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总结.doc_第1页
曲靖市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总结.doc_第2页
曲靖市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总结.doc_第3页
曲靖市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总结.doc_第4页
曲靖市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总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靖市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示范现场会议精神,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在2009年的小春生产中,按照“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的思路,以提高小春粮油生产能力为核心,以调优种植结构为重点,以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为抓手,突出特色产业开发为突破口,力求增加农民收入。一、小春生产及冬季农业开发情况2009年,我市小春生产及冬农开发工作按照“适应市场求发展,发挥优势促开发,改善品质增效益,突出特色促增收”的思路,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农作物品种品质结构,着力培植冬油菜、冬早蔬菜、冬早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冬农开发呈现出范围扩大、面积增加、方式创新、布局优化等特点,冬农开发已成为我市深化结构调整的有效举措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市完成小春作物播种346万亩,同比增7%,超计划3%。小春粮豆面积212万亩,同比增3%,超计划2%。其中:小麦50万亩,大麦62.6万亩,蚕豆42.6万亩,杂粮23万亩,冬早马铃薯33.4万亩;小春经济作物134万亩,同比增14%,超计划5%。其中:冬油菜90万亩,蔬菜44万亩;绿肥种植120万亩。全市冬农开发面积259万亩,同比增11%。签订订单生产的面积53.9万亩。3月13-14日,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霜冻和强降温天气,会泽、宣威、富源、沾益、麒麟、陆良、师宗、罗平等县(市)区的98个乡(镇)夜间气温普遍下降至-2-6。白天气温回升较快,最高温度达25,致使正处于抽穗、扬花期的麦类,荚果膨大期的豆类,苗期的小春马铃薯,角果发育成熟期的油菜和正值花期的桃、李、苹果、梨等造成了严重危害。全市小春作物受灾面积263.7万亩,成灾面积176万亩,绝收面积74万亩,分别占小春种植面积347万亩的76%、51%、21%。水稻秧苗受灾6326亩;大春经济作物苗床地2616亩。全市小春直接经济损失87067万元。预计全市小春粮食产量2.02亿公斤,比去年2.24亿公斤减少2200万公斤,减10%,比计划产量3.35亿公斤减13300万公斤,减40%。油菜籽产量9638.8万公斤,比去年的7774万公斤增加1864.8万公斤,增24%,比计划的12252万公斤减少2613万公斤,减21%。全市冬农开发综合产值10.6亿元,比去年的15.8亿元减少5.2亿元,减33%。灾情发生后,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及时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工作:一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及时下发了关于对霜冻灾害暨春耕生产进行督促检查的紧急通知(曲农明电20096号),抽调了农业专家组成了粮食、经作、种子等3个督促检查技术指导组,深入各县(市)区进行查灾核灾和对春耕生产进行督查指导工作,帮助抓好抗灾救灾。二是组织群众采取灌水保温、覆盖簿膜稻草、喷叶面肥和防冻剂等措施进行防御救灾。三是分类指导。针对已经受灾绝收的小春作物,动员群众提前收获,翻犁地块,确保大春作物早播早栽夺高产;对受冻的果园加强树体管理,树下合理间作其它经济作物,以农补果。四是科学组装配套十项高产栽培技术,以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为基础,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重点,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保障的各项综合技术配套到位率。安排好18个农作物“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搞好典型示范,以高产创建带动大春粮经作物丰产增效。五是及早谋划好晚秋生产。六是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准备工作,力争大春及晚秋作物增产,弥补小春损失。二、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情况我市各级农业部门从改革耕作制度入手,把小春生产工作重点放在冬季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因地制宜,科学间套作,深挖冬闲田地和冬季温光的“两冬”潜力,努力恢复冬闲田地的耕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基本稳定小春粮油生产总面积,扩大油菜、小春蔬菜、马铃薯、杂粮、豆类、绿肥、饲料等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在作物布局上,大力提倡优势冬油菜、冬早蔬菜、冬早马铃薯到田,大、小麦到地;在种植模式上,旱地大力推广规范化的预留带状种植,重点推广麦豆油、小麦品种多样性混种和粮经作物间套推广等种植模式。全市小春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推广70.5万亩,举办核心样板10万亩,共涉及55个乡镇、17056户农户、60767人,预计可增产粮食1.22亿公斤,比去年亩增粮食9公斤。其中:麦豆油等作物间作套种推广重点以罗平、沾益、麒麟、会泽等县(区)为主,示范推广面积35万亩,在麒麟区举办5000亩省级核心样板示范区;小麦品种多样性混种推广重点以宣威、会泽、富源、师宗等县(市)为主,示范推广22万亩,在师宗县举办2000亩市级核心样板示范区;其他作物间作套种模式以宣威、会泽、富源为重点,示范推广14万亩。三、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以全省粮食间套种高产示范现场会议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抓好粮食间套种高产示范工作。市、县农业部门分别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按照省厅2009年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云农种植字200860号)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落实,突出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优化结构调整,提高开发效益,确保小春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推广工作的圆满完成。(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各级农业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小春粮油生产结构和特色品种,坚持点面结合,大力推进,积极探索小春间套种高效种植模式和品种搭配试验、示范,控制病虫害发生,提高经济效益和耕地产出率。全市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切实抓住各关键时节,充分利用科技赶场、电视、农网广播、网络、板报、明白纸等手段,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强化科技入户,培育一批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种植效益。市、县、乡、村层层建立新技术、新品种示范片,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各级样板做到统一规划,规模连片,良种规范化种植,力争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全市举办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基层农村干部和农民技术骨干32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8.6万份,建立优质麦、优质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核心示范样板10万亩,中心示范片30万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70.5万亩。(三)强化服务,促进推广为使全市小春粮油生产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转变服务方式,加强技术、物资、信息、流通等配套服务,积极与省内科研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