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_第1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_第2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_第3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_第4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本 某某勘察 边坡支护工程勘察 投投 标标 文文 件件 技术标 项目编号 项目编号 投投 标标 人 人 盖公章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地地 址 址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至至 2016 年年 04 月月 22 日日 10 时时 00 分以前不得开封分以前不得开封 目目 录录 1 勘察大纲方案勘察大纲方案 1 1 1 工程概况 1 1 2 气象水文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 1 1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1 4 初步评价及勘察难点 重点 5 1 5 勘察工作内容 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 6 1 6 勘察技术要求 13 1 6 原始资料 勘察成品报告 18 2 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 21 2 1 进度计划 21 2 2 进度控制方案 22 2 3 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 25 3 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25 3 1 劳动力投入计划 25 3 2 技术力量的投入计划 26 3 3 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保证措施 27 4 安全 文明保证措施安全 文明保证措施 28 4 1 安全施工措施 28 4 2 文明施工措施 36 5 对本项目合理化建议对本项目合理化建议 39 5 1 高边坡基础稳定及边坡稳定问题 39 5 2 软土 39 5 3 第三系泥岩的膨胀性 40 6 拟投入本工程的组织机构和主要勘察工作人员配备情况拟投入本工程的组织机构和主要勘察工作人员配备情况 41 6 1 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投入 41 6 2 主要勘察人员资格证书 44 7 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 57 7 1 仪器设备配置原则 57 7 2 仪器设备配置计划 57 8 服务承诺书服务承诺书 59 9 其他应提交资料其他应提交资料 60 9 1 我院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计量认证证书 60 9 2 企业名称变更说明 61 1 勘察大纲方案勘察大纲方案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经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南宁市公安局对 某工程 的地质勘察服务进行公开 招标 该项目的勘察内容包括 距南宁市区约 25km 周边交通网络发达 交通便利 1 2 气象水文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气象水文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 1 2 1 气象水文条件气象水文条件 拟建场地所处南宁市区域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 年平均气温 21 6 极端最高气温 40 4 C 极端最低气温 2 18 C 年平均相对湿度 65 最大风速 30m s 最大风力 11 级 年 平均降水量 1298mm 年蒸发量 945mm 每年雨季为 5 9 月 邕江为拟建场地附近最主要的地表水体 是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该 江从场地南部约 15km 处流过 邕江历史最高洪水频率 最高水位 最大流量 最大流速统 计见下表 1 2 由于拟建场地距邕江较远 故不受其洪水影响 表 1 2 邕江洪水频率 最高水位 最大流量 最大流速统计表 洪水频率水位 m 流量 m3 s 最大流速 m s 5 年一遇76 23120002 53 10 年一遇76 51141002 71 20 年一遇77 92162002 86 50 年一遇79 60191003 11 100 年一遇80 83211003 29 1 2 2 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 南宁市在地质历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 海西期和燕山 喜 山期三个发展阶段 沉积有寒武系 泥盆系 石炭系 白垩系 古近系和第四系地层 地质 构造主要有断裂和褶皱 断裂构造在盆地边缘比较发育 按走向划分 有北东 北西和近东西走向三组 其中以 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 其次为北西向断裂 主要断裂有韦村 西乡塘断裂和老桥断裂 韦 村 西乡塘断裂位于南宁盆地北缘 距拟建场地约 2 公里 走向北东 形成于加里东期 切 割了寒武系 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 经历了多期活动 第四系早期仍有活动 规模长达 70 公 里 老桥断裂位于南宁盆地西南部 距拟建场地约 42 公里 走向北西 切割了寒武系 泥盆 系和第三系地层 属右江深大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褶皱构造有南宁北部的昆仑关复背斜 由高峰 古蒙背斜 王享向斜和狮子岭背斜组成 南部和中部有周村 狮子头背斜 南宁向斜 其中南宁向斜为市区内的主要褶皱构造 位于 南宁市中部老口圩至四塘那洞村 走向北东 轴部为古近系渐新统北湖组地层 两翼为第三 系里采组 南湖组 古亭组 凤凰山组 瓦窑村组地层 北翼岩层倾角 15 30 南翼岩层 倾角 5 15 北翼较窄 南翼较宽 为一不对称向斜 受西乡塘断层多次干扰破坏 北翼地 层缺失 同时这些褶皱构造形成以后 由于受到多期构造运动影响 两翼次级小褶皱比较发 育 拟建项目场地位于南宁向斜构造盆地的北部 场地内未见有活动性断裂构造带通过 属 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 图 1 2 1 区域断裂分布图 1 2 3 地震地震 据历史记载 震中位于南宁市 含两县 3 级的地震有 11 次 3 级的地震有 83 次 以南宁市为中心 半径为 100km 的外围地区地震资料统计 3 级的地震有 105 次 其中 5 级的地震有 13 次 这些地震都成为南宁市的有感地震 地震资料表明 南宁市及其外 围地区所发生的地震 震中都是分布在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断裂带上 由于北西向断裂已穿过 南宁盆地 故对南宁市的安全来说 来自北西的地震威胁较大 但总体而言 南宁市的震级 多数较低 震害小 区域稳定性较好 根据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 2001 图 A1 及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 特征周期区划图 GB18306 2001 图 