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本单元围绕一个“情”字组织了四篇课文秋游、再见了北京、英英学古诗和乡下孩子,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秋游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再见了北京则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强国的满腔豪情。英英学古诗通过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让学生沉浸在静夜思的意境中感悟古人的思乡之情。与此同时学生又学会了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乡下孩子则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读起来如沐阳光勾起了孩子对童年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这四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彩图,我们在学习中仔细地观察图画并展开想象,借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单元37 个生字认识26 个二会字学会 “青和里”两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4.记住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为学习音序查字典做好准备。5.读背成语和三字经里的几句话积累成语。6.让学生学会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有礼貌地提出请求文明交际。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用所学的两个新偏旁组字。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单元生字。3.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4.以朗读为主线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浸染。单元教学难点1.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2.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3.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4.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训练。课时安排秋游2课时再见了北京3课时英英学古诗3课时乡下孩子3课时 1秋游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1.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积极朗读、乐于背诵的习惯。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喜欢秋天么?喜欢秋天什么?秋天这么美,这么好,你们喜欢吗?你们想出去玩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和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到郊外去“秋游”。二、板书课题,解题1.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课题。2.齐读课题。3.“秋游“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说。对,秋游就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自由发问。5.过渡: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三、指导看图1.我们按什么顺序来观察一幅图呢?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2.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草地上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呢?他们是怎么玩的?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四、初读指导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小节号。(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画出课文中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价。3.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出了什么问题?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4.同学们已经把课文初步读懂了,让我们齐读课文。五、教学生字1.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把生字的笔顺描一遍。用学过的识字、记字方法自学生字。2.你在生字的字形上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兔:最后一笔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丢。凉:“两点水旁”,与“冷”有关,不能写成“三点水旁”。逐:第七笔是“点”,不能写成“捺”。3.刚才在描红中,你们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帮这些同学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并范写。4.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说。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汇。2.指导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渐渐变凉的。)(3)出示:、天气凉了。B、天气渐渐凉了。比较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加了“渐渐”后好在哪里。(说明天气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并指出“渐渐”的近义词就是“慢慢”。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郊外是什么地方呢?(1)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些什美丽的景象呢?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想想天空、农田美在什么地方?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交流。(2)学生作全班的交流:“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可以为“蓝蓝”换个词语吗?(蔚蓝、碧蓝、瓦蓝、水蓝、天蓝)除了写天空的颜色以外,还写了天空的什么?(大一望无际)还有哪些词语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呢?(一望无垠、无边无际)天空中白云又是怎样的呢?它像什么?指名说说,用上“有时像有时像”说上一长句话,看谁说得又美又生动。让我们美美地来读好第二小节吧。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农田也美,你从哪些句子中可以读出来?指名读第三小节。出示:、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加了个“了”有什么变化?(第一句话只说出了庄稼的颜色,第二句话还说出了这些庄稼都成熟了。)庄稼成熟了,农民们的心情怎么样呢?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三小节。3.学习第四自然段(1)老师范读。(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想想什么是“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5)“多开心哪”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6)齐读第四小节。4.总结: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5.秋天的郊外是多么美丽啊,同学们也玩得很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永远留在脑海中,好吗?有感情地齐读整篇课文。三、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背诵课文。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写一句话。教学过程:一、朗读和背诵指导.指名读课文。.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1)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2)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3)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4)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教师范读。