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_网络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概述_第1页
岗位职责_网络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概述_第2页
岗位职责_网络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概述_第3页
岗位职责_网络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概述_第4页
岗位职责_网络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网络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网络经济中政府职能的转变网络经济中的经济政策网络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实现 第一节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 一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干预 1 资本主义早期对政府职能的认识 1 重商主义时期15世纪下半叶 西欧资本主义开始兴起 资本主义商业需要借助于国家的力量 开拓外国市场 加速资本积累 形成商业资本家与封建统治着的联盟 并产生最早的国家干预理论与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实质上是出口垄断主义 外汇管制和贸易顺差 认为金银的输入才能代表国家财富的增长 而国家干预是国家财富增长的保证 因此 重商主义极力主张国家采取各种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 使经济活动符合扩大出口 输入货币的要求 形成原始的 不发达的国家干预主义 2 自由竞争时期 到18世纪50至60年代之后 西方国家相继进入自由竞争时期 其后的100多年里 政府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其理论依据就是经济自由主义 主要代表有亚当 斯密 萨伊和马歇尔 亚当 斯密 经济自由主义的最先倡导者 提出 看不见的手 理论 政府只需起到 看门人 或 守夜人 的作用 萨伊 亚当 斯密的忠实信徒 发展了斯密的理论 提出了 萨伊定律 即供给创造需求 市场自动均衡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保证经济活动的自由进行 马歇尔 自由经济理论的集大成者 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手段 将自由经济理论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 使其系统化和规范化 2 市场失灵理论的提出及其内容 1 市场失灵理论的提出在早期的经济理论中 市场机制是完美无缺的 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神话 现实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市场机制并非那么完美 而是存在着诸多缺陷 在许多情况下 市场并不能自动达到最优 或者根本就不起作用 这种情况 被称为 市场失灵 1958年 弗朗西斯 巴托发表 市场失灵的剖析 一文 提出市场失灵的问题 他把市场失灵的原因归结为外部性 公共产品 市场垄断 不确定性几个方面 其后 凯恩斯 萨缪尔森 斯蒂格利茨等又增加了偏好不合理 信息失灵 收入分配不公等内容 构成市场失灵理论 2 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 1 非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摩擦失业 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因此 也就不存在充分就业的自动均衡 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特例 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才是常态 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这是市场机制所无法解决的 2 不完全竞争市场机制的充分作用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 而现实则是不完全竞争 包括垄断 寡头垄断和自然垄断 造成垄断的原因又与资源天赋特性 技术创新 竞争赢家 成本特性等非市场因素有关 在垄断的情况下 价格的作用失效 3 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本身 就表明市场失效 过去的经济理论将外部性排除 但外部性是客观存在 无论是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都会使资源配置的结果偏离最优状态 这是市场所无法解决的又一问题 4 信息失灵信息失灵是指经济主体具备达到最优状态的信息条件 即完全信息 而完全信息又是市场充分作用的又一条件 但现实经济主体很难达到完全信息 市场机制无法充分作用 5 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只解决效率问题 但不能解决公平问题 市场经济在公平的规则下产生不公平的结果 贫富差距扩大 市场机制无法保障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3 混合经济下的政府干预 看的见的手 1 凯恩斯主义与政府干预学说1929 1933年西方国家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使自动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破灭 1936年 凯恩斯发表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 提出政府干预学说 并开创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凯恩斯认为 以往的许多结论是从微观角度做出的 但这些结论放在宏观层面就不一定正确 合成推理的错误 微观层面的供求均衡并不一定就会带来宏观层面的均衡 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当总供给 总需求经济萧条总供给 总需求通货膨胀 凯恩斯 总供给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 各种生产要素收入总和 工资 利息 地租 利润 消费 储蓄总需求 用于消费的支出 用于投资的支出 消费 投资总供给 总需求 意味着消费 储蓄 消费 投资 即储蓄 投资但是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导致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边际投资效率递减 导致边际投资倾向递减 因此 储蓄 投资 即总供给 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并非市场原因引起 因此也不能靠市场解决 解决办法 政府干预 加入政府因素总供给 消费 储蓄 政府税收总需求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当总供给 