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部分简要答题要点:一、试述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答:1、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必须明确;2、指标体系的内容必须全面、系统;3、指标体系要层次清楚、联系紧密;4、指标体系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二、试述资料整理方案的内容。答:1、确定汇总的指标与综合表;2、确定分组方法;3、选择资料汇总的形势;4、确定资料的审查内容与方法;5、进行历史资料口径的调整。三、试述相关分析的主要作用。答:1、确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2、确定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3、判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四、试述影响人口出生率水平高地的因素。答:1、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2、出生率水平的高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科学文化水平的高地及妇女就业程度均有密切的关系。五、试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答:1、能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强化宏观经济调控;2、能提高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料的使用价值;3、能满足国际对比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六、试述社会总产值的作用和局限。答:作用:1、社会总产值反映了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总成果;2、社会总产值反映了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3、社会总产值是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局限性:受产品中原材料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专业化协作程度高低和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七、试述商品流转活动的主要分类。答:主要有一下三种:1、按买着与卖者不同分类。买者、卖者主要有生产者、商品专卖者和消费者三类,进行商品交换主要表现为一下六种买卖行为:生产者将商品卖给商业经营者;生产者将商品卖给生产资料消费者;生产者将商品卖给生活资料消费者;商品经营者将商品卖给商品经营者;商品经营者将商品卖给生产资料经营者;商品经营者将商品卖给生活资料消费者。以上是通过商业部门的商品流转;是不通过商业部门的商品流转;2、按买卖行为在生活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类。可将商品流转分为:最初商品流转、中间商品流转和最终商品流转。上述属于最初商品流转;属于中间商品流转;属于最终商品流转。3、按买着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同分类。可将商品流转分为商品批发流转和商品零售流转。上述属于商品批发流转,属于商品零售流转。以上三中分类中,按买着与卖者的不同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八、试述海关进出口统计与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区别。答:1、性质和统计范围不同;2、统计渠道和汇总方法不同;3、统计商品目录不同;4、统计时间差别。九、试述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2、分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3、分析积累与消费的关系;4、分析货币供应量;5、分析收入分配去向。十、试述宏观经济效益的特点。答:1、宏观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全局的经济效益,或者说是从有机联系的整体上来看的经济效益;2、宏观经济效益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效益;3、宏观经济效益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的经济效益;4、宏观经济效益是近期和长远相结合的经济效益。十一、试述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答: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2、符合深化改革的需要;3、符合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4、符合对国民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和总体平衡的需要。十二、试述简单直线回归分析的特点。答:1、在回归方程中,两个变量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分;2、回归方程的主要作用在于由给定的自变量数值推断或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3、在无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间,可以求出两个回归方程;4、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系数为回归系数,它的正负号分别表示正、负相关;但它的数量值并不表明相关的密切程度;5、计算时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确定的值,因变量是随机的。推算出来的因变量的估计值也只是一个可能数值。十三、试述抽样估计的特点和方法。答:特点:1、它在逻辑上运用归纳推理而不是演绎推理;2、它在方法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而不是运用确定是数学分析法;3、抽样估计存在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总是和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联系在一起。方法:1、点估计2、区间估计。名词解释: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一般用绝对数表示的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强度、密度、效果和工作质量等,一般用平均数和相对数表示的指标。统计分组: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平均指标: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平均数形势表示,因此也成为平均数。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平均差系数是平均差与总体平均数对比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总体平均数对比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势,它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平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它是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计算的总指数,对个体指数平均的形势有算术平均、调和平均和几何平均,而以算术平均最普遍。平均指标指数:是报告期和基期总体平均指标的实际水平对比计算的,包含了总体各部分水平和总体结构两个因素变动的综合影响。它全面具体反映了总体平均水平的实际变动状态。随机原则:是指从调查对象抽取部分单位,抽取谁不受调查者主观意志影响,调查对象中每个调查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中,最后哪个单位被抽中纯是偶然的事情。相关系数:是指在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人口迁移变动:又叫人口机械变动,指人们改变常住地址,从一个地区(城市、乡村或国家)迁出并迁入另一个地区(城市、乡村或国家)所引起的变动。劳动力资源动态指标:是用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力资源的期末人数对比的结果,说明劳动力资源规模扩大或缩减的程度。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国民财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包括有形的物质财产、无形资产及金融资产,它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财产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非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值和储备资产。