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ppt_第1页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ppt_第2页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ppt_第3页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ppt_第4页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 美丽乡村 建设的四种模式 来源 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安吉模式 生态 文化 1 浙江 美丽乡村 建设的若干模式 永嘉模式 古村落保护 生态旅游 2 龙溪模式 公共艺术 创意农业 3 萧山模式 乡村节庆 民宿产业 4 3 安吉模式 生态 文化 1 1 生态立县 带出美丽产业 2 文化铸魂 点睛美丽乡村 3民俗文化承载乡土记忆 安吉县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 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 安吉模式 最大的特点 以经营乡村的理念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立足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竹茶产业 生态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生物医药 绿色食品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1 生态立县 带出美丽产业 浙江安吉是黄浦江源的源头 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 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全县拥有竹林100余万亩 森林覆盖率71 这里山连山 竹连竹 满目碧绿 是一幅层层叠叠的竹画长卷 卧虎藏龙 蜗居 等众多影视剧都在安吉取景 2012年 安吉被联合国授予 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根本 近年来 安吉坚持实施 生态立县 战略 以打造 中国美丽乡村 中国大竹海 两个县域品牌为抓手 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成为安吉休闲旅游产业重要的特色品牌之一 2 文化铸魂 点睛美丽乡村 农家乐要想真正 乐 起来 就要在文化 内涵 品位上下功夫 为此 安吉把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融为一体 将每个村镇都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建设 并把当地竹 茶 孝 民族 书画等丰富的文化元素挖掘出来 从而显示出特殊的魅力 脱离了 游山玩水 的传统模式 悠悠翠竹间 朗朗读书声 安吉人一直沿袭着习书绘画的传统 迂迢村农家乐是书画家云集的场所 全村有书画爱好者500多人 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村里推出了著名画家吴昌硕故里游 农民书画院 千米书画长廊等旅游项目 还设立了10家书画特色休闲度假接待机构 百户农民书画文化民居等接待设施 尚书圩村利用 文化礼堂建设 推出 安吉尚书成人礼 开笔礼 等传统礼仪活动 天荒坪镇的主题农庄夏庄 每间客房里都挂上了书画作品 经营者还将自己的收藏的图书 烟标等放在了农庄的角角落落 简朴中透露出一股文化味道 3民俗文化承载乡土记忆 安吉县山川乡在乡村旅游发展中 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文化 乡土文化知识 民族文化遗产等民俗文化资源 新建成或恢复了江南威风锣鼓 大里双龙 竹马灯 鳖鱼灯等一批民间文艺队伍 马家弄村的 五坊六艺 民俗区设置了体验旅游项目 游客可以在年糕坊 粉丝坊 酿酒坊等 五坊 内 当场打年糕或者品尝土酒 看纳鞋底 绣花 搓麻等乡村 六艺 甚至可以实地在茶园采摘 然后在村民指导下进行炒制 永嘉模式 古村落保护 生态旅游 1 1历史文化村落 永嘉美丽乡村之魂 2优美生态 传统文化 美丽乡村旅游之基 永嘉县以 环境综合整治 村落保护利用 生态旅游开发 城乡统筹改革 为主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永嘉模式的主要特点 注重文旅结合 将文化元素不断融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通过人文资源开发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实现城乡资源 人口和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 1历史文化村落 永嘉美丽乡村之魂 在 美丽乡村 建设中 永嘉县结合古村落资源 打造如诗如画的生态 经营如诗如画的产业 向我们展示了 永远的山水诗 最美的桃花源 的乡村哲学 永嘉古村落包括古建筑村落 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三大类型 为保护这些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永嘉投入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 高规格编制重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规划和新区建设规划 如今的永嘉 古村落基本形成了 一村一品 一村一景 一村一韵 的建设主题 成功涌现了芙蓉村 苍坡村 屿北村3个中国传统村落 芙蓉村 屿北村 埭头村 茶园坑村 暨家寨村 林坑村6个中国景观村落 和国家级生态村埭头村等一批特色村落 以山水为布景 古建筑为点睛之笔的岭上人家 通过古村落旅游的整体开发 农家乐生意大为红火 2优美生态 传统文化 美丽乡村旅游之基 永嘉县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积极挖掘本地人文自然资源 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生态旅游 努力把 绿水青山 转化为 金山银山 加快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发展 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埭头古村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楠风营地 深受儿童游客喜爱 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1200多元 苍坡村凭借古建筑优势 建设文化旅游展馆 大力宣传永嘉古村文化 耕读文化 民俗文化 宗祠文化 昆曲文化等传统文化 促进了当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让古村落和生态乡村环境成为 特色竞争力 龙溪模式 公共艺术 创意农业 1 1开展公共艺术建设的理念 服务 三农 慢生活 亲自然 2动漫文化 创意农业 乡村旅游相结合 良性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玉环县龙溪乡在 美丽乡村 建设中 将城市中常见的 公共艺术 请进山村乡野 并将乡土文化创意性植入公共艺术作品 以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独创形成了公共艺术与美丽乡村结合的 龙溪模式 1开展公共艺术建设的理念 服务 三农 慢生活 亲自然 龙溪乡党委书记施明强介绍说 用公共艺术的方式进行文化建设 最初的理念是服务 三农 即让农村更美丽 让农业有创意 让农民更富裕 此外 还涉及到乡村文化重塑的问题 公共艺术提出的 地方重塑 其实也是文化植入和更新的一个过程 其本质是借用了公共艺术手段来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公共性问题 用动漫文化这样一个时尚元素吸引城里人到乡村来 给乡村注入了发展的希望 唤醒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慢生活 是城里人的向往 却也是城市生活中缺失和难以寻觅的 因此 我们采用这样一种错位的发展吸引市民来到农村 享受田园生活 城市里环境污染严重 我们通过栽花田 创意农业 生态农业等方式 营造和城市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 亲近了他们的喜好 2动漫文化 创意农业 乡村旅游相结合 良性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玉环县非常重视乡村发展和创意文化的结合 去年在龙溪乡举办的首届美丽乡村动漫文化节 吸引了县内外20万游客 非常轰动 也进一步体现了文化植入的内张力和推动力 当地政府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 兼顾旅游开发 龙溪乡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以农业为基础 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创意农业和生态农业 拓展了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 提高了农业附加值 在不同的季节种上不同的植物 如油菜花 向日葵等 既可以观光 也能获得经济收入 引进进口鲜花品种 做成五彩花田 并将其塑造成动漫花谷的主打品牌 当地一村民创办了一个现实版的 QQ农场 让城里人来农村认种几分地 通过装在菜地旁的摄像头 利用网络在家里就能看到番茄等农作物是怎样生长的 平时可以来体验农作 成熟的时候他们就会从城里过来采摘 萧山模式 乡村节庆 民宿产业 1 近年来 随着所前杨梅节 戴村茶艺节 义桥渔浦文化节 河上年糕节等特色节庆活动的举办 萧山南部乡村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响 萧山河上镇 这座萧山南部的风情小镇 正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