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_第1页
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_第2页
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_第3页
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_第4页
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我的母亲 主备人:田成立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010-03-01学习目标: 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教学时间:2课时学习方法:和谐教学法: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适当引导。 学习过程: 一、文本解读我的母亲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是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体裁是一篇传记。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学情分析:正处在成长逆反期的学生们对父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们体会作者与母亲的深厚感情,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深切的情怀二、自主预习: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4、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A、为母亲洗一次脚 B、为母亲梳一次头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 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三、交流展示(字词、搜集材料、课文理解)四、课堂合作探究:探究题目一:读了 ,我看到了一位 的母亲。(方法指导:如何概括事件?例如:用文中原句、找中心句、自己概括等) 例:读了每天教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 ,我看到了一位谆谆教诲、严格督学的母亲。探究题目二: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例如:“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他醒来坐了多久了。”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五、达标检测1、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真实的母亲。这些形容词里有没有你不欣赏母亲的地方?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对于母亲身上你不欣赏的地方今后你会怎样对待呢?2、欣赏“诗中的母爱”如: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 3、课外阅读推荐:感悟母爱震撼心灵的118个真情故事 老舍: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六、课后反思: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我的第一本书 主备人:田成立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010-03-02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教学时间:2课时学习方法:和谐教学法: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适当引导。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 )似 掺( ) 脊( )背 枉( )读 2、解释下列词语,并书写一遍。 幽默: 凄惨: 酷似: 掺和: 奥秘: 翻来覆去: 知书识礼: 3、走近作者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4、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勾画字词。(2) 思考: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怎样的书?二、课堂合作探究: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围绕我的第一本书,作者回忆了哪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中蕴涵什么样的情? 4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5“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四、 体验感悟(1)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悟?(2)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这样让你难忘的人生的一本“书” ?你能说一说吗?五、拓展训练“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对一段话。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列夫托尔斯泰 主备人:田成立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010-03-03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世界;3学习课文运用夸张描写外貌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运用夸张描写外貌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学习方法:和谐教学法: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适当引导。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yu( )黑xun( )昂 x( )利 r( ) 洒s( )ch( )热 cn( )然 广mo( ) 2、给加点字注音: 滞( )留 禁锢( ) 尴尬 ( )黯( )然失色 藏污纳垢( )3解释词语: 鹤立鸡群:正襟危坐: 禁锢: 颔首低眉:名门望族:器宇: 4.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世匠,作为中学生应当有所了解。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作家,他在文坛驰骋60多年,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中有 、 、 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艺术高峰。二.课堂合作研讨:1学生听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练习:为下面各句选择恰当的词语。(1)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 (意识、认识、注意)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2)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 (躲藏、闪避、躲避)。(3)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钞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 的目光和 的笑容。(和善、柔和、温和、和蔼)(4)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 ,把浅薄的信条 。(扯掉、撕碎、扯下、撕烂)2自由朗读,探究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独特的形貌特征。(1)本文是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请阅读前半部分(15节),找出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相应分类处。脸庞 ,胡髭 ,眉毛 ,皮肤 ,鼻子 ,头发 ,耳朵 , 面容 ,长相 。(2)、阅读本文后半部分(68节),找出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精彩描写,细细加以品味。 描写目光犀利的语句: 描写眼睛富有感情的语句: 描写眼睛的威力的语句:(3)、文章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普通,后半部分又竭力赞美他眼睛,这样是否前后不一致,为什么?(4)、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外貌的描写,除运用夸张外,还运用了大量想象丰富的比喻,有的句子是夸张和比喻联用,将托尔斯泰的形貌和深邃的内心世界极为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试从文中找出几处比喻和夸张联用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描写眉毛: 描写须发:描写额头: 描写目光:表达效果:(5)在文中找出描写托尔斯泰的形态给人的总体印象的句子。 (6)找出文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它们的特点。(结合课后练习三)眉毛: 须发: 皮肤: 鼻子: (7)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在文中找出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并品味其内涵。(结合课后练习二) 3.小结:本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物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三拓展延伸:1.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讨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2.联系生活实际,与全班同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四.当堂检测:阅读“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到“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选文第一段抓住托尔斯泰眼睛的什么特征去写的?你如何理解“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两个比喻。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达出来。认真品读选文,试找出一些精彩语句加以赏析。十河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再塑生命 主备人:田成立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010-03-03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课后词语;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3、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2、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学习方法:和谐教学法: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适当引导。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读(一)预习指导1、通过查字典、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本文作者、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2、划出文中饱含深情的词语、句子和自己有疑问的词语、句子.3、推荐阅读:(二)预习过程1、通过认真地查阅资料和平时的知识积累,你肯定对本文的作者有了准确和详细地了解,请把你所掌握的作者情况写下来。选自 ,作者_,_国女作家,1964年获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是_,她的作品有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查字典完成以下练习,并写出你认为课文中重要的字词。(1)注音搓捻( ) 觅食( ) 企盼( ) 譬如( ) 繁衍( )栖息( ) 小憩( ) 遨游( ) 迁徙( ) 冥思遐想( )(2)释义油然而生:美不胜收:不可名状:花团锦簇:期期艾艾(i):(3)写出你认为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4、根据课文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本文从莎莉文老师到来写起,回忆莎莉文老师给“我”带来的命运变化。文章共选取了6件事来展现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教育智慧,请你把它归纳出来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5、通过反复阅读本文,你有什么独特的理解或体会,把它写到下面来。二、课堂合作研读 、赏析: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把问题的答案写下来。1、你认为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女孩?2、通读全文,把握文章,课外再搜集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讨论: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3、品味积累语言(1)朗读训练 课文第二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2)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课文第三部分师生的问答中,有几个探讨什么是爱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含义,也可以模仿着写几句话。_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