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3 苏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3 苏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3 苏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3 苏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3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3 苏教版一、 教案背景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课前预习了解。二、预习生字生词。二、 教学课题 最后的姿势教养方面: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教育方面: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发展方面: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三、 教材分析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编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非常的好,是歌颂爱岗敬业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四、 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结合百度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五、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设置情景。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看几张图片。看这个村庄美不美?【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B1%B6%E5%B7%9D%E9%A3%8E%E5%85%89&ie=utf-8&in=11822&cl=2&lm=-1&st=-1&pn=43&rn=1&di=250541601350&ln=xx&fr=&fm=result&fmq=1362718196562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B1%B6%E5%B7%9D%E9%A3%8E%E5%85%89&ie=utf-8&in=11822&cl=2&lm=-1&st=-1&pn=43&rn=1&di=250541601350&ln=xx&fr=&fm=result&fmq=1362718196562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美)但是,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咱们来看一看当时的新闻。【百度视频】iqiyi/jilupian/xx0719/7dfd78dcc9aed255.html因此,谭千秋老师被评为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板书,齐读课题)让我们联系当时的环境,齐读课题,读出你的感情。二、扣题读书,直奔主题。1、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说说这最后的姿势是一个怎样的姿势呢?(指名回答)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齐读)师:谭老师在危难之际的选择并非偶然,因为在他的人生信念中始终闪现着这样一句话:(出示)“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在地震发生的前一秒,谭老师还在给学生们传授着这句话,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三、深入文本,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师:(过渡)这样一位用生命诠释师德灵魂的人,张开双臂这一最后的姿势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展现的呢?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的无比景仰再次走进那悲壮的一幕。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7自然段,画出描写地震来临前、来临时环境描写句子,并作旁批。 请把你画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感受。交流(出示)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急促。)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3、师: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谭老师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47自然段,画出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并认真做批注。交流(出示) “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1)指名读,说感受。(两名)在危急时刻,谭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同学们的安危,他拼命呼喊自己的学生快速离开,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2)师评价。(谭老师是来不及多想,大声喊道)那么谭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1)师:从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指名说感受,根据感受指导朗读。突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2)这段细节描写连续用了三个动词写出了在危难时刻,谭老师舍己救人的场景,谭老师在短暂的时刻那种以生命来换取学生生存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那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的姿势将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课文再次深情地朗读。5、师:这部分内容不仅用细节描写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谭老师那忠于职守,先人后己,在生死攸关之际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的伟大形象,还用了环境描写,(随即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那么这几处环境描写在文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呢?(烘托人物形象) 过渡:仅仅几秒钟,地动山摇。破碎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谭老师遇难了,他那张开双臂,保护学生的姿势成了永恒的瞬间!那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那一刻,他用行动证明了齐读出示“人生的价值”五、学习侧面描写,感悟人物形象1、小组内合作: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引用哪三位人物的话语?把他们的话多读几遍,你读出了一怎样的谭老师? 2、交流: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从他的评价中,你感受到谭老师怎样的形象?(誓死保卫学生)师:是啊,谭老师誓死保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让我们也永生难忘!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这评价中,哪个字牢牢抓住了你的眼球?让你感受到谭老师的什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以学生安危为重)人们的评价让谭老师的形象更丰满了,让我们对谭老师的印象更深刻了。这就是侧面描写的作用。我们以后在习作也可以学着运用。 六、感情升华:1、交流、小结: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不仅震撼了获救的四个学生,不仅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更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中国人,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2、领读:出示: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板书:英雄不死,精神千秋。