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_第1页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_第2页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_第3页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_第4页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1 教育交流PPT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 教育交流PPT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董仲蠡教育的意义 3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做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 4 教育交流PPT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提高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通过思考和练习 培养自主学习 独立探索的能力 5 古代文化常识 地理山川 官名 纪年 岁时历法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礼仪习俗 1 年龄称谓 避讳 谦辞敬辞 科举职官 人名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文化典籍 九卿三公 古诗文集命名例谈 天文 6 上联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不识四书五经六艺 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下联 十亩九分有八不收 得米七合六钱五斗 却养活四三二人 一家消亡 7 四书 五经 六艺 八股文 五音 六书 造字法 七声 五射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宫 商 角 徵 羽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 转注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白矢 参连 剡注 襄尺 井仪 8 一 科举制度二 官职制度三 姓名称谓四 风俗礼仪五 古代地理六 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高考涉及内容 9 一 科举制度 1 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 确立于唐朝 完备于宋朝 兴盛于明 清两朝 废除于清朝末年 历时1300余年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0 11 强化训练 县试 府试 院试 童生试 桂榜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杏榜 金榜 县 府 府 州 省会 三年一次 农历八月 京城 乡试次年三月 皇宫 会试同年四月 明 提学官清 各省学政 皇帝派遣主考官 礼部主持 皇帝 童生 生员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及第 一甲 3人 进士出身 二甲 若干 同进士出身 三甲 若干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鼎元 传胪 榜眼 探花 12 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殿试 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 在宫廷举行 由皇帝亲自主持 只考策问一场 B 唐太宗贞观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 中试者皆称进士 C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 中 第 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进士 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D 进士即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的人 举进士 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答案 D 13 皇帝 二 官职制度 太尉 军事 丞相 行政 御使大夫 监察 1 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 奉常 宗庙礼仪 郎中令 宫殿警卫 卫尉 宫门警卫 太仆 马政 廷尉 司法审判 典客 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 皇族 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 租税钱谷财政收支 少府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14 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死了叫 薨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 薨 B 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组成 称 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 顿首 是古代的一种礼节 即拜跪于地 引头至地 头顿地再举起 D 乞骸骨 就是官员自请退职 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答案 B 丞相总管行政 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15 二 官职制度 皇帝 1 政府机构 三省六部 隋朝建立 中书省 起草政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吏部 主管文职官员 户部 掌管户籍 疆土 田地 财政事宜 礼部 主管典礼 教育 科举之事 兵部 军队 武官选用 训练 刑部 主管刑罚 审核案件 工部 管理全国工程事物 中书令 尚书令 侍中 16 2 官职变动词语 官职变动 1 授官 2 升官 3 兼任 4 调官 5 辞官 6 罢官 7 降官 察举征召辟选荐 封赏拜授除 起仕知 补 升 迁 超迁 拔 擢 陟 加 晋 兼 领 判 摄 行 署 权 代理 暂代 转 调 迁 徙 改 出 入 告老 告归 解官 乞骸骨 请老 乞身 致仕 移病 悬车 罢 黜 夺 免 绌 通 黜 贬 谪 放 窜 左迁 左除 左降 左转 17 1 察举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2 征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3 召 衡乃拟班固 两都 作 二京赋 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 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召不应 张衡传 4 辟 永元中 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5 荐 朗荐光禄大夫杨彪 且称疾 让位于彪 三国志 魏书 第十三王朗传 授官常见词 18 授官常见词 6 封 孝武西迁 豆卢宁 以奉迎勋 封河阳县伯 后进爵为公 7 拜 除 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陈情表 8 授 既履中授兵部主事 粤西适溃 窜身蛮獠中十余年 弗得归 魏叔子文集 9 仕 学而优则仕 论语 子张 10 知 既擢知宿州 以将母弗起 闭门谢宾客 魏叔子文集 11 补 初 以恩补将仕郎 调秀州华亭尉 累官至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 除明州添差通判 宋史 赵伯圭传 19 3 文言传记常见官场作为词汇 文言传记常识词汇 到任 下车 视事 听事 处理政事 言事 疏 奏 表 谏 白 矫 假托 假传 典劝课按案劾从政构党短收系坐 主持 主管 鼓励 奖励 考核 督促 巡视 巡行 考察 核实 巡行 巡视 弹劾 检举 构害 诬陷 偏袒 结党 进谗言 说坏话 逮捕 因 犯罪或错误 触犯 牵连 定罪 巡 巡视 20 字 古代男子成人 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 称之为字 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 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因称字为表字 人的名称代号 始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已冠而字之 成人之道也 礼记 名 三 姓名称谓 公文场合 自称 蔑称 上对下 长对晚等 他人敬称 上对下 下对上 平辈间 1 名字 