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及理学检查_第1页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及理学检查_第2页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及理学检查_第3页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及理学检查_第4页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及理学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液标本采集与理学检查Sample Collection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Urine,黄 辉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临床检验学教研室,教学目标,了解尿液检验的目的;,掌握尿液标本的种类、采集及保存处理;,理解尿液形成的基本过程;,掌握尿液理学检查原理、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尿液的理学检查。,教学内容,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泌尿系统,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泌尿系统基本组成,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分泌,Nephron(肾单位),尿液形成基本过程,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了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被滤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球滤过,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血细胞、绝大部分血浆蛋白,肾小球滤过,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异常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球滤过,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氨基酸、乳酸、肌酸几乎全部被重吸收。HCO3-、K+、Na+、Cl- 、Ca2+等大部分离子及水被重吸收。肌酐几乎不被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其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分泌到管腔内,以及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泄到管腔中的过程。,肾小管分泌,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血浆、原尿和终尿成份比较,当肾小球或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会发生什么改变?,讨论,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用于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用于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用于安全用药的监测指标;职业病辅助诊断;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价。,尿液检查的适应症,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患者告知;明确标记:姓名、性别、年龄、留尿时间等;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等污染;无化学干扰物质;采集后及时送检,避免强光照射。,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尿液标本采集的几种器材,晨尿,随机尿,定时尿,餐后尿,其它,尿液标本种类,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可用于肾浓缩功能评价、HCG测定、血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细胞病理学等有形成分分析。,尿液标本种类:晨尿,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患者无需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影响因素很多,但方便用于门急诊筛检试验。,尿液标本种类:随机尿,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计时尿主要用于物质的定量测定、肌酐清除率试验和细胞学研究等。,尿液标本种类:计时尿,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午餐后24h尿液,有利于尿胆原、葡萄糖、蛋白质的检出。,尿液标本种类:餐后尿,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留取前段、中段、末段尿液,分装于三个尿杯中。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出血部位的定位诊断和尿道炎的诊断。,尿液标本种类:尿三杯试验标本,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排尿时弃去前、后段排出的尿液,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液,主要用于细菌培养。,尿液标本种类:中段尿,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种类:中段尿,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种类及特点,尿液标本的种类及特点,尿液保存过程中成分变化的可能原因,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细菌生长;细胞和有形成分分解;溶质析出;物质氧化还原。,甲醛: 用于管型、细胞有形成分检查;甲苯: 用于尿糖、尿蛋白检查;麝香草酚:用于有形成分检查;浓盐酸、冰醋酸:用于激素类物质;碳酸钠:用于卟啉检查等。,冷藏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还原性物质!,4冷藏,化学保存剂,尿液标本的保存,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患者状态和时间对尿液标本的影响;尿液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尿液标本的质量管理,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尿量尿液外观尿液比重,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渗量尿液气味,尿量变化与气候、年龄、精神因素、活动量、汗液量、药物、饮水量和食物等有关。,一般是指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尿量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尿量,三、尿液理学检查,正常成人1000-2000 ml/24h儿童500-1000 ml/24h婴儿100-150 ml/24h新生儿 30-60 ml/24h,尿量正常参考值,三、尿液理学检查,多尿: 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时为多尿。,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为少尿。,无尿:12小时无尿或者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或尿闭。,尿量测定临床意义,三、尿液理学检查,多尿:,少尿:,无尿:,生理性(摄入多、神经因素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肾脏疾病(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等),肾前性(呕吐、大面积烧伤等)肾性(急慢性肾衰、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肾后性(尿路结石、尿路梗阻等),急性肾衰、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尿量测定临床意义,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液外观包括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尿色随尿量的多少、饮食(酸度)、药物及病变而改变;透明度可分为清晰透明、轻度混浊、混浊、明显混浊四个等级;正常新鲜尿液为淡黄色、清晰透明。,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液外观,血尿:尿液中有红细胞,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血红蛋白尿:尿液中有血红蛋白存在,常见于血管内溶血。肌红蛋白尿:尿液中肌红蛋白存在,常见于肌肉拉伤。,三、尿液理学检查,常见尿液外观改变,胆红素尿:阻塞性黄疸等。乳糜尿:丝虫病感染。脓尿:尿中含白细胞、脓细胞。盐类结晶尿:尿酸盐、磷酸盐等。,三、尿液理学检查,常见尿液外观改变,尿比重可相对提示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尿比重是指在4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质量之比;,尿比重与尿液中溶质的浓度成正比,同时受年龄、饮食和尿量影响;,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比重,折射仪法:利用光线折射率与溶液中总固体量相关性测定。,干化学法:尿液中的电解质与干化学试带上的多聚电解质发生离子交换,释放出氢离子,引起酸碱指示剂颜色改变。,尿比重计法:重力和浮力的原理。,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比重测定方法,尿比重的测定方法,尿比重的测定方法,参考值: 晨尿:1.015-1.025,随机尿:1.005-1.035比重增高:高热脱水、蛋白尿、肾小球肾炎比重降低:尿崩症、高血压、肾盂肾炎,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比重,反映尿中渗透活性粒子数量的一种指标,与粒子大小及电荷无关;,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理想的指标。,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渗量,冰点下降法沸点上升法,冰点下降法测定尿渗量,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渗量,参考值:6001000mOsm/(KgH2O) 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鉴别肾前性和肾性少尿。,三、尿液理学检查,尿渗量,正常人尿液气味由尿中酯类和挥发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