3个人练读。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齐读。4读得真好!愿意把这美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吧!学生看图或看板书来练习背诵课文。5指名背诵课文,师生齐背课文。二、说话指导1.齐读课文的第四小节,体会“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2.提供句式练习说话。(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玩得多开心哪!(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多 !.讨论交流:在农贸市场里,在商场里,在家里过年时板书设计:秋游 天空美 蓝天 白云 同学们 看到 农田美 黄 红 白 游玩 开心 有的有的有的 2、再见了,北京!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教学重难点:1.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2.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2.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播放视频歌曲我和你,师:这首歌是什么活动的主题歌?2.说说对奥运会的认识。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对奥运会的一些了解。(北京奥运会是 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08年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3.出示鸟巢图片,师:为什么加双引号?2008年8月24日晚,在鸟巢里,我们就要说再见了,北京!(板书课题,生齐读)4.奥运会闭幕式上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仔细地读一读第2课,注意把字音读准了。读通句子。二、初读感知1.检查自读情况(1)齐读课文,思考:两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2)教学生字词A出示第一批生字词北京 时间 五环旗 表演 几名飞机 场上 运动员 朋友 外国B领读,指名读。注意“京,名,场,朋”是后鼻音。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北京时间:我国的标准时。五环旗(插入图片):奥运会会旗,旗面白色,上面有五个环,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区:蓝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州,红色代表美洲。五个环套在一起说明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C逐排出示第二批生字词帷幕 舷梯 仿佛 燃烧 熄灭 留恋不舍 绚烂抛向 卓越 友谊 尊重 侧重读音指导。读这些词句,要在头脑中出现画面。2.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A 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B 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C 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3.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4.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了。学生根据朗读与预习填写。三、写字指导1.须按笔顺描红的三个字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重点要记住右边的笔画,右边的第一个笔画是横折折钩,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撇。名:共六画,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起笔是撇,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是点。米:共六画,独体字。2.其他着重要讲的描红的字。国:共八画,全包围结构。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最后一画的名称是横折弯钩。3.描红,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08年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再见了,北京!,学生齐读课题。朗读课文。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奥运会有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了。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自然段的一二两句,指名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闭幕式的时间,地点,奥运会历时17天)2.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舷梯”视频,学生观看。(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课文“表演台上渐渐熄灭”)(2)出示:表演台上渐渐熄灭。奥运会就要闭幕了,如果你在现场,心情会如何?(3)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一找。找出课文中表达人们心情的词语。逐字逐词地理解“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无:没有。尽:完。无尽:没有完。形容很多。不舍:舍不得。留恋:不舍得,不想离开。(教参上写的是“不忍舍弃或离开”,在实际教学时,我临时想到用了这两个更通俗易懂的词语。)多媒体展示主办城市的热情好客、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风民俗等。(4)带领学生品读第二至五句,品味每一句话中的“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之情。A学习第二句时,让学生读,说说哪些词语看出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这种感情?学生很容易找出“缓缓”。但是这里写五环旗慢慢落下,不是写人们,为什么也看得出这种感情呢?这个问题当时学生没有反应过来,由老师来一句带过:“因为人们望着五环旗缓缓落下,代表着这届奥运会即将结束,所以很不舍得,在这里缓缓就代表着人们的这种心情。B学习第三句时,学生能抓住“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来理解这种情感,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学生理解“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奥运会,代表了中国。奥委会主席的评价“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没有哪个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能达到这个水平这个程度这个规模。看出北京奥运会办得怎么样?生:很成功,令人满意再读第三句。C学习第四句时,反复读歌词。师:世界各国人民永远是一家人,追求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举办奥运会的一个目的。再读歌词。一家人就要分离了,怎能不带着生读板书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师:连高达8米的奥运圣火也被此情此景深深感染了生读第五句话,“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渐渐熄灭。”师:人们在心中默念,指课题:生深情读课题。学完第一自然段,老师深情总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圣火熄灭时的场面,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板书:圣火熄灭)(5)配歌曲我和你,学生齐读二至五句。3自然过渡:(1)师: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另一个场面,板书:人们狂欢同样也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一起来读读。(2)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绚烂的烟花)出示视频:奥运会闭幕式焰火,让学生亲身感受,然后说说你看到的。理解“礼花四起”“绚烂”。(3)出示:这时,北京城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理解“如同”。读句时,读出狂欢时的高兴与兴奋。“抛”字在此理解。(4)出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全场的每一个人。A理解“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在电视里看到奥运会上有中国人,有外国人,外国人还有很多黑人。