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1页
WCDMA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2页
WCDMA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3页
WCDMA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4页
WCDMA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频污染问题新建站点开通后的优化阶段,由于网络负荷很轻,各扇区之间的重叠区域一般比较大,信号较为复杂。这样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导频污染。导频污染的形成:造成导频污染的原因一般有下面三种:1) 高站的越区覆盖。如果远处高站的天线导频信号到达测试点的空间链路损耗与近处低站导频信号到达同一测试点的链路损耗相同的话,就很有可能在测试点处造成若干个具有相近Ec/Io的导频污染区。另外,由于高站的存在,天线的下倾角一般会比较大,这样就会造成天线波束的畸变,覆盖波形向旁瓣方向挤压,造成旁瓣覆盖区域的导频污染。2) 基站环形布局。由于环形布站,在环形中心的地方就会收到若干个周围的导频信号,而且导频Ec/Io比较接近。3) 街道效应、强反射体等原因导致的信号畸变。由于WCDMA下行2000M频率附近的传播特性,下行信号的反射能力较强,远处导频信号沿着近似筒状的街道传播,可能会对其它小区的覆盖地方产生干扰。另外某些楼房、墙面等对信号的反射较强,也会对附近的导频覆盖产生污染。导频污染的影响:导频污染的存在,会对网络性能起到消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和分析如下:1) 接入困难,增加呼叫失败概率:UE起呼之前,UE一直在做小区重选操作,由于若干Ec/Io相近的导频和重选迟滞的存在,使得UE不会马上重选到Ec/Io最好的小区中,特别是在UE快速移动的情况下,UE一般是在导频Ec/Io较差的小区中起呼。呼叫开始的时候,UE首先发起上行的随机接入,同时等待ACK消息,如果成功的话,UE就会和UTRAN发起RRC的信令交互。期间由于没有测量控制以及测量报告的交互,UE不会发生切换操作。RRC交互完成后,RNC才有可能下发测量控制消息,同时等待UE的测量上报。也就是说上述期间一直到UE的测量上报为止,UE都是在开始起呼的那个小区内与UTRAN发生操作,一旦由于UE的移动,造成该小区的信号变差,很可能导致后续的信令无法收到和下发,造成呼叫失败。 2) 高速数据业务呼叫失败概率明显增加。一般来说,高速数据业务需要更高的导频Ec/Io以及稳定性更好的无线环境,在导频污染的情况下,难以找到一个稳定处于最强地位的导频信号,这对高速业务的呼叫接入是极为不利的。 3) 切换失败。当移动台在该区域中移动时,由于强导频信号较多,相互变化也比较快,势必导致移动台发生频繁的切换。当移动台的这种处于软切换状态的情况,需要同时和几个基站进行通信。虽然分集增益可以改善该移动台的通话质量,但是中兴通讯研究表明,切换增益在切换瞬间是负的,也就是说不仅没有增益,反而会增加切换失败的可能性。 4) 容量损失:由于频繁的切换,会造成系统容量的下降,特别是下行的容量受限,一个UE与多个小区通讯,造成基站的下行负荷加重,降低系统容量。 解决方法:导频污染优化的关键是形成一个主导频。RF优化阶段可以采取的调整手段有:1) 优先考虑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2) 调整个别小区导频信号功率 3) 调整天线挂高4) 调整天线位置5) 换用电子可调天线6) 增加信源切换问题 问题原因: 切换的问题一般在于切换区的长度和切换区里各个信号的强弱变化。如果切换区太小的话,那么在车速过快的情况下,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切换流程,从而导致切换失败。而切换区太大,则有可能过多占用系统资源。此外如果切换区里各个信号强弱变化太频繁,不是普遍的一个信号慢慢变弱另一个慢慢变强的话,则切换也会频繁发生,产生乒乓效应。这样一方面过多占用系统资源,另一方面也容易增加掉话的几率。问题分析: 对于切换问题,关键在于控制切换区的位置和长度,并尽量保证在切换区里参与切换的信号强度能够平稳的变化。对于切换区的位置和长度,应该在规划时就有初步的考虑。优化时要根据实际的环境加以调整,考虑完成一次切换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和一般在此区域的车速来确定切换区的长度。切换区的位置应该尽量避免在拐角,因为拐角本身的阻挡会带来额外的传播损耗并造成信号的迅速衰减从而减小切换区的长度。如果无法避免的话,应该尽量保证拐角处的信号强度有足够的余量来应对拐角的损耗。也不要把切换区放在十字路口、高话务地区以及VIP服务区。解决方法: 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来改变切换区的位置和信号分布。如果切换区太小,可以减少下倾角或适当调整天线方向解决。如果切换区里信号变化太频繁,则可以考虑适当调整下倾角和方向角以保证单一小区信号强度平稳变化。其他RF问题确保基站发射功率从基站射频端到天线侧工作正常也是RF优化需要注意的一部分。