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doc_第1页
自然辨证法.doc_第2页
自然辨证法.doc_第3页
自然辨证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及其各个阶段的特征(导论部分(人类自然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则几个阶段?各有什么持点?)人类自然观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带有自发的唯物主义的倾向和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它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物体中,在某种特殊的物体中去寻找这个统一。(2)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完全依据宗教迷信的邪说来描绘自然界的图景。它把自然界的万物看成是造物主的合目的的创造物,并把自然界的运动归之于上帝或神的推动,把人看成是只能服从于造物主的意志的受动者。 (3)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是绝对不变的,万事万物只在空间上被此并列着,并无时间上的历史发展。如果要说发展变化,那也只是物体的机械运动和事物数量上的增减,而且这种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 (4)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处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的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而自然界的这种水位的流动和循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运动物质内部的矛盾性,在于矛盾的对立和统一2、 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区别与联系)答:相同:1、中介:打交道、透视、通天地、天人合一 2、理性:思维、讲道理3、存在:生存方式、异化 4、边界:有限性、悖论区别:1、对象:宗教、哲学、科学 2、方法:直观、反思、实证3、特点:当然、应然、实然3、 科学的基本特征(1)客观真理性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2)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3)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4、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与联系5、 系统的特征(1)稳定性 有序性:是其所是(2)结构-功能 功能主义:不问是什么,只问能做什么 结构主义:不问是什么,只问什么结构(3)整体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结构要素 时空结构 整体性悖论(4)层次性 层次多,则复杂 系统中,处于低层次者,稳定性强 层次性悖论(5)非线性 相干性 反馈与负反馈 未来性 不确定性(6)自组织 它组织:组织命令是明确的、外在的自组织条件:非均匀、非对称、相干性无为而治藏富于民 (7)方向性 质的规定性:方向性、功能性 人属性 目的性6、 系统的自组织调节7、 科学抽象的基本特征8、 科学实验的基本特征9、 科学事实的基本特征10、 科学问题的基本特征 传统看法:观察,科学认识的逻辑起点现代看法:问题,科学认识的逻辑起点科学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域科学问题的意义:导向1.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发展,不轻易去否定同行的研究成果;2.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不生搬硬造,故弄玄虚。3.有科学定理或实践(实验)的依据,不违背科学的基本规律。11、 科学符号的概念12、 理论演绎的方法13、 理论建构的方法14、 复杂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出发点15、 中国科技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6、 创新与科技体制的关系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技术作为人类该着自然能力的标志,它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本世纪以来,技术除了指工具和机器之外,还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按照这样的观点,技术乃是实践经验、物质设备和科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劳动技能、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方法的综合。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范畴,是精神生产力。技术的本质特征有: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内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之中;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属于精神因素;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2 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答:首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性质功能:科学提供精神财富,技术提供物质财富。(2)问题结构:科学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以知识单元为结构;技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以操作单元为结构。(3)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由特殊到普遍,采用分析的方法;技术由普遍到特殊,采用整合的方法。(4)目标:科学追求唯一的知识;技术追求多元化形式。(5)评价标准:科学采用真理性标准;技术则是功利性和效用性标准。(6)劳动特点:科学劳动存在不确定性,个体性强;技术劳动确定性强,协作性强。(7)社会价值:科学主要是认知价值,技术主要是生产价值和军事价值。其次,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手段和经验材料,是检验科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技术的发明往往依赖于某个科学原理,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而技术则是科学原理的有目的的应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再次,二者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科学正逐步技术化,科学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技术在不断科学化,技术是科学的物化,发源于科学;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一些研究同时兼备科学和技术的特点。弄清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学和技术的各自特点,充分认识和利用二者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科研中有效利用技术手段,以技术推动科学发展;在技术活动中加强科学的引导作用,以科学为指导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注重科技一体化趋势,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3 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进入20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开端的自然科学革命,把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现代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宇观领域,使得自然科学中出现了新发现、新发明,并对自然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必然孕育着新的自然科学。科学革命使得自然科学不断的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这样,一些综合性很强的横断学科和交叉学科就相继涌现。4 辩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答: 现代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 20世纪初三大领域(宇宙世界;微观世界,复杂世界)的科学突破对现代之然观的产生起到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拉开了20世纪初科学革命的序幕。而相对论、量子论假说则是这场革命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