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具有劳动性、生产性、有用性、社会性和时期性等特点。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商品流转: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产品,通过买卖行为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社会商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零售市场上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它反映了社会商品的需求量。直接标价法:指单位外币折成本国货币的方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单位本币折成外币的方法。补偿贸易:是指外商提供技术设备,暂时不向对方支付货款,我方以产品返销的方式分期偿还或经批转用其他商品偿还的交易方式。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表明每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引起财政收入增加的数额。其计算公式为: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财政支持弹性系数: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对财政支出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财政支出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经济循环帐户: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T”形帐户和复式记帐法,系统描述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间的内在联系。简答题:二、动态数列的作用与编制原则是什么?答:主要原则:1、指标的时期长短应该相等;2、指标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4、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三、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的区别是什么?答: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的区别在于同度量因素将如何固定的问题。拉氏主张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同度量因素进行编制,而派氏指数恰好相反,主张采用报告期同度量因素编制这两大指数。四、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1、样本容量(n)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样板容量成反比;2、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成反比;3、抽样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要比不重置抽样的大。五、劳动力资源统计的内容。答:1、统计分析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地区分布;2、研究分析劳动力资源的各种构成情况;3、分析劳动力资源的变动情况,以及这些变动情况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协调程度;4、分析劳动力资源的发展趋势,为编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完整资料;5、研究预测劳动力资源的发展趋势,为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六、什么是固定资产统计分析?答:固定资产统计分析有三个方面:1、固定资产现状统计分析。常用的指标是固定资产磨损率和固定资产自有率;2、固定资产变动统计分析。包括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分析和固定资产平衡变动分析;3、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分析。是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设置分析指标。具体为单位固定资产的生产成果。七、简述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答:1、按“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2、工业总产值包括的产量范围,应与工业企业的劳动消耗量相适应;3、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应与产品的物质形态相适应。八、简述商品流转的特征。答:1、商品流转必须是物质产品的转移;2、商品流转必须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3、商品流转必须的改变所有权的商品转移。九、简述商品流转统计分析的内容。答:1、反映和分析商品流转计划以及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2、研究商品购、销、调、存等环节的构成情况、比例关系及动态变动情况;3、研究如何处理商品流转与其他方面的多种经济关系的问题;4、反映商品流转的成果和市场变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等等。十、简述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答: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经常项目、资本(资金)往来项目、误差与遗漏和储备资产增减等四个大项目;2、设置差额栏;3、以美元为计量单位。十一、简述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答: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反映出经济发展不同的侧面,速度反映同一经济现象的动态对比,经济效益则是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以稳定的增长速度为前提的。同样,外贸要求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有良好宏观经济效益的最优速度。只有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才能使经济发展速度真实、持久。十二、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主要作用是:1、为宏观决策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4、用于国际间的经济比较。第三章综合指标(第三章必会类型为11、13、14、16、17、18题)题()e()()M0=150+(10-8)/(10-8+10-4)*(200-150)=162.5()()()公式见简单平方法下的公式:星期一标准差()()()()开平方 非周一的标准差()()()()开平方 下面公式见周一的产量离散程度小,非周一的离散程度大题()()()()标准差()()()()开平方第四章 时间数列 (第四章必会类型为6、7、9、10、11、12、13、14)P128,NO.6平均发展速度=(2040+2035)/2+2035+2045+(2045+2058)/2/(4-1) =(2037.5+2040+2051.5)/3 =2043头NO.7第一季度月平均产值=()第二季度月平均产值=()第一季度月平均人数()第二季度月平均人数()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元人第二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元人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元人第二季度劳动生产率元人上半年总产值上半年平均人数()人上半年劳动生产率元人第三季度月平均销售额()第三季度月平均库存额()()第三季度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次,n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年份合计ba直线方程:y=50.46+16.26t2003年,t=3Y=50.46+16.26*3=99.24亿元平均职工人数()()()()人平均工业增加值()平均工人人数()()人第一季度平均每个工人每月产值万元人年份ytt*tty199810-24-20199922-11-22200035000200152115220026324126合计182010136 设y=a+bxbay=36.4+13.6t2003年,tY=千万元第五章 