B1 拟建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 0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 35s 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详见图 1 2 2 及图 1 2 3 拟建场地 图 1 2 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图 1 2 3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1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 3 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五塘镇以北约 2 0 公里处的六井后背山及佛子山上 地貌类别属丘陵地貌 地表高程 92 11m 204 7m 呈现出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 地形起伏较大 高差约 20 0m 44 3m 场地被茂密植被所覆盖 1 3 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根据所收集的地质资料 拟建场地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残积层 Qsl pl 下伏基岩 为下古近系 E 碎屑岩 岩性主要以粉砂岩为主 局部为泥岩 粉砂岩互层夹褐煤 各岩土 层分述如下 1 第四系坡残积层 Qsl pl 粉质黏土 黄色 棕黄色 稍湿 硬塑状 为中等压缩性土 具有弱胀缩性 含有角 砾 碎石 粒径多在 2mm 20mm 间 最大可达 50mm 100mm 成分多为粉砂岩及少量铁 锰质氧化物 角砾 碎石含量不均匀 性质变化大 该层为雨后坡面流水携带物或滑坡 崩 塌物经短距离搬运后沿坡面沉积形成 分布于整个场地表层 层厚 1 0m 2 5m 2 古近系碎屑岩 E a 全风化粉砂岩 黄色 中密状 岩石结构基本被破坏 但尚可辨认 有残余结构强 度 用镐可挖 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 遇水软化 节理发育 岩体破碎 岩体基本质量等 级为 级 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埋深 1 5m 2 2m 层厚 13 1m 14 9m b 强风化粉砂岩 灰黄色 黄色 低压缩性 等粒结构 中厚层状构造 岩石坚硬程 度为极软岩 用镐可挖 遇水软化 岩体风化裂隙发育 岩体较破碎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级 该层分布于全场地 埋深约 14 7 17 0m 层厚 5 1m 至大于 30 0m c 中风化砂岩 灰黄 黄色 坚硬状态 低压缩性 中厚层状构造 偶含贝壳类化石 局部含钙质 相变为钙质砂岩 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 用镐难挖 遇水软化 节理裂隙中等 发育 岩体相对完整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级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 埋深约 43 0m 1 3 3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1 地下水类型 拟建场地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a 上层滞水 主要贮存于粉质黏土 层中 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地下水位 水质 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 无统一地下水位 动态不稳定 地下水总体径流方向为自北 侧山顶向山脚流 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 下渗及侧向径流 b 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裂隙中 主要受上层滞水越流及场地外围地 下水侧向径流补给 主要沿层面裂隙向周边低洼地表水体排泄 2 水土腐蚀性 根据周边已建工程的经验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 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 有微腐蚀性 1 4 初步评价初步评价及勘察难点 重点及勘察难点 重点 1 4 1 初步评价初步评价 根据上述章节对本工程相关情况 区域地质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各方面的介绍归 纳 给出以下初步评价 a 场地存在高边坡 高约 50m 上覆土层具胀缩性 下伏基岩节理裂隙发育 完整性 较差 且为软化岩 在雨水季节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滑坡 坍塌 b 场地范围区内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 区域构造相对稳定 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为 0 0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 35s 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c 场地地势较高 降雨可沿地表向场地外的低洼地段排泄 且场地距邕江较远 不受其 洪水影响 故场地排水可按一般设置 d 场地地层分布相对简单 但由于上覆土层中包含物分布的不均匀性及下伏基岩存在差 异风化的特点 使得各岩土层的力学特性表现出一定的不均匀性 e 根据周边已建工程的经验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 具有微腐蚀性 1 4 2 勘察工作难点 重点勘察工作难点 重点 a 本次勘察的难点在于场地的范围大 人员 设备投入大 工期紧张 需要有针对性布 置勘察工作内容并根据进度情况变化而调整 在保证勘察成果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业主的工期 要求 b 据以上分析 此次勘测工作的重点为 结合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资料 评价场地边坡 的稳定性 并提供边坡支护治理所需的相关参数 探明场地各区段岩土层的分布特点 并准 确获取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为设计提供计算依据 判明工程区内各岩土层的胀缩特性 同时还应进一步查明工程区内地下水的类型 分布特点 储存条件 评价其对边坡稳定性及 建筑物基坑施工开挖的影响 为基坑降水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1 5 勘察工作内容 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勘察工作内容 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 1 5 1 地质勘察遵循的技术标准地质勘察遵循的技术标准 a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 GB 50021 2001 b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11 c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2010 