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报告杨梅果酒陈酿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姓名:刘浩 杨梅是我国的特产水果,色泽鲜艳,酸甜多汁,含有较高的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具有生津解渴、开胃消食的作用。然而,杨梅成熟期正值梅雨高温多湿季节,果实呼吸作用旺盛,品质衰变迅速,且杨梅果实柔软、外果皮很薄,极易腐败变质,是一种极不耐运输贮藏的鲜果。随着杨梅产量的增加,如何做好杨梅的深加工,拓宽杨梅的消费渠道,提高果农收益,显得十分重要。 杨梅酒是以杨梅为原料经过发酵生产的一种新型果酒,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研究发现杨梅酒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对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的功效。色泽和风味是影响杨梅果酒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花色苷是杨梅的主要色素,它能赋予杨梅及其加工品以鲜艳的色泽,但这类色素很不稳定,在加工过程中易受酶、温度、氧气、光、RJ 等影响而发生降解引起褪色。目前市面上的杨梅酒品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颜色暗淡、风味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课题研究杨梅果酒陈酿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杨梅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1实验方法: 1.1杨梅酒发酵工艺流程:冷冻杨梅解冻分选清洗热烫去核打浆过滤添加SO2糖酸调整巴氏灭菌前发酵倒罐后发酵灭菌澄清陈酿成品 先将冷冻杨梅解冻、清洗,沸水中热烫30s,用冰水迅速冷却到室温,去核打浆后过滤,添加偏重亚硫酸钾,控制SO2浓度为40120mg/L,再添加蔗糖调整其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到20Brix,添加酒石酸钾钠(1.8g/L)和碳酸钾(0.8g/L)调整pH到3.3左右。在80下加热15min 进行杀菌后,接入已活化的 RV171 菌(酵母菌数量为107cfu/mL)进行前发酵,当发酵液含糖量低于5g/L时,将杨梅酒转罐进行后发酵。将酒液装满、密封,在15的环境下放置5d,采用明胶皂土进行澄清处理后,满罐密封陈酿3个月。 1.2杨梅汁理化指标的测定:测定了杨梅汁中还原糖、总糖、总可溶性固形物、总花色苷、总酚和蛋白质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和pH。 1.3杨梅酒发酵工艺:主要研究 SO2 质量浓度(40、80、120mg/L)、酵母接种量(5% 、10% 、15%)和发酵温度(30,先30发酵4h后变温至20)对杨梅酒色泽和有机酸的影响,并分析杨梅酒品质变化的规律。 1.4 杨梅汁和杨梅酒风味的变化:以RV171菌为发酵菌株,在较佳发酵条件下,即SO2质量浓度80mg/L,菌种接种量10,变温发酵(先30至20)条件下,发酵得到杨梅成品酒。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杨梅成品酒风味物质,并与鲜榨杨梅汁进行比较。 1.5测定指标:理化指标检测:总糖、还原糖、pH、可滴定酸等理化指标均根据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的方法测定;总酚:福林酚法;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法;可溶性固形物:折光计法。 有机酸成分测定:采用HPLC法。 色差的测定:用CR-400色差计测量样品的色差,平行测定6次取平均值。根据色差计测色后显示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杨梅主要组成成分:将实验所用的浙江荸荠种杨梅处理榨汁后测量各理化指标,主要组成成分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杨梅汁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丰富,pH为3.10,总花色苷含量为247.8mg/100g。 表1杨梅汁的主要成分及理化指标成分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pH可滴定酸总花色苷总酚蛋白质单位mg/mlmg/mlBrixmg/100gmg/100gg/mLmg/L含量37.720.3356.071.23120.503.100.110.610.03247.81.67934.22.58292.00.45 2.2 SO2质量浓度对杨梅酒色泽和有机酸的影响在果酒酿造过程中添加SO2,主要作用是抑制杂菌污染发酵液。