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与防治.doc_第1页
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与防治.doc_第2页
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与防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与防治一、稻瘟病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病害,广泛分布世界各水稻种植区。吉林省每年都有发生,其发病程度因品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气象条件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50%以上,分蘖期发病严重时,成片枯死,有的植株虽不枯死,但新叶不易伸展,稻株生长缓慢,不能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在抽穗期穗颈瘟严重发生时,可形成大量的白穗,不能结实或形成瘪粒。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中都可发生,根据病菌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不同,将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在吉林省发生的主要是叶瘟和穗颈瘟。(一)症状1、叶瘟:水稻从分蘖到抽穗期,叶片受病菌侵染后产生形状、大小和色泽各不相同的病斑,病斑常随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叶龄和气象条件而有所不同,分四种类型:慢性型:这是在田间最为常见的病斑。病斑初期为暗绿色的侵入点,很快逐渐扩大形成梭形病斑,病斑可清晰分为三部分,中央为灰白色,边缘为褐色,最外围有一圈黄色晕圈。病斑两端有向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在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急性型:在适宜发病的条件下,如氮肥施用过多,或在感病品种的叶片上常产生椭圆形、圆形的水渍状病斑。病斑呈暗绿色,其上密生灰色霉层,这种病斑出现的多,常是叶瘟病流行的预兆。白点型:在感病品种的嫩叶发生病原菌侵入后,遇干燥的气象条件时,在侵染点周围很快形成白色近圆形的小白斑,属进展型病斑。随气象条件的变化可转变成急性型或n慢性型病斑(不利发病条件的多为急性型,不利发病条件下,逐渐扩展为慢性型)。褐点型:主要发生在抗品种或植株下部老叶上,病斑为针头状或稍大的褐色斑点,病斑上不产生霉层,多局限于两叶脉中间。2、穗颈瘟:在水稻抽穗后,在穗颈、穗轴和小枝梗处发生病斑,形成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后多围绕穗轴向上、向下伸展,在有利于发病条件下,病斑可扩展到枝梗处,病部呈黑褐色,其上生灰色霉层,发病早而重的穗颈可形成白穗,发病晚的穗颈常不能结实,使秕谷增多。(二)防治措施1、选育丰产抗病良种:通88-7、92362、科学施肥管水:在施肥上应做到N、P、K配合施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适当施用含硅酸盐的肥料(硅肥、草木灰、矿渣、密灰等)。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冷浸田注意增施P肥,在管水应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护苗,浅水分蘖,湿润成熟的间歇节水增温灌溉技术。3、药剂防治:6月25日进行调查,防治叶瘟在病叶率达5%以上时施药,防治穗颈瘟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可选择的药剂有:40%富士一号乳油(7001000倍)1500ml/公顷。40%克瘟散乳油1500ml/公顷。20%三环唑可湿粉1.5kg/公顷。13%页稻瘟一号(10001500倍)1.5kg/公顷。21.2%加收热必可湿粉11251800g/公顷。2%加收米液剂11251500ml/公顷。二、纹枯病近年来在我省普遍发生,危害性也大,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一)病状识别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的危害稻穗和茎杆,并引起倒伏或整丛枯死,使水稻严重减产,叶鞘发病后,先在近水面处的茎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小斑,然后扩大成云纹状大斑。潮湿时,呈水渍状,边缘暗褐色,中央呈灰绿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许多白色至灰白色蛛丝状菌丝,以后逐渐形成白色绒球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的菌核,易脱落。叶片上病斑与叶鞘相似。(二)防治措施1、清除菌源秋翻地:将带有菌核的病残体埋入土壤深处。打捞菌核:泡田时,在下风头田边打捞菌核,并将打捞的菌核深埋或烧掉。2、水肥管理:同稻瘟病。3、药剂防治:7月20日左右,穴发病率达20%,可施药防治发病早的年份,半月后再施一次药,有效药剂有:5%井岗霉素水剂15002250ml/公顷,效果特别好,有内吸治疗作用。4%菌核净可湿粉30003750g/公顷。20%甲基砷酸锌(稻脚青)2000倍液喷雾,或每亩125g拌细土2535撒施。10%甲基砷酸钙(稻宁)1000部液喷雾,或拌土撒施250克/亩。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纹枯利1000倍液。20%望佳多可湿粉300375克/公顷,25%甲苗利可湿粉7501050g/公顷,20%三唑酮乳油10501500公顷。三、稻曲病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病害,在局部地区域,为水稻生产中一个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产量。(一)症状识别在开花至乳熟期发生,主要危害稻粒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丝块以后逐渐长大,使颖的合缝处稍稍张开,圳出淡黄绿色的小菌核,逐渐澎大,包裹全部颖壳,而形成一个大的病粒(稻曲病)比一般稻粒大34倍,墨绿色表面光滑,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孢子)。(二)防治措施1、消灭菌源:秋翻地。种子消毒(浸种)。拔除病株。在无病田留种。2、加强栽培管理同稻瘟病。3、早期摘除病粒。4、花期药剂防治:在水稻出穗前710天施药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