d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e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 2013 f 土工试验方法规程 GB T50123 1999 g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 50218 2014 h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 T45 002 2011 i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 2012 j 广西挖孔桩勘察 设计 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 DB45 J001 91 k 土的分类标准 GBJ 145 1990 l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 2008 m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 T 87 2012 n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89 1992 h 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 DB45 T 396 2007 o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J112 1987 p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 2004 q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两图一表 GB18306 2001 r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 50112 2013 s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DBJ 08 72 1998 t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CJJ56 1994 u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20 2011 v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 T50279 1998 w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 1992 x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 T50279 1998 y 其他相关规范规程 1 5 2 收集的资料收集的资料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区地质构造图 1 100 万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图 1 20 万 南宁幅 c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d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震志 e 场地周边已建工程资料 1 5 3 地质勘察目的及任务地质勘察目的及任务 1 5 3 1 勘察基本原则勘察基本原则 本工程的勘察过程和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住建部关于工程 勘察方面现行的标准 规范 规程 定额 办法 示例 以及招标项目所在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关 于工程勘察方面的文件 规定 在勘察过程中 如果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了新的技术标准或规范 应采用新的标准或规 范进行设计 1 5 3 2 勘察目的勘察目的 按招标文件确定的招标范围 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包括项目所需的详细勘察等内 容 本次勘察综合采用工程地质测绘 GPS 及全站仪测量定位技术 工程钻探 圆锥动力触 探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 波速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勘测技术手段对建筑场地进行勘察 查明各类型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着重查明对建筑物基础稳定及边坡稳定有影响的软土 膨胀土 填土的分布 提供建筑物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1 5 3 3 勘察任务勘察任务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勘察工作按达到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 勘察 1 建筑物勘察 a 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分布特征 获取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评价其工程特性 为 建筑物基础持力层选择提供依据 b 查明场地内及其周边有无影响其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判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 分布 规模 发展趋势 查明有无暗浜 暗塘 墓穴等 并对其危害程度 对建筑场地稳定 性影响做出评价 提出预防措施的建议 c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情况 类型和水位幅度和规律 若有必要 为设计提供抗渗水位及 抗浮水位 并提出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和有关技术参数 同时 评价地下水和地基土的腐蚀 性 d 提供抗震设防烈度 分组及有关技术参数 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并对场地的地震 效应 场地地震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 e 对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建议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 并提出 经济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和建议 若采用桩基方案时 提供各岩土层的桩基参数 并 分析成桩的可能性 推荐合适的桩型 并对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f 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 支护设计及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论证其对周围已 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对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提出建议 2 边坡支护工程勘察 a 查明场地的地形 地貌特征及场地内各岩土层的类型 成因 性状 覆盖层厚度 基 