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对重庆经济的贡献简析.doc_第1页
金融业对重庆经济的贡献简析.doc_第2页
金融业对重庆经济的贡献简析.doc_第3页
金融业对重庆经济的贡献简析.doc_第4页
金融业对重庆经济的贡献简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业对重庆经济的贡献简析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7-4-29 来源:本站 浏览: 3026次 字号:大 中 小金融业由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活动组成。其中,银行业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含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银行(即政策性银行)。证券业包括证券市场管理、证券经纪与交易、证券投资、证券分析与咨询活动。保险业包括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和保险辅助服务活动。其他金融活动包括金融信托与管理、金融租赁、财务公司、典当以及其他未列明的金融活动。 一、重庆金融业增加值的现状 (一)重庆市金融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市有金融业法人单位621家,产业活动单位4299家(见表1)。全市金融业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1)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全市共有各类银行业法人409家,银行业产业活动单位3642家,分别占全市金融业的65.9%和84.7%。(2)保险业加速发展。2004年末全市共有保险业法人156家,保险业产业活动单位565家。其中50%的法人单位在2000至2004年期间开业,迅速扩张的态势明显。(3)证券业不景气,本市仅14家法人单位,45家产业活动单位,分别占全市金融业的2.2%和1%。(4)金融服务功能薄弱,有待发展完善。2000年以来,全市仅有为数不多的重庆融众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重庆办事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重庆办事处等金融机构相继在渝开业。数量质量与发达地区比,有较大差距,重庆金融市场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二)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的状况:核算资料显示,200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为92.98亿元(见表2),比上年同期增长9.1%。从金融业增加值的行业构成看,2005年银行业及其他金融活动单位增加值占比高达95.2%,保持绝对主导地位;其次为保险业增加值占4%。从金融业增加值的项目构成看,企业所得的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合计占48.8%,个人所得的劳动报酬占37.7%,国家所得的生产税净额占13.5%。 表1: 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情况表 单位:亿元 金融业 其 中 银行业及 其他金融 活 动 证券业 保险业 增加值 92.98 88.52 0.71 3.75 劳动报酬 35.09 30.77 0.84 3.48 生产税净额 12.53 10.54 0.75 1.24 固定资产折旧 10.23 9.49 0.33 0.41 营业盈余 35.13 37.72 -1.21 -1.38 三、金融业对重庆经济的贡献分析 (一)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减弱,且波动性较大 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0%(见表3),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表2:直辖以来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贡献率和拉动力表 单位:% 年 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GDP增长率 11.0 8.4 7.6 8.5 9.0 10.3 11.5 12.2 11.5 比 重 4.5 4.6 4.2 3.8 3.7 3.5 3.3 3.0 3.0 贡献率 3.5 5.7 7.4 7.6 2.8 3.5 3.3 5.3 3.1 拉动力 0.4 0.5 0.6 0.6 0.3 0.4 0.4 0.6 0.4 从直辖以来的变化趋势看,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小,且逐年下降。最大值(1998年4.6%)和最小值(2005年的3.0%)之间相差1.6个百分点。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波动则更大,呈波浪式变化。贡献率最高的2000年达7.6%,表明2000年全市生产总值8.5%增长中,有约0.6个百分点是由金融业拉动的。最低为2001年,由于当年金融业增加值的下降,其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降到最低点!为2.8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也只有0.3个百分点。以上说明重庆金融业的发展与重庆市的直辖地位不太匹配。 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的直接贡献波动较大,主要是近几年信贷资金相对于财政资金来看增长速度趋缓,其次是证券市场的长期低迷,使证券业的经营业绩不断下滑,进而影响了整个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稳定性。 (二)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的间接支持作用不变、贷款流向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直辖以来,影响全市经济增长的各类主要资金总量累计达6086.52亿元。各类资金的主要特点是:(1)财政资金是稳定的资金来源,占资金总量的42.80%。从增速看,财政支出除2003年仅增长13.4%以外,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均在20%左右,2005年为28.9%。(2)信贷资金是主要的资金来源。19982005年累计新增本外币贷款达2876.36亿元,占全市资金总额的比重为47.30%。从增长速度看,与财政资金的增速比较有逐渐减弱的趋势。(3)直接融资规模最小,波动性最大。19982005年直接融资累计融资额仅占全市资金总量的4.46%。其中,1999年仅为23.4亿元,2000年则高达46.1亿元。(4)利用外资除1998年和1999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呈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呈增长态势。 表3: 19982005年重庆市资金总量表 单位:亿元、 指标 年份 资金总量 财政资金 信贷资金 直接融资 利用外资 绝对额 增长速度 绝对额 增长速度 绝对额 增长速度 绝对额 增长速度 绝对额 增长速度 1997 466.09 115.16 224.69 44.92 81.32 1998 419.34 -10.0 135.94 18.0 206.96 -7.9 30.77 -31.5 45.67 -43.8 1999 441.37 5.3 162.37 19.4 228.52 10.4 23.41 -23.9 27.07 -40.7 2000 549.04 24.4 202.46 24.7 271.90 19.0 46.09 96.9 28.59 5.6 2001 552.51 0.6 255.55 26.2 236.89 -12.9 24.93 -45.9 35.14 22.9 2002 728.67 31.9 345.07 35.0 307.39 29.8 38.92 56.1 37.29 6.1 2003 1053.36 44.6 391.36 13.4 577.23 87.8 37.86 -2.7 46.91 25.8 2004 1091.20 3.6 485.12 24.0 514.28 -10.9 35.32 -6.7 56.48 20.4 2005 1251.03 14.6 625.35 28.9 533.19 3.7 34.18 -3.2 58.31 3.2 累 计 6086.52 2603.22 2876.36 271.48 335.46 备注:该表增长速度为现价 由于信贷资金是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利用19972005年的数据,以GDP总量作为因变量,贷款余额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见表5),可以得到贷款与GDP之间的关系,我们以此来分析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间接推动作用。 从总量上看,贷款余额与GDP总量的相关程度很高, 方程的R2(相关系数)和调整后的R2均在0.98以上。方程表明贷款余额每增加1个单位,GDP将增加0.709个单位。 