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有关资料2.doc_第1页
地震有关资料2.doc_第2页
地震有关资料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有关资料21)二级地震安全评价师地震构造评价专业一、区域地震构造评价考试目的: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在区域地震构造评价中进行地震地质调查与分析的能力,以及对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断裂活动性、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构造判别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考试内容:熟悉区域地震构造评价工作范围确定的原则。掌握区域地震构造综合评价的内容与目标。熟悉区域地震构造野外补充调查内容和方法。熟悉区域地质构造图、新构造图编制的内容。掌握区域地震构造图编制的原则、方法和主要内容。二、近场区地震构造调查考试目的: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在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中进行地震地质调查与分析的能力,以及对野外调查目标确定、第四纪地质地貌分析、断层活动性调查和鉴定、发震构造综合评价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考试内容:1野外调查目标的确定熟悉地震构造评价工作范围确定的原则。掌握主要断层的判定方法。了解地震构造、发震构造、地震活断层、活动断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2第四纪地质地貌分析了解应用第四纪地质地貌资料,分析断层活动性的方法。3断层活动性调查和鉴定掌握断层活动性鉴定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熟悉断层活动年代综合评定的原则。熟悉年代学鉴定的技术方法与采样要求。了解年代学鉴定的可靠性及适用范围。4近场区地震构造条件综合评价掌握近场区地震构造综合评价的目标和工作内容。掌握判识发震构造的原则与方法。掌握近场区地震构造图编制的主要内容。三、潜在震源区划分考试目的: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应用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地质调查等结果综合划分潜在震源区的能力,以及对地震区带划分和潜在震源区参数确定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考试内容:熟悉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分析方法。熟悉根据地质构造特征确定地震带震级上限的方法。了解根据地震活动性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的方法。掌握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的方法。掌握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确定方法。四、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考试目的:主要考察从业人员从事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的能力,以及对活断层地质灾害成因、类型和特点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考试内容:了解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掌握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工作的野外调查内容与方法。掌握地震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掌握活断层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评价方法。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一、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考试目的:主要考察从业人员从事场地勘测和评价工作的能力,以及对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与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考试内容:1场地勘测掌握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的目的和内容。熟悉场地勘查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熟悉场地勘测中需要确定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熟悉场地勘测钻孔的数量及布设要求。掌握场地钻探、取样、现场波速测试的要求。2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掌握地基土液化勘查内容和要求。熟悉崩塌与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的勘查内容和方法。掌握地表断层地震地质灾害分析所需的资料内容。3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掌握岩土剪切波速测量的要求与方法。熟悉土动力试验的测试要求和内容。了解土动力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2)l、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这是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2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能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安全。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不同于一般建设工程,如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简单地套用烈度区划图进行抗震设计,很难符合工程场址的具体条件和工程允许的风险水平。这种抗震设防,显然缺乏科学依据。如果设防偏低,将给工程带来隐患;如果设防偏高,则会增加建设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使用说明的规定,对于地震研究程度比较差的地区和烈度区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范围内的建设工程,不能使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必需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后,确定抗震设防要求。4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我国抗震设防技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科技进步的要求。随着抗震技术的发展,单一的烈度值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