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推广要点(妇产科) 近年来研究发现母婴间血小板血型不合导致的同种异体抗体免疫因素是造成不明原因早期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罹患血小板同种免疫性减少症的主要因素。在妇女怀孕前和怀孕期的常规体检中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特别对有反复多次复发性早期流产史妇女尤为重要,它能有效地探讨早期流产的病因、早期预测及预防NAITP的发生。一、临床背景:据文献报道,近年来研究发现母婴间血小板血型不合,孕妇有多次妊娠史、流产史、输血史,以及孕妇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孕早期(14周左右)不明原因流产和胎儿出生后罹患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1)的主要因素。这些病症的发生皆与孕妇体内存在或由于同种免疫刺激产生血小板抗体相关。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项目优势:1. 反复流产、不孕不育查因:对于反复和习惯性流产史(尤其是孕早期)和不孕不育史的患者,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可对其造成流产和不孕不育的原因作出辅助诊断。2.产检(尤其针对高龄和二胎产妇)1)孕早期检测:在孕早期(三个月)产检中常规检测母亲与胎儿的血小板相容性,对于孕早期出现流产和死胎的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孕晚期检测:在孕晚期(胎儿出生前)检测母体血清或血浆中血小板抗体水平,对胎儿出生后罹患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妊娠期血小板降低的查因:孕妇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现象,如是生理性降低则危害不大,往往生产后会恢复正常。但如果血小板的降低是由于孕妇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则会引起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危害严重。项目优势:风险小、收益大1、很少涉及血小板输注,减少了很多麻烦; 2、流产查因、不良孕产史查因、不孕不育查因、辅助生殖等项目皆为自费,不占医保费用; 3、优生优育每个家庭都很重视,多一项检测则多一份保障; 4、没有过度医疗风险; 5、临床患者量巨大,无须担心临床标本量和科室收益。 三、应用科室:输血科(首选)、检验科、妇产科实验室、优生优育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四、检测方案:通常路径分三步 先做流产和不孕不育查因,再向高龄和二胎产妇优生优育宣教拓展,最后力争普及常规产检。 1.反复和习惯性流产以及不孕不育查因; 2.产检(尤其针对高龄产妇和二胎产妇):1)孕早期:由于胎儿和母亲血小板不相容所产生的同种抗体在14孕周即可致胎儿血小板的破坏,建议孕12-14周检测孕妇体内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如阳性则提示临床医生胎儿有流产和死胎的风险;2)孕晚期:在胎儿出生前再检测一次孕妇体内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如阳性则提示临床医生要做好胎儿患新生儿血小板相关性疾病的治疗预案。3.妊娠期血小板降低的查因:对于妊娠期血小板减低的孕妇(尤其是罹患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建议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对其孕期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罹患血小板相关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作出评估并提示临床医生尽早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五、检测内容:1)血小板同种异体抗体检测:检测患者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含有血小板抗体,包括HLA抗体,HPA抗体及其它血小板反应性抗体。患者样本要求是72小时内血清样本或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本,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2)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检测患者自身血小板结合抗体和自身游离抗体。患者样本要求是8小时内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全血,室温(1825)放置,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3)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多个供者血小板与患者进行交叉配型,为患者筛选相容性血小板进行输注,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患者样本要求是72小时内血清样本或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本,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六、临床治疗方案参考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治疗推荐使用大剂量丙球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孕周及其他合并症综合考虑。有出血倾向者推荐以下治疗方案:(1)轻微出血倾向:同妊娠前治疗,使用激素者维持妊娠前用量。(2)明显出血倾向:起始剂量为泼尼松 1020 mg/d,起效后逐渐减至维持量 510 mg。(3)妊娠前首次诊断者出现明显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起始剂量为泼尼松 0.51 mg/(kgd),血小板计数维持(2030)10 9 /L以上且出血倾向改善后 2 周可逐渐减量。(4)严重出血倾向:期待快速起效时,可考虑大剂量的丙球0.4 g/(kgd)持续 35 d,或甲基泼尼松龙 1 g/d持续 3 d,同时可输注血小板。(5)糖皮质激素和丙球可同时使用。七、血小板抗体阳性导致相关病症的免疫学机理:同种免疫性(抗-HLA、HPA 抗体)、被动免疫性及自身免疫性因素是引起孕妇早期流产,死胎,胎儿出生后罹患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原因。1. 同种免疫性因素:多由于母婴间血小板血型不合引起。由于胎儿血小板表面表达的抗原种类既有父亲的,也有母亲的,这种表达同种异体抗原的血小板通过胎盘屏障进入母亲体内,刺激母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同种异体抗原的血小板抗体,这种血小板抗体再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致敏胎儿血小板,激活胎儿免疫系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使胎儿血小板减少引起相应的病症。2. 被动免疫性因素:孕妇在妊娠前如有多次妊娠史、流产史、输血史等,那么孕妇体内存在高效价血小板同种免疫性抗体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种同种免疫性抗体同样有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刺激并激活胎儿免疫系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相应病症的风险。3. 自身免疫性因素:据文献介绍孕妇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后导致流产、死胎、胎儿出生后罹患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八、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检测原理:采用先进的固相红细胞吸附试验技术(solid-phase red cell adherence, SPRCA),反应板中已包被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血小板悬液经离心洗涤后可在反应孔底部形成血小板单层。加入血清或血浆,在孔中经过孵育后,若该血清或血浆中含有血小板抗体,则该抗体与反应孔中的血小板单层结合,未结合的成分通过洗涤被去除。