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电源(UPS)维护检修规程.doc_第1页
不间断电源(UPS)维护检修规程.doc_第2页
不间断电源(UPS)维护检修规程.doc_第3页
不间断电源(UPS)维护检修规程.doc_第4页
不间断电源(UPS)维护检修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间断电源(UPS)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不间断电源(UPS)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本规程适用于氧化铝生产中在线使用的不间断电源(以下简称UPS)组件,本组件的更新产品亦应参照使用。1.2基本工作原理 当市电正常供电时,市电整流回路后,分为两个回路同时动作,其一是经由充电回路对电池组充电,另一个则是经过逆变器的转换提供净化过的交流电力给负载使用;此时若市电发生异常,则逆变器的输入则改由电池组来供应,逆变器持续提供电力,达到完全不断电。由此可知,在线式不断电系统的输出完全由逆变器来供应,不论市电电力品质如何,其输出均是稳定且纯净的正弦波电源 1.3 构成及功能UPS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整流器:它将主交流电源的三相电压转换为持续稳定的直流电压。其向逆变器提供满负载电流,并向电池提供最大再充电电流。在充电期间,系统将提供低波纹电流。 逆变器:它将来自整流器和电池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幅值和频率均稳定的交流电压。控制电路完全是数字化的,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其感生极佳的输出正弦波,即使在高峰值因数电流的情况下,失真率也很低。 充电电池及电池充电器:在15-30kVA 3:1 和 20-30kVA 3:3 UPS上,电池可置于UPS内部,后备时间为5至15分钟;3:1 and 20-30kVA 3:3 UPS 可拥有内置电池。较大型号另一方面,电池也可放在外置电池柜中。静态旁路:用于在逆变器及主交流电源间无间断地切换负载,反之亦然。使用可控硅元件作为静态开关的基本组成。1.4 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1.4.1 基本技术参数功率(KVA千伏安)152030UPS 类型 双转换在线(VFI)技术额定输出功率 (KVA)152030额定有功功率 (KW)121624整机效率88(90)88(90) 88(90)发热量 (额定负载和电压时)-KW-Kcal-BTU (x1000)1,632,183,271402187528124,776,379,56运行温度范围 (C)0 - 40电池环境温度 (C)0 - 25储存温度范围 (C)-10 - 70电池贮存温度 (C)-10 - 60相对湿度(未凝结) (%) 95海拔高度(mt) 1000mt 时功率折算符合 “EN50091-3”标准设备通风必须要求的冷却气流量 (mt3/h)700700800噪声水平 (符合 EN 50091标准)0,80,80,8DC输出电压精度 (%) 1DC输出电压纹波(连接电池) (% rms)2输入总电流谐波失真度 (THDI) (%)303030电池再充电特性IU (DIN 41773)标准电池电压温度补偿根据要求电池最大再充电电流(额定负载时) (A)71010整流器类型三相全桥式整流器输入保护速熔保险额定输入电流(额定负载和电池充电时) (A)253450最大输入电流(额定负载和最大充电电流时)(A)3142581.4.3 电池电池型号 功率因数.0,6后备时间 5/10/20终止电压 Umin (V)320浮充电压 Umax (V)485最小浮充电压 Uminfloating (V)432参考工作温度25UPS 容量(/KVA)电池输出功率(KVA)电池组数 串联只数型号/容量要求放电时间(分钟)实际放电时间(分钟)单个电池重量 电池组总重量(kg)20 3/1F 20 3/3F13,33132S312/1256,54,03128,96232S312/71010,12,6166,4132S312/181514,36,15196,830 3/1F30 3/3F20232S312/755,12,6166,4132S312/2410129,4300,8232S312/181518,76,15393,61.5 对维修人员的要求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a.熟悉本规程及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b.了解有关的生产工艺流程;c.掌握计算机技术、数字电路技术、模拟电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d.掌握UPS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e.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的标准仪器使用方法。