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doc_第1页
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doc_第2页
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doc_第3页
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风险的分布及原因分析,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控制和降低风险,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方法 对临床科室护士长呈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归纳列出145件护理风险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给药错误的风险居护理风险直接原因的首位,占39.31%,其次为病情观察、操作不规范、标本错误及其他因素;间接原因不容忽视,主要为护理用品与仪器劣质、环境因素;医生、护士、技士之间的沟通不够。结论 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护理风险的危害,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工作过程,具有职业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氛围;建立组织,落实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特别是给药过程中的风险防范,达到病人与护士身心安全的目的。关键词 护理风险;原因;管理对策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2,因此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了解、分析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对有效的控制和降低风险,达到患者护理安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各护理单元呈报的145件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各护理单元呈报不良护理事件共471件,参考张琳琪风险管理模型及不良事件分类3,确定为护理风险145件,占不良护理事件报告数的30.79%。1.2方法将主要来源于护士本身的风险事件归结为直接原因,来源于医院其它部门为主的风险事件归结为间接原因。列出风险管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分布情况。2结果直接原因108例,占总数的77.48%,其中给药错误57例占39.31%、病情观察不到位13例占8.97%、操作不规范11例占7.59%、跌倒、标本错误、其他等各9例共占18.63%。间接原因37例占总数的22.52%,其中护理用品质量劣17例占11.72%、环境设施问题11例占7.59%,医、护、技沟通不够9例占6.21%。3原因分析3.1本组数据显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直接原因是以给药错误居首位,占39.31%。具体表现在输液、肌注、皮试、口服及外用药物使用上。给药错误主要是护士在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未严格落实“三查、七对”、操作规程及药物管理制度;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给药过程存在定势心理;操作环节多,在医嘱核对、转抄、配制、使用到病人身上等过程中,不慎导致出错。目前临床药品用量大、种类多,许多不同药品的包装外型、规格、名称等极其近似,形成视觉错误;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忙等因素,均造成了给药错误的风险。3.2病情观察风险占8.97%。主要原因是护士注重医嘱执行及完成治疗,主动巡视病房不够,发现病情变化不及时;临床一线低年资护士多,业务素质低,思维狭隘、观察能力薄弱;过分依赖仪器的监测数据;缺乏对病人整体的了解等。3.3护理制度管理与落实风险占12.42%。其中跌倒占6.21%,发生在老年人夜间起床、产妇起床太快、胰岛素注射后未按时进食、病床轮子未上锁致病床打滑等。标本错误占6.21%,如标本核对出错、送收环节太多等。原因是护士对关键性护理管理制度的执行认识上有差距,管理工作环节控制欠严密。以致发生多种原因的跌倒,标本出错。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具有很重要的防范意义。3.4产生风险的间接原因中,护理用品、护理有关的仪器设备与设施占11.72%。如微泵注射仪的时速不正确,一次性水封瓶防反流装置的失控,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护士沟通技巧的缺乏,医生、药士、护士之间相互沟通的不够也占风险因素的6.51%。如医嘱床号、姓名、药物、剂量的错误;手术及抢救的配合程度差以及护理记录的不一致性等。4护理管理对策4.1营造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氛围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是减少护理风险的前提,要使护理人员具有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4,要克服对护理风险的冷漠、麻痹、侥幸、隐瞒等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学习提高识别、分析护理风险的能力;发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创造自控互控的风险管理氛围,减少护理不良事件,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特别是护理高危风险的发生率,保障病人与护士的安全。4.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加强监控(1)护理部应建立由部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及副主任护师组成的风险管理质控小组,定期巡查各病区工作,对护理环节、护理工作细节进行实地实时查看;鼓励病区呈报护理不良事件,对各护理单元呈报的现存和潜在的不良护理事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进行正确的识别、评估,提出防范、规避、分散和补救的措施。如本院原来为了规范药品管理,将腐蚀性外用药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放于同一柜内加锁保管,但以后在进行药品检查时,发现两种药品的容器外形及瓶签非常接近,护士有取错药液的可能性,当即予以调整。又如,针对目前药物更换频繁,为了避免新药使用中的盲目性,要求药房有新药及时通知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应立即组织护士学习,科内建立新药药物说明书手册,便于护士翻阅学习,以及时掌握新药的特点。(2)风险管理质控小组有计划地组织有关风险管理的教育及培训,内容、方法进行分层次实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全体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3)风险管理质控小组信息畅通,建立处置突发事件的流程,对发生的不良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尤其是产生后果的护理不良事件,把病人的损害与医院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4.3加强高危人群及高危因素的管理护理部确定重点科室、人群、重点时段,进行重点监控,加强对手术室、急诊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管理;高危人群重点对象是低年资的护士、轮转护士、护生。为提高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树立职业道德和增加法律意识入手,强化风险防范与化解方法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责任感与诚信度,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使护士认识执行各项制度、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培育自己的谨慎精神,自觉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训练。组织护理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培养护士观察、思维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最好的风险教育素材,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对跌倒、坠床等可以预料的护理高风险因素,制订具体的防范预案及控制方法。4.4给药过程中的风险防范(1)制订输液管理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肌肉操作流程、皮试操作流程、化疗药物使用流程、药物查对程序、新药使用要求等,规范护士给药行为。(2)严格执行各项给药方法的操作规程。尤其要做好用药有关注意事项的解释、告知、指导工作,对特殊人群如老人及小儿等,若口服给药要送药到口;特殊药物要交待清楚,直至病人或家属理解为止。了解药物作用及注意事项,重视用药后的观察,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毒性作用及病情变化。(3)加强药物管理。对药品进行定位放置,规范标签、标识醒目等进行管理;减少医嘱的转抄环节;加强与药剂科的合作,定期进行药品质量检查,落实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4)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及加强药理知识的学习。有关人士对临床护理人员用药知识掌握的调查分析,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对常用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工作了3年以下的护士。新同志及实习护士对临床常用药物知识的掌握较差5。目前,各医院年轻护士占临床护理工作相当大比例,因此加强药物知识的培训学习很有必要。据报道,对外科护士药物治疗的在岗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专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的继续教育。药理学知识培训内容,应包括(中文,英);作用机制类型;剂型、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使用新药前,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建立药物说明书手册,并反复学习,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5)药物治疗是一个多环节配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医、药、护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医、药、护人员要加强沟通,人格上要相互尊重;业务上,医生应给护士以指导,主动热情地给护士传授有关知识,帮助护士提高业务素质;低年资护士虚心向高年资及有专业特长的护士学习请教;护士在工作中,对有疑义的医嘱必须核实后执行,同时将药物治疗后观察到的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通过医、药、护间的沟通,避免及减少药物治疗中的护理风险。医疗护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因素,特别是给药错误的风险防范需要更加重视。要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需增强护理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氛围;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加强监控;重视高危人群及高危因素的管理;落实给药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加强环境、设备管理,医、护、技密切配合群防群治,才能达到病人与护士安全的目的。参考文献1 李淳.实行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0):953-954.2 郑红,张虹红. 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6,14(1):42-43.3 张琳琪.风险管理在儿科管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