在历史上的奥运会曾发生过种族歧视事件,从1904年开始,政府就规定,黑人运动员不得进入赛场。1912年第五届瑞典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索普因为是印弟安人而被取消了金牌。而我们的北京奥运会没有歧视任何人,人人平等,只要通过你的努力就能拿到奖牌。所以说不分肤色。奥运会会不仅年轻人喜欢,老老少少都喜欢,所以说不分年龄。B读第二句,问有几个“啊”,看出了什么?学生能很明白地说出人们狂欢时的激动、开心、兴奋。通过朗读来感受。C读第三句。重点理解三个词“卓越”“友谊”“尊重”。师:“卓越”就是非常好,非常棒。这届奥运会就办得非常好,是一届卓越的奥运会。奥运会追求的是卓越的精神,要求大家“更快,更高,更强!”比如运动员们不断拼博,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追求的就是这种好了更好,非常好的卓越的精神。“友谊和尊重”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再读读我和你的歌词。生读文中歌词。师:看,我和你是朋友,一家人,心连心。这就是说世界各国人民都很友好,和平相处,这就是友谊和尊重。这就是奥运精神。(5)出示: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A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再回到板书“无尽的留恋与不舍”。理解“留恋”“和”“停留”,前者表示心情,后者表示人本身。B人们为什么不愿离去?(因为奥运会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们不想结束这种欢乐。)让我们在我和你的歌声中再次去体会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快乐,齐读课文。 3、 英英学古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教学难点背诵静夜思,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教具准备: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三、初读课文1看图出示投影片。学生说图意。小结画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这叫对话。2自学课文。(1)教师讲述对话的书面形式。(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4)理解下列词语故乡 明亮 意思 不由得 家乡 唐代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字词教 一首 故乡 静 意思(2)指名读准每个带点的字音。(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故乡 唐代 不由得4通读课文轻声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对话。指出:文中人物名只默记心中,不读出来。5理清脉络课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说了几次?(英英三次,奶奶二次)每次各人都说了些什么?小结:英英和奶奶的对话里有说有应,有问有答。内容完整,层次清楚。我们平时和人对话也要注意互相对应,把话说清楚。过渡: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认真学一学。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读懂诗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学习静夜思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2.看图。出示投影片静夜思。(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3.学诗句。(1)指名读静夜思。(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第一句(1)指名读。(2)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3)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理解“霜”、“疑是”。第二句(1)指名读。(2)”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3)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齐读静夜思。4.朗读指导。(1)用“/”画出句中的停顿。(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教学过程:一、指名朗读课文二、总结课文小朋友们,你们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三、指导背诵静夜思1听录音欣赏。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3分两个大组,交替背,听各一次。四、写字指导1按笔顺描红的生字。代、英、举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诗、意五、作业练习1描红练习。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波( ) 代( )披( ) 袋( )3背诵课文。板书设计英英学古诗诗句-背下来诗意-理解作者-了解 4、乡下孩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积极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的习惯。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农村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34)1.出示课文录像: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仔细,最认真!等会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放录像,学生欣赏)。2.交流:(农田、小河、五颜六色的野花、小朋友在采野花、喂猪、挖野菜)说得真好,说明小朋友看得很细心,那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感觉怎么样?(景色很美、小朋友很开心)3.是呀,我们乡下农村的景色是那么美,小动物是那么可爱,乡下的孩子们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贴课题)指名读齐读二、初读(4)1.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等会把你的感受告诉老师。 2.播放配乐朗读生说自己的感受。 3.打开书自己大声地读读课文,你特别喜欢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 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评价。 三、细读1.学习第一节:(10) (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 谁来读第1小节?(出示) 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示:乡下孩子是_, 是_。 指名回答齐说。 (3)小朋友,闭上眼睛(音乐起)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尽情享受着妈妈的慈爱,妈妈轻轻拍着你的背,给你讲故事,你悄悄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唱学过的歌儿 (音乐停),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 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象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 (4)(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 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贴“幸福”)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2.学习第2、3节(15)(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2、3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4)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 (5)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出示:采一束野花,_。 拾一把稻穗,_。 割一篮青草,_。 捉几只蚂蚱,_。 小朋友看着图自己练练看,指名说。 (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贴)的生活齐读。 3.学习第四小节(3) (1)听了小朋友刚才的朗读,老师真想马上到田野里听听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 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齐声有感情朗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