2.完好条件 2.1 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a.硬件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b.UPS标志符应清晰无误;c.零部件应完好齐全;d.紧固件不得松动;e.可动件应灵活;f.接插件应接触良好。2.2 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a.运行时,UPS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b.UPS状态指示灯应指示正常;c.电池电压符合要求;d.输入的三相380V电符合要求。2.3 设备及环境整洁,符合工作要求,即:a.UPS组件应清洁、无损伤;b.线路敷设整齐;c.线路标记应齐全、清晰、准确;d.机房环境应满足本规程第1.4.3条要求;e.设备内外不得摆放杂务。2.4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a.说明书、随机资料应齐全;b.安装布置图和接线图应完整、准确;c.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应准确无误。3.维护 3.1 日常维护3.1.1 巡回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a.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系统运行情况;b.查看UPS组件状态指示灯,判断工作是否正常;c.检查设备有无异常气味;d.查看UPS报警记录;e.检查机房温度、湿度等是否符合本规程第1.4.3条的要求;f.做好巡回检查记录。3.1.2 定期维护定期维护的内容包括:a.每个月要对进行一次浅放电处理;b.每个月要进行一次中度放电处理;c.每个月要做一次深度放电。3.1.3 操作与保养操作与保养的内容包括:a.UPS顺利开启后要按顺序打开各负载,不要在负载电源接通的情况下开启UPS。b.UPS的最佳负载类型是电阻性负载,尽量不要在UPS上接电动机、大功率变压器等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启动电流一般会达到额定电流的34倍,会引起UPS的瞬时超载,影响UPS的寿命(开关电源等电容性负载启动电流也比较大)。c.满载会影响UPS寿命。要按照UPS的额定功率的70%80%来考虑负载的接入情况。过度轻载也不正确,一是浪费能源、资源,另外,过度轻载也会影响UPS寿命。d.不要频繁开启UPS。UPS开启间隔应该保持在5分钟以上。3.2 故障及处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1。表 1现象原因处理方法LED 1绿灯不亮整流器的主交流输入不正常更换FLANLED 3红色灯亮 整流器输出电压超限重新启动FLANLED 4绿色灯闪烁 = 电池在放电或正在对电池进行测试重新连接通讯电缆红色灯亮= 电池测试失败。更换无源接头终端电阻 4.检修4.1 检修周期该组件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通常与工厂年度大修同步进行。4.2 检修内容4.2.1 对UPS组件及电路板清扫除尘。4.2.2 对冗余配置的供电线路,作冗余性能试验。 4.2.3 如果需要,更换电池。 4.3 检修质量标准:检修后的UPS应达到底2章规定的完好条件。5.投运 5.1 投运前的准备 5.1.1 确认UPS所有电缆、接线连接无误。 5.1.2确认供电电源电压、频率、接地符合本规程第1.4条的规定。 5.1.3连接至UPS的两个端子 (Eac1 和 Eac2) 、紧急关机按钮处于解锁状态。5.2 投运步骤 5.2.1 闭合 RCB UPS输入开关,等待显示屏显示指令。5.2.2 按照显示屏所示指令操作,依次闭合UPS不同部位开关。5.2.3 启动步骤正确完成后,屏幕将显示:“START UP END” 。5.2.4 合上负载的开关给负载供电。5.3 停运步骤 5.3.1 把所有负载的开关依次断开5.3.2 在控制面板上将UPS关闭。 5.3.3 断开与电池的连接。5.3.4 断开给UPS的三相电。 5.4 验收5.4.1 逐条检查检修项目的完成情况。 5.4.2 检查UPS是否达到本规程第2章规定的完好条件。 5.4.3 UPS正常运行72小时后,由技术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6.安全注意事项 6.1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6.1.1 维护检修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并办理检修工作票。6.1.2 未经技术主管部门允许,严禁拔插任何组件。6.1.3 对可能导致UPS供电中断的操作,必须事先与工艺人员取得联系。6.1.4 如需要,在拔插组件时,必须严格执行正确操作程序,操作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