指数(第五章必会类型为9、10、12、13、15、16、17、18)No.9Kq甲=q1/q0=5500/5000=110%Kq乙=q1/q0=3600/3000=120%=q1p0/q0p0=(5500*40+3600*55)/(5000*40+3000*55)=418000/365000=114.52%q1p0-q0p0=418000-365000=53000由于产量增加了14.52%,使总产值增加53000元Kp甲=p1/p0=41/40=102.5%Kp乙=p1/p0=58/55=105.45%=q1p1/q1p0=(41*5500+58*3600)/(5500*40+3600*55)=434300/418000=103.9%q1p1-q1p0=434300-418000=16300由于价格增加3.9%,使总产值增加16300元No.10=q1p0/q0p0=(2400*200+1000*90)/(2000*200+900*90)=570000/481000=118.5%q1p0-q0p0=570000-481000=89000公斤由于产量增加8.5%,使得原料的消耗量增加了89000公斤NO.12=q1p1/(1/kp)*q1p1=(110+300+100)/(110/1.02+300/0.95+100/1.08)=510/516.22=98.8%q1p1-(1/kp)*q1p1=510-516.22=6.22万元由于价格下降1.2%,使得少支付了6.22万元NO.13=Kq*q0p0/q0p0=(1.1*80+1.05*100+1.1*90)/(80+100+90)=295/270=108.15%Kq*q0p0/q0p0=292-270=22由于销售量增加8.15%,使得销售额增加22万元NO.15q1p1=682 q1p0=531.2 q0p0=466q1p1/q0p0=682/466=146.35%q1p1-q0p0=682-466=216q1p0/q0p0=531.2/466=113.99%q1p0-q0p0=531.2-466=65.2q1p1/q1p0=682/531.2=128.39%q1p1-q1p0=682-531.2=150.8113.99%*128.39%=146.35%65.2+150.8=216总销售额增长46.35%,使得总销售额增加216万元由于销售上升13.99%,使销售额增加65.2万元由于价格上升28.39%,使销售额增加150.8万元NO.16q1p1=651700 q1p0=54000 q0p0=46000q1p1/q0p0=51700/46000=112.39%q1p1-q0p0=51700-46000=5700产量影响程度q1p0/q0p0=54000/46000=117.39%q1p0-q0p0=54000-46000=8000单位成本影响程度q1p1/q1p0=51700/54000=95.74%q1p1-q1p0=51700-54000=2300综合影响117.39%*95.74%=112.39%8000-2300=5700由于总成本增加12.39%,使得成本总额增加5700万元其中:由于产量增加17.39%,使得总成本增加8000万元由于单位成本降低4.26%,使得总成本降低2300万元NO.17f0=200 f1=200X0f0=90 X1f1=103.5 X0f1=95=X1f1/f1=103.5/200=5175=X0f0/f0=90/200=4500=X0f1/f1=95/200=4750/=5175/4500=115%-=5175-4500=675生产率变动/=5175/4750=108.95%=5175-4750=425结构变动/=4750/4500=105.56%=4750-4500=250425+250=675105.56%*108.95%=115%NO.18f0=50 f1=100X0f0=29000 X1f1=52000 X0f1=52000=X1f1/f1=52000/100=520=X0f0/f0=29000/50=580=X0f1/f1=52000/100=520/=520/580=89.66%-=520-580=60工资水平变动/=520/520=100%=520-520=0结构变动/=520/580=89.66%=520-580=6060+0=60100%*89.66%=89.66%第六章抽样推断(第六章必会类型为8、9、10、11、12、13、14、15、16、17、)P199NO.8Xf=28000, N=1500, n=50, t=2=Xf/f=28000/50=560S=(X)*f/f=52640/50=1052.8=4.59x=t*=5*4.59=9.18工资总额的点估计=N*=56*1500=840000月平均工资点估计值为560元560-9.18=550.82560+9.18=569.18平均工资范围(550.82,569.18)1500*550.82=8262301500*569.18=853770工资总额区间(826230,853770)NO.9N=2000, n=200 t=2P=190/200=95%q=1-p=1-95%=5%p=1.54%p=t*p=2*1.54%=3.08%95%-3.08%=91.92%95%+3.08%=98.08%合格率区间(91.92%,98.08%)2000*91.92%=18382000*98.08%=1962合格品数量区间(1838,1962)NO.10P=2/100=2%q=1-p=98%重置p=1.4%不重置p=1.39%=Xf/f=434000/100=4340S=(X)*f/f=53440000/100=534400重置=73.1不重置=72.37x=t*=1*72.37=72.37p=t*p=1*0.39%=0.395平均使用寿命区间(4267.63,4412.37)4340-72.37=4267.63 4340+72.37=4412.37合格率区间(0.61% , 3.39%)2%-1.39%=0.61% 2%+1.39%=3.39%NO.11N=5000 , n=100, =4500, S=300=29.7x=t*=1.65*29.7=49.01-x=4500-49.01=4450.99+x=4500+49.01=4549.01区间(4450.99,4549.01)T=1.96, x=49.01/2=24.51n= NtS/(Nx+ tS)=5000*1.96*300/5000*24.51+1.96*300 =517NO.12P1q1=0.99*0.01=0.0099P2q2=0.97*0.03=0.0291P3q3=0.95*0.05=0.0475p1% t=1.96n= tp3q3/p=1.96*0.0475/0.01=1824.76=1825件NO.13=(n11+ n22+ n33)/(n1+n2+n3)=(30*12+40*17+20*13)/90=1346/90=14.44S=(Si*n i )/ni=(15*30+8.8*40+27.2*20)/90=14.96=0.39x=t*=2*0.39=0.78区间 (13.66,15.22)NO.14=Xf/f=1990000/500=3980S=(X)*f/f=779800000/500=1559600=55.57x=t*=55.57*2=111.14区间(3868.86,4091.14)存款总额=50000*3868.86=19344.3万元存款总额=50000*4091.14=20455.7万元P=80/500=16%q=1-16%=84%p=1.63%p=t*p=2*1.63%=3.26%存款额在5000元以上的储户比重(12.74%,19.26%)NO.15同书中例9NO.16n1=200, 1=1600 s1=400n2=600 2=1200 s2=200=(200*1600+600*1200)/800 =1040000/800=1300S=(400*200+200*600)/800=70000=9.35x=t*=1.65*9.35=15.43月平均收入区间(1284.57,1315.43)NO.17N=100,n=10, =35, S=16 t=2=1.2x=t*=2*1.2=2.4t=x/=2.376/1.2=1.98F(t)=95.2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七章必会类型为8、9)第七章P224 NO.9公式P219b=(6*1481-21*426)/(6*79-21*21)= - 60/33= - 1.8182a=426/6- 1.8182*21/6=77.3637y=77.3637-1.8182x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降低1.8182元No.6X=12.6n ,Y=11.3n , XY=146.5n , X=164.2n, Y=134.6n公式P214r=4.12/(*)=4.12/6.1301=0.6721显著相关公式P219b=4.12/5.44=0.7574y=1.7575+0.7574xNO.7公式P214R=(6*1481-21*426)/ (*) = 60/(*)= 60/65.99()()公式y= =0.977第九章 人口与劳动统计 (第九章必会类型为6、7)。