岩面形态和岩体风化程度 完整程度 b 查明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 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 c 查明主要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 产状 发育程度 延伸程度 闭会程度 风化程度 充填状况 充水状况 组合关系 力学属性及与临空面的关系 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 模式 d 查明地区气象条件 特别是雨期 暴雨强度 汇水面积 坡面植被 地表水对坡面和 坡脚的冲刷情况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 水位 水压 水量 补给和动态变化 评价水 土对 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 b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范围和性质 分析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及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 并 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的建议 c 查明坡顶邻近 含基坑周边 建 构 筑物的荷载 结构 基础形式和埋深 地下设 施的分布和埋深 e 预测环境条件变化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提出边坡整治设计 施工注意事项的建议 1 5 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参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 GB 50021 2001 本项目工程重要性为一级 重要工程 场地存在高边坡 对建筑抗震不利 地形起伏较大 较复杂 故工程建设场地 属二级场地 中等复杂场地 地基岩土层分布相对简单 性质变化较大 具有胀缩性 故地 基等级为二级地基 中等复杂地基 综合判定 本次勘察等级为甲级 1 5 5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 在收集 利用已有资料的前提下 采用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钻探 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 试验等多种方法和手段 全面真实地查明拟建场地实际工程地质条件 对工程地质条件做出 客观的评价 所有勘探工作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 规程执行 1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在工程区及其周围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目的是查明地质构造 地貌形态及地层成 因 地层岩性组合 地表及地下水特征 不良地质现象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工程地质条件 并 以此指导钻探及其它勘探工作 对于边坡还应着重查明其形态和坡角 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和 性质及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露头 本次测绘调查采用全面踏勘法 填图比例尺采用 1 1000 2 工程地质钻探 工程地质钻探 在勘察场地进行工程钻探 这是本次勘察的主要手段 其目的是揭露地层结构 判别其物 理力学性质 在孔内进行原位测试 采集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在孔内测量场地地下水位 等 现场钻探的技术要求按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 T 87 2012 进行 3 取样 取样 a 在钻孔内采集土样 目的是采集地基土试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以确定地基土的物理 力学性质 室内土工试验按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123 1999 要求进行 b 在钻孔内采集岩样 目的是采取岩样进行室内试验 测定岩石的强度 确定地基承载 力 c 在钻孔内采取水样 目的是采集场地地下水样水质分析试验 以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 料的腐蚀性 4 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拟采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主要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主 当标准贯入试验无法进行时 改用动力触探试验的方法 a 标准贯入试验 目的是判别黏性土 砂土及全风化 强风化岩层的力学强度 确定地 基土的承载力等 要求每 2m 进行一次标贯 b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目的是判别岩土层的力学强度 确定其承载力等 原位测试的技术要求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 GB50021 2001 进行 1 5 6 勘察方案布置及计划工作量勘察方案布置及计划工作量 根据工程建设规划 参照规范要求 综合分析各分项工程情况并结合现场地质条件进行 勘察工作量布置 本项目勘探钻孔共 838 个 预计总进尺约 23900m 1 5 6 1 勘探点布置勘探点布置 1 勘探点布置原则 勘探点布置原则 勘探点的布置要满足以下评价要求 1 满足场地类别划分 勘察等级对勘探点密度的布置要求 2 满足建筑场地整体稳定性分析的要求 3 查明持力层分布情况 4 满足软土层等特殊性岩土的分布情况 物理力学特征及影响 5 满足强 中风化基岩岩性特征评价的要求 2 勘探点平面布设 勘探点平面布设 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按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 GB50021 2001 对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间距的要求进行布设 根据建筑场地地段 场地复杂程度的不 同 具体布设方式也有变化 a 建筑物勘察 钻孔总数 517 个 勘探点应按建筑物的周边线和角点布置 若存在单栋 高层建筑 则对该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 且勘探点的数量不应 少于 4 个 对拟采用端承桩的建筑 勘探点间距宜为 12m 24m 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 层面高差宜控制在 1m 2m 间 对拟采用摩擦桩的建筑 勘探点间距宜为 20m 35m 当地 层条件复杂时 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 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b 边坡支护勘察 钻孔总数 321 个 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勘探点间距根据地质条 件确定 当遇有软弱夹层或不利结构面时 应适当加密 1 5 