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肺上叶肺段解剖的再认识.ppt_第1页
右肺上叶肺段解剖的再认识.ppt_第2页
右肺上叶肺段解剖的再认识.ppt_第3页
右肺上叶肺段解剖的再认识.ppt_第4页
右肺上叶肺段解剖的再认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右肺上叶肺段解剖的再认识肺段静脉在肺段切除术中的实用价值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蒋伟 背景 1995年LCSG的随机对照研究肺叶切除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金标准多项日本的研究显示肺段切除 肿瘤 2cm 具有不亚于肺叶切除的生存数据 OkadaM GenThoracCardiovascSurg 2008 56 151 157 段间水平的确认方法 充气 萎陷法 钳闭或切断段支气管后患侧膨肺找出分界线较为简便腔镜下膨肺压力过大则影响视野且仍可通过Kohn s小孔使靶肺段膨起膨肺压力过小则不易辨认分界线容易导致切缘不够 段间水平的确认方法 充气 萎陷法 通过纤支镜定位或蝶形针使用喷射通气将靶肺段膨起确保切缘辅助小切口下使用电凝分离段间保留段间静脉保留更多的肺功能需使用特殊的喷射通气设备先膨整个肺切断段支气管后再萎陷其它肺 段间水平的确认方法 外周以肿瘤外2cm为起点中央以段间静脉为止点能确保切缘不影响腔镜下视野段间静脉的辨认缺乏认识 存在变异 研究目的 右肺上叶的肺段支气管 肺段动脉以及肺段静脉在肺内的分布情况及其相互关系以肺段静脉及其属支分布情况为重点寻找合理的段间平面标志 材料与方法 3例成年男性右上肺叶教学标本经福尔马林处理1例存在肺门处钙化肿大淋巴结2例无明显肺部疾病首先对右上叶各肺段间的切迹和副裂等表面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所用名词参照国际解剖学名词和Boyden命名法 BoydenEA ScannellJG Ananalysisofvariationsinthebronchovascularpatternoftherightupperlobeoffiftylungs AmJAnat 1948 82 27 材料与方法 常规解剖法 2例标本使用解剖刀和镊子由肺门仔细剥离肺组织显露各段支气管 肺段动脉以及肺段静脉等的分支解剖完成后 以肺表面观察到的尖前切迹 尖后切迹和裂间缘为起点 以肺段静脉为止点连线后使用刀柄切开观察切开表面肺段静脉位置及走行以判断是否为段间平面 材料与方法 铸型剥离法 1例标本 使用60ml注射器将红色明胶缓慢注入上肺静脉 60ml注射器将白色明胶缓慢注入上叶支气管标本制成后放干燥处保存5天后 使用解剖刀和镊子由肺门部开始解剖保留肺段静脉和肺段支气管认真观察肺段静脉及肺亚段静脉的起始 走行以及收受范围最终将上肺游离为尖 前 后三段 结果 右肺上叶外形的观察 右肺上叶可以分为斜裂面 水平裂面 肋面 前纵隔面以及后纵隔面5个面 前缘将肋面与前纵隔面隔开裂间缘界于水平裂面和斜裂面之间下外缘将肋面与水平裂面及斜裂面分开后缘较钝 届于后纵隔面和肋面之间 在肋面有第一肋骨的压迹是肺尖的下界 将肺尖自肋面隔开 前缘正对第一肋压迹处为尖前切迹 前缘自该点起始行向前下 陈尔瑜 何光箎 刘正津 等 中国人肺的支气管和血管右肺上叶的支气管和血管 解剖学报 1960 5 1 30 50 右肺上叶支气管 尖段支气管 B1 尖支 B1a 分布到肺尖前支 B1b 分布到肋面 前纵隔面 肺尖及前缘上1 3的一部分前段支气管 B2 外侧支 B2a 分布到肋面和水平裂面的后分前支 B2b 分布到肋面 前纵隔面和水平裂面的前分 前缘的下2 3后段支气管 B3 尖支 B3a 分布到肋面 后纵隔面和斜裂面 后支 B3b 分布到肋面 