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doc_第1页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doc_第2页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doc_第3页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doc_第4页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学院 计算机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时间 实验一 测试仪表基本配置及使用1、 实验目的:1. 掌握Sprirent TextCenter 测试软件的基本操作2. 掌握测试端口的占用并配置3. 掌握默认测试流量并创建4. 掌握查看测试结果的基本方法2、 实验环境:本实验的物理环境和逻辑结构如图8.2所示,由一台被称为路由器或第三层交换机(DUT)、一台测试仪表和一台计算机组成,其中,计算机被称为测试仪表的用户终端。测试仪表上的以太网端口与DUT上的测试端口相连。3、 实软件验内容及步骤:使用Sprirent TextCenter图形用户界面配置管理硬件机框及板块、控制测试的进程。使用Result Reporter软件查看测试结果,生成专业的测试报告。实验内容1. 了解网络性能测试仪表Spirent TestCenter用户界面的基本操作;2. 学习使用Results Reporter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查看。实验步骤:1. 打开Spirent TestCenter软件,界面设置IP:相关参数的配置如下图:2. 占用2个端口并配置,连接:3. 查看2个端口的信息:4. 2个端口开始进行测试:5. 查看测试结果:观察与端口有关的流量:4、 实验结果:同实验步骤中的截图。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Sprirent TextCenter 测试软件的基本操作;并学习使用了测试端口的占用并配置,默认测试流量并创建,查看测试结果的基本方法。这是第一次性能测试实验,觉得还行,实验二 RFC2 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描述交换机转发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2)掌握RFC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的设计思想与基本方法3)掌握运用测试仪表向导功能进行以太网全网状转发性能测试的基本技能二、实验环境本实验的物理环境和逻辑结构如图8.40所示,由一台被称为路由器或第三层交换机(DUT)、一台测试仪表和一台计算机组成,其中,计算机被称为测试仪表的用户终端。测试仪表上的以太网端口与DUT上的测试端口相连。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1. 了解网络转发设备输入和输出流量的关系;2. .通过测试仪表所提供的测试向导(WINZARD)进行RFC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实验步骤1. 配置测试仪表配置软件环境:1) 配置测试仪表端口进行测试仪器端口的预订:测试仪器端口的参数设置:2)配置RFC2889测试向导进入RFC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Wizard:选择RFC2889测试:转发测试的端口选择:生成全网状流量拓扑:全网转发下的测试参数设置:以太网转发下的测试选项:然后再点击下一步,配置完成。2. 运行测试点击开始进行测试:选择YES:四、实验结果:由于实验室的协议使用期限到期,测试出错:因而只能了解配置过程。五、实验总结通过实验了解了RFC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的设计思想与基本方法,学会了如何运用测试仪表向导功能进行以太网全网状转发性能测试,对Spirent TestCenter的操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验三 RFC 2889以太网地址处理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理解交换机地址学习的原理。2)掌握RFC2889关于以太网地址表容量测试的方法。3)掌握RFC2889关于地址学习速率测试的方法。4)掌握用测试仪表的Wizard功能实施以太网地址学习性能测试的技能,二、实验环境本实验的物理连接与实验2类似,如图8.40所示,由一台被称为路由器或第三层交换机(DUT)、一台测试仪表和一台计算机组成,其中,计算机被称为测试仪表的用户终端。测试仪表上的以太网端口与DUT上的测试端口相连。本实验中,至少要选用DUT上的3个端口组成一个测试快,这三个端口要求未被进行VLAN划分,或者处于同一VLAN中。三个端口组成的逻辑拓扑图3.1如下。 图3.1 以太网地址学习性能测试的逻辑拓扑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试环境的搭建参考图1.12)软件配置向导配置的过程:2 在主界面上方的工具栏单击Wizard按钮。在弹出的Wizard对话框中,选择Text Wizard Rfc2889 Address Caching Capacity选项,如图3.2所示。图3.2 进RFC 2889地址表测试向导3 进入RFC 2889 Address Caching Capacity 界面后,单击右下角的Reset按钮,清除当前已存在的配置参数。注明:在实际操作中,不用Reset,按了Reset后会直接退出程序。阅读完毕右侧的测试说明,单击Next按钮,进入Select Ports阶段,将全部四个端口选中,如图3.3所示,图3.3 RFC 2889 Forwarding中的端口选择然后单击Next按钮,出现Configure Traffic 对话框,如图3.4所示图3.4 RFC 2889 Forwarding中的流量描述器3.选择测试拓扑4.完成端口与主机的MAC地址设置5.地址容量测试的参数设置如下图6.在接下来的测试选项(Text Option)阶段,建议采用系统的默认配置。然后单击Finish 按钮,完成向导对话设置,如图所示 7.回到系统主界面后,在Command Sequencer 面板中会出现一条形如RFC2889:Address Caching CapacityTest的命令四、实验结果:缺少相关证书,实验结果无五、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我基本理解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