总需求 即消费 储蓄 政府税收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消费 储蓄 政府税收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总供给 总需求以上为财政政策 还可以采取货币政策 通过发行国债 调节中央银行准备金率和贴现率 改变货币供应量 改变投资和储蓄 进而促使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则 2 罗斯福新政与福利社会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奉行自由主义的胡佛总统束手无策 1933年3月 罗斯福总统上台 开始实行重大变革 3R政策 Reform Recovery Relief 称为 罗斯福新政 整顿金融 对银行进行休整 审查并颁发许可证 制定银行法 建立联邦储备体系 整顿农业 建立农业调整管理局 以行政手段限制生产 并对农民进行补贴 整顿工业 制定公平竞争公约 设立公共工程署 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以工代赈 对失业工人实行救济 新政帮助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开创了政府干预的先河 新政尽管早于凯恩斯主义的出现 但验证了凯恩斯主义 从此 政府干预被各国广泛采用 并发展为全能政府和福利社会 3 政府干预的实现途径 1 政府调控政府利用各种政策工具 对市场进行调节 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达到政府调控的目的 政府调控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等 2 政府经营对存在市场失灵的行业 由政府直接投资和经营 如一些自然垄断行业 铁路 航空 邮政 通讯等 正外部性事业 如医疗教育等 3 政府激励通过一些措施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引导 如通过补贴 减免税收激励个体与政府目标保持一致 对不符合政府目标的行为通过增加税收或罚款进行抑制 4 政府规制如果激励的成本太高或效率太低 则利用政府的强制力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规制 这种规制是以法律为基础 如制定反垄断法 安全生产法 食品卫生法等 来维护经济秩序 限制个体的负外部性行为 二 政府失灵理论与有限政府 1 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1 凯恩斯主义的困境在20世纪50至60年代 西方国家出现20余年的经济繁荣 其中 除了战后重建和石油的廉价供给外 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起了重要作用 但到60年代末 西方国家经济开始不景气 70年代初 爆发石油危机 西方经济增长骤减 之后进入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时期 在滞涨面前 凯恩斯主义又显得无能为力 因为按照凯恩斯的办法 要促进经济增长 就要加大通货膨胀 要抑制通货膨胀 就会抑制经济增长 因此 凯恩斯主义受到怀疑 而原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人开始受到关注 这些人的观点被称为 新自由主义 2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亚当 斯密的老自由主义而言 新自由主义者主张取消或减少政府干预 恢复自由竞争 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是与凯恩斯主义同时诞生 只是在凯恩斯主义盛行时没有成为主流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哈耶克 弗里德曼 布坎南 阿罗等 哈耶克在30年代就坚决反对政府干预 而且其矛头直接指向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哈耶克认为 知识和信息分布是不均匀的 任何组织和个人想集中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是徒劳的 计划经济则正是企图集中所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集中决策 而这一决策则注定是行不通的 因此 必须进行强制 所以所有计划经济都是通向奴役的道路 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干预也是同样道理 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弗里德曼也是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主要从货币供应角度阐述其自由主义主张 弗里德曼认为 货币供应失衡是一切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凯恩斯主义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 势必产生财政赤字 就不得不通过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 造成通货膨胀 同时政府干预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 使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主张减少政府干预 控制货币发行 然后由市场自行调节 布坎南属于后期的新自由主义代表 他的理论称为 公共选择理论 包括个人利益方法论 政治交易理论 认为政治活动也是一种交易 和市场交易一样 只有通过自由的选择 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利益均衡 光靠作为个体的政府组织或政治家个人来决定这种均衡是低效率的 而只有在市场作用下的公共选择才是最有效率的机制 阿罗也属于公共选择学派 他列出了有个人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的5项必要条件 个人理性原则 选择方案独立原则 帕累托原则 非个人独裁原则 定义域非限制性原则 最后得出结论 任何社会选择的规则要同时满足以上5个条件是不可能的 被称谓 阿罗不可能定理 唯有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 才有可能满足阿罗不可能定理 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均衡 3 撒切尔新政与里根主义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对西方国家政府产生很大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末 英国撒切尔政府首先开始了新自由主义的实验 主要推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政策 包括 国营企业私有化 减少政府对工资 价格 外汇的干预 削减政府开支 减少财政赤字 降低税率 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率 抑制工会在工资增长中的作用 1980年美国里根总统上台 也开始实行新自由主义 采取的是供应学派的主张 但与英国大致相同 包括 削减政府开支 降低税率 放宽政府管制 控制货币发行等 