6 2 勘探点深度勘探点深度 a 建筑物勘察 控制性钻孔要求达到中等风化岩面以下 4m 孔深约 28m 鉴别孔要求 达到中等风化岩面以下 2m 孔深约 26m 若钻孔一直未能进入岩层 则孔深可控制在 27m b 边坡支护勘察 鉴别孔要求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 2m 预计孔深 25m 40m 控制性钻孔要求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 5m 预计孔深 28m 50m 1 5 6 3 岩土试样 水样及原位测试数量和间距岩土试样 水样及原位测试数量和间距 1 采取原状土试样和原位测试的技术性勘探点的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 1 2 钻探 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 1 3 2 采取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竖向间距 地面下 1 0m 开始取土或试验 取土或原位测试 间距一般为 1 5 3m 3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内采取原状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次数不少于 9 件 次 4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 对厚度大于 0 5m 的夹层或透镜体 采取不扰动土试样或进行原 位测试 5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 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次数 6 针对边坡坡勘察布置 对边坡稳性进行评价的钻孔 按地貌单元 每层土取样不少于 6 件 对边坡中存在的软弱层应连续取样 7 岩石的试样数量各层不少于 9 件 组 8 水 土腐蚀性评价试样不少于 2 件 1 5 6 4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 a 原状土样 进行土常规试验 试验项目主要有 天然含水量 天然密度 孔隙比 比 重 界限含水量试验 压缩试验 直接快剪试验 软土增加固结快剪试验 渗透试验 颗粒 分析试验 胀缩性试验等 b 岩样 对全风化 中等风化岩样进行单轴极限抗压试验 硬质岩做饱和抗压试验 软 质岩做天然抗压试验 对泥岩还应进行胀缩性试验 c 水样 进行简分析 腐蚀性试验 1 5 6 6 计划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计划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计划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 1 5 6 1 表 1 5 6 1 勘察计划工作量表 序号序号项目项目单位单位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一一工程测量工程测量 1 1勘探点放样个838 二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 建筑物勘察m 孔13900 517 2 1 工程 钻探 边坡勘察m 孔10000 321 总进尺 23900m 根据实际情况有调整 2 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km20 2 2 3原位测试 a 标准贯入试验次250 b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m100当标贯试验无法贯入时进行 2 4取样 a 土样组280 b 岩样组150 c 水样组2 三三室内试验室内试验 3 1原状土样试验组280 3 2岩石试验组150 3 3水质分析组2 1 5 7 其它相关工作的委托和完成其它相关工作的委托和完成 以下两项工作可能需要完成或已经完成 尚需与招标方确认 1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我院有地灾评估资质 可与勘察项目一起完成 2 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必须委托给相关有资质的单位来完成 1 6 勘察技术要求勘察技术要求 1 6 1 测量技术要求测量技术要求 根据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 T87 2012 的规定 本次勘探点的点位布 置的精度要求为 平面位置偏差 0 1m 高程偏差 5cm 根据本次勘察工程的现场情况及技术要求 依照建设方提供的在建设区内的控制点为基 础 根据场地的大小按照相应导线控制等级进行测量 选用 RTK 配合 TOPCON GTS 311S 全站仪进行点位布置 能够满足以上的精度要求 基本上应用极坐标放样的测量方法放样点 位 各点位均应钉好木 竹 桩 写好点号 名 1 6 2 钻探技术要求钻探技术要求 为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地基评价的可靠性 对钻探主要技术质量要求规定如下 1 钻探班报表填写要及时 齐全 准确 清洁 2 钻孔孔径 鉴别和划分地层 取原状土试样及原位测试钻孔开孔孔径 110mm 3 钻进回次进尺 第四系土层 0 50 1 00m 基岩 3 00m 4 钻孔深度 按钻孔任务书要求进行 5 钻孔斜度 应保证钻孔垂直度每深 50m 允许偏差 1 6 岩芯采取率 土层钻探需连续取芯 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 断层构造带 软弱夹层等 应采用双层岩芯管连续芯提高岩芯采取率 7 钻进方法与护壁 根据地层具体条件确定 可选用回转 冲击和静压等无水钻进方法 易垮塌的孔 宜采用套管护壁 8 钻进中各项数据均应丈量获得 9 钻进中遇地下水 应测初见 终孔 静止水位及不同含水层水位 为确保查明勘察场 地地下水流场 宜在勘察结束后统一量测稳定地下水位 量测读数精确到厘米 且精确度来 低于 2cm 10 对软弱土层或特殊性土层 应采样 进行原位测试了解其特性 1 6 3 钻孔编录钻孔编录 1 钻孔编录作业由现场钻孔编录员负责实施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指导和监督检查 现 场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所承担项目的勘察大纲和相关规范 当同一场地有两名或多名钻孔 编录员工作时 应对本场地钻孔的岩土分层 定名 特征描述等应当共同观察 讨论 以便 统一认识 统一技术要求 2 现场技术人员必须跟班作业 及时了解并记录钻进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3 必须在现场及时而又认真观察描述岩芯 进行岩性描述和分层 4 现场工程师根据钻孔布置图对现场钻孔孔号进行复核 查看孔号有无损坏或移位的情 况 如有移位应重新测量复位 5 钻机就位时 现场技术人员同机班长一起共同复核 确认就位准确才能开钻 6 如孔位因地面障碍物 空中高压电线等原因影响安装或施工作业时 现场技术人员可 以决定孔位小范围移动 但必须仔细丈量并记录孔位坐标与孔口标高 当自己量测有困难时 应请测量人员仪器测定 7 在勘探施工过程中 当发现相邻两个钻孔地质情况差异太大如主要持力层缺失 软弱 土层或其他不良地质体厚度差异很大等等情况时 应当考虑在两孔之间增加钻孔 但需请项 目技术负责人到现场研究并按规定作出决定后再实施 8 工程地质钻探野外记录表各栏的相关内容应按钻进回次逐项填写 一般每回次进尺 0 50 1 00m 除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允许外 当发现岩 土 相交变化时 应标明和描 述变化深度 变化岩 土 性等 原始编录不得转抄 误写之处可以划去 在旁边作更正 