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2.关于图中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 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d.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解析:第1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不同大气层温度的变化不同,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不到地面的1/10。第2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冬季易出现辐射逆温;平流层升温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行。答案:1.d2.c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第35题。3.人造天体在升空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a.减增b.增减c.减增减增d.增减增减4.人类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图中哪层中的臭氧?()a.层b.层c.层d.层以上大气层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强,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a.层b.层c.层d.层解析:第3题,结合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可知,先减再增,再减再增,故选c。第4题,人类排放的氟氯烃,能破坏臭氧层,而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图中层即为平流层。第5题,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的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而云层和尘埃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也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对应图中层。答案:3.c4.b5.a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第67题。6.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7.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a.气温日较差小b.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c.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d.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解析:第6题,晴天时空气分子易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光,使天空呈现蔚蓝色。第7题,深秋季节,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气温低,易发生霜冻现象。答案:6.a7.b下图中,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完成第810题。8.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a.a1a2b.b1b2c.c1d29.如果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a.两者均增大b.两者均减小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10.若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a.1.5 b.2.5 c.15 d.25 解析:图中,a表示太阳辐射,b代表地面辐射,c表示散失的热量,d表示大气逆辐射。第8题,由图可知地地势高于地,那么地的大气削弱作用弱,即a1a2,保温作用弱,d1c2,地面温度低,即b1b2,故选a项。第9题,如果地云量增多,使地太阳辐射a2减弱,大气逆辐射d2增强,选c项。第10题,依据对流层垂直递减率6 /1 000米可知,两地气温相差(2.56) 。答案:8.a9.c10.c导学号74420023(2016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2015年3月12日早,河北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完成第1112题。1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1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解析:第11题,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第12题,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答案:11.c12.d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第1314题。13.青藏高原地区温度低主要是辐射弱所导致的。()a.b.c.d.14.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b.c.d.解析:第13题,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所以温度低;在四个箭头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第14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云雨天气增加,云层对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加。答案:13.d14.b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题。15.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解析: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能力下降;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下降,会使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使地面吸收减少;出现雾霾,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在夜间增加。答案:b16.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热力作用对气温的影响。晴天气温变化大,阴天气温变化小,这是因为白天阴天,云的反射作用大大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而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更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答案:(1)b(2)低云的反射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3)高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17.(研究性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甲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以下两点:(1)能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两方面来描述大气的温室效应;(2)熟悉大棚利用的是温室效应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