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的探索.docx_第1页
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的探索.docx_第2页
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的探索.docx_第3页
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的探索.docx_第4页
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的探索.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的探索韦成贵摘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它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悄然成长。关键词:优化 创新 评价 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教师要以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创新习惯。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 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从而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实验操作,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2、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适度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应当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才能激发学生的认识矛盾,引起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学地去解决,去创新。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奖基础知识学深、学活。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思维的覆盖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思维深刻,认识升华,达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情境。例如:对分数应用题中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也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如弟弟比姐姐矮1/4,弟弟身高是姐姐的几分之几?我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即条件、问题),用线段图或实物表现出来,然后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得出结果。在学生深入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我还让他们进一步分析、推理,进行如下的联想:弟弟比姐姐矮1/4,姐姐身高比弟弟高几分之几?,弟弟身高是姐姐身高的几分之?姐姐身高是妹妹的几分之几?妹妹是姐妹俩身高之和的几分之几,姐姐是姐妹俩身高之和的几分之几等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整数1的概念和分数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灵活解题打下了基础。 三、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我们教师要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这个见解很独特!你的回答很精彩!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对出的简捷的算式,写上优或激励性评语,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向。 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我出示了一道多解的应用题:某厂去年生产洗衣机12000台,今年头8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这个厂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大部分学生按常规思路列式如下:(12000128+12000-12000)12000,这种方法不仅步骤多,而且计算容易出错,因此,我启发、点拨是否有更简捷的算法,经过思考,有一小部分学生又列出如下算式:1200012812000,还有三、四位同学列出了以下算式:1/812-1,其中一生口述解题思路:把去年全年的产量看作单位1,那么今年每月完成的产量为1/8。全年完成的产量就是12个1/8,因而比去年多的百分数为:1/812-1。我当场给予该生肯定和表扬,学生的眼中呈现出探究的光芒,解题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这样教学不仅实现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而且激发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中选优,好中求佳的独创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平时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般性问题,我们教师可以不心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树立信心。对于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操作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学生对于圆柱的体积与转化成的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的内在联系比较难理解,这时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学具,使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原来圆柱的高,由此推出圆柱体积公式V=sh。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