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企业债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融资平台企业债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融资平台企业债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3页
融资平台企业债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4页
融资平台企业债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融资平台企业债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债券(以下简称“融资平台企业债”),相对于产业债而言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而发行的债券。融资平台企业债一般由各地政府辖下的融资平台企业发行,直接挂钩地方政府信用,因此也被称为“准市政债”。在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受到限制的背景下,为满足城市化建设的大量资金需求,债券市场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 一、融资平台企业债券融资历程 由于国情特殊,我国融资平台企业债”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的市政债。我国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从其诞生起,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并且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1997年开始,我国融资平台企业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19972004年) 2000年以前,我国的融资平台企业债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发债主体集中于直辖市和省级融资平台。无论从发债规模、发债期限,还是从信用级别及发行利率来看,都凸显出融资平台企业债市场保守、不成熟的特点。在这个阶段,更多的融资平台仅仅采用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手段。地方政府对于利用平台公司进行债券融资仍处在探索阶段。(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08年) 2005年后,伴随着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颁布,融资平台企业债全部被纳入地方企业债范畴。企业债发行政策的调整降低了债券发行门槛,推动了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和扩大。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更多的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加入到发行融资平台企业债的行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累计发行66只债券,平均每年以43%的速度增加。 (三)爆发式发展阶段(2009年) 进入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投资规模,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2009 年3 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等融资工具”。此外,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企业债由“批准制”简化为“核准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与企业债发行制度的改革共同激发了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进行企业债券融资的欲望,推动了融资平台企业债进入爆发式发展时期。 (四)规范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债券的爆发式发展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国务院及各部门相继发布了国发201019号文、财预2010412号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清理和规范。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清理和规范使得融资平台企业债的发行一度进入短暂的沉寂期。通过清理和规范,加之后续不断推出的如财预463号文等文件,我国的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进入了一个较为规范发展的时期。二、二零一二年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状况分析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券市场融资渠道得到长足发展,据中央登记公司统计,主力融资渠道企业债和中期票据的总和在银行间市场已累计高达6367.9亿元,较2011年增加3805.9亿元,同比增长148%;银行间市场地方融资平台债券余额为14365.68亿元,较2011年增加6150.99亿元,同比增长74.87%。图1. 2010-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融资规模(亿元)图2. 2010-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规模(支)(一) 主体结构与地域分布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如若发行企业债券需遵从“211”规则,即省会城市每年有2个指标,地级市1个,百强县1个。百强县单独计算,不占用所在地级市的名额;非百强县(区)占所在地级市的名额,存在通道竞争问题。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每年也有一个发债指标,且不占用本地指标,但需采用市财力表。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统计资料,区县级平台在总体发行平台中的比例在于近两年大幅上升,这对今后的风险控制可能是较大的挑战。从图3可以看出,在城镇化政策推出的大背景下,2012年很多省份通过企业债券融资的规模较前两年翻番,由于单只企业债券募集金额相差不大,企业债券发行数量也呈同样的趋势。江苏省在融资平台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上可谓遥遥领先,特别是2012年后更拉开了与浙江等省份的距离。浙江、安徽、湖南、山东、重庆等省、直辖市的融资规模也相对较高,而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融资规模偏小。