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B .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背面叫做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C .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D . 加冠,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2. (2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百家讲坛”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了解”互换位置)B . 随着秦始皇兵马佣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C . 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防范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D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 . B . C . D . 4. (2分)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成群结队”“沐浴春风”“左顾右盼”“慢慢探身”是类型各不相同的短语。B .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一句的主干是“星星出现”。C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中“辜负”是名词。D .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这是条件关系复句。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 (7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宽容是一种美。深遂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ju,才有浩淼无yn;苍莽的森林忍耐可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字注音。 猖ju_无yn_肆虐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划线句主要运用了_修辞手法。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 (2分)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 我听了我主人的话后,我非常悲伤,十分失望,痛苦得无法自支,就昏倒在了它的脚下。我苏醒过来,它才告诉我,它以为我已经死了(因为这个民族不像我们这样性情脆弱)。我用微弱的声音回答说,真要是死了倒是莫大的幸福。我虽然不能埋怨代表大会作出那样的劝告 , 也不能怪它的朋友们来催促它,然而根据我微弱、荒谬的判断来看,我想它们对我稍许宽容一点,也还是符合理性的吧。我游泳一里格都游不到,而离它们这儿最近的陆地可能也在一百多里格以上。造一个小小的容器把我运走,所需要的许多材料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尽管我断定这事是做不成的,而且也必死无疑,为了顺从主人的意见,也为了感谢它,我还是想来试一试。我还说,我肯定是不得善终了,可那还是我最小的不幸,因为万一碰上什么奇遇而逃得性命,就又要跟“耶胡”在一起生活了,没有榜样的指引,没有表率使得我永远沿着道德之路前进,就不免沾染上腐败的老习惯,想到这些,我怎么能够不痛苦呢?我也非常清楚,英明的“慧骃”作出的一切决定都是有实实在在的理由的,像我这么一只可怜的“耶胡”,无论提出的什么论据,都不可能动摇它们的决定。于是,我先是向它表示感谢,感谢它主动提出让它的仆人来帮忙造船,同时也请求它给我以充分的时间来做这项艰巨的工作。然后我就对它说,我一定尽力保护自己这一条贱命,万一我还能回到英国去,我有希望对自己的同类有所贡献。我可以歌颂赞美著名的“慧骃”,建议全人类都学习它们的美德。(1)“我虽然不能埋怨代表大会作出那样的劝告”,“劝告”是指什么内容呢? (2)“我非常悲伤,十分失望,痛苦得无法自支,就昏倒在了它的脚下。”“我”失望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本部小说,“我可以歌颂赞美著名的慧骃,建议全人类都学习它们的美德。”读完全书,你知道“慧骃”的美德是什么吗?作者赞美“慧骃”的目的是什么?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古诗文默写。 (1)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新旧事物更替的诗句是:_,_。 (2)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君与家君期日中。_,_。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_,思而不学则殆。 (5)夜发清溪向三峡,_。 (6)_,应傍战场开。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 (3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2)从情最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四联。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 (11分)学校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博物馆,阅读文物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校刊,请你帮助编辑部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阅读本期校刊的卷首语,完成小题。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和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_(gun zho)照当下,_(hu s)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你会和我一样,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 观照 回朔B . 关照 回朔C . 关照 回溯D . 观照 回溯(2)文段中有两个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3)【任务二】有同学为栏目创作了一首小诗,阅读诗作,完成小题。 