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输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起于鲁 2、公输盘不说 3、子墨子起,再拜 4、不可谓知类 5、然胡不已乎 6、胡不见我于王 7、子墨子九距之 8、子墨子守圉有余 9、公输盘诎 10、吾知所以距子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12、方五千里 13、舍其文轩 14、吾义固不杀人 15、夫子何命焉为 16、请献十金 17、不可谓仁 18、宋无长木 19虽然 20愿借自杀之21虽杀臣 22宋无长木 二、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此为何若人? 4、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6、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8、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9、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三、阅读答题:1、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你从段中“行十日十夜”读出了哪些信息?2、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愿借子杀之“,而且进一步说“请献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3、墨子将欲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置于理亏境地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最能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极具欺骗性的一个句子是什么?4、“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试简析文中墨子的论说技巧。答: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指出攻无罪之宋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之举,重重否定,极有气势,批判强悍有力,使公输盘陷于自相矛盾的困境,无从辩驳。5、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人物有关的成语。(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6、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答: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善于将道义与实力结合,并运用了类比、对比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劝说技巧。使别人接受自己正确意见的方法: 7、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的爆发的事例很多,请你略举一例。8、你能概括一下课文中所描绘的墨子、公输盘、楚王的形象吗?9.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 10、“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11、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12、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13、墨子止楚攻宋,除了靠锋利巧妙的言辞外,他的坚强后盾是什么?14墨子是怎样一步步劝说楚无攻宋?2曹刿论战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神弗福也()小大之狱()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遂逐齐师( )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 )既克,公问其故()()彼竭我盈()忠之属也( )何以战()弗敢专也()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0.夫大国,难测也。三简答题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和 。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答: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答: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答:6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答: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答: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9第一段就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答:1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答: 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答: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答: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答:15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1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答:17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又是什么?答:18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答:1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和_。12.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忠之属也”,那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_。13. 鲁庄公先要追赶齐军,刿曰:“未可。”可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_14.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写长勺之战的概况15. 第二段曹刿的言行,表现曹刿( )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16. 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曹刿论述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肉食者谋之”中的“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A.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B. 辍耕之垄上C. 登轼而望之D. 属予作文以记之11. 作战的对象 战争的性质12. 取信于民13.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4、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傲慢横蛮不讲理)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C.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的骄横自负)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池非不深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8、天下顺之 二、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五、理解回答:1、开头指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意思是 ,也就是下文所说的“ ”和“ ”,这反映了孟子“ ”的政治思想。2、文中借战争论述了实行“王道”的重要性,这一则短文的论点是 。3、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4、本文论述逐层推进,试理出思路。答: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点,接着对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阐述。5、请你根据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要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相符。)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 解释加点词语:1、舜发于畎亩之中 2、管夷吾举于士 3、百里奚举于市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必先苦其心志 6、空乏其身 7、行拂乱其所为 8、人恒过 9、衡于虑 10、而后作 11、征于色 12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假字 二、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曾: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B、亡:今亡亦死 国恒亡 C、发: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D、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四、理解回答:1、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开头列举这些人物的作用是什么?2、本文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3、作者认为人才的造就需要有怎样的条件?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又需要有哪些条件?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课文第二段从正反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论述磨练激发人斗志的句子是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6、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项是(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5鱼我所欲也一、 解释加点的词语: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贤者能勿丧耳 4、一箪食,一豆羹 5、呼尔而与之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乡为身死而不受 10、是亦不可以已乎 11、此之谓失其本心 通假字 二、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用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三、选择: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今:今为宫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 B与:呼尔而与之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历三世 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为四、理解回答:1、课文第一段的论证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并说明划分理由。2、第一段开头有什么特点?结尾“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么?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4、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关乎生死却是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 面举例,写有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之奉”是从 面举例。5、“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6、从全文看,本文的论点是 7、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_,文中举例论证运用的一个成语典故是_。 8、孟子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6陈涉世家课堂测试一、解释加点的词语。(25分)尝与人佣耕( )辍耕( )苟富贵( )戍渔阳( )会天大雨( ) 度已失期( ) 法皆斩( )今亡亦死( )死国可乎( ) 天下苦秦久矣( )今或闻无罪( )楚人怜之( )宜多应者( ) 吴广以为然( )今诚以吾众( )比至陈( )又间令( ) 陈胜王( ) 所罾鱼腹中( )笞广( ) 皆指目陈胜( ) 固以怪之矣( )忿恚尉( ) 乃丹书帛曰( )功宜为王( )3、一词多义。(1)会 A.会天大雨( ) B.与皆来会计事( )(2)将 A.项燕为楚将( ) B上使外将兵( )(3)次 A.皆次当行( ) B.之次所旁丛词中( )(4)书 A.乃丹书帛( ) B.得鱼腹中书( )(5)乃 A.陈胜、吴广乃谋曰( ) B.当之者乃公子扶苏( )(6)为 A.皆次当行,为屯长( ) B.为天下唱( )(7)故 A.广故数言欲亡 ( ) B.扶苏以数谏故( )(8)道 A.道不通( ) B.伐无道( )(9)令 A.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 ) B.陈守令皆不在( )(10)数 A.以数谏放( ) B.卒数万人(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发闾左遮戍渔阳九百人( 通 ,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 , )()固以怪之矣( 通 , )()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 )、给下列句子划节奏()发闾左遮戍渔阳九百人()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号令招三老、豪杰与皆来会集事(5)将军身被坚执锐(6)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7)天下苦秦久矣(8)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9)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10)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渔腹中(11)将军身被坚执锐(1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3)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五、根据文章内容填空。(7分) 1、课文中道出陈胜怀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表明起义直接原因(导火线)的句子是“ ”,揭示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2、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是: ; 。3、表明陈胜同情跟自己相同命运的人的句子是: 4、文中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什么?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3、陈涉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怎样的分析和估计4、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什么?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吴广起义经过了几个步骤?、“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由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和“宜多应者”,说明陈涉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10、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涉、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1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陈涉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12、文章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目的?以记叙人物的对话(语言)为主,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了陈涉、吴广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 。1、第1段中,表现陈胜不甘贫穷的语句是“ ”;表现陈胜有远大抱负的语句是“7唐雎不辱使命一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1、 不辱使命 2、易安陵 3、其许寡人 4、大王加惠5虽然,受地于先王 6、虽然这样 7、因使唐雎使于秦、 8、公亦尝闻天子之怒 9、故不错意也 1 0、请广于君 11、布衣之怒 12、轻寡人与 13、非若是也 14、虽千里不敢易 15、岂直五百里哉 16、怫然怒 17、免冠徒跣 18、徒以有先生也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用食品资质合同样本
- 2024年园艺师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明晰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各类题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师考试学习规划建议试题及答案
- 买车定金有效合同样本
- 养猪土建合同样本
- 公司旅游免责合同样本
- 产品投资合作合同样本
- 临时租用货车合同样本
- 代购车合同样本
- GB/T 27030-2025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2025 南沙区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医药企业防静电安全指引
- 2024年南通市市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笔试真题
- 河南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4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肝脓肿教学查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讲义第18讲圆锥曲线中的极点极线问题(高阶拓展、竞赛适用)(学生版+解析)
- 急性胆囊炎护理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