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物质的构成和组成.ppt_第1页
课物质的构成和组成.ppt_第2页
课物质的构成和组成.ppt_第3页
课物质的构成和组成.ppt_第4页
课物质的构成和组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物质科学 二 第27课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考点扫描 知识结构 一 物质的粒子1 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和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中的最小的微粒 离子是带电的或 有阴 阳离子之分 2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大多数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在千克的数量级 原子的半径一般在米的数量级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 体积也不同 要点梳理 分子 原子 离子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原子 原子团 10 26 10 10 二 原子的构成原子由一个居中心的带电荷的与核外带电荷的构成的 原子核由带电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质子和中子由构成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目 但电性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 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在原子内 核电荷数 数 数 正 原子核 负 电子 正 质子 中子 夸克 相等 相反 原子核 质子 核外电子 三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1 原子模型 1803年 实心球模型 从现在的观点看都不正确 2 原子模型 1904年 西瓜模型 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 带负电 3 原子模型 1911年 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核的存在 4 原子模型 1913年 模型 电子能量不同 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中 5 电子云模型 1927年 1935年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 不断修正的过程 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道尔顿 汤姆生 电子 卢瑟福 核式 波尔 分层 四 物质由元素组成1 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数 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电荷 质子 比一比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种类 个数 宏观 氢元素 氧元素 铜原子 微观 氢元素 氧元素 同一类 2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1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是 Ca Na K Mg 2 元素在人体中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是 等 人体内也含有一些有害元素 如镉 汞 铅等 3 元素在海水中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是 Na Cl 4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 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元素的无机盐 农业上常用的化肥是肥 肥 肥 O Si Al Fe O C H O H N P K 氮 磷 钾 辨一辨 1 能促使农作物的茎 叶生长茂盛 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肥 2 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 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 促进作物穗数增多 籽粒饱满 肥 3 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 茎秆粗壮 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 促使糖和淀粉的积累 肥 氮 磷 钾 五 元素符号1 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的来表示 若有重复则取前两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小写 2 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 1 宏观 表示一种 2 微观 表示这种元素的 3 宏观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还可以表示这种 第一个大写字母 元素 一个原子 物质 热点一物质的构成要点提示 分子 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热点聚焦深度剖析 典例分析1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本身没有改变D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子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因此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是正确的 故选D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除了分子外 还有离子 原子 所以A是错误的 分子保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而非笼统的性质 比如 冰和水 分子相同 但物理性质方面 密度 比热 硬度 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 所以B错误 化学变化的宏观体现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对有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就是旧的分子被分解 有新的分子生成 因此C也是错误的 1 下列对分子 原子 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离子一定是带电的原子B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不可再分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 氧气和臭氧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解析 A错 因为离子可以是原子团 B错 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可以分 D错 因为性质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组成不同 故选C 对点训练 C 热点二原子的结构要点提示 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 体积相对于原子很小 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所以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可得出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典例分析2 在分子 质子 原子 中子 电子 原子核 离子等粒子中 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 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 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2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3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4 带正电荷的是 5 带负电荷的是 6 不显电性的是 7 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的是 8 质量最小的是 9 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分子 原子 离子 分子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电子 分子 原子 中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质子 电子 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 原子和离子 同种分子或同种原子可组成同一种物质 纯净物也可由离子构成 如纯净的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只能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中子不带电 所以原子核都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 但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电子质量最小 只有质子质量的1 1836 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 其质量与质子和中子相近 2 我国著名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 铱 锑 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其中他测出的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B 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C 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 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解析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3 对点训练 A 热点三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要点提示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西瓜模型 卢瑟福核式模型 波尔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典例分析3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用一束带正电的 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 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 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 有极少部分 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原子核体积很小B 原子核带正电C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D 解析 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说明了原子中大部分的空间是空心的 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和有极少部分 粒子被弹了回来 说明了原子中的实心部分只占了一小部分的空间 且 粒子被弹了回来而不是被吸引 说明了 粒子遇到了质量比它大 且带同种电荷的物质 因此选D 3 2009衢州 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 粒子带正电荷 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他的依据是 A 粒子受到金原子的作用 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B 粒子受到金原子内的电子吸引 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C 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D 粒子会激发金原子释放出原子内的电子解析 从现象可知绝大多数 粒子通过金箔时没有受到阻碍 说明了原子里面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只有极少数与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发生了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了大的偏转 故选C 对点训练 C 热点四物质由元素组成要点提示 物质由元素组成 元素是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是宏观抽象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是微观具体的概念 典例分析4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市场上有 高钙牛奶 加氟牙膏 葡萄糖酸锌 等商品 这里的 钙 氟 锌 应理解为 A 原子B 元素C 分子D 单质解析 高钙牛奶 加氟牙膏 葡萄糖酸锌 等的主要成分并不是单质 其中的钙 氟 锌元素大都是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因此排除D 另外 钙 锌元素不管在构成单质还是化合物时 都不是以分子的结构出现 因此排除C 原子是一个微观概念 在物质这个宏观概念中 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是 物质由元素组成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因此排除A B 4 2011衢州 我市有大面积含丰富硒的土壤资源 在这种土壤中种植的白莲 甘薯 大米等 由于含丰富的硒被称为富硒产品 出口欧美市场 富硒产品中的 硒 指的是 选填 元素 分子 或 原子 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相对原子质量为79 则一个硒原子的原子核由34个质子和45个构成 对点训练 元素 中子 热点五元素符号要点提示 常见元素的符号 H O C N S P Cl I Si Na Fe Cu Ca Ag Al K等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可以表示一种元素 也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金属 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 该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 典例分析5 下列符号中 既能表示一种元素 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 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 OB NC CuD Cl解析 只有熟悉各种化学符号的意义 才能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金属单质的化学式用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 因此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这种金属元素 又能表示这种金属元素的原子 还能表示这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 正确选项只有C C 5 下列符号中 既有微观含义又有宏观含义的是 1 2N 2 F 3 Zn 4 6Mg 5 S 对点训练 2 3 5 典例分析6 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 再滴几滴红墨水 一段时间后 A中的现象是 说明 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塞紧玻璃塞 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 重复2次 静置一段时间后 A中的现象为 说明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 实验探究 整瓶水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液面低于刻线且距离较远 分子间存在间隙 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解析 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整个瓶子都变红色 当体积发生变化时 横截面积小液面变化明显 6 小明同学学了科学以后 总喜欢亲手做各种实验 并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原因 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分析 这次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 将一洁净的大胶头滴管倒置 如图 向其中注入红色的水 水量约占总体积的一半 A处 再继续向其中注满酒精 B处 然后用拇指按住管口 上下颠倒几次 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 请你和小明一起来观察 分析有关现象 1 这时 大胶头滴管内的液体都变成了色 同时发现橡胶头稍稍变瘪了 2 如果此时将拇指移开 会发现管内液面 填 上升 或 下降 你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应该是 对点训练 红 下降 分子间存在空隙 典例分析7 下列关于分子 原子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 分子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