新自由主义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转变 8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反而低于7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 使英 美两国不得不放弃新自由主义的做法 又重新回到凯恩斯主义的老路 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 新凯恩斯主义 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引起了人们对政府作用的重新思考 即政府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由此产生政府失灵理论 2 政府失灵理论的提出及其内容 1 政府失灵理论的提出事实证明 政府干预并不是总能达到目的 许多政府出于良好的愿望而制定的计划产生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伴随着政府干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 政府的规模也在不断膨胀 政府办事效率低下 官僚主义以及腐败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这种背景下 政府失灵理论应运而生 政府失灵理论是与新自由主义主张相联系的 许多新自由主义者在论证其观点时 往往是以政府失灵为前提 最早是由克鲁格提出 寻租 理论 其后是布坎南的政府官员和机构 经济人 理论 另外还有斯蒂格利茨的政府信息不对称理论等 布坎南 2 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原因 1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和原因 但政府同样也面临不完全信息的问题 政府决策要想达到最优 必须是以完全信息为前提 而事实是政府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信息 使政府无法做出最优决策 导致政府失灵 2 缺乏激励和约束在私人部门产权是明晰的 配置自己的资源 对决策者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 而公共部门的产权是不明晰的 政府机构和人员配置的是公共资源 别人的资源 对决策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 计划结果的不确定性经济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一项计划的事实结果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在事先很难预料到 在不确定存在而且程度较高的情况下 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就很难得到保证 4 决策者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不一致性政府决策是由政府中的个人做出的 而决策者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存在差异 作为政府官员要以公众利益为目标 但作为单个的 经济人 又要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这种差异导致政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谋取利益 即寻租行为的产生 5 政府干预的外部性与其他活动一样 政府干预也会产生外部性 即干预目标以外的结果 这种外部性主要是负的外部性 即政府干预的副作用 因为一些政策意味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调整 有得必有失 产生消极影响 3 矫正政府失灵的途径 1 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公共产品的生产往往缺乏效率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竞争 形成政府垄断 解决的办法是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 迫使公共部门提高效率 包括 公共部门权利的分散化 公共部门的私人承包 各地方政府的相互竞争等 2 在公共部门建立激励机制公共部门的产权不明晰 是政府部门缺乏效率的另个重要原因 可以采取公共部门非公有化的方法 明确公共部门的产权 对公共部门实行企业化 市场化运行 以强化公共部门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提高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 3 协调政府人员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差异 是政府官员作为经济人寻租和腐败的原因 如果缩小这种差异 协调好政府官员个人与公众的利益关系 就可以抑制和减少寻租及腐败行为 例如将政府机构和人员的利益与效率挂钩 将提高效率节约的成本作为奖金或预算外资金 提高公务员工资 加大腐败的机会成本等 4 完善政府管理的制度设计和社会监督机制改善政府管理 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 还要靠科学的制度设计 如委托 代理制度的设计 政府官员的准入和淘汰制度的设计等 另外要强化社会监督机制 使政府的行为公开 透明 改变信息不对称 减少道德风险 3 对政府职能的再认识 有限政府 1 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针对政府失灵理论 斯蒂格利茨进行了反驳 他认为 没有证据证明私营部门就一定比政府部门效率高 所以 政府失灵并不比政府失灵更糟 当然 政府效率低是事实 但市场失灵是无法改变的 而政府失灵则是可以改变的 政府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改变效率 减少政府失灵 并且 由于政府的特性 政府具有征税权 强制权等 可以做到市场做不到的事情 改善市场的效率 减少市场失灵 2 政府部门的交易费用分析 按照科斯的理论 市场交易与企业内交易都有交易费用 而交易费用的高低决定了在市场与企业两种制度之间的选择 借用这一方法 我们把政府的管理也视为一种交易 同样也具有交易费用 这样 我们就可以通过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交易费用的比较 来说明在二者之间的制度安排 假定 1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形式 即经济运行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来完成 也可以通过政府调节来完成 2 市场调节存在交易费用 市场调节的交易费用为市场失灵带来的损失 3 政府调节可以弥补市场失灵 因此可以减少市场调节的交易费用 市场调节的交易费用随政府调节的增加而减少 4 政府调节也存在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为政府失灵带来的损失 政府调节的交易费用随政府调节的增加而增加 均衡点 政府调节交易费用 市场调节交易费用此时 总交易费用最低 最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 市场调节 政府调节 100 100 市场调节 政府调节 