表4: GDP与贷款回归关系分析表 因变量 自变量 回归方程 T统计量 R2 调整后R2 GDP 贷款余额 GDP0.7090L+382 20.4697 0.9859 0.9835 从结构上看,贷款流向与全市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2005年末,全市贷款余额中第一产业贷款余额占25.9%,比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全市GDP比重高出近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贷款余额占42.5%,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占12.7%(见表6)。个人消费贷款中,90%以上为住房消费贷款,其最终流向是房地产业,如果将这部分贷款余额计入房地产业,则第三产业贷款余额的比重超过了五成,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高出11.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贷款余额所占的比重仅为31.6%,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低近10个百分点。 从各行业的情况看,贷款集中流向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房地产业。2005年末,全市贷款余额中,这三个行业的贷款余额占了近八成。其中,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含个人消费贷款)所占比重为24%,比房地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出19.3个百分点;工业贷款余额所占比重为28.1%,比工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低5.2个百分点。 表5: 2005年末贷款余额和GDP行业分布情况表 单位:% 行业名称 行业贷款比重 行业增加值比重 第一产业 25.9 15.1 农林牧渔业 25.9 15.1 第二产业 31.6 41.0 工业 28.1 33.3 建筑业 3.5 7.7 第三产业 42.5 43.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3 7.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3 2.8 批发和零售业 6.8 9.0 住宿和餐饮业 0.9 2.2 金融业 1.7 3.0 房地产业 11.3 4.7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8 4.4 教育 2.2 4.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7 1.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7 0.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8 3.8 个人消费贷款 12.7 - 四、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思考 重庆的金融业正处于大力提升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WTO过渡期的即将结束和政府对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的重视,重庆金融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形势,重庆应当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市场的导向作用和企业的集聚效应,努力解决目前金融业发展与重庆直辖地位不匹配的问题,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金融服务意识和水平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具有信息、人才等发展金融业的独特优势,多年来,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2005年末,全市共有36家一级支行、储蓄所1610个、保险代理公司17家,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了13家、93个、5家。截至2005年底,全市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已有7家。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实施金融集聚战略,大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可以预见,全市金融机构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其对金融业增加值水平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加快金融业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强电讯、网络等金融配套设施的建设,为金融业的发展打好硬件基础。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大力支持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二是努力为每一个金融企业提供务实高效的服务。在金融企业的入驻、注册登记、税费缴纳、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简化审批、审核手续,多为金融企业提供便利。完善和改进服务程序,通过全程办事代理制和网上互联审批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为金融企业服务的工作效率。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帮助金融机构解决遇到的问题。加强与辖区内全国性金融机构的战略沟通,为在渝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的职能转换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民的金融意识,积极向国内外宣传和介绍重庆的金融优势和金融政策,提升重庆金融业的总体形象。 (二)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重庆金融业务和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市场,其他市场如债券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租赁市场、期货市场等规模都较小,金融市场结构不平衡。从金融业增加值的行业构成看,2005年银行业及其他金融活动单位增加值占比高达95.2%,保持绝对主导地位;其次为保险业增加值占4%。金融资产、金融业务的过度集中导致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服务效率受到了影响。除了市场大结构不合理以外,各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也不合理,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经营同构化现象严重。例如,银行业务集中度过高,对大客户争夺激烈,适合小客户、低端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严重不足;证券业务主要集中于经纪、自营、承销等有限几个品种上,证券公司间存在过度竞争;保险险种主要集中于寿险和普通产险,单一险种规模过大。 大力推动符合重庆特色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增强金融市场的功能。一是要努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在目前的情况下,应着眼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需求,积极争取那些需要建立但还未建立的要素市场。例如,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的三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目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重庆应积极向中央争取,力争使三板市场在渝落户。二是要大力推动重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各项产权交易制度,在为国家及本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做好服务的同时,吸引非国有产权和异地企业进场交易,努力使重庆产权交易所成为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三是要大力发展金融中介市场。金融中介机构是连接市场和客户,提供信息、法律、咨询等各种专业化服务的市场所在,其数量和水平直接影响金融业的发展。应给予中介机构政策支持,以市场为基础发展投资咨询、资信评级、信用担保、资产评估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