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日工资 小时工资折算一 日工资 小时工资折算 依据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第二条 按照 劳动法 第 五十一条的规定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即折算日工资 小时工资时不 剔除国家规定的 11 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 日工资 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 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 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 8 小时 月计薪天数 365 天 104 天 12 月 21 75 天 二 加班工资计算二 加班工资计算 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 后 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 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 按照不低于 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 150 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 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 按照不低于劳动合 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200 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 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 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300 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 经济补偿计算三 经济补偿计算 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 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 年的 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 平均工资三倍的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向其支付 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 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 津贴 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 12 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 工资标准的 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 12 个月的 按照实际工作的月 数计算平均工资 四 年休假天数计算四 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关于有关问题的复 函 第二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 年休假 5 天 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 年休假 10 天 已满 20 年的 年休假 15 天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 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 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 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国家法定休假日 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五 员工入职 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五 员工入职 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五条 第十二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 12 个月以上的 享受带薪年休假 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 当年度年休假天数 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 确定 折算后不足 1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 365 天 职工本人全年应当 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 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 应当按 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但折算后不 足 1 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 365 天 职工本人全年应当 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六 医疗期计算六 医疗期计算 依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 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 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给予三个月到二 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五年以上的为 六个月 二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五年以上十年 以下的为九个月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 月 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七 病假工资计算七 病假工资计算 依据 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五十九条 职工患病 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 费 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 八 产假天数计算八 产假天数计算 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职工生育享受 98 天产假 其中产前可以休假 15 天 难产的 增加产假 15 天 生育多胞胎的 每多生育 1 个婴儿 增加产假 15 女职工怀孕未满 4 个月流产的 享受 15 天产假 怀孕满 4 个月流产的 享受 42 天产假 九 生育津贴计算九 生育津贴计算 依据 关于调整本市职工生育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人社医发 2011 334 号第三 条 参加本市生育保险的职工 因生育或计划生育享受产假的 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除以 30 天再乘以产假天数计发 生育津贴即为产假工资 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 生育津 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 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十 二倍工资的时效计算十 二倍工资的时效计算 依据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 研讨会会议纪要 二 第二十八条 二倍工资适用时效的计算方法为 在劳动者主张二倍 工资时 因未签劳动合同行为处于持续状态 故时效可从其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 据此实际给付的二倍工资不超过十二个月 二倍工资按未订立劳动合同所对应时间用人单 位应当正常支付的工资为标准计算 十一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计算十一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计算 依据 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 知 第一条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包括用人单位发放 的经济补偿金 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 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3 倍数额 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 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 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 有固定收入 因此 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 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 薪金收入 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 具体平均办法为 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 收入 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 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 薪金收入 按照税 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 超过 12 年的按 12 计算 十二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计算十二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计算 依据 关于北京市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标准及相关问题的通知 第五条 计算工伤职工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邑大学《剧目排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媒体应用与品牌战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斜屋面屋脊防水施工方案
- 《工具机的构造》课件
- 山东标准钢板库施工方案
- 2025水果交易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钳型多用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密数控快走丝线切割机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样本
- 南京特制停车棚施工方案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2021112401384
-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名师课件
- 消防员入职技能训练科目
- 《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大全
- 工程施工服务方案范文
- 重大疾病证明书样本
- 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 辽宁省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 2024年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3-2024年携程入出境游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携程研究院-202405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