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及消弧线圈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BDYCSY-09.doc_第1页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BDYCSY-09.doc_第2页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BDYCSY-09.doc_第3页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BDYCSY-09.doc_第4页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BDYCSY-0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网部分 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交接试验电抗器及消弧线圈交接试验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编码 编码 BDYCSY 09BDYCSY 09 二 一 年十月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网部分 作业指导书签名页 项目名称 作业内容 批 准年 月 日 审 核年 月 日 编 写年 月 日 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网部分 目 录 1 适用范围 1 2 编写依据 1 3 作业流程 1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1 5 作业准备 2 5 1 人员配备 2 5 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3 6 作业方法 3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4 7 1 质量控制措施 4 7 2 质量控制表单 5 7 3 检验标准 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网部分 1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各电压等级的干式电抗器 油浸式电抗器 消弧线圈的交接试验 2 编写依据 表 2 1 引用标准及规范名称 序号标准及规范名称颁发机构 1 GB 50150 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 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2 DL 408 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 站电气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3 作业流程 3 作业 工序 流程图 绝缘电阻及吸 直流电阻测量 开 始 绕组连同套管 收比测量 测量 绕组连同套管 泄漏电流测量 绕组连同套管 交流耐压试验 附件检查 电容式套管试验 绝缘油试验 冲击试验试验记录 结 束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表 4 1 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措施检查表 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检查结果 1 把有故障的试验设备带 到现场或遗漏设备 检查试验设备是否齐备 完好 是否在有效期内 对所需工器 具应逐一清点核对 2 施工用电 所接电源空开必须装有漏电保 护 应使用插头或单独空开接 线 不得并接其它电源或直接 用导线勾搭 3 高空坠落 爬上电抗器上作业时 必须要 挂好安全带 移动时注意防滑 及障碍物 4 高压试验电击伤 试验开始时 应通知附近作业 人员 并设置安全围栏 派专 人把守 操作人员应大声告知 各在场人员 得到回应可以开 始 方可升压 如有异常应立 即断电 5 残压电击伤 做完绝缘测量或直流泄漏试后 应对电抗器绕组充分放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网部分 2 6 感应电击伤试验设备必须确保已可靠接地 7 损坏试验设备 试验前应估算所需试验设备的 容量是否满足要求 8 现场安全措施不能满足 要求 工作负责人应在值班人员的带 领下核实工作地点 任务 确 定现场安全措施满足工作要求 9 隔离不当触电 检查安全围栏和标示牌等安全 措施 特别注意与临近带电设 备的安全距离 防止走错间隔 10 搬运仪器 工具 材料 时 与带电设备安全距 离不够 工作人员应注意现场环境 严 禁跨越安全围栏 搬运仪器 工 具 材料时与带电设备应保持 足够的安全距离 11 感应电伤人工作前被试设备挂接地线 12 人员误触碰带电的高压 试验引线 试验加压前 对工作班成员交 代安全注意事项 加压前 通知 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加压过 程中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现 场 加压过程中设专人监护 并 呼唱 13 拆接引线未恢复 临时 接地线未拆 变压器器 身及现场遗留工具 工作负责人在试验工作结束后 进行认真的检查 确认拆接引 线已恢复 临时接地线已拆除 变压器器身及现场无遗留工具 和杂物 14 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 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 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 日期 日期 注 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 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 不存在风险则 填写 未检查项空白 5 作业准备 5 1 人员配备 表 5 1 作业人员配备 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 电容式套管试验 211 绝缘油试验 21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11 测量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2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网部分 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 切值 tan 21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211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311 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 211 注 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 5 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 5 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序号名称规格 编号单位数量备注 1 数字式绝缘兆欧表 M 1 2 全自动介损测试仪 1 3 直流电阻测试仪 m 1 4 直流发生器 1 5 交流耐压成套设备 1 6 数字式万用表 1 注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 6 作业方法 6 1 作业条件检查 6 1 1 检查电抗器安装完毕 电抗器油循环已结束 符合试验条件 6 1 2 现场条件满足试验要求 6 1 3 检查工作票完善 工作安全措施完善 6 1 4 试验人员符合要求 熟悉相关资料和技术要求 6 1 5 相关试验仪器已准备 并保证其完好 6 1 6 检查电抗器外观完好 无机械损伤 6 1 7 电抗器接地已完善可靠 6 1 8 附件设备安装完毕 6 1 9 检查冷却器的各阀门已全部打开 油箱与本体的阀门已打开 电抗器本体无漏油现象 6 1 10 检查电抗器型号 名牌参数与设计一致 6 2 电容式套管试验 本项试验应在电抗器本体试验前 配合安装先完成 6 2 1 绝缘电阻 将套管用吊车吊起或用支架悬空 并使套管竖直 用 2500V 兆欧表分别测 量接线端对末屏及法兰的绝缘电阻 其值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与出厂值比较 不应有 明显偏差 对于 66kV 以上有抽压小套管的电容型套管 应用 2500V 兆欧表测量 小 套管 对法兰的绝缘电阻 其值不应低于 1000M 6 2 2 介损测量 用正接线法测量套管主绝缘对末屏的介质损耗 tan 及电容值 