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CAI课件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难点: 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学情分析: 经过三个多学期的学习,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已经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学生也已基本习惯了小组讨论、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教材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被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这一单元。本单元的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属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布置预习1、 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 收集相关资料:人类破坏环境所酿成的恶果、人类在保护环境方面所进行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刚才大家听到的是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家乡。在座有同学知道她的家乡在哪吗?(西藏) 在她的记忆里,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河,美丽的河水泛清波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雄鹰在这里展翅飞翔,绿草如茵的山坡满牛羊。我们会不禁感叹:多美的地方!其实啊,在我国的西北,迷人的地方不少。今天,老师就准备带领大家到一处曾经美丽过的人间天堂罗布泊。(板书)哪位同学能根据它的名字推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湖泊)2、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推测得对不对。(投影)“关于罗布泊,辞海上是这样说的:”可见,这位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罗布泊原本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可如今却成了荒漠。所以,老师刚才说,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一处曾经美丽过的人间天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二、学生自主感知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语句。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带着相关问题速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提示: 1、相关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它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2、阅读时需注意掌握的词语: 萧瑟(xio s):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h x):温暖。干涸(h):(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吞噬(sh):吞食、并吞。裸露(l):没有东西遮盖。 抽水泵站(bng)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三、合作探究 1、说说变化的过程。 罗布泊过去怎样?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请用“罗布泊过去现在”的句式进行概括表述。 教师投影罗布泊今昔图并小结。 2、探探变化的原因。 绿洲是在什么时候变成荒漠的?仙湖是在什么时候消逝的? “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逝。”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消逝的?) 教师小结投影。 齐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同桌讨论: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哪个原因主要-谁盲目-人类为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四盲”。教师小结:正是人类的盲目、急功近利,才触使了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的产生。大家请看:“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3、思思变化的教训。、胡杨诉衷肠。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播放CAI课件:昔日的胡杨) (17自然段)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再看。(播放CAI课件:今日胡杨) 它衰败死亡,树干扭曲,树皮全无,僵硬的身躯支撑在沙漠之上。千年不死的胡杨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涸后终于成了干枯的“木乃伊”,整天以沙漠为伴,尴尬的面对人类。 设置情景让学生角色独白:“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假设自己就是胡杨中的一棵,请站在他们的角度说一说心理话。罗布泊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 教师小结:自此,罗布泊告别了曾经美丽迷人的日子,成为了令人恐怖的地方。彭家木、余纯顺等不少著名科学家和探险家先后在这里遇难。复杂多变的沙化环境,使到罗布泊的地形变幻莫测。也正因为这样,今天的罗布泊被世人称为“死亡之湖”。悲剧的制造者是谁?悲剧的制造者是人!胡杨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仍在其他地方上演着。(播放悲剧重演画面) 昔日的月牙泉:碧波荡漾,绿林环绕。 今日的月牙泉:人们盲目的采集地下水,现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青海湖湖水下降显著,陆地已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真令人痛心啊! 浙江部分地区非法挖沙取土数亩导致农田被毁,河床干涸;农田干涸小孩的脚都可以放进去;四川冶炼厂排出的毒液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给污染了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部分珍稀动物和矿物濒临枯竭;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它们的惨状实在令人震惊。这些悲剧的制造者又是谁?又是人类的贪婪与盲目!你们忍心看到这样的悲剧再延续吗? 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请以罗布泊的消逝为例,分组讨论人类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小结并投影: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4、构构变化的蓝图。文章第23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 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五、布置作业:1、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倡导人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2、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