不 得在原处涂抹修改 9 当土层厚度大于 0 5m 时 应单独分层描述 10 土的描述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 颗粒形状 颗粒排列 母岩成分 风化程 度 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 密实度等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 状态 包含物 光泽反 应 摇震反应 干强度 韧性等 1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 地质名称 风化程度 颜色 主要矿物 结构 构造 和岩石质量指标 RQD 12 应对岩土芯样进行拍照 1 6 4 取土试样取土试样 1 取原状土样的孔径应比使用的取土器外径大一级 2 在地下水位以上 应用干法钻进 不得注水或使用冲洗液 3 取土器下放前 应校对取土样位置深度 使用薄壁敞口取土器时 孔底残留浮土厚度 不得超过 5cm 使用其他取土器时 残留浮土厚度也不得超过取土器废土的长度 如达不到 要求应重新清孔 4 取土试样竖向间距 应在基础底面标高以下主要受力层内 1 2m 进行 5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应不少于 6 件 组 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 1 3 6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 对厚度大于 0 5m 的夹层或透镜体 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 试 7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 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8 每个土样的封装 现场将容器两端盖严后 接缝用粘布条蜡封或用粘胶带封口 并填 贴标签 其上下应与土样上下方向一致 标签记载内容有 工程名称 孔号 土样编号 取 样深度 土类名称 取样日期 取样人姓名 土样标签记载应与现场钻探记录相符 1 6 5 原位测试原位测试 1 选择原位测试方法应依据岩土体类型及设计对建筑参数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适用性结 合相应规范 规程的要求综合确定 2 原位测试应尽量与土样室内试验资料配合使用或用于层厚较薄地层 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 对厚度大于 0 5m 的夹层或透镜体 应进行原位测试 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 应增加原位测试工作量 5 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 a 试验孔可采用冲击或回转钻进 钻至试验位置 标高 以上 15cm 处 应清除孔底残土 校对孔深和钻杆长度后再进行试验 b 利用钻机升降系统 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 连续锤击贯入 锤击速率应少于 30 击 min c 锤击时应避免 触探杆侧向晃动 锤击偏心 在贯入器打入土中 15cm 后 开始记录每打入 10cm 的锤击数 累计打入 30c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 N 当锤击数已达 50 击 而贯入深度未达 30cm 时 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并终止试验 d 标准贯入试验的竖向间距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宜为 2m 对每个场地每一主要持力层标准贯入测试数据不应少于 组 e 地基主要持力层 内 厚度大于 50cm 的夹层或透镜体应进行标贯测试 6 进行原位试验及取样的孔数不小于总孔数的 1 2 1 6 6 取岩样取岩样 1 现场检查岩样的数量 规格及其状态是否满足测试项目制样的要求 岩样的上 下标 识和地层上 下顺序编号是否有误 岩样标签记载内容与现场钻孔记录是否相符 2 岩样标签内容 工程名称 取样孔号 地点 岩样编号 取样深度 岩石名称 地层 序号 风化程度 取样日期 取样人姓名 3 岩样分组试块袋装 运输应用采用岩样箱包装 岩样之间用柔软材料填实 4 场地基岩地层为第三系泥岩 具有易崩解等特性 因此 采样后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应及时送样测试 1 6 7 取水样取水样 1 现场检查取水的方法和数量是否合符要求 水样标签记载的内容与现场孔 点 记录是 否相符 2 水样瓶口盖栓严 接缝处贴胶布带或蜡封口 贴水样标签 标签内容 工程名称 取 样地点 取样编号 取样深度 水类型 水质状态 取样日期 取样人姓名 3 侵蚀性 CO2 分析项目 水样应在现场加入稳定剂 大理石粉 4 取样后至开瓶化验的贮存时间 不宜超过两天 48 小时 5 运输水样 应专用分格水样包装箱 样瓶应竖放 上 下及样瓶之间用柔软缓冲材料 填实 箱盖标注 小心轻放 不能倒置 及向上的箭头表示 6 所有样品均应填写送样单 由送样人按送样单的记载同试验室接收人员办理清点交接 手续 1 6 8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 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年版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123 1999 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 DB45 T396 2007 工 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266 99 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1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项目应根据工程和岩土性质的特点决定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包括 土的物理性质 试验 土的压缩 固结试验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1 试样的接收 接收试样时 要对照送样单逐件核查 发现有包装不规范或在运送途中有损坏等情 况应当立即向送样人说明该试样可能被降级使用或报废 接收试样时必须登记 对于可能因损坏降级使用的试样要在备注栏说明 2 试样的保存 试样要保存在适宜的环境 防止试样风吹 受潮等现象发生 尽可能使试样保持原 有状态 接收试样后要尽快进行测试 确保不超过规定的保存期限 3 试验准备 开样时要认真检查试样状态 注意试样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 试样 应做好记录 能降级使用的降级使用 不能降级使用则报废 4 试验要求 每个试验项目均须严格按规范规定的方法与步骤进行操作 试验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做好试验过程的观测 记录 5 试验项目 天然含水量 密度 粒径组成 液限 塑限 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 孔隙 比 饱和度 压缩系数 直接快剪 承载力计算 三轴固结不排水剪 河道边坡稳定性计算 对具有胀缩性且位于斜坡地段的黏土进行饱和快剪试验 压缩模量等 2 岩石试验 岩石试验 试验项目为 岩石的重度 含水率 孔隙率 吸水率 软化系数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等 3 水质分析 