政府职能的交易费用分析 3 有限政府理论 有限政府的分析逻辑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 现代经济活动不能没有政府的介入与干预 但又由于政府失灵的存在 政府的介入与干预又必须是有限度的 因此 一个有效率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有限的政府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1 有限政府的角色有限政府的角色是 守夜人 第三方政府 超越一切私人部门 只掌舵不划船 只为经济活动制定规则 但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有限政府的职能是公共政策职能 2 有限政府的边界有限政府的边界也就是公共领域与公众领域 私人领域的边界 公共领域 核心公共产品 纯公共产品 政府提供 公众领域 非核心公共产品 混合公共产品 非政府组织提供 私人领域 已经转化为私人产品的公共产品 私人提供 有限政府的职能要严格限制在公共领域内 对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事情不进行干预 3 有限政府的职能有限政府的职能同样包括管理和服务 管理 对公众和个体行为的规制 服务 为公众和个体提供纯公共产品 一般情况下 有限政府的管理职能尽可能最小化 服务职能尽可能最大化 第二节网络经济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 网络经济中的经济运行机制 1 网络经济下的市场调节 网络依然是市场经济 因此市场机制依然是网络经济最基本的调节机制 而且 在网络经济下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发生改变 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但是 在网络经济下 出现了一些一般市场经济下所没有的经济现象 如边际收益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等 又导致新的市场失灵 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 2 网络经济下的政府调节 由于网络经济下同样存在市场失灵 因此网络经济下依然需要政府调节 同样 由于政府实施信息化改造和电子政务 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增强 政府调节效率大大提高 然而 在网络经济下政府失灵的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 同时网络经济运行的有序性大大提高 所以政府在调节的范围和内容上相应缩小 同时由于经济运行规则发生改变 政府调节的目标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如垄断的规制问题 3 网络机制 第三只手 网络经济下除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外 还有第三种调节机制 网络机制 网络机制是通过经济网络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达到协调与均衡的调节机制 在网络系统中 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 各成员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 从而促使各成员由追求个体目标最优转为追求整体目标最优 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达到相对的统一 网络机制是对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补充 起到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起不到的作用 4 网络经济下的经济运行 网络经济下的经济运行是三种调节机制并存 一般情况下由市场调节 市场失灵部分由网络调节 市场与网络调节均不起作用的时候再由政府调节 因此 在网络经济下 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是扩大了 而是缩小了 但在经济调节的功能缩小的同时 政府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则大大加强 政府可以将其更多的精力 用于对社会与公众的经济事务提供各种行政服务的功能上 二 网络经济中的政府宏观调控 1 网络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对象 网络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的经济 其中 虚拟经济占据着越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 在网络经济中 政府宏观调控对象不再像传统经济那样是以实体经济为主 而是以虚拟经济为主 2 网络经济中宏观调控的依据 网络经济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依据不再是不完全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估计和预测 决策也不再是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而是根据实时的经济信息和数据 通过计算机的强大处理功能进行模拟后经过优化和筛选 再对实际的宏观调控做出最后的决策 3 网络经济中宏观调控的手段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 信息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也被应用到政府宏观调控过程 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 并且 网络经济中的政府可以将经济手段与网络手段相结合起来 即通过信息网络来传递政府调控所发出的信息 利用网络来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 三 网络经济中政府职能的重新构造 1 网络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1 政府的决策更加分散和民主政府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和网络化 以避免信息在多环节传递中的阻滞和失真 提高行政效率 同时 行政组织对社会更加开放 权力结构进一步分散化 行政决策的民主性进一步增强 2 政府的管制功能进一步弱化政府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 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 政府必要的适当的管制主要表现在资源有限 紧张的领域或对社会环保等方面有负面影响的经济行为中 3 政府的行为更加公开和透明政府应主动寻求公民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反馈 实行政务公开 保持政府与公民 社会之间的信息渠道联系与沟通 打破对非保密性信息的垄断 向公众提供他们需要的政府信息 4 政府管理的目标更趋向宏观政府从生产经营活动中退出来 作为经营秩序的维护者 从社会公正的角度调节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行为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宏观调控职能来规范和引导市场 