斜裂面和近裂间缘的水平裂面各肺段支气管未发现有联合或分裂的现象 右肺上叶动脉 右肺动脉行至右肺肺门时 即分出前干至右肺上叶前干在右肺上叶支气管前方进入右肺 并立即发散为两支分别分布至尖段和前段右肺动脉发出前干后继续下行并最终分出右肺中叶及下叶动脉其中尚存在1 2支较小的升支在B2后方分布到斜裂面 水平裂面或后纵隔面 即分布到前段或后段 右肺动脉分支的情况与支气管的分支情况没有共同的地方但右肺上叶的肺动脉多与肺段支气管的分支相伴行 有2例标本前干尖支发出返支分布于后段的后纵隔面和斜裂面 尖段 后段 返支 右肺上叶静脉 肺静脉的属支一般不与同名支气管紧密伴行位于同名支气管的内侧 行走于肺段之间共为3 4支分支尖段静脉 V1 前段静脉 V2 后段静脉 V3 右肺上叶静脉与中叶静脉汇合成右肺上静脉 右肺上叶静脉 尖段静脉 V1 尖支 V1a 行走于支气管尖段的尖支 B1a 和前支 B1b 之间前支 V1b 位置较浅 位于尖段纵隔面的胸膜下 为浅静脉 行走于尖段支气管的前支 B1b 和前段支气管前支 B2b 之间尖段静脉前支收受各亚段静脉血之后 向下行走 越过前段支气管及动脉 在右肺动脉上下干之间注入右肺上叶静脉 尖段静脉前支 V1b 可视为尖段和前段的段间静脉在纵隔面作为尖前段间平面的重要标志 尖段静脉前支 V1b 前段 尖段 右肺上叶静脉 前段静脉 V2 前支 V2a 汇流入尖段静脉前支 V1b 下支 V2b 也属浅静脉 位于前段水平裂面的胸膜下 经前段支气管下方向下行 于后段静脉下方汇入右肺上叶静脉前叶间支 V2c 行于前段支气管外侧支 B2a 和前支 B2b 之间 汇入后段静脉 前段静脉下支 V2b 右肺上叶静脉 后段静脉 V3 右肺上叶静脉中最为粗大的一条尖支 V3a 后支 V3b 段间支 V3c 和前支 V3d 四条属支该静脉行走于前段与后段支气管之间向前下方内行在前段动脉与升支动脉的外侧汇入上叶静脉分为中央部和叶间部中央部为深在的静脉叶间部属浅静脉 右肺上叶静脉 后段静脉 V3 尖支行走于尖段支气管与后段支气管之间后支行走于后段支气管的尖支和后支之间段间支即腋段静脉 往往位于裂间缘位置 行走于后段支气管与前段支气管之间 收受腋段后部静脉血 向内回流入右上肺静脉 其可作为前段和后段的标志前支属浅静脉 位于斜裂面 行走于后段支气管管尖支的表面 右肺上叶静脉 后段静脉 V3 尖支 V3a 后支 V3b 段间支 V3c 和前支 V3d V3d V3a V3b V3c 讨论 1956年 Hamilton就指出 在相邻肺段之间存在自然分裂线 此线上无肺组织相连 沿线能将此处完全分开也有学者提出在肺上叶存在尖前切迹 尖后切迹以及裂间缘 可作为上叶三段的分界标志黄孝迈等认为在相邻肺段之间仍存在有相连的肺组织 自然分裂线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不大2003年 王怀佑等人的研究发现 尖前切迹大多能全长分离 沿水平裂和尖前切迹分离 可使前段与中叶和尖段分开 再沿裂间缘分离 可使前段与后段分开我们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发现 但尖后切迹的标志性并不显著 尖 后段之间以及前 后段之间可以V3a和V3c为解剖性标志 肺段段间平面 自然分裂线 右上叶的肺段切除步骤设计 尖段切除中 可先暴露离断上肺动脉前干尖支 然后离断尖段支气管 最后切断V3a 以V1a和尖后切迹至V3a的连线为解剖标志 后段切除中 先切断发至后段的升支动脉以及由前干尖支发出的返支 然后依次切断V3d和V3b 最后切断后段支气管 以尖后切迹至V3b的连线以及V3为解剖标志 前段切除中 应先切断V1a和V2b 然后切断上肺动脉前干前支以及发至前段的升支动脉 然后切断前段支气管 若解剖方便可再切断V2c 以V1a和V3为解剖标志 展望 1932年Kramer Class提出肺段这一概念Herrn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