3、这最后的姿势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爱,更重要的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人师应有的精神,那就是爱与责任。(板书:爱与责任)4、谭千秋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脑中,他的英雄事迹将载入史册,在事后他的妻子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让我们随着音乐共同朗诵这首诗。其实在地震中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这样的老师,比如说张米亚老师。还有很多很多,吴忠洪、瞿万容、袁文婷、向倩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下这些人物的资料,感受人物的品质。八、作业设计: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写一篇读后感。2、搜集汶川大地震中英雄教师的事迹在班上汇报。3、以“ 学习真有一套”或“ 真辛苦”为中心写一段话,试着用上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的 板书: 6、 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 英 爱 精雄 谭老师 神不 责任 千死 秋六、 教学反思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编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非常的好,是歌颂爱岗敬业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选入结合时代精神,体现苏教版教材的特点。总的来说,我的课堂是抓住一字(撑)、一词(诠释)、一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组织教学,这样一来,没有重点强调“爱与责任”,这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就是在教学中对三位人物的侧面描写强调没有,也抓住人物的话让学生理解体会谭老师的精神了,但没有特意强调这就是侧面描写,对习作的指导不够,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不深。主要也是由于没有教学用书,凭自己理解上课,在这课中忽略了侧面描写的学习。这是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的内容,要特别注意。附送: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荔枝教案 人教版 一、材内容简析:荔枝一文以荔枝为线索贯穿全文,赞扬了母亲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念念不忘母亲的恩情。本文描写十分细腻感人,如写母亲洗沙果的事时,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勤俭朴实、节约持家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无比关爱的品质,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与怀念之情。再如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动作,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对荔枝的喜爱,还可以体会到母亲看到荔枝,就犹如看到了儿子的一片孝心,心里特别的高兴。再如,课文写母亲利用上茶的机会端走沙果的事情,体会到母亲时时处处为儿子着想,尽管那盘荔枝是她自己买的,她把它就势端走了,自然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还体会到了母亲的机智。在课文中,这样描写细致的地方有很多,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微处,抓住一些重点词句与段落让学生读读想想,读读悟悟,深刻地领会文章中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二、 教学目标:、 识教育学点认识“挪、谋、辈、脉、剥、妥、贴、籍、偿、馋”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训练点自主学习能力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渗透尊敬老人、孝顺父母的教育。、 美育渗透点了解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四、 教学对象分析:本案例教学主要面向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大约保持30分钟左右,自我调节以及控制能力都相对还比较差,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五、 媒体设计:1、荔枝的相关文本资料、图片:(成熟的荔枝、去皮后的荔枝、荔枝核)2、生准备好有关荔枝的文本资料。3、师:设计好8张与荔枝相关的幻灯片。4、师:准备好手提电脑。序号媒体内容媒体类型媒体作用使用方法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谜语幻灯片引出今天的课题点击播放1分钟教师自制2封面幻灯片引出今天的课题点击播放1分钟教师自制3图片幻灯片了解荔枝点击播放2分钟教师自制4字幻灯片掌握知识点点击播放3分钟教师自制词幻灯片掌握词汇量点击播放3分钟教师自制句幻灯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点击播放5分钟教师自制问题幻灯片理解课文内容点击播放10分钟教师自制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计思想创设情景播放教师准备好的荔枝幻灯片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请大家猜猜这是种什么水果?圆圆的身子紫色壳,甜中带酸汁多多。在学生初步了解荔枝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测一下课文会写些什么呢?联系以往学过的写物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做具体引导。在初读课文后,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边看屏幕上的内容,边思考谜语的答案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经验。看投影屏幕,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线型演示幻灯片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学生探索思考问题本课以荔枝为题,你认为是否真的在写荔枝?如果不是,那它主要写的是什么?课文不是写荔枝,而是围绕荔枝写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事情,那么写了哪几件事情?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线型演示幻灯片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练习通过我们对课文的了解,你觉得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就是这一位母亲,把爱全部奉献给子女的母亲,离作者而去了,给作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可弥补的痛楚。看到作者这样的母亲,我们不禁会想起自己的母亲,此时此刻你最想为母亲做的是什么?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思考线型演示幻灯片拓展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体验到了母爱的伟大,也让老师体会到了同学们对自己母亲的敬爱之情。今后,老师希望大家线型演示幻灯片 七、课件结构图:谜语封面问题句词字拓展练习板书八、 教学流程图: 开始上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课题观看图片提出问题教师组织教师组织导入新课内容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质疑提出新问题教师引导探究学习学生质疑巡回指导倾听汇报课堂评价结束本课九、教学反思荔枝这篇课文是围绕荔枝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表达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后我认识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