驻波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优化前应该确定基站每个小区在WCDMA的工作频率上驻波比小于1.3。这项工作由设备工程师使用驻波比测试仪完成。同时从各功放端口输出的功率也应该确保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馈线问题根据单站覆盖测试结果,检查实测各地区的覆盖信号是否与规划的覆盖小区一致。分析是否存在馈线接错的情况。问题原因:一般定向站的3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天线使用两根馈线(一根收发共用,一根接收)。在基站侧馈线再连接跳线接入NODE B机柜。在工程队施工时这一系列的连接有可能会出错。一个天线连接的两根馈线可能被连接到任意一两个小区,因此馈线接错的现象就是三个小区的天线发射出来的信号可能是来自于该站点随意的一个或者两个小区的信号。问题分析: 在进行优化时,应该根据覆盖测试结果,逐个检查每个基站实际测得的各地区的覆盖信号是否与规划的覆盖小区一致。正常情况应该是每一个天线附近该方向上的最强信号就是这个天线对应的小区,如果出现其他小区的强信号应该首先检查是否存在馈线接错的情况。解决方法: 如果发现馈线接错,可以联系设备工程师上站点检查馈线连接情况。天线和环境问题 根据全网覆盖测试结果,检查实测各地区的覆盖信号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的信号和覆盖明显小于预期的信号。对存在问题的小区进一步上站检查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和挂高是否和设计相符。还可以检查天线主瓣方向上是否存在阻挡,抱杆方向是否垂直等。问题原因: 天线实际的方向角,下倾角和设计不符主要的原因是工程队没有能够完全遵守工作流程按照图纸和规划数据施工。另一方面,使用的设备例如罗盘的精度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一般方向角5度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下倾角如果误差大于2度对覆盖的影响就会比较明显了。优化时有时会发现在天线的主瓣方向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阻挡。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一定的覆盖盲区,适当的调整天线方向角可以改善这种问题。天线的实际下倾角有时也会与设计不符是由于天线的抱杆就不是垂直于地面的或者测量的不准造成的。问题分析: 测量下倾角的一种简易方法是使用天线厂家提供的一种贴在天线上的刻度纸,这种方法需要首先将正确的刻度纸贴好在天线上,之后按照刻度尺精确调整。比较准确的一种测量下倾角的办法是直接使用水平仪来测量下倾角。这两种方法的前提都是天线的抱杆或者支架是垂直于地面安装的,这样才能确保从天线测得的下倾角就是其相对于地面的下倾角。对于某些安装于铁塔上的天线或者抱杆安装在墙壁上的天线来说,必须要测量抱杆是否垂直于地面。解决方法: 以上的问题可以使用专用工具测量来发现,发现后通知工程队前来修正。对于存在阻挡或者抱杆无法垂直地面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方向角和下倾角的方向来改善。下倾角的减少很容易造成越区覆盖和增大干扰,增加则容易出现覆盖盲区,同时过大的下倾角也会导致波束畸变从而产生新的干扰。因此适度的调整对于保证整个网络的性能很重要。一般来说,调整方向角有助于解决大面积覆盖弱的问题,而调整下倾角可以解决覆盖距离方面的问题。工程队严格按照流程施工是保证质量的前提。设备工程师对于安装后的核查也是非常重要。根据全网覆盖测试结果,检查实测各地区的覆盖信号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的信号和覆盖明显小于预期的信号。对存在问题的小区进一步上站检查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和挂高是否和设计相符。还可以检查天线主瓣方向上是否存在阻挡,抱杆方向是否垂直等。问题原因: 天线实际的方向角,下倾角和设计不符主要的原因是工程队没有能够完全遵守工作流程按照图纸和规划数据施工。另一方面,使用的设备例如罗盘的精度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一般方向角5度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下倾角如果误差大于2度对覆盖的影响就会比较明显了。优化时有时会发现在天线的主瓣方向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阻挡。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一定的覆盖盲区,适当的调整天线方向角可以改善这种问题。天线的实际下倾角有时也会与设计不符是由于天线的抱杆就不是垂直于地面的或者测量的不准造成的。问题分析: 测量下倾角的一种简易方法是使用天线厂家提供的一种贴在天线上的刻度纸,这种方法需要首先将正确的刻度纸贴好在天线上,之后按照刻度尺精确调整。比较准确的一种测量下倾角的办法是直接使用水平仪来测量下倾角。这两种方法的前提都是天线的抱杆或者支架是垂直于地面安装的,这样才能确保从天线测得的下倾角就是其相对于地面的下倾角。