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贵档案。凝视你,寻觅曾经的沧海桑田。每一座博物馆都是守护中华文化的珍贵宝库。走进你,感受文明的博大精深。对划线字的读音和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记载 zi “化”第三笔是“丿”B . 记载 zi “化”第三笔是“乚 ”C . 记载 zi “化”第三笔是“丿”D . 记载 zi “化”第三笔是“乚 ”(4)请为这首小诗续写一节,内容、语言与前两节保持连贯自然。 (5)【任务三】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编辑部打算为文物创编迷你剧本。 请你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件文物中选取一件,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设计一段文物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100字左右)示例:越王勾践剑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文物一)清明上河图画卷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画中人物多达几百人,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清明上河图局部(文物二)戴安澜将军的“铁汉”印章背景资料:戴安澜将军是抗战革命烈士,作战英勇,指挥卓越。毛泽东曾为其赋诗“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赞其虽英年早逝,但实现了抗日的伟大志向。台儿庄战役期间,戴安澜专门镌刻了“铁汉”印章,意指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抵抗日军的侵略。(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定。选自其中的唐雎不辱使命讲述了安陵小国使臣唐雎勇谋兼备,面对秦王据理抗争的故事。B . 善用天时地利人和,破解杨志的谨慎小心,“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来自于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C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的杨修,但他却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D .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假扮律师,巧妙地利用契约上的“一磅肉”反击高利贷者夏洛克,智慧地取得了胜利。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 (1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语)【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说:谈论。化:融为一体。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香远益清 则商也日益B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 . 水陆草木之花 一老河兵闻之D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陈康肃公善射(2)用“/”给乙段中的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4)人生在世,应该如何修炼自身,让自己不断进步发展?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11.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两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谈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奇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心乐之(指代篁竹)B . 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C . 以其境过清(因为)D . 乃记之而去(于是,就)(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斗折蛇行,明来可见。(3)文章第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打树花冯骥才门前广场上临时拉了一些电灯,将堡门下半截依稀照见,上半截和高高在上的门楼混在如墨的夜色里。一个正在熔化铁水的大炉子起劲地烧着。鼓风机使炉顶和炉门不停地吐着夺目的火舌。这火舌还在每个人眼睛里灼灼发亮,人们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树花。我于此奇俗,只知道此地百姓年年正月十六闹灯节,都要演一两场“打树花”。当几个熊腰虎背的大汉走上来,人们沸腾了。这便是打树花的汉子。他们的服装有些奇异,头扣草帽,身穿老羊皮袄,毛面朝外,腰扎粗绳,脚遮布帘,走起来又笨重又威风,好像古代的勇士上阵。这时候,人群中便有人呼喊他们一个个人的名字。能够打树花的汉子都是本地的英雄好汉。不久,便静下来。一张小八仙桌摆在炉前,桌上放粗陶小碗,内盛粗沙,插上三炷香。还有几大碟,三个馍馍三碗菜,好汉们上来点香,烧黄纸,按年岁长幼排列趴下磕头。围观人群了无声息。这是祭炉的仪式。在民间,举行风俗,绝非玩玩乐乐,皆以虔诚的心为之待之。仪式过后,撤去供案,开炉放铁水。照眼的铁水倾入一个方形的火砖煲中。铁水盛满,便被两个大汉快速抬到广场中央。同时拿上来一个大铁桶,水里泡放着十几个长柄勺子,先是其中一个大汉走上去从铁桶中拿起一个勺子,走到火红的铁水前,弯腰一舀,跟着甩腰抡臂,满满一勺明亮的铁水泼在城墙上。就在这一瞬,好似天崩地裂,呈现出任何地方都不会见到的极其灿烂的奇观!金红的铁水泼击墙面,四外飞溅,就像整个城墙被炸开那样,整个堡门连同上边的门楼子都被照亮。由于铁硬墙坚,铁花飞得又高又远,铺天盖地,然后如同细密的光雨闪闪烁烁由天而降。可是不等这光雨落下,打树花的大汉又把第二勺铁水泼上去。一片冲天的火炮轰上去,一片漫天的光雨落下来,接续不断;每个大汉泼七八下后走下去,跟着另一位大汉上阵来。每个汉子的经验和功夫不同,手法上各有绝招,又互不示弱,渐渐就较上劲儿了。只要一较劲,打树花就更好看了。众人眼尖,不久就看出一位年纪大的汉子,身材短粗敦实,泼铁水时腰板像硬橡胶,一舀一舀泼起来又快又猛又有韵律,铁水泼得高,散的面广,而且正好绕过城门洞;铁花升腾时如在头上张开一棵辉煌又奇幻的大树。每每泼完铁水走下来时,身后边的光雨哗哗地落着,映衬着他一条粗健的黑影,好像枪林弹雨中一个无畏的勇士。