具体接线 按仪器所标示的接线方式进行 选择 10kV 电压测试 介损高压测试线应用绝缘带挂 好悬空 不得碰及其他设备或掉地 并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不得让人误入高压试验 区域 测得的介损及电容值与出厂值不应有明显差别 应符合交接标准要求 6 3 绝缘油取样试验 取油样时应在电抗器注满油并充分静置规定的时间后方可 最好选在晴朗相对湿度较低的午 后 用专用注射器在电抗器放油阀处抽取 盛油样的容器要预先烘干 现场取样时先用待试 验的电抗器油清洗 取好油样后 要密封好容器 然后及时送至相关部门检验 6 4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用直阻测试仪测量绕组直流电阻 测量时应记录好环境温度 以便与出厂值进行换算比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网部分 4 三相电抗器直流电阻相互间差值不大于平均值的 2 6 5 绝缘电阻 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测量 所有与绝缘有关的试验宜在绝缘油检验合格之后并尽量选湿度较低 一般不得大于 80 的 天气进行 绝缘测量之前 应检查绝缘兆欧表电量是否充足 对于要求测极化指数的电抗器 应检查绝缘兆欧表短路电流不低于 2mA 试验应记录好试验环境温度 以便换算至出厂相同 温度下进行比较 要求不低于出厂值的 70 要求测量绕组对地 绕组间及铁心对地和夹件 对地的绝缘电阻 6 6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5 6 1 试验时 要将介损仪高压试验线用绝缘胶带悬空 不与电抗器壳体接触 5 6 2 记录好试验时的环境温度 换算至出厂相同温度比较时 不应大于出厂值的 1 3 倍 测量数据如果与出厂偏差太大 应注意清洁套管或用导线屏蔽套管 减少套管的表面 泄漏电流 测量宜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天气进行 6 7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测量泄漏电流时宜在高压端读取 测量应选择相对湿度较低的天气 并记录环境温度 泄漏 电流值不得超过交接标准的规定 6 8 交流耐压试验 在电抗器的出线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可以采用外施工频电压的试验方法 也可以采用感应 电压的试验方法 尽量采用串联谐振感应耐压试验方式 可减少试验设备容量 电压等级在 110kV 及以上的电抗器中性点宜单独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值均参照交接标准进行 电抗器交流耐压试验时 应注意套管 CT 不得开路 6 9 附件检查 5 9 1 检查瓦斯继电器安装完好 用 500V 兆欧表检查瓦斯继电器接点绝缘 手动按下瓦斯继 电器试验按纽 检查瓦斯继电器接点闭合良好 5 9 2 检查冷却风机绝缘良好 通电运行风机 风机转向正确运行正常 两路交流电压切换 正确 6 10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按启动方案规定要求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 1 质量控制措施 7 1 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2 实测值与出厂值的变化规律应一致 3 三相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间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 2 4 电抗器和消弧线圈的直流电阻 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2 5 电抗器的直流电阻 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 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2 不同温度下 电阻值按照公式 7 0 3 换算 1 2 12 tT tT RR 式中 R1 R2 分别为温度在t1 t2 时的电阻值 T 计算用常数 铜导线取 235 铝导线取 225 7 1 2 铁芯必须为一点接地 对电抗器上有专用的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时 应在注油前测量其 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采用 2500V 兆欧表测量 持续时间为 1min 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7 1 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 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电阻值不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70 2 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 可按下表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 油浸式电力电抗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网部分 5 温度差 K 51015202530354045505560 换算系数 A 1 21 51 82 32 83 44 15 16 27 59 211 2 注 1 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 20 的绝对值 2 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3 电抗器电压等级为 35kV 及以上且容量在 4000kVA 及以上时 应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与产 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在常温下应不小于 1 3 当 R60s 大于 3000M 时 吸收比可不做考 核要求 7 1 4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电抗器电压等级为 35kV 及以上且容量在 8000kV A 及以上时 应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 值 tan 2 被测绕组的 tan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130 3 当测量时的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温度不符合时 可按下表 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 较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 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 K 5101520253035404550 换算系数 A 1 151 31 51 71 92 22 52 93 33 7 注 1 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 20 的绝对值 2 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3 进行较大的温度换算且试验结果超过本条第二款规定时 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7 1 5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电抗器电压等级为 35kV 及以上且容量在 8000kVA 及以上时 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 2 试验电压标准应符合下表 的规定 当施加试验电压达 1min 时 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值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油浸式电力电抗器直流泄漏试验电压标准 绕组额定电压 kV 6 1020 3563 330 500 直流试验电压 kV 10204060 注 1 绕组额定电压为13 8kV及15 75kV时 按10kV级标准 18kV时 按20kV级标准 2分级绝缘电抗器仍按被试绕组电压等级的标准 电抗器直流耐压时泄露电流与环境温度对应的泄漏电流值 在下列温度时的绕组泄漏电流值 A 额定电压 kV 试验电压峰值 kV 10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