的人物形象 3 语录体的特点 三 孟子 公孙丑下 天时地利人和章 1 孟子与其仁政学说 2 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四 庄子 逍遥游 节选 1 庄子与道家思想 2 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 3 以形象阐说哲理 五 司马迁 史记 项羽本纪 节选 1 司马迁与 史记 2 项羽的性格特点 3 描写人物的主要手法 4 典故释义 破釜沉舟项庄舞剑 四面楚歌 第第三三章章 唐唐宋宋诗诗 一 唐宋诗概述 一 唐诗之盛 分期和主要流派 1 唐诗之盛 2 唐诗的分期和主要流派 二 宋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1 北宋诗歌 2 南宋诗歌 二 唐宋诗选 一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1 孟浩然与山水田园诗 2 写景抒情的特点 3 语言风格 二 李白 将进酒 1 李白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 豪放的自我形象 3 背诵全诗 三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 背诵全诗 四 杜甫 新婚别 1 杜甫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 主人公形象的时代特征 3 借新婚写离乱的艺术手法 五 杜甫 登高 1 通体对仗的特色 2 背诵全诗 六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 岑参生平及其边塞诗的特色 2 景物描写 七 白居易 长恨歌 1 白居易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 艺术特色 八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1 李商隐生平及其诗歌特色 2 比喻用法及象征意义 3 背诵全诗 九 陆游 关山月 1 陆游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 时代特色 3 结构特点 第第四四章章唐唐宋宋词词 一 唐宋词概述 一 词的产生与发展流变 1 唐五代词 2 两宋词 二 词的婉约与豪放 1 婉约词派 2 豪放词派 三 宋词的成就和地位 二 唐宋词选 一 温庭筠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1 温庭筠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 女主人公的形象 3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的意蕴 二 李煜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1 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 思想情绪 3 比喻的妙用 4 语言特色 5 背诵全词 三 柳永 凤栖梧 独倚危楼风细细 1 柳永生平及其对词发展的贡献 2 思想内容 3 语言特色 4 背诵全词 四 晏殊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 1 晏殊生平及其词作 2 拟人及借景抒情手法 五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1 苏轼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词人的自我形象及旷达的人生态度 3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的释义 4 背诵全词 六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 1 秦观生平及其婉约词风 2 作者的爱情观 3 情景交融和运用传说的表现手法 4 背诵全词 七 李清照 永遇乐 元宵 1 李清照生平 词作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 思想内容 3 铺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4 语言特色 八 辛弃疾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1 辛弃疾生平 词作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 象征 暗喻的手法 3 风格特色 4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句的寓意 第第五五章章 唐唐宋宋文文 一 唐宋文概述 一 唐宋八大家 二 中唐古文运动 三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四 唐宋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二 唐宋文选 一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1 韩愈生平 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2 叙事和议论并重的写作特点 3 南霁云形象的刻画手法 二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1 柳宗元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借题发挥的表达方式 3 始得 二字结构全文 三 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1 欧阳修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成败由人 的中心论点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熟记警句 四 苏轼 前赤壁赋 1 乐一悲一喜 的情感线索 2 主客问答 的表现手法 3 景 情 理的有机结合 4 背诵第四自然段 第第六六章章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戏戏曲曲 一 中国古代戏曲概述 一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源 二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征 三 元杂剧体制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四 