21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直呼姓名的情况是 A 称所厌恶 所轻视的人 B 用于对人表示尊敬和敬仰 C 用于介绍或作传 D 自称姓名或名 答案 B 22 号 年号 2 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23 号 中国古代人于名 字之外的自称 简称号 号多为自己所起 亦有他人所起 与名 字无联系 在古人称谓中 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 号的实用性很强 除供人称呼外 还用作文章 书籍 字画的署名 24 谥号 分为官谥和私谥 是古代君主 诸侯 大臣 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 评定褒贬 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 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 君王为某某帝 后妃为某某后妃 大臣为评价词 昭德有劳曰昭 屡征杀伐曰庄 安乐抚民曰康 死于原野曰庄 威彊敌德曰武 年中早夭曰悼 慈惠爱民曰文 在国遭忧曰愍 照临四方曰明 不悔前过曰戾 逸周书 谥法解 岳飞 先谥 武穆 后谥 忠武 秦桧 先谥 忠献 后谥 缪丑 25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有的君主死后 会有多个庙号 庙号并不唯一 这是追尊 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特征 唯有君主 非宗即祖 并不唯一 庙号 谥号如康熙谥号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 清圣祖孝庄谥号 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26 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 一般由皇帝发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历代帝王凡遇到登基 天降祥瑞 或内讧外忧等大事 要事 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 多则十几个 明清之后一个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27 孝武皇帝 世宗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汉 太始 征和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太宗 贞观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 英睿钦文显武 大德弘功至仁纯孝 章皇帝 世祖 顺治 刘彻 李世民 爱新觉罗 福临 28 特殊称谓 主要有以下四种 1 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 黔首 黎民 生民 庶民 黎庶 苍生 黎元 氓等 2 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 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 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如 庖丁解牛 中的 庖丁 丁 是名 庖 是厨师 表明职业 师说 中的 师襄 和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中提到的 师旷 师 意为乐师 表明职业 柳敬亭传 中的 优孟 是指名叫 孟 的艺人 优 亦称优伶 伶人 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 后亦称戏曲演员 29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 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 亲如兄弟的朋友叫 金兰之交 同生死 共患难的朋友叫 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 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 友谊深厚的朋友叫 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 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 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 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 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 形迹的朋友叫 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 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 君子交 心意相投 相知很深的朋友叫 神交 神交 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30 4 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 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 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 ti o 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 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 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 形如两个羊角 故称 总角 豆蔻是指女孩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初夏还不是盛夏 比喻人还未成年 故称未成年女孩的少年时代为 豆蔻年华 31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到了十五岁 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 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表示已经成人 因为还没达到壮年 故称 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 立身 立志 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不惑 不迷惑 不糊涂 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 知天命 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 m o 耋 di 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32 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 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 降级 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 人们常在 迁 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 升级叫迁升 迂授 降级叫迁削 迁谪 右迁 平级转调叫转迁 迁官 迁调 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 檄 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 用于晓谕 征召 声讨 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 著名的如骆宾王的 讨武瞾檄 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C 践阼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君主即位也可叫 践祚 登极 登庸 御极 D 卒 死 的很多种说法 古代天子 太后之死称崩 百岁 千秋 山陵崩等 对公 侯 伯的世爵之死 称为 薨 有官职 有名望的人死日 卒 只有平民之死 才直言不讳地通称 死 答案 A 33 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 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 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 部伍 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 部曲行伍 也泛指军队 C 嗣位 指的是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