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推板公式.ppt_第1页
服装推板公式.ppt_第2页
服装推板公式.ppt_第3页
服装推板公式.ppt_第4页
服装推板公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服装工业推板 推板要求 1 把各部位的档差合理地进行分配 根据需要放缩 使放缩后的规格系列样板与标准母板的造型 款式相似或相同 2 在放缩样板时 根据各部位的规格档差和分配情况 只能在垂直或水平的方向上取点放缩 而不能在斜线上取点为放缩的档差 3 某一部位的挡差分配在几个缝头 部位 则这几处放缩的档差之和 等于该部位总档差 4 某些辅助线或辅助点如腰节高 袖肘线 中裆线等 也需要根据服装的比例推移 放缩 但这些辅助部位的放缩值不能加在部位总档差的 和 内 5 某些局部其放缩量应保持一定的量 不能随意改变 三 服装推板原理分析与计算 服装推板计算方法与比例制图中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但推板过程中的公式计算与结构制图中的公式计算还是有区别的 1 服装结构制图过程中比例计算的基数是服装成品尺寸 而服装推板过程中比例计算的基数是服装各尺码之间的规格档差 2 服装推板过程中某些没有计算公式的控制点或控制部位可以采用该部位所占整体比例进行推算 一 上装推板计算 1 衣长 一般坐标x轴设置在与袖窿深线相重合的位置 所以衣长的放缩量由上下两端水平线处放缩 计算方法是 衣长档差 上端放缩量2 腰节长 计算方法为 腰节长档差 上端放缩量 3 袖窿深 取2 10胸围档差4 前胸宽 取1 5 10胸围档差 1 8 10 5 后背宽 取1 5 10胸围档差 1 8 10 6 袖窿宽 取1 10胸围档差 7 胸围大 四开身结构按照1 4胸围档差 三开身结构按照胸宽加袖窿宽的档差计算 8 肩宽 取1 2肩宽档差9 落肩量 保持原有的肩线斜度 10 横开领 取2 10领围档差 11 前直开领 取2 10领围档差 12 后直开领 保持原有数值 13 袖长 取袖长档差 袖山高放缩量 14 袖山高 取1 5 10胸围档差 15 袖肥 取2 10胸围档差 二 下装推板计算 1 裤长 以x轴为基准分配在上下水平线处 2 立档 取1 4臀围档差 3 腰围 取1 4腰围档差 4 臀围 取1 4臀围档差 5 中档 裤长规格档差 上裆档差 1 2 6 脚口 取1 2脚口围档差 三 推板常用符号 第三节推板步骤和方法 一 选择和确定标准中间码 二 绘制标准中间码纸样 在确定中间码后 首先分析面料有哪些性能影响纸样的绘制 再采用合理的制板方法绘制 三 确定基准线及坐标位置 基础线是为了确定推板方向而在衣片中选择的轮廓线或主要的辅助线 由两条相互垂直相交的直线构成 在推板中基准线是各号型的公共线 坐标原点一般设置在两条基准线的交点位置 纵向的基准线代表y轴 横向的基准线代表x轴 基准点线的定位和选择要注意 1 要适应人体体型变化规律 2 有利于保持服装造型 结构的相似和不变 3 便于推画放缩和纸样的清晰 约定的常用基准线 上装 前片 胸围线 前中线或搭门线 后片 胸围线 后中线 一片袖 袖肥线 袖中线 领子 一般放缩后领中线 基准位置为领尖 下装 裤装 横档线 裤中线 一般的裙装 臀围线 前 后中线 圆裙以圆点为基准 多片裙以对折线为基准线 常用服装推板基准线 四 确定放码点 1 服装推板是衣片外形的放大与缩小 衣片轮廓的复杂程度是确定放码点的依据 一般宽松类型的服装放码点较少 合身型服装放码点较多 2 主要控制部位必须设定放码点 对于一些决定局部造型的关键点也要设定放码点 如 BP点位置等 3 衣片放码点设置越多 推板误差相对也越少 但确定放码点太多也会增加计算量 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灵活掌握 五 确定放码量及放缩约定 放码量是根据 1 参照国家颁布的服装号型系列标准 各类型体的控制部位数值 2 主要部位成品规格档距 档差 只要计算出各号型之间的差数即可得到相应的数值 3 配属部位成品规格的档距 档差 多无现成的数据 则须按 a 结构制图原理与计算公式推导 b 以线段的比例关系 比率法 推导求取 并保持与标准母板的一致性 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女上装原型放缩约定 