对于某些安装于铁塔上的天线或者抱杆安装在墙壁上的天线来说,必须要测量抱杆是否垂直于地面。解决方法: 以上的问题可以使用专用工具测量来发现,发现后通知工程队前来修正。对于存在阻挡或者抱杆无法垂直地面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方向角和下倾角的方向来改善。下倾角的减少很容易造成越区覆盖和增大干扰,增加则容易出现覆盖盲区,同时过大的下倾角也会导致波束畸变从而产生新的干扰。因此适度的调整对于保证整个网络的性能很重要。一般来说,调整方向角有助于解决大面积覆盖弱的问题,而调整下倾角可以解决覆盖距离方面的问题。工程队严格按照流程施工是保证质量的前提。设备工程师对于安装后的核查也是非常重要。WCDMA速率问题分析求解在WCDMA网络中高速上传下载是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上下行速率由于各种原因会受到影响,大家把遇到的影响速率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分享出来吧。*M1I#B!B)n暂时能够想到的: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7$h%N2Y,Z影响下行速率:2F(W*B (R)E#Y30E0J1、radio link quality 包括弱覆盖和导频污染5k,V0y4L:Y#O#N#5g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 poor radio link quality lead to packet errors, RLC layer willretransmits the packets7U!X1j-T.f*W7I-b6Wa1u9B;E+d5U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2、异频/异系统切换频繁或压缩模式启动和取消频繁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1t-f/w2q0V7p 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压缩模式启动和取消频繁将会影响下行无线质量s)i0r1Z-L,v3、下行功率参数设置9m%6u5c-w&q4v9x)B*Z 对于HSDPA业务现在使用的是动态分配,公共信道占用的功率越大dedicate channel power就会越小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L;K W0k,K$Y5L784、对于HSDPA业务HS-PDSCH CODE 的分配也会很影响下行速率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N%N6z0u!g!P1m%w88w1x 现在一般使用的是5、8、10码分配2Y#V#h5U:C7l6p5、R99业务量的大小将会严重影响HSDPA功率v(l7x/_8Q/S!Z)?3z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6、lub口的传输资源受限1+M;r+R.B%o0O4S77、如果是R5或是以下版本的手机时如果没有相应的上行信道支持将会影响下行速率$i;p-G2.8e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 能否分配相应的下行HSDPA信道1T2g0T e-Q!k7_7c8、下行存在干扰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c6X!U$D,S0m+v3o#i!B9、下行在线用户数0V-u9d3|8k+#W(影响上行速率:k,e2*T+A#v%i,1、上行干扰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o4U(z( v,D9|2、上行功率受限O V*A0Q)L*_+3、上行存在硬件问题.AB&%Z0J!L(H邻区漏配一般来讲,初期优化过程掉话占大多数是由于邻区漏配导致的。对于同频邻区,通常采用以下的办法来确认是否为同频邻区漏配:方法一:观察掉话前UE记录的活动集EcIo信息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 EcIo信息,如果UE记录的EcIo很差,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 EcIo很好;同时检查Scanner记录Best Server扰码是否出现在掉话前最近出现的同频测量控制中,如果测量控制中没有扰码,那么可以确认是邻区漏配。方法二:如果掉话后UE马上重新接入,如果UE重新接入的小区扰码和掉话时的扰码不一致,也可以怀疑是邻区漏配问题,可以通过测量控制进一步进行确认。邻区漏配导致的掉话也包括异频邻区漏配和异系统邻区漏配。 覆盖问题通常所说的覆盖差,主要是指RSCP不和EcIo都很差。覆盖的问题需要通过掉话前上行或者下行的专用信道功率来确认,需要采用以下的方法来确认:如果掉话前的上行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值,并且上行的BLER也很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