水质分析 主要进行水的腐蚀性分析试验 试验项目为 PH 值 Ca2 Mg2 Cl SO42 HCO3 CO32 侵蚀性 CO2 游离 CO2 NH4 OH 4 土的腐蚀性试验 土的腐蚀性试验 土的腐蚀性试验 试验项目除与水质分析相同部分外 尚需测试土的 PH 值 氧化还原 电位 视电阻率等指标 1 6 原始资料 勘察成品报告原始资料 勘察成品报告 1 6 1 原始资料原始资料 成果报告所依据的所有原始资料 包括所有野外测量 测绘 测试 勘探和试验所获得 的原始资料均应及时进行整理校对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确认无误后才能利用 所有现 场勘测获得的原始资料或成果均妥善保存 随时备查 工程完成后一并提交业主 提交的原 始资料应为原件或复印件 1 6 2 勘测报告勘测报告 1 注意问题 勘察报告要求资料充分 可靠 合理 结论明确 从岩土工程角度提出切实 可靠的建 议 应按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 GB50021 2001 第 14 章的要求进行数据分析 和编写报告 同时 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a 对调查 测绘 测量 勘探 测试等所有的勘测成果作综合分析 b 对采用多种勘测手段获得的同一类参数 应进行综合分析 论证 c 应推荐一套设计所需的参数值 且应有充分理由说明其取值的合理性 d 应特别关注以前的勘测资料中的结论及参数值 如发现有较大差异或相矛盾的地方 应进行详细且充分的论证 2 勘察报告 场地勘察报告主要为岩土勘察报告 岩土勘察报告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 前言前言 1 1 工程概况 1 2 勘察依据 1 3 任务要求 1 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 5 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2 自然地理 气候及区域地质构造概括自然地理 气候及区域地质构造概括 2 1 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 2 2 区域地质构造情况 3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3 1 场地地形地貌条件 3 2 场地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3 3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与选用 3 3 1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3 3 2 原位测试统计 3 3 3 土层物理力学指标选用值 建议值 3 4 地下水及岩土层的渗透性 3 4 1 地下水类型 3 4 2 地下水变化幅度 3 4 3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3 4 4 场地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3 5 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 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分析评价 4 1 1 断层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4 1 2 膨胀土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4 1 3 边坡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4 2 地震效应评价 4 2 1 建筑场地类别 4 2 2 地震液化判别 4 3 场地工程地质分区及地基均匀性评价 4 4 场地岩土层评价 4 5 基础类型分析评价 4 6 基坑开挖和支护方案评价 4 7 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价 5 施工中岩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施工中岩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6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 报告主要图件 图表及计算书如下 1 试验 测试 检验结果 2 土的物理学性质综合统计表 3 各类工程平面图件和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 4 土工试验说明及试验成果 5 标贯测试成果图 6 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7 岩芯彩色数码照片 8 其它相关表格 其它资料 a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确认有要求并委托才进行并提供资料 b 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确认有要求并委托才进行并提供资料 图表要求清晰 适于复制 为便于业主和设计部门使用 保存 修改和复制 所有文字 和图表最终成品提供电子文件 文字和表格采用 Word 2003 和 Excel 2003 格式 图件采用 Auto CAD 2004 版本 工程文件 图纸的文档编码应符合相关程序 所有文字 表格和图件 最终需提供纸质成果和电子文件 按合同要求提供最终纸质成果报告份数 同时提交相应的 电子文件 2 套 并确保勘测成果通过国家相关单位的验收 1 6 3 勘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勘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本项目位于南宁市区 交通条件较好 但勘察工期很短 在短时间内全面评价场地工程 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按招标文件要求的时间完成并达到相应勘察深度的工程勘察 时间还是相当紧凑的 因此 必须迅速组建一支效率高 能打硬仗的勘测队伍 配备足够的 勘察设备 并制定出合理的勘察作业计划 勘测察部下属地质 测量 钻探 试验等各生产 单位领导按总体计划确保勘察工作的有效运行 是顺利完成各阶段勘察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 我院质量体系文件 勘察过程控制程序 对勘察项目的组织工作已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经 过实践检验 是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 要保证勘察质量 在勘测工作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各级领导要在勘测过程中履行质量 职责 贯彻 预防为主 防检结合 的方针 实施事先指导 中间检查 成品校审三环节控 制管理 a 严格遵循有关规程规范和我院质量文件是保证外业勘察质量的根本 b 对勘察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收是确保内业整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对各类勘察 实物产品均应严格按照院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竣工验收 勘察文件按产品级别由各责任 人履行编写 制图 校核 审查 核定 批准等程序 对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成果 以 