纸样的放大和缩小有严格的界限 所以对放大和缩小进行约定 放大 远离基准线的方向 缩小 接近基准线的方向 六 截取各规格的放码点 服装推板中各个放码点的移动 不仅有数值的限制而且有方向的限制 不同位置放码点的移动看和移动方间也不相同 所以在截取各规格的放码点时要注意严格按照放码点与移动点之间的直线方向测量 具体做法 首先将相邹两档的放码点用直线连接 然后按照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分别向内外截取一定数量的点 放大的点数与缩小的点数应尽量保持相等 七 连接各规格放码点 服装推板属于相以形的放大与缩小 所以在连接各规格的放码点时 所使用的线型一定要与中间号型线型接近 要反复修正连接线的形状使连接线清晰 准确 八 卸板 拓板 卸板是将推板所得到的系列样板逐件分解开来 得到各规格样板 具体做法是在系列样板的背面垫上一张样板纸并用重物压牢 避免在复制样板时产生滑动 用滚轮分别沿着各个规格的轮廓线在样板纸上压印 在压印的痕迹线外围按照工艺要求加放缝份和折边量 最后剪切成系列样板 九 检验与标注 完系列样板的剪切之后 要对每一号型的样板进行检验 检验的项目有 1 服装规格检验 保证部位规格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以内 2 等长边的检验 3 长度不相等边的检验 4 拼合检验 为了便于管理 要在每一规格的每一样板上面作出详细的标注 作业 1 在推板时 有计算公式的部位 推板量如何计算 没有相应计算公式的部位 其放缩量又如何确定 2 确定服装推板基准线的原则是什么 第四节女装原型推板 一 女装原型的尺寸1 上装原型的尺寸 2 原型裙的尺寸 二 上装原型的推板 一 确定基准线确定上装前片的基准线为胸围线和前中线 厚片的基准线为胸围线和后中线 二 分析后片 1 长度方向1 后领中A点 由于AD计算公式为B 12 5 7 所以A点对于胸围线的变化量为胸围档差 12 即A点的变化量等于4 12 即A 0 33 2 肩颈点B点 后领深 后领宽 3 B 24 3 6 3 B A点长度方向的变化量 后领深的变化量 0 33 1 18 0 385 3 肩点C点 4 D点 E点 由于胸围线是长度方向的基准线 而两点又在胸围线上 所以两点变化量为D E 0 5 腰线上的F I Q K R G点 整个背长分成AD和DF两个部分 其中背长的档差为1 AD的变化为0 33 所以F点长度方向的变化为1 0 33 0 67 由于腰线与胸围线平行 腰线上各点的变化量一样 F I Q K R G 0 67 6 背省尖点P 根据P点的确定过程 省尖点P距离胸围线2 而2是一个定数 所以P点长度方向的变化量是0 7 背省尖点X 省尖点X距离胸围线 2 围度方向1 后领中A点 由于A点在后中线上 而后中线是围度方向的基准线 则A 0 2 肩颈点B点 根据后领宽的计算公式 净胸围 24 3 4 所以B 胸围档差 24 4 24 0 17 3 肩点C点 肩宽是根据背宽 4 后背中D点 D点在基准线后中线上 则D 0 5 袖窿深E点 因为DE B 4 3 所以E 胸围档差 4 1 6 后背中F点 F点也在基准线上 所以F 0 7 侧缝G点 G点也是根据胸围计算出来的 为15 64B 3 6 所以G 15 4 64 0 94 8 背省尖点P 在围度方向P点是由背宽 2确定 背宽 B 8 7 4 P 胸围档差 16 4 16 0 25 9 背省尖点X10 腰省上的I Q点 在推板过程中通常省的大小保持不变 所以I Q P 0 25 11 腰省上的K R点 在推板过程中通常省的大小保持不变 所以K R X 0 25 3 确定放大和缩小点根据长度方向和围度方向数值确定出各个放大和缩小的点 根据推板放缩的约定 远离基准线的箭头表示放大 接近基准线的箭头表示缩小 4 绘制按照制图的过程和方法 如果母板上该处是直线 就连接对应的两点成直线 曲线连接如下 1 后领曲线2 后袖窿线 三 分析前片 1 长度方向1 前领窝A 点 0 632 肩颈点B 点 前领深 前领宽 0 5 B 24 3 9 B A 点长度方向的变化量 前领深的变化量 0 63 4 24 0 63 0 17 0 8 3 前肩点C 点 4 D点 E点 由于胸围线是长度方向的基准线 而两点又在胸围线上 所以两点变化量为D E 0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