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 腰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x_第1页
骨伤科 腰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x_第2页
骨伤科 腰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x_第3页
骨伤科 腰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典型表现:多见于中年以上,经常弯腰的体力劳动者,多伴有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腰部持续性或间断性钝痛,出现脊神经刺激时伴有臀部、大腿部放散痛。2查体:关节突关节局部有固定压痛点,对病变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腰部棘突、棘间、臀部等可有压痛。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关节突结构紊乱,关节突关节面骨质密度增高;局部增生形成骨赘,关节突关节呈肥大性改变,椎间孔变小。CT检查可清晰显示关节突关节病变程度及其与椎管、椎间孔之间的关系。可发现关节突关节边缘骨刺形成,间隙变窄,关节突关节软骨下骨硬化等。(二)证候诊断1.寒湿阻络证: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重,静卧疼痛不减,痛处喜暖。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2.湿热蕴结证: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每于热天或腰部着热后加重。遇冷减轻,活动后或可减轻,口渴不欲饮,身体困重,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3.血瘀气滞证:腰痛如刺,痛处固定,痛处拒按,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轻则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常有外伤、劳损病史。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4.肾虚证:(1)肾阴虚证:腰部隐隐作痛,缠绵不愈,腰膝酸软无力,喜按喜揉,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2)肾阳虚证:腰痛恶寒,喜温喜按,腰膝酸软无力,遇劳加重,卧则减轻。常伴有肢寒怕冷,少气乏力,少腹拘急;舌胖,脉沉细无力。二、治疗方案(一)手法治疗 根据病情和患者具体情况,可选用以下治疗手法:1点穴法:以双手拇指指腹前部从肺俞穴开始,顺棘突两侧点按各俞穴直到膀胱俞。可按压片刻后放松,然后再按压,反复按压时可配合局部揉法。2推压法:用双手掌按压于脊柱两旁,给予一定压力并推向两侧。双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手掌自上腰部棘突开始按压逐渐向下直至腰骶部。重复35遍。 3弹筋法:用拇指及加四指相对,捏起肌束,然后稍加挤捏由手指间将肌束挤弹而出。用此手法更应注意轻柔。4揉法:单手张开虎口,以拇指及其他四指分别置于两侧肾俞穴,轻轻揉按。亦可只用双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肾俞穴进行上述手法。5侧扳法: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腿伸直,患腿略屈曲。医师立于病人腹侧,一手置于髂嵴处,另一手放于肩部。使病人躯干扭转到一定程度,轻轻晃动。待肌肉完全放松时,双手向相反方向同时用力,可感到腰部有弹响。要注意手法用力轻柔、适度。6提捏法:用食指和拇指提捏腰部及大腿后侧肌肉,由上而下,由轻到重,反复数次。可起到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7其他手法,如坐位旋转法等。(二)针灸疗法采用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与经外奇穴相结合,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恢复的作用。1针刺法:取肾俞、三焦俞、命门、环跳、委中、昆仑等穴,每次34穴,留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4次为一疗程。2灸法:直接灸、艾条灸、隔姜灸等。每日或隔日一次,14次为一疗程。(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寒湿阻络证治法:散寒除湿,温通经络。推荐方药:(1)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等。(2)肾着汤加减。干姜、甘草、茯苓、白术等。中成药:疏风定痛丸等。2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推荐方药:二妙散加减。苍术、黄柏、牛膝等。中成药:二妙丸等。3血瘀气滞证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等。中成药:七厘胶囊、元胡止痛片等。4肾虚证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等。中成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肾阳虚证治法:补肾壮阳,温经通脉。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肉桂、附子、当归等。中成药:右归丸、金贵肾气丸等。(四)物理治疗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以下物理治疗方法:1红外线照射:适应腰部疼痛,压痛固定,疼痛表浅者。2蜡疗:适应腰部疼痛,肌肉僵硬或伴有瘢痕者。3中药汽化:适应腰部冷痛、肌肉痉挛者。4微波照射:适应腰部疼痛,压痛深在者。疗程: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五)针刀松解术针刀松解术作用为松解粘连、降低局部张力、缓解脊神经卡压。1松解软组织痛点,如棘间、椎旁、横突等痛点。每次选择5个7个痛点,以疏通筋脉,松解粘连。2松解后关节囊,用针刀松解肥大增生关节的后关节囊,可降低后关节囊压力,缓解疼痛。 (六)射频疗法1适应症:适应于腰椎骨性关节炎引起脊神经卡压的患者。腰椎后关节突肥大、增生,刺激腰椎脊神经后支,引起腰骶部疼痛或下肢放射痛,多位于臀部,大腿部,一般不超过膝部。L1、2、3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刺激所致的疼痛多位于上腰部,外侧支刺激所致的疼痛多位于臀部;L4、5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刺激所致的疼痛多位于腰骶部,外侧支刺激所致的疼痛多位于大腿部至膝关节。临床可根据病人不同表现而选择治疗节段。2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射频针穿刺至腰椎横突上缘与小关节外侧缘垂直连线(内侧支)的骨槽内或横突中部(外侧支)的骨面。连接射频治疗仪,给予阻抗检测正常值为500800欧姆,感觉神经刺激用0.5毫安、50赫兹刺激出现腰部酸胀(内侧支)或臀部、大腿部放射感(外侧支)。给予75度60秒两周期射频治疗,完毕后给予脉冲射频治疗促进神经恢复。3注意事项:发热、高血糖、治疗部位皮肤破损、体质过度虚弱者禁用此方法。(七)其他外治法 1刮痧:适合感受风寒湿邪而导致的腰痛者。 2拔罐:适合风寒痹阻、络脉瘀阻引起的腰痛者。3穴位埋线:适合慢性腰部疼痛,气血亏虚者。4中药外敷:依据辨证分型选择外敷中药。(八)对症治疗 可依据病情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如非甾体类止痛药等。(九 )康复疗法1五禽戏疗法,华佗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动作和神态为主要内容的组合动功。练习方法有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对于体质虚弱的慢性腰痛病患者,可起到强身健体、改善机体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的功效。2行五点式、半桥式、三点式、飞燕点水等锻炼,可增强腰背肌肌力,改善腰椎活动功能,预防腰痛复发。3对于腰椎生理前凸增大者应行仰卧起坐等锻炼。锻炼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十 )辨证施护。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未愈:症状未改善。(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