加入抗人IgG及人IgG致敏红细胞(指示红细胞),经离心后指示红细胞通过抗人IgG的桥连与血小板单层上的血小板抗体结合,因此阳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平铺在反应孔底部表面。而阴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于反应孔底部中央。示意图如下:该方法不仅可以进行血小板抗体定性检测(包括同种异体抗体和自身抗体),还可以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并且1小时内完成检测,满足了临床快速配血要求,目前日本及欧美地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该方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效果显著。参考文献:1. 孕妇血小板抗体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 古国荣; 朱伟峰; 周敏; 谢国勇 海 南医学 2013年03期2.120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陈玲魏晴刘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卷期3.父母血小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初步研究_邓晶,夏文杰,叶欣,徐秀章,邵媛,陈扬凯,丁浩强,罗广平,王嘉励 热带医学杂志2012 年11 月第12 卷第11 期4.胎儿血小板抗原引起母亲免疫反应的回顾调查Ohto H ,Miura S,Ariga H 。et al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年第28卷第6期5. 血小板血型抗体与反复流产关系的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输血科 覃小青申卫东 焦伟朱春丽 广西医学 2005年10月 第27卷 第10期6. 81例妇产科手术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效果分析 陈陆飞; 吴坤海; 林鸿星;中外医疗 2011年25期7. 国内首例抗HPA-5b引发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诊断及分析 周燕; 钟周琳; 李丽兰; 申卫东; 吴国光;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年02期8. 孕妇血小板抗体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 谢国勇; 古国荣; 朱伟峰;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15期9.复发性流产患者HLA及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GPb/a表达的初步研究 尹爱华; 邓晶; 吴菁; 徐秀章; 夏文杰; 丁浩强; 陈扬凯; 叶欣;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年04期10.固相凝集法在产前血小板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刘凌; 帅虎; 李流娇; 蔡肇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1期11.母婴血小板血型不合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试验诊断 孙国栋; 于红艳; 尹志柱; 牛小利; 魏淑梅; 王志梅;中国输血杂志 2011年12期12.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对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及其护理 何小平;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04期13. Bussel JB, Sola-Visner M.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etus and neonate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Seminars in Perinatology. 2009; 33:3542. PubMed: 1916758014. Bussel JB, Zacharoulis S, Kramer K, McFarland JG, Pauliny J, Kaplan C.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comparison of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to non-immune cases of thrombocytopenia. Pediatric Blood & Cancer. 2005; 45:176183.15. Chakravorty S, Roberts I. How I manage 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12; 156:155162.16. Curtis BR. Genotyping for 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 polymorphisms: applications in the diagnosis of alloimmune platelet disorders. Seminar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08; 34:539548. 17. Curtis BR, McFarland JG.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latelet antibodies and antigen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Immunohematology. 2009; 25:125135. 18. Curtis BR, Edwards JT, Hessner MJ, Klein JP, Aster RH. Blood group A and B antigens are strongly expressed on platelets of some individuals. Blood. 2000; 96:15741581. 19. Curtis BR, Ali S, Glazier AM, Ebert DD, Aitman TJ, Aster RH. Isoimmunization against CD36 (glycoprotein IV): description of four cases of neonatal is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nd brief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ransfusion. 2002; 42:11731179. 20. Curtis BR, Bussel JB, Manco-Johnson MJ, Aster RH, McFarland JG. Fetal and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pregnancies involv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 report of four cases.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5; 192:543547. 21. Davoren A, Curtis BR, Aster RH, McFarland JG. Human platelet antigen-specific alloantibodies implicated in 1162 cases of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Transfusion. 2004; 44:1220 1225.22. Kaplan C, Freedman J, Foxcroft Z, Husebekk A, Metcalfe P, Muniz-Diaz E, Ouwehand W, Panzer S, Rozman P, Skogen B. Monoclonal platelet antigen capture assays (MA-IPA) and reagents: a statement. Vox Sangu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