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 考点1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发展 对立统一 1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根本方法 2 矛盾规律即 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它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 3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联系的观点和 的观点 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动力 例1 2011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单选 唯物辩证法 的总特征是 a 矛盾和规律的观点b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 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d 辩证否定的观点 解析 b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故选b 一 单项选择题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发展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否定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a b c d 2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 a 矛盾的观点c 发展的观点 b 联系的观点d 辩证否定的观点 b 3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 量变与质变b 矛盾c 联系与发展d 辩证否定 c a 质变与量变c 对立统一规律 b 整体与部分d 辩证否定 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二 双项选择题5 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下列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正 确的是 ac a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b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c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 实事求是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考点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 联系的普遍性 相互影响 普遍联系 1 含义 所谓联系 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 表现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 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 要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 联系的客观性 人的意志 1 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 为转移 2 表现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 要求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 主观随意性 4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3 联系的多样性 1 含义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 表现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3 要求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 切以 为转移 时间 地点和条件 例2 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单选 喜鹊报 喜 乌鸦叫丧 的说法 a 违背了联系的必然性b 准确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c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 准确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解析 c 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 材料中的说法抓住事物的表现相似之处 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c项符合题意 a项中的 联系的必然性 说法错误 联系具有条件性 b d两项判断均错误 一 单项选择题 1 联系具有 a 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 主观性 a b c d 2 城市 是让人居住的 今天 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 a 会综合考虑经济 气候 生活 环境等因素 这是因为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c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d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3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 儿子 学生 教师 管理者 被管理者等不同的角色 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联系的 a a 多样性 b 主观性 c 普遍性 d 客观性 4 有人说 只要你对流星许个愿 你的愿望就能够实 现 这种说法 d a 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 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 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二 双项选择题5 计算机网络使全球 网民 的联系更加密切 迅速和便 捷 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 地球村 这说明 a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c b 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人创造出来的c 随着科学的发展 事物的联系会出现更多的新形式d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31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 原理 主导地位 联系 续表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离开了部分 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离开了整体 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 方法论 关键 全局观念 树立 立足整体 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重视 的作用 搞好局部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 体的发展 部分 2 系统优化的方法 1 系统的含义 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 一整体 有序性 2 基本特征 整体性 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 方法论 整体性 综合 从实践方面来说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从认识方面来说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 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例3 2011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单选 2011年是我国实施 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 十二五 规划的坚定执行将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为我国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蓄积关键 性战略实力 这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可以起决定作用c 社会意识的目的性决定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d 人为事物的联系越多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解析 b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 材料中 十二五 规划的关键性作用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可以起决定作用 b项符合题意 联系具有客观性 普遍性和多样性 所以a d两项观点均片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以c项观点错误 故选b 一 单项选择题1 恩格斯曾说过 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的机体的一个肢体 这表明了哲学上 的关系 d a 物质与意识c 同一性与斗争性 b 共性与个性d 整体与部分 2 下列不属于系统的基本特征的是 c a 整体性c 多样性 b 有序性d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 木桶理论 认为 木桶装水多少 是由最短的那块木 板决定的 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在于把握了 d a 联系的多样化和主观性b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c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d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4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 b 树立全局观念 立足整体 统筹全局 无条件牺牲个 人利益 服从集体利益 搞好局部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 的发展 抓好局部工作就行 a b c d 二 双项选择题5 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中央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 ad 明了方向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现了 a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b 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c 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d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41 发展的概念 1 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 发展的实质 前进 新事物 唯物辩证法认为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上升 是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自然界 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 事物发展的 是光明的 2 事物发展的 是曲折的 前途 3 方法论要求 充满信心 要对未来 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 促使其成长壮大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道路 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渐进的 根本性质 量变 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一种 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 是指事物 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是一种根本的 显著的变化 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 量变 质变 量的积累 事物的发展是由 到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3 方法论 积极做好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例4 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单选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蕴涵的哲理是 a 要重视事物的质变b 质变是渐进的 不显著的变化c 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解析 d 材料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 积跬步 为质变 至千里 做好准备 d项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强调质变 a b c三项均与题意无关 一 单项选择题1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 诗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d a 人的认识是客观的c 联系具有条件性 b 自然界是客观的d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 发展的实质是 b a 事物由量变到质变b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d 一种事物的位置发生改变 3 六十年像长河 有缓流也有急流 六十年像画卷 有暖色也有冷色 六十年像乐曲 有高音也有低音 六十年像史 b 诗 有欢乐也有痛苦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a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 