他的装束也有特色。别人头上的草帽都是有檐的,为了防止铁水迸在脸上,惟有他戴的是一顶无檐的小毡帽,更显出他的勇气。据当地的主人说,这汉子是北官堡中打树花的“武状元”。今年61岁,名叫王全,平日在内蒙古打工,年年回来过年时,都要在灯节里给乡亲们演一场打树花。正像所有民俗一样,打树花源于何时谁也不知。只知道世界上惟有中国有,中国惟有在河北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才能见到。民俗的形成总是经过漫长岁月的酿造。比如最初打树花用的只是铁水一种,后来发现铁水的“花”是红色的,铜水的“花”是绿色的,铝水的“花”是白色的,渐渐就在炉中放些铜,又放些铝,打起的树花便五彩缤纷,愈来愈美丽;再比如他们使用的勺子是柳木的。民间说柳木生在河边,属阴,天性避火。但硬拿柳木去舀铁水也不行,这铁水温度高达1300摄氏度呢。人们便把柳木勺子泡在水桶里,通常要泡上一天一夜,而且打树花时每个汉子拿它用上七八下,就得赶紧再放在木桶里浸泡。多用几下就会烧着。湿柳木勺子的最大好处是,铁水在里边滑溜溜,不像铁水,好像是油,不单省力气,而且得劲,可以泼得又高又远。铁水落下来,闪过光亮,很快冷却。打树花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块两块小铁粒落在人群里,轻轻砸在人们的肩上,甚至脸上,人们总是报之以笑,好像沾到福气,我还把落到我身上的一小块黑灰的铁粒放在衣兜里,带回去做纪念呢。(选自冯骥才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1)阅读选文,理清文脉,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内容。 演出前的准备_民俗的形成(2)文章开篇说“人们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树花”,简要概括打树花“奇”在哪里。 (3)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何尊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有删改)【注】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阅读全文,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B . 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国内、内地。C . 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末,“中国”一名从未作为一个王朝或政权的正式国名,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D . “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六种不同概念。14.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云上的饭店袁省梅张六九跳下三轮车,手里举着根麻花,说:要是有钱了,我要在这里开个城里最好的饭店。话是说给他媳妇王凤凤的。王凤凤知道这是张六九的第一句话。每天到了麻花铺前,张六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好像这句成了他一天的开始,好像没有这句这一天就没法开始。每天早起,张六九骑着三轮车收破烂时,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街头的这个麻花铺,买一根麻花给媳妇吃。刚炸出来的麻花,油乎啦啦的,飘着白腾腾的热气,老远就闻上了香。王凤凤喜欢吃麻花。王凤凤说,这世上没有比麻花好吃的了。就她的这一句话,结婚八年,张六九给她买了八年的麻花。张六九说了第一句话后呢还有第二句。张六九的第二句话是:开一个最有羊凹岭特色的饭店。羊凹岭有凤凰岭,有状元坡,有百鸟朝凤和江山庙。王凤凤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今天,王凤凤嚼着麻花,想叫他别说了,天天就是这两句话。话说三遍都淡如水了,有这力气,多跑几个地方,年根了,家家扫尘,说不定能多收个东西多挣俩钱。可她嚅嚅唇,没有说,一声悠长的叹息却藤蔓般在心头爬,也无奈,也伤感。嘴上说说跟云在空中飘有啥两样?由着他吧。说到饭店,张六九的眉眼飞扬开了。他说,肯定红火,你信不,凤?肯定人人都喜欢。他的饭店在云中热闹了好一会儿,才骑了三轮车,叫王凤凤坐好,猛猛地大吼了一嗓子,走咧王凤凤在车厢的编织袋上坐着,手边放着个拐棍。一次车祸中,王凤凤丢了半条腿,张六九坏了一只脚。肇事车至今也未找到。张六九又指着麻花铺旁边的羊汤馆,说,咱可不开这种店,羊肉羊汤,呼呼啦啦的一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有什么劲?这块地方张六九早就看好了,说是来往的人多,饭店生意肯定好。当然是出事前。出事前,张六九是大富豪酒店的厨子,王凤凤刷锅洗碗。面案、菜案上的活儿,张六九都能拿得出手。张六九说是攒够了钱,就开饭店,最起码不用雇厨子不用雇服务员吧,这就省了一笔。王凤凤问他钱呢?一说钱,张六九就没话了。张六九就低了眉眼,继续在饭店给人家打工。王凤凤心疼他,就说,给人家打工也好,少操心。张六九却不同意她的说法。张六九说,不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人活一辈子,不能没个想法。他说,要是咱自己的饭店,我就会开一张我喜欢的饭菜单子,我还会看人下菜,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孩子,做出不同的口味来,不高兴的人我要让他吃出高兴来,高兴的人我要让他吃出满足来,你信不,凤。他们出车祸后,就再没去过打工的饭店。去,能干了活?可是,张六九还是想开个饭店。张六九说,等过了年,咱手里的活儿一倒腾,就把这个麻花铺租下开饭店,麻花铺要搬到街头,不远,你啥时候想吃我啥时候买。张六九说,咱的饭店可不是一般的店寒风里,张六九突突地开着三轮车,和王凤凤说得也豪迈,也自信,是欢喜了。王凤凤呢,坐在车里,由着他云来云去,有时嗯一声,有时顾自看街上的热闹,也不理会他。张六九呢,满脑子都是他的饭店,走了好一会儿了,还在说他的饭店。张六九说,咱的饭店就是卖馒头稀饭、油条豆浆,也肯定比别人家的好吃,有羊凹岭的特色呢,少说一天也能挣个二三百吧。一天二三百,一月下来能挣多少呢凤?你算算。王凤凤没有算,她说,要是我的腿不坏,不至于二三百吧,咱还能多挣点。张六九呵呵笑着,不怕,没事,慢慢来。再说了,多了咱也不挣,人活着,不是只图了个挣钱,你说对吧,凤?王凤凤怅然地叹息着,那咱也得先把借人家的钱还了啊。张六九说,不急,急啥?过日子跟开车一样,低挡位起步,大油门爬坡,慢放离合,礼让三先,这样车才能跑快跑稳。王凤凤乐了,可她却撇着嘴说,看把你能的,好像你开过车。张六九说,三轮车不是车?王凤凤咯咯笑了。张六九听着王凤凤的笑声,他也乐了。街上人流车流,嘈杂热闹,可他看见自己的心哗地也豁亮,也轻松,是自在了。他就给自己也说了一遍,很重,很响。他说:不怕,没事,慢慢来。寒风里,王凤凤悄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