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提纲【精排】.doc_第1页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提纲【精排】.doc_第2页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提纲【精排】.doc_第3页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提纲【精排】.doc_第4页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提纲【精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 地球的形状请举例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3、 地球内部的结构(写出地壳其他部分的结构和特点) 3.2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经度和纬度:经线(经度)纬线(纬度0)形状特征半圆圆位置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互平行长短等长赤道最长指示的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最大度数值180900的确定本初子午线( 天文台)赤道度数的变化规律向西向东各180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90分布规律无数条,除0和180外,其余的都有2条无数条,除0外,其余度数的纬线有2条从两极看的形状辐射状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划分半球的界线20W、160 E赤道(0 纬线)4. 东半球包括: ;西半球包括: 5. 160 E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20 W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6. 纬度的划分: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0 3030 6060 902、 地图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1)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2)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越 表示的范围越 ,描述的内容越 ; 比例尺越 表示的范围越 ,描述的内容越 。比例尺的类型:大比例尺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0万分之一小于或等于100万分之一10万分之一至100万分之一七年级上3.3组成地壳的岩石学案 一 岩石类型以及特性岩石类型形成原因岩石特性举例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沉积岩砂岩、石灰岩变质岩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砂岩变质为石英岩页岩变质为板岩二 常见的岩石的特性 花岗岩: 玄武岩: 砂岩: 石灰岩: 大理岩: 三 三种岩石的联系以及转化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 地壳变动的证明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举例证明地壳变动根据上述地壳变动的现象,推测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2、 火山典型火山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有气态的( 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液态( 熔岩流) 和固态( 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 的。火山的分类:( )人类历史上周期性喷发( )人类历史前喷发后至今没有重新喷发( )长期熄灭的死火山,又是突然喷发3、 地震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与火山一样,也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请说出地震和火山发生地区的共同地区,并用板块运动的知识点解释四、地震的防范和预报(详见课本) 3.5泥石流 雅文教育4、 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特点: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2、 泥石流发生前的特有现象4、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等措施 3.6地球表面的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生长边界形成海岭或断层、消亡边界形成海沟或造山带? 3.7地形和地形图 雅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