明清传奇体制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中国古代戏曲选 一 王实甫 西厢记 长亭送别 1 王实甫与 西厢记 2 莺莺的心理活动 3 语言特色 4 背诵 宫端正好 和 二煞 两支曲 二 汤显祖 牡丹亭 惊梦 节选 1 汤显祖与 牡丹亭 2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释义 3 语言特色 三 也尚任 桃花扇 却奁 1 孔尚任与 桃花扇 2 李香 君的形象 3 对比衬托手法 第第七七章章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小小说说 一 中国古代小说概述 一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中国小说的雏形 二 唐代传奇 中国文言小说的成熟和繁荣 三 宋元话本 中国通俗小说的形成 四 明清章回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的繁荣 二 中国古代小说选 一 刘义庆 世说新语 任诞 王子猷居山阴 1 刘义庆与 世说新语 2 兴之所至 的人生态度 二 蒋防 霍小玉传 1 故事梗概 2 霍小玉的形象 三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叶生 1 蒲松龄与 聊斋志异 2 思想意义 3 艺术特色 四 曹雪芹 红楼梦 宝玉挨打 节选 1 曹雪芹与 红楼梦 2 贾政 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社会意义 第第八八章章 现现当当代代诗诗歌歌 一 现当代诗歌概述 一 现代诗歌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当代诗歌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现当代诗歌选 一 郭沫若 天狗 1 郭沫若生平及其诗歌特色 2 天狗 的象征含义 二 徐志摩 再别康桥 1 徐志摩生平及其诗歌特色 2 再别康桥 所体现的建筑美 音乐美和绘画美 三 闻一多 一句话 1 闻一多生平及其诗歌特色 2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所表达的思想 四 余光中 乡愁 1 余光中生平及其乡愁诗 2 乡愁 的四个意象 3 艺术手法 五 舒婷 致橡树 1 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 2 独立的女性观念 3 象征的手法 第第九九章章 现现当当代代散散文文 一 现当代散文概述 一 现代散文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当代散文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现当代散文选 一 朱自清 给亡妇 1 朱自清生平及其散文成就 2 内容与主要线索 3 语言特点 4 生活细节的选取 二 何其芳 黄昏 1 何其芳生平及其散文成就 2 思想情绪与抒情结构 3 写作特色 三 巴金 爱尔克的灯光 1 巴金生平及其散文成就 2 灯光 在结构上的贯穿作用和三种 灯光 的象征意味 3 长宜子孙 的含义 四 钱钟书 论快乐 1 钱钟书生平及其散文成就 2 文章阐述的人生哲理 3 知性散文 的基本特色 4 比喻手法 五 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 特立独行 的含义 2 幽默与反讽的语言风格 第第十十章章 现现当当代代戏戏剧剧 一 现当代戏剧概述 一 现代戏剧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当代戏剧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现当代戏剧选 一 曹禺 雷雨 节选 1 曹禺生平及其戏剧成就 2 周朴园 侍萍 蘩漪的形象 3 戏剧冲突与结构特色 4 语言艺术 二 老舍 茶馆 节选 1 老舍生平及其戏剧成就 2 图卷式的结构特色 3 独特的戏剧冲突 4 寓庄于谐 的语言特色 5 王利发的形象 第第十十一一章章 现现当当代代小小说说 一 现当代小说概述 一 现代小说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当代小说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 现当代小说选 一 鲁迅 狂人日记 1 鲁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狂人 形象的历史文化内涵 3 写实和象征结合的艺术手法 二 沈从文 边城 节选 1 沈从文生平及其小说成就 2 翠翠的艺术形象 3 牧歌情调 三 赵树理 传家宝 l 赵树理生平及其小说成就 2 传家宝 释义与小说中两代妇女价值观的变化 3 金桂 李成娘形象的刻画手法 第第十十二二章章 汉汉语语基基础础知知识识 一 古代汉语部分 一 古代汉语知识概述 二 古代汉语常用词 三 古代汉语常见语法现象 二 现代汉语部分 一 现代汉语语言与文字的规范化 二 现代汉语词语意义的把握 三 现代汉语常用句子类型与病句修改 四 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 第第十十三三章章 写写作作 一 写作基础知识 一 写作基础知识概述 二 记叙文写作 主题 材料 结构 三 议论文写作 论点 论据 论证 四 应用文写作 材料 体式 语言 二 行政公文写作 一 行政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二 行政公文的分类 三 行政公文的格式 四 常用行政公文写作 通知 通报 报告 请示 函 三 事务文书写作 一 事务文书的特点 二 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总结 合同 调查报告 四 新闻写作 一 新闻要素 体裁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 消息写作 三 通讯写作 五 学术论文写作 一 学术论文的特点及选题 二 学术论文的资料收集 三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 四 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 试试卷卷结结构构与与题题型型 一 试题类型 一 填空题 二 选择或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与默写 五 论述题 六 作文 二 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45 中等难度题约占45 难题约占10 三 试卷内容比例 基础知识约占20 9 6 简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