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1. 阅读诗江南春,回答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2. 课内外内容填空(1)春天里有花:_,一枝红杏出墙来;_,飞入菜花无处寻;春天里有树:_,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天里有愁:问君能有几多愁,_。夏天的雨大:_,白雨跳珠乱入船。夏天的花红:_,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的叶落:无边落木萧萧下,_。冬天的雪大:_,北风吹雁雪纷纷。_,万里雪飘。(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_,他爱那_,他爱那_,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3. 山行写的是诗人在_所看到的_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_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_之情。( )A .山间;深秋时节;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喜爱B .山间;初夏时节;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喜爱C .路上;深秋时节;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喜爱4. 连一连,读一读。天门中断楚江开 春光懒困倚微风 苏轼黄师塔前江水东 碧水东流至此回 杜甫借问酒家何处有 月有阴晴圆缺 李 白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人有悲欢离合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 牧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多彩的春天:游园不值_,一枝红杏出墙来。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_。热烈的夏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卷地风来忽吹散,_。(2)委婉的音乐: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 _,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 _,在怀念对他 _,在思索自己_。(3)旺盛的海棠: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这繁花从_,不留_,阳光下_。6. 课内阅读。 啊,雷锋!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1)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诗歌中的“国际歌”象征_ , “红旗”象征_ , “花丛”象征_ , “浪花”象征_。(3)你对“一滴水”是怎样理解的?(4)诗歌赞扬了雷锋的什么精神?7. 围绕“毕业话题”写话。(1)小学六年来,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积累了很多知识,看看能不能把下面的空填上。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分别是_。诗仙是_ , 诗圣是_。(2)马上就要毕业了。马建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准备送给班主任肖老师。你能帮他写几句赞美、祝福老师的话吗?马建还要求用上排比句呢!先想一想,再写下来。(3)小学即将毕业,你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了,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请你为母校设计一条广告语,宣传学校的特色。(不要超过20字,要有创意)8. 把下列诗词描写的节日填在括号里。(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_(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3)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袭。_(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9. 填一填。(1)与人善言,_;伤人以言,_。(荀子)(2)牧童骑黄牛,_。意欲捕鸣蝉,_。(所见)(3)水光潋滟睛方好,_。(饮湖上初晴后雨)(4)一时强弱在于力,_。(5)诗人杜牧停下车来欣赏枫林,是因为“_”。(填诗句)10.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_,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_。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_,_是写景,_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_的心情。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农民一有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来尝一尝。(1)本诗的作者是_。(2)在节选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来画上“_”这个比喻句中,把_比作_。(3)通过全诗,我们可以体会到_。12.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冬日田园杂兴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1)这首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湖山雪景图。画中有人物、有_,有动、有静,通过视觉、_、_等多方面描写,刻画出了冬季的严寒。(2)这首诗描写了冬季雪后初晴,这是在湖面上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3)诗中的“凝”、“不知”分别是什么意思?13.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_,忠言逆耳利于行。(2)西塞山前白鹭飞,_。(3)长江气势浩荡,令人心神激荡。在古代,更有许多诗词写到了长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_”;“_,碧水东流至此回”。14. 按课文花朵填空。 星星, 是夜空的花朵。 焰火, 是节日的花朵。 我们, 是祖国的花朵。(1)课文一共有_句话。(2)连一连。焰火_A.祖国的花朵星星_B.节日的花朵我们_C.夜空的花朵1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人_。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2)解释词语:题:_缘:_不识: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16.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A .水光潋滟晴方好B .山色空蒙雨亦奇C .欲把西湖比西子D .淡妆浓抹总相宜17. 阅读理解 微 笑(节选) 一个微笑,(耗费 花费)很少, 却(价格 价值)很高; 给的人幸福, 收的人回报。 一个微笑,仅有几秒, 就转瞬即逝;留下回忆, 终生美好。(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2)这两个小节主要介绍了_。(3)关于“微笑”的美好记忆你有吗?请你简要写一写。(写出是谁在什么时候给了你怎样的微笑,你觉得怎样。)18.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9. 对“群儿戏于庭”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群儿:一群孩子B .戏:玩水C .庭:庭院20. 读古诗,完成练习。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1)梅花是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人赞美梅花的诗很多,我知道墨梅是_代诗人兼画家_所作。(2)墨梅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两句诗是_,_;赞美梅花品德的两句诗是_,_。“朵朵花开淡墨痕”写出了墨梅的_,诗句意思是_;“只流清气满乾坤”写出了墨梅的_,诗句意思是_。(3)这首诗运用了_的写法,通过写墨梅_特点,表现了作者_的高尚情操。(4)我知道诗人王冕酷爱梅花,工于画梅,常以梅花自比。除了墨梅这首诗我还记得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另一首赞美梅花的诗梅花:_,_。_,_。21. 课内阅读。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正如春雨绵绵,不断地滋润着我小小的心田。(1)文中的“关爱”的意思是_;“期盼”的意思是_。“正如”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是_。(2)在这一小节中,小作者把_比作_,这种修辞手法是_;使“我”体会到了:长辈对_。22. 朗读古诗,完成练习。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磨”的读音为_,“还”的读音为_,“劲”的读音为_。(2)第一句用了一个_字,充分表达了竹子的_性格。(3)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_。(4)理解后两句诗句的意思。(5)竹子经历了哪些磨难,仍坚强不屈?(6)全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诵竹子,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古诗中,儿童生活那样富有情趣: “小娃撑小艇,_。”“路人借问遥招手,_。”我还积累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_,_。(2)生活中,草木鸟兽无不可爱。旺盛的树:“樟树_,无论是_。它们总是_。”可爱的燕子:“一身_,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_,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单纯的燕子:“旧时王谢堂前燕,_。”聪明的蜻蜓:“_,早有蜻蜓立上头”。美丽的江南: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_,_。”为我们展现了千里江南,莺歌燕舞,春色无边的优美画卷。(3)古今贤文合作篇告诉我们合作力量大:“_,泰山移。”合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与智慧:”_,赛过诸葛亮。”真诚的友谊不会被距离所隔断:”_,天涯若比邻。”24. 品味诗歌(二)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2)“百丈冰”采用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的精神。(4)词中的“_”和“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5)“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判断正误)(6)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判断正误)(7)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判断正误)25. 根据提示将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诗句。古人眼里的月是丰富多彩的。“_,_。”这是寄托思念的月;“野旷天低树,_。”这是善解人意的月;“_,潭面无风镜未磨。”这是宁静和谐的月;“_,_。”这是天真可爱的月。26. 读一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这首诗主要写了_(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夜晚的景色。通过_可以看出。(3)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4)看看夜晚的天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27. 读诗歌,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2)这是一首_言诗,作者是_。28. 阅读练习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六种景物。(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_,描写声音的词是_。(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9. 按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