同时承担社会公共事业管理职能 向公众提供市场无法提供或不愿意提供的公共产品 2 网络经济中政府及其职能的转变 1 网络经济中政府组织的转变 1 电子政府网络经济下的政府是以电子计算机以及信息网络技术武装起来的政府 政府的工作以电子化 网络化的方式进行 政府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大大增强 政府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 虚拟政府网络经济下很多政府事务可以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处理 如各种文件 证件的查验 审查甚至批准等 因此一些政府机构和部门被虚拟化 政府的机构可以大大精简 人员可以大大减少 另外 由于计算机不会徇私舞弊 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 2 网络经济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1 第三者政府网络经济下的政府不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而是作为第三方 为经济活动提供保障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限制在制定统一的游戏规则 规范经济主体行为 充当经济活动的 裁判员 同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战略指导 2 服务型政府网络经济下政府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 由对经济活动的管制转变为服务 成为一个服务型的政府 在网络经济下 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这些服务是具有外部性的 而且由私人不能提供的 需要由政府来承担 3 网络经济中政府的信息管理职能 1 公共信息资源的配置 网络经济下存在着许多公共信息资源 这些资源如同矿产一样 由私人配置是缺乏效率的 因此 政府必须承担对公共信息资源的配置职能 2 公共信息设施的建设 公共信息设施是信息社会和网络经济的物质基础 由于公共信息设施的投入巨大 周期长 而且具有外部经济 因此不适宜采取私人投资的方式 必须由政府来承担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供给 3 公共信息的收集与传播 信息可以分为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两种 私人信息是一种专有的信息 它只为某个特定的所有人所拥有 私人信息由个人进行收集 生产 要获得私人信息必须按照其价值购买 公共信息则是一种公开的信息 为所有人所共享 公共信息的收集 生产 同样需要支付成本 但由于其共享性 无法由私人生产 因此 公共信息的收集和传播职能只能由政府承担 4 公共信息环境的治理 网络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 经济活动很多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的环境下进行 对公共信息环境治理 建立网络活动秩序和规则 保障网络活动的安全 就成为政府在网络经济下的另一项重要的职能 第三节网络经济中的经济政策 一 网络经济中的产业政策 1 产业政策的基本内涵 产业政策就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 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 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 产业政策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 1 产业结构政策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比例关系 2 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组织结构 3 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结构形态 2 网络经济中的产业演化 1 信息产业的崛起信息产业一般指以信息为资源 信息技术为基础 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 生产 和应用 以及对信息进行收集 生产 处理 传递 储存和经营活动 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 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生改变 信息产业代替了原来占主导地位的产业 而成为新兴的主导产业 2 产业结构的软化产业结构软化的含义 一是指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软产业 主要指服务业 的比重不断上升 出现 经济服务化 趋势 二是指随着加工高度化过程和技术集约化过程 在整个产业过程中 对信息 服务 技术和知识等 软要素 的依赖程度加深 网络经济的出现 导致产业结构软化的趋势 出现前向和后向软化 外延式软化和内涵式软化 3 产业之间的融合产业之间的融合是指在知识分解和融合的基础上 由于大量新生技术日益趋同而形成新的知识产业群 以及产业技术融合而导致的产业重叠加深 使产业边界具有了越来越不清晰的趋势 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 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它产业渗透 融合 并形成新的产业 二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使传统产业的技术结构发生质的改变 从而演化带有新的技术特征的新产业 三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 即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 实现产业间的相互渗透 融合 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 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 3 网络经济中的产业发展及措施 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则是一组包含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和许多位于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其他技术的产业群体 在网络经济中 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起到引领和先导作用 但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所具有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特点 完全的市场机制作用下 其发展的动力不足 因而需要有国家的力量来加以推动 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2 