经济金融较为发达的省、直辖市的融资平台企业债券的增速相对不高,如广东、北京、上海等地,这与这些省、直辖市积极尝试中期票据、PPN、保理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有关;安徽、湖南、辽宁、山东等省份近年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经济,对资金需求度较高,企业债券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江苏省呈现不同的规律,这与江苏省各级拥有较多的“211”资格发债平台并且这些平台积极采用企业债券方式融资有关,例如全国百强县融资平台,2012年江苏省有多达23个全国百强县融资平台通过企业债券方式融资264亿元,这远远超过了全国多数省份全省各平台相应的融资额总和。图3. 2010-2012全国各省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券融资存量金额图4. 2010-2012全国各省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券存量数量(二) 业务经营与行业分布地方融资平台经营业务主要为:投融资业务、市政公用事业、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等。国家政策对地方平台融资管理趋严,其业务也愈来愈向经营性方向发展。按照传统的业务属性分类,地方融资平台一般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三种,通常市政道路、桥梁(非收费)、环境治理等为非经营性业务,城市供水、公交、保障房等为准经营性业务,而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等为经营性业务。从表1的行业组分布来看,地方融资平台主要分布于工业部门中的资本货物行业和金融部门中的多元金融行业,公司数量、融资规模分别占比为50.9%、47%和21%、24.8%。而在三级行业分类中,地方融资平台主要分布于建筑与工程II、多元金融服务、综合类III和交通基础设施这四个子行业中,这也体现了地方融资平台的投融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两大主要功能。表1. 截至2011年7月31日债券市场地方融资平台发行人行业分布情况一级分类(部门)二级分类(行业组)三级分类(行业)公司数量(家)占比(%)发行规模(亿元)占比(%)工业资本货物建筑与工程II17234.1 221630.1 综合类III8516.8 124616.9 运输公路与铁路运输193.8 3965.4 海运II10.2 120.2 交通基础设施458.9 665.79.0 商业和专业服务商业服务于用品81.6 100.51.4 金融多元金融多元金融服务9719.2170423.1 资本市场91.8 1281.7 房地产房地产管理与开发255.0 3544.8 房地产投资信托30.6 320.4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II电力III10.2 100.1 水务III204.0 2503.4 复合型公用事业III122.4 1652.2 能源能源II石油、天然气与供消费用燃料51.0 510.7 日常消费食品、饮料与烟酒饮料10.2 100.1 可选消费消费者服务II酒店、餐馆与休闲III10.2 90.1 零售业多元化零售10.2 180.2 汇总公司数量505100.07367.2100.0备注: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行业分类标准为全球行业分类标准(三) 信用评级与增信2012年,通过企业债券融资的地方融资平台的主体信用评级及债项信用评级情况如表2所示。大多数融资平台主体的评级在AA,其数量和金额占比分别为62.60%和62.68%。值得指出的是,监管部门原则上要求企业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及以上,尽管2012年有1支主体评级为A+的企业债券,那主要是因为其通过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的全额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使债项信用评级达到AA+。企业债券中采用担保增信措施的相对较多,然而仍有64%的主体没有采用任何担保增信措施(图5)。表2. 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债券市场债券信用评级情况分类主体评级债项评级数值占比数值占比AAA数量(支)112.86%194.94%金额(亿元)2004.39%3126.85%AA+数量(支)4010.39%10928.31%金额(亿元)642.614.11%1375.630.21%AA数量(支)24162.60%24764.16%金额(亿元)285462.68%278461.14%AA-数量(支)9223.90%102.60%金额(亿元)84718.60%821.80%A+数量(支)10.26%00.00%金额(亿元)100.22%00.00%图5. 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券担保增信情况三、融资平台企业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由跨越式发展转变为规范式发展 2009年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的数量和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在迅速扩张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暴露出很多问题,其隐藏的风险引起市场广泛关注。2010 年,监管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对融资平台及其债务进行全面规范、清理。2011 年,发改委出台了 “211 规则”,通过控制融资平台企业债申报数量,来达到控制发行规模的目的。2012年,财预463号文以及发改财金3451号文均对融资平台注资、融资及信用建设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融资平台企业债正逐步走上规范式发展的道路。 (二)发行主体下移,逐步从省、市级平台向县级平台过渡从融资平台企业债的发行主体行政级别看,可分为省及直辖市、省会城市、二级城市和县四类。考虑到此前较高信用水平的省、市级主体的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加之发行额度也剩余不多,在资质较好的发行主体需求相对减小的情况下,较低资质的融资平台(如一些区县级平台)开始积极采用企业债券模式进行融资。(三)融资平台企业债逐步采取多元化的增信方式 在内部增信方面,一般通过向融资平台注入优质资产和资源的形式提高发行人的主体和债项评级。其中包括:(1)向融资平台注入优质资产、资源或剥离负债的形式,提高融资平台的净资产规模;(2)注入财政资金直接增资,提高城投的资本金水平;(3)划拨相关规费,赋予融资平台收费经营权,如公路收费权、城市道路收费权、污水处理收费权等。在外部增信方面,自有资产抵、质押以及第三方保证担保为目前采取的主要方式。在质押担保中,以股权为主;而在抵押担保中,以土地使用权为主。 (四)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