年初常住人口年末常住人口年末现有人口常住人口增长速度(现有人口增长速度()平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变动净额净迁移率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劳动国资源实际利用率就业率失业率第10章 国民财富统计(第10章必会类型为10、11)国民财产亿元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国民财产使用效益国内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元流动资产平均总额()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周转天数天流动资产产值率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生产统计(第11章必会类型为13、14)页公式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可支配净收入生产法收入法总值价格指数()()第12章 国民经济流通统计(第12章必会类型为8、9、10)形成居民购买力万元本年实现购买力万元年初居民结余购买力万元年末结余购买力万元购买力实现程度出口数量指数()进口数量指数()()进出口比价指数()NO.10出口盈亏额万元出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盈亏率第十三章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第12章必会类型为7)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报告期货币流通次数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无计算以上点明的计算类型要必会,且要灵活记住公式及计算方法,开始学习计算1遍,中间复习计算一遍,临近考试前4天计算一次,但不要看资料,评估下自己能否单独计算,如果很熟练了,则前考试前一天重复看上3遍,另外到了考场入试室后,最好把所有的公式默记在老师发的草稿纸上,以便开考因情结绪紧张忘记,或误记;每年除计算题外,其它题目很少重复,可以进行筛选一次,这样效率会更高些;概念不要死记,要理解后再记忆就很快了;主要是计算,及各章节内容,开始学习要全面学习,后面复习时再选重点;一、名词解释1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牲和数量关系,互相关联的一套指标。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3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的对比,表明报告期水平对比前一期水平的逐期发展变动的情况。4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胡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5金融统计:是以金融活动的数量指标为研究对象,反映和分析金融活动规模、水平及其变动等情况是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金融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重要工具,是政府制定金融与货币政策的基本依据。6增长速度:亦称增长率,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求得,用于说明报告期限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若干倍(或百分之几)。7指数体系:从广义上说,指数体系是由若干个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从狭义上说,指数体系是指不仅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8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序。9资产负责表:是以经济资产存量为对象的核算。它反映某一时点上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所拥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历史积累状况。10国内总产出:又称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即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被消耗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以及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11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12环比指数:如果所有各期指数均采用各报告期前一个时期作为基期,则计算出来的指数称为环比指数。13对外贸易:又称国际贸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对外贸易包括商品、劳务和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活动,即所谓的“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部分内容。狭义的进出口贸易仅指商品的进出口活动,所以又称“有形贸易”。14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对等关系。财政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基础。分析研究财政收支的平衡关系,可以为政府制定财政政策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15投资形成量:又称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因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工作量以及与之相关费用的总称。16统计分类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17标志变异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指标,它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序的指标。18抽样误差: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即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误差。一般来说,抽样误差就是指样本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相应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数。19广义的国际收支:不公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不需外汇偿付的各种单项转移和无实际外汇收支的全部经济往来,即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往来来发生的收入与支出。20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21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动态分析指标,又称增长水平。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相减的差额,用以反映现象在这段时间内发展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绝对量。22相关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存在的非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就是说,当一个现象发生数量变化时,另一现象也会发生数量变化,蛤这种数量关系不是确定的,不是唯一的。23国民生产总值表: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对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24人口社会构成:是指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布和关系。25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是徇一个国家国情国力及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26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27相对指标:是指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28重置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随即抽取一个样本单位,记录该单位有关标志表现后,把它放回到总体中去,再从总体中随即抽取第二个样本单位,记录它的有关标志表现以后,也把它放回总体中去,照此下去,直到抽选第n个样本单位。29直接推算法:是将劳动力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自向变动的数量,根据现在的状况和以往变动的趋势,失算未来的劳动力资源的预测方法。30国民财产: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等。31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地人口数与该地区的面积数之比,即某一时点单位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上居住的人口数)。32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够为占有者在较长时间内享有某种特殊权利并能获得较高收益的非金融资产。33社会商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零售市场上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青蛙了社会商品的需求量。