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d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4 学习如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 日有所长 辍学似磨刀 c 之石 不见其损 年有所亏 这主要告诉我们 a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b 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 要重视量的积累d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 双项选择题5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又体现唯物辩证法的 发展观的是 bd a 唇亡齿寒b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c 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考点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矛盾的含义 就是 对立统一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 相互联结的属 性和趋势 相互吸引 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的 属性 相互对立 3 关系 前提 同一性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 没有斗争性 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 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斗争性寓于 之中 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没有同一性 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 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 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普遍性 方法论 承认矛盾的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在任何时候 对任何事物 我们都要承认矛盾 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 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一 般与个别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 一方面 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 也离 不开普遍性 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5 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单选 唯物辩证法 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 a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的关系b 相互对立 相互统一的关系c 相互包含 相互转化的关系d 相互对立 相互排斥的关系 解析 b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项符合题意 a c d三项说法均不全面 一 单项选择题1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简言之 矛盾就 是 b a 相互依赖c 相互贯通 b 对立统一d 相互斗争 2 没有红灯的暂停 哪有绿灯的通行 从哲学上分析 这主要体现了 b a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c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 下列成语或俗语中 最能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 a a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b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c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d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 不普通 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c a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矛盾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二 双项选择题5 某人酒后驾车 被警察拦下 他对警察说 我喝的是 白酒 白酒不是酒 这一说法错在 bd a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b 没有弄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d 借事物的个性否认事物的共性 考点6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支配 从属 相互转化 方法论 续表 坚持两点论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既 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坚持重点论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支配 被支配 主流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灵魂 关键 精髓 理论依据 1 含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 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3 重要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 4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例6 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单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下列成语或俗语中 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 声东击西 量体裁衣 因地制宜a c 对症下药b d 解析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均体现了这一原则 入选 与题意无关 一 单项选择题1 发展是硬道理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这句 a 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看问题办事情必须 a 着重解决主要矛盾b 分清主流和支流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 着重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 b 2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 a 主要矛盾b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c 矛盾的特殊性d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 3 毛泽东说过 离开具体的分析 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 b 的特性 这是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 是整体与部分的方法论要求 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 b c d 4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是 a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d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 双项选择题5 总的来看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好的 同时也要看到 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 如猪肉 油价上涨过快等 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仍然应该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 中心来进行 上述材料体现了 bd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b 抓主要矛盾c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d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考点7 辩证的否定观 1 辩证否定 1 含义 辩证的否定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2 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发展 辩证的否定是 的环节 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辩证的否定是 的环节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它总是吸取 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 联系 3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辩证的否定 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 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而是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4 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 尊重权威 又要立足实践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肯定 基本特征 要么 一切 要么否定一切 例7 20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双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其中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 今天 我们不仅要批判继承 更要在实践中丰富它 发展它 从哲学上 看 这一认识坚持了 a 一分为二的观点b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观点c 辩证否定观d 联系的客观性观点 解析 ac 材料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 要对它进行批判继承和发展 体现辩证否定观和一分为二的观点 所以a c两项均符合题意 b d两项均与题意无关 故选a c 一 单项选择题 1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c a 对外来事物全盘接受 b 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 c 扬弃 d 对传统文化全部否定 2 中国语言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 辩证否定观的是 d a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c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b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d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3 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才可能在行动上有进 步 这说明 d a 矛盾具有特殊性b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 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唯一条件d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信条的实质是 c a 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b 诡辩论d 相对主义 4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 除此以外 都是鬼话 这一 二 双项选择题5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 没有否定 人类历史就会变成 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c a 要坚持辩证否定观b 只要敢于否定一切 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 要树立创新意识 做到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d 只要敢于蔑视权威 抛弃书本 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考点8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 基本内涵 否定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 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 二者的关系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 实践的突破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3 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 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 确立新观念 开拓新境界 2 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 创新推动 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2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 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