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导学案编写人:张国萍 审核人:李鸿飞 预习自测案一、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二、知识链接: 1、关于“说”:“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 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 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 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 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 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3、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 的倡导者。,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 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 三、夯实基础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借助课下注释,认真巩固落实。四、阅读1、自由诵读,注意字音,把不懂的字音勾画出来。老师对相关字音进行点评。2、学生齐读,熟悉课文,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3、熟读并背诵全文。五、梳理探究(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听朗读,熟读并疏通课文 句读( ) 针砭( ) 阿谀( ) 郯子( ) 苌弘 ( ) 老聃( ) 经传( ) 李蟠( ) 或不焉( ) 贻( ) (2) 、语言知识积累 (3) 重点实词师(课文中出现26次)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十年春,齐师伐我(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 ) 朔气传金柝( )道 吾师道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策之不以其道( ) 何可胜道也哉( )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重点虚词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古之学者必有师( ) 择师而教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句读之不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于 其皆出于此乎( )学于余(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词类活用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 位卑则足羞( ) 吾从而师之( ) 吾师道也( )圣益圣,愚益愚( )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 ( ) 2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小学而大遗( ) 今之众人 ( ) 5吾从而师之 ( )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译: 不拘于时,学于余译: 合作探究案探究一:1、全文四段,试概括各段内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分析第1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提出从师的原则是:3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分析第2段: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分析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这样对比又怎样的论证作用。(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对比论证的手法重点理解第二段的内容,第二段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第一组:。作者对这一组的看法: 第二组: 作者对第二组的看法: 第三组:。 作者对第三组的看法:! 分析第3段:本段的分论点是 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分析第4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探讨二: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课后练习案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郯子(tn)苌弘(chn) 老聃(dn) 李蟠(pn)B句读(d) 渎职(d) 穷兵黩武(d) 买椟还珠(d)C六艺经传(chun) 传记(zhun) 传说(chun) 传宗接代(chun)D贻之(y) 春风骀荡(y) 心旷神怡(y) 甘之如饴(y)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3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犹且从师而问焉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恣其所为不问朝夕遣人候问武C.或师焉,或不焉云霞明灭或可睹而或长烟一空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其出人也远矣蜀山兀,阿房出农不出则乏其食公拆袄,出珠授之5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辍耕之垄上 B郯子之徒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C.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 D.不拘于时学于余7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8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9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圣人之所以为圣 B余嘉其能行古道C小学而大遗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10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辟论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3920-2025柔性石墨板试验方法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当前趋势试题及答案
- 项目实践中的决策分析框架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学员心得体会试题及答案
- 标准车位个人出租合同协议2025
- 微生物检验技师证书考试的试题及答案集中概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成功路径试题及答案
- 在线学习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方案计划
- 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计划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 中药汤剂课件完整版
- 如何做好我国新药研发的市场筛选
-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课件
- 钢结构相关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 TDASI 017-2021 门窗填缝砂浆
- 织码匠文字材料语言源码目录
- 葡萄酒购销合同范本(2篇)
- GB/T 37869.10-2019玻璃容器真空凸缘瓶口第10部分:六旋77普通规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