实验中调整SO2浓度为40、80、120mg/L,其对杨梅酒色泽的影响为,随着SO2质量浓度的升高,一部分单花色苷与残留的SO2形成了无色的结合物,在SO2添加量为80mg/L时达到最大值。SO2质量浓度对有机酸的影响,杨梅酒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包括柠檬酸、乙酸、酒石酸、乳酸、草酸和丙酮酸。其中最主要的酸是柠檬酸(82.5784.33)和乙酸(12.4614.16)。六种酸中只有乙酸是挥发性酸,其他五种均为非挥发性酸。随着SO2浓度的增大,柠檬酸含量最先减小,乙酸和丙酮酸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而酒石酸和乳酸含量在略微减小后又增大,草酸含量不变。变化最大的有机酸是丙酮酸,它是酵母发酵的正常产物,酸味柔和绵长,其应该与硫胺素对酵母代谢丙酮酸的影响作用有关。相较于起始发酵的杨梅汁,由于酵母的代谢作用,SO2浓度为80mg/L的成品酒中的柠檬酸被消耗,浓度减少,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乙酸、乳酸和丙酮酸引起各自浓度的增加。 2.3发酵温度对杨梅酒色泽和有机酸的影响:调整杨梅汁中SO2的浓度为80mg/L,加入RV171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发酵。证明在20至30的发酵工艺下酒体鲜艳明丽,具有更好的色泽。这与高温对花色苷具有降解作用有关,温度越高,花色苷损失越多。不同的发酵温度对于有机酸的影响。为30至20下发酵的杨梅酒中柠檬酸要高于30时的含量,更能给人令人愉快、清新新鲜的酸味,且酸味圆润滋美,爽快入口,入嘴即达到最高酸感,后苦时间短。30下发酵出的杨梅酒中乙酸的含量比30至20下乙酸的含量要高。乙酸是酒精发酵的产物,具有酸味、醋味等对味觉后部有刺激性的香味特性,较高含量时会掩盖果酒的香气,使果酒风味协调性降低,变得不柔和,还会引起果酒的后苦和口硬感觉等,过量的乙酸容易造成成品酒挥发酸值超标的问题。30下发酵的杨梅酒所含酒石酸和乳酸含量较高,与这一温度下酵母活力高、代谢旺盛有关。从对色泽和有机酸的影响来看,30至20这一温度模式是可行的,而且是有优势的。 2.4酵母接种量对杨梅酒色泽和有机酸的影响:调节杨梅汁中SO2的浓度为80mg/L,接入已活化生长10h的RV171菌悬液,按不同的接入量进行发酵,随着接种量的增大,因为酵母代谢产生了花色苷酶对于花色苷具有降解作用,导致酵母越多花色苷含量越少。 2.5发酵前后芳香物质GC-MS比较分析:果酒的香气是评价果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杨梅汁和得到的成品杨梅果酒进行芳香气体成分的测定,经过与数据库的比对,杨梅酒中共可检出10种芳香物质成分。杨梅酒中芳香物质主要是酯类和醇类。杨梅汁发酵后,萜烯类含量变得非常少,其特征成分石竹烯在发酵后基本损失殆尽,新增的芳香成分为乳酸乙酯和苯乙醇等酿酒酵母发酵果汁产生的特征成分。其中葡萄酒酵母发酵果酒类的特征风味物质苯乙醇具有玫瑰花香,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计划
- 宠物行业保安工作及动物保护计划
- 珍珠泉春游作文500初三
- 2025-2030中国锰铁矿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铝线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金融数据处理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重型金属探测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酸奶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酒店操作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遥感卫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分包单位负责人岗位责任制度模版(3篇)
- 2023年高考化学试卷(河北)(解析卷)
- 2025年国家信息中心招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人体感应灯设计
- 教学课件英语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1a1d2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期末试卷(二)
- 畜牧业边境管理办法
-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化工行业保安工作计划
- 【MOOC】计算机控制系统-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广州市南沙区房屋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