及影响建筑物布置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均须经过院相关专业副 总工程师 咨询专家评审 2 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 2 1 进度计划进度计划 现场勘察应有业主的协助 如协助解决各种纠纷等 并提供开展勘察所必需的现场生产 及生活的便利 以下勘探工期不包含由于各种纠纷及恶劣天气耽误的工期 表 2 1 1 勘察工作进度计划表 天数 项目 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4851545760636670 工程测量 野外勘测 室内试验 报告编写 出版 工程测量主要为钻孔放样 共 5 天 野外勘测计划时间为 55 天 在勘测过程中采取的土样 岩样及水样分批次送至实验室进 行相关实验 野外勘测期间 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过程检验 对外业质量进行控制 在进行钻 孔编录的同时 开展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在野外勘测完成 15 天后完成报告编写及图件绘制 并完成校核 审查 批准 出版等审查程序 勘察总工期为 70 天 排除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后的工期 提交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 2 2 进度进度控制方案控制方案 2 2 1 进度控制原则进度控制原则 本项目拟用勘察总工期 70 天 实施进度计划是从接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开始 至本项目 实施结束中进行的以下节点工作的总体计划 包括施工准备 仪器设备进场 施工作业 钻 孔测放 管线探查 钻探施工 标准贯入试验 原位测试 安全施工管理 资料整理 室内 试验 资料校审以及成果报告提交等 按照项目特点和时间安排 项目实施总体划分为四个 阶段 1 施工准备阶段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 1 天内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投标阶段已进行了部分准备 合理安排项目成员分工协作 大纲编制及人员培训和仪器设备的准备同时开展 其中勘 测工作大纲编制 1 天 技术和安全交底与培训 人员培训 1 天 测量仪器和物探仪器设备的 准备时间 1 天 2 仪器设备进场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 仪器设备进场在两天完成 各专业仪器设备进场同时进行 其中测 量专业仪器进场耗时 1 天 钻探队伍机械设备进场耗时预计 1 天 钻探机械设备在施工阶段 的钻孔测放实施过程中仍有进场 耗时计入施工阶段 3 施工阶段 本阶段自仪器设备进场后第 2 天算起 共需耗费 55 天 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钻孔放 样 钻孔钻探施工 含钻孔编录及岩芯拍照 等 在外业勘察过程中 接受招标方质量部门 的监督和抽检 本阶段钻孔放样用时 5 天 拟分两个阶段来完成 钻探施工在钻孔测放一天后开始 4 室内试验阶段 本阶段自勘察外业开始后 1 周后开始 拟分两批送样 结合勘察进度 至外业工作完成 2 天后结束 本阶段主要内容包括 土样制备 试验 类试验数据的统计整理 试验报告的 编写与校审 5 资料整理 本阶段自勘察外业开始后第 3 天开始 直至勘察结束 由于时间安排紧凑 原始外业资 料需要及时校核和输入 室内试验数据应用 以及报告编写 校审都需要抓紧进行 2 2 2 进度控制措施进度控制措施 本着 服务第一 质量第一 的宗旨 按业主需要提供服务并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 着 重从组织机构 人员资源配置 计划周期 对外联络 对内协调 物力 财力支持等方面进 行综合考虑 提高勘察资料质量 确保勘察工作的圆满完成 为确保勘察进度和质量 我院将与业主紧密协作 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 在勘察过 程中采纳合理化建议 避免和减少返工和窝工等方法确保工程进度 提前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对各类设备进行检修 确保不因设备故障而延误工作进度 在项目过程中 项目设总将会同 经营市场部和技术质量部 定期督促检查工程计划和项目勘察大纲的执行情况 一旦在某一 环节不能按时完成 将及时调集力量 增加人员和设备 加以弥补 总之 在本项目的实施 中 我院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 合理配置技术力量 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 强化项目管 理 保证优质 高效完成勘察任务 2 2 2 1 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上保证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上保证 选派身体好 技术水平高 责任心强 能吃苦耐劳的人员组成本项目的勘察队伍 同时 配置先进 齐全的机械设备 充足的机械配件和资金保障 确保勘察工作顺利进行 2 2 2 2 从施工计划及工艺上保证从施工计划及工艺上保证 1 根据工程的特性 场区地质 水文 气候等实际情况 按勘察大纲确定的技术标准和 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2 根据岩土层工程特性的不同 采用适宜的勘探工艺 提高勘探进度 3 建立突发情况应急体系 根据现有经验 针对勘察施工中常有现现 并可能影响工期 的突发情况进行应急预案分析 以保证项目施工的正常 有顺进行 2 2 2 3 从机械设备配备上保证从机械设备配备上保证 调配勘察施工方案所要求的设备 材料种类与数量进入本项目 进场前应对所有设备进 行性能检定 以保证到场的设备能正常使用 同时保证有数量足够和性能可靠的备用设备与 材料 GY150 GXY100 型钻机 钻杆 钻头 取土器等 如现场施工进度比预期慢或损坏 则立即增加钻探设备进场施工 以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2 2 2 4 从工序安排上保证从工序安排上保证 1 制订合理 可行的工序工期计划 各工序严格按制订的计划进行 勘察中实时进行实 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 以便及时对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和适时调配勘察力量 安排足 够的人力及物力 加快勘察进度 以保证按计划完成各工序作业 2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做好工序间的协作协调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工序间的有顺 衔接 与设计部门加强联系 按轻重缓急顺序施工 按阶段按批次提交资料给设计部门 增 加勘察设计工作的流水作业进度 进而保证按期完成本次勘察工作 2 2 2 5 从工作机制上保证从工作机制上保证 细化人员分工 建立各工序工作目标和工序责任人职责达标制度 并进行工作量化考核 按工序目标值进行项目人员的收入分配 同时将量化考核结果与个人经济收益和奖惩挂勾 以充分调动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2 2 2 6 从后勤供应上保证从后勤供应上保证 1 配备后勤服务保障组 搞好工地饭菜的配送和防暑防病工作 保障勘察人身体健康 保证正常出勤率 保障施工正常运转 2 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