34银行现金收支:也称国家现金收支,是指国家银行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货币流通渠道实现的收取现金和支付现金活动。35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36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活动,包括固定资产建造与购置,是将投资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实物的过程。37就业率指标:是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即经济活动人口数的对比,表明就业的充分程度。38金融账户:是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借出。39综合指标:通过统计调查搜集到大量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汇总、计算,就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一般称为综合指标。40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凡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4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42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43国民经济分配:简称国民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形成各部门、各单位和居民的最终收入,用以购买货物和服务,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44国民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增加。这里的国民经济生产成果通常是指国内生产总值。45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净变动额,包括固定资本的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46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统计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都离不开指标,指标在统计中占有中心地位。统计指标既表明了总体特征的概念,即性质,有反映了它的数量,可见,指标具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47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48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49固定资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被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生产资料。50商品销售总额:是指对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包括对国外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总额。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和直接出口商品的规模。二、解答题:1简述时期指标的特点? 答:(1)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2)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3)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2商品流通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反映和分析流通计划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2)研究商品购、销、存等环节的构成、比例关系及变动情况。(3)研究商品流通与其他方面的多种经济关系的协调与处理问题。(4)分析商品流通的成果和市场变化的特点及变动趋势等。3为什么不能把消费与货币支出等同于最终消费? 答:在许多情况下,消费品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购买来实现的,是为消费面花费的货币支出,具体化为最终消费支出统计。但不能把各种货币支出都等同于消费。因为,只有和消费性物品和服务相交换的货币支出才发球最终消费支出,此外的投资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不是消费支出;同时,构成消费的并非都具有实际货币支出行为,如各种自产自用消费,实物分配形成的消费等,应视作虚拟性货币支出。4简述流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 答:流量与存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其形式有以下几种:(1)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3)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4)两个存量和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即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5编制组距数列时,如何确定组距与组数问题? 答:一般应掌握以下原则:一是要考虑各组的划分是否能区分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差别;二是要能准确地、清晰地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6什么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有哪些特点? 答:商品流通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产品通过买卖行为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其特征是:(1)商品流通必须是物质产品的转移。(2)商品流通必须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3)商品流通必须是改变所有权的商品转移。7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1)依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基期,注意所依据的指标在整个研究时期保持同质性。(2)要联系研究时期的中间资料,注意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波动过大或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方向,以避免影响平均发展速度的代表性。(3)当研究现象发展时期过长时,应注意结合分段平均发展速度。(4)结合发展水平、经济效益研究发展速度。8试述国民财富统计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答:国民财富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反映和分析国民财富的总量、构成及变动情况;(2)反映和分析自然资源的拥有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托管加盟合同样本
- 住房防水协议合同样本
- 保安劳务合同样本封面
- 代理外包协议合同样本
- 三天自动解约合同范例
- 个人简易入股合同样本
- pvc订购合同样本
- 雨棚成品购买合同范本
- 信息科技合同标准文本
- 临街店铺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医院保安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三Unit1随身课本-Understandingideas01
- 口袋妖怪白金详细图文攻略(整理全)
- GB/T 9575-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软管规格和最大最小内径及切割长度公差
- GB/T 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 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和答案(辽宁卷)
- 【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理解专项训练5含答案全国通用
- 详解2021年《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ppt
- 保护继电器中文手册-re610系列rem610tobcnb
- 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查记录
- 空调机房吸音墙顶面综合施工专题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