建立和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技术与知识的创新具有外部性 可以通过技术与知识的外溢 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然而 由于创新者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 导致人们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创新动力不足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通过政府的一系列激励和补偿政策 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 构造符合创新规律和要求的一整套科学 有序的创新工作程序和方法 整合创新要素网络 以促进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 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效率 3 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国家的投入将成为科学技术投入的主导力量 国家应不断增加国家财政对科学技术研究的经费投入 支持重大的基础性研究项目和工程 同时 建立起科学技术投入的促进机制 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来鼓励社会资本对科学技术的投入 建立多层次 多元化的对科学技术进行投融资的渠道 确保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增加 4 推进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对科学技术的转化加以推动 以加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一是积极推动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的紧密联系和结合 以减少科学技术转化是阻碍 二是积极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的建设 建立有效的技术交易平台和机制 提高科学技术转化的效率 三是完善知识产权的制度和法律 为科学技术的转化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5 实施教育与培训计划把发展教育当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最重要的战略措施 既要重视发展高等教育 也重视基础性的义务教育 既重视培养高技术人才 也重视培养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工人 通过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 同时也造就一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 二 网络经济中的反垄断政策 1 网络经济中的垄断问题 网络经济中更容易出现一家企业独占和垄断的问题 原因 1 信息网络产品的规模经济信息网络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一直处于递减的趋势 因而企业在后期的生产规模越大 其收益也就越高 2 信息网络产品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的存在决定了信息网络产品的用户越多 该产品的价值越大 由此形成正反馈效应 促进用户网络的自我扩张 3 信息网络产品的技术壁垒由于对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制度保护 加之创新技术和专有知识的不易扩散和难以仿制的特点 创新企业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技术垄断 对潜在竞争企业形成技术壁垒 2 对网络经济中垄断的再认识 在信息网络产品的平均成本呈不断递减趋势的情况下 垄断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竞争性垄断 1 垄断并不像传统经济那样必然导致企业减少产量以获取超额利润 相反还会促使企业扩大产量 在更低的成本水平上获得更多的利润 2 垄断也并不必然会使消费者的福利减少 因为垄断企业要保持其技术领先的地位 就必须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而技术的进步则将给消费者带来性能更好 价格更低廉的产品 使消费者的福利不是减少而增加 3 在网络经济中的垄断还并不必然会导致产品的价格上升 因为有潜在的竞争者的存在 一旦垄断者将价格提高到平均成本之上 就立刻会有潜在的竞争者进入 并取代垄断者的地位 实际上 信息网络产品的规模经济使垄断企业的成本更低 因而更有条件不断地降低产品的价格 3 网络经济中反垄断政策的调整 1 对于竞争性垄断的政策竞争性垄断不会造成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反而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和增进社会福利 因此 对于网络经济中这中由于需求方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垄断也就没有必要进行政府的干预 而是应该让其在市场的作用下来实现一种竞争性的垄断均衡 政府不仅不应该限制和禁止这种垄断 反而还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对这种自然形成的垄断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 以维护和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 2 对于非竞争性垄断的政策网络经济中非竞争性的垄断也同时存在 政府对于那些属于非竞争性的垄断行业和垄断行为依然要采取规制政策和措施 以保障有效竞争的开展 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利益 但政府对垄断的规制仅限于非竞争性垄断的行业和行为 不能超出这一范围 而且 一旦垄断被打破 竞争形成 政府就应该停止干预 恢复到由市场调节的正常状态 三 网络经济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1 网络经济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网络经济中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共享知识与私有知识 第一类知识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需要保护的是第二类知识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来实现的 知识产权制度是以法律的形式对创新知识进行产权归属界定和激励保护的重要制度 它通过知识产权立法对创新知识授予一定时间内的独占权来实现推动知识创新的目的 网络经济中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新问题 1 知识的复制与传播更容易 2 知识产权的界定更困难 3 知识产品的网络效应 2 网络经济中知识产权的新变化 1 知识产权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