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论文:让信息技术课程焕发人文的光彩.doc_第1页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让信息技术课程焕发人文的光彩.doc_第2页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让信息技术课程焕发人文的光彩.doc_第3页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让信息技术课程焕发人文的光彩.doc_第4页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让信息技术课程焕发人文的光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信息技术课程焕发人文的光彩【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教会了孩子们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应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技能,为孩子们打开了选择学习资源的自由之门。如今的孩子们享受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学习自主权力: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网络工具选择他们所需要和喜爱的信息资源。可是,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获得了极大选择自由权的孩子们应该选择什么资源、可以选择什么资源和应该怎样运用资源?目前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远远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孩子们在如何恰当选择与应用资源方面缺乏有力有效的引导。原因在于目前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技术因素,而对人文因素重视不够。就此本文提出在信息技术课要营造人文环境,满足学生的人本需要;开放教学思想,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开展个性探究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人文引子关于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很受当今教育界的关注。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指出,科学和人文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创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精神是立世之基,科技知识是生产力之源,科学思想是正确思维的基础,科学方法是办事成功的前提,科学可谓育人的硬件;而人文则是育人的“软件”,常与民族存亡、国家强大、社会进退等大是大非相关联,同时也关系着个人思维智愚、人品高低、言行文野和事业成败。历史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它将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也将会有重大的突破,我们的教育观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脉搏。重新全面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那种单纯地以传授知识技能为重点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今天时代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这是教育水平与国民素质逐渐提高的标志,这是历史的潮流、历史的进步,我们的教育观念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应该站在历史进步潮流的前面,我们应该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的人格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追求一种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一、营造人文环境,满足学生的人文需要教育实质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而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因此,教育必须建立在复杂的意识基础上,必须是理解和尊重人的活动。学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对象,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学系统的核心要素。1、积极倡导快乐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宽松氛围下的动手动脑的的快乐学习是高效的。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学,由浅入深,在轻松的气氛中感知信息技术的魅力。在IT这个领域,好多IT精英、电脑高手都是从游戏开始,通过玩电脑逐渐发展成才的。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还不成熟,因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应该简单易懂,在课程的安排和内容上要注意简单易懂,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一些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方法和教学软件,配合一些适当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一些抽象的理论,让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为使初学者掌握鼠标的习性,左右键的用法,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我从一些游戏入手,如纸牌、空当接龙等,还有一些计算机和网络密切联系的诸如网络游戏、流行软件、黑客以及网上冲浪等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把兴趣性和创新性结合起来。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一些好的电脑益智游戏会涉及到简单的编程和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们在进行这些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玩一些游戏。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解决不了,就会主动地问老师、回过头来再学习基础知识。有时甚至老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鼓励他们到网上查资料,请教网友,通过E-mail请教网上专家。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越来越高,最后就会脱离游戏这样,进入到更高更深的学习探索中去。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我在教学浙教版第四册第9课再游西湖这一课时,考虑西湖离我们余姚的孩子不是很近,不如利用余姚河姆渡这一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于是我就把此次教学改为再现河姆渡,从学生熟悉的话题谈起,优化了教学效果。2、努力实施差异教学人的差异天性存在。学生不是工厂中生产出的机器零件,教学上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差异性,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我们的学生也一样,他们每一个都有差异,我们不仅要承认这一点,而且还要欣赏他们的与众不同的个性,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自己是不能代替别人,但是别人也无法取代他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此原则下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指一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差异,反映到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上,有的学生指法进步很快,但学习程序设计时颇感吃力;有的同学兴趣在计算机的操作上,但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并不感兴趣;有的同学对电脑绘画很有创意,但对指法练习没有兴趣。这就是个体差异反应到信息技术课的具体表现。我们在对学生有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如简单的操作、基础知识等),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积极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有的学生已经不满足现有课本上的知识,而要去更深的领域中去探寻,我就鼓励他们多订阅一些信息技术刊物,经常上网查询资料,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向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去钻研。有的学生对电脑动画很感兴趣,我就教它们课本以外的一些电脑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PhotoShop等,让他们独立创意,自己设计制作小动画。在学生的一些作品中他们将会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设计技术。只要对症下药,他们就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陶醉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二、开放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程提出在信息技术课中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文化素养对每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是广泛的,它影响着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1、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是一项文化活动。一方面,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它们的生成和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人文观念,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站在文化视角,信息技术将有质的升华,遵循操作技能教育和文化素养培养并重的原则,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改变过去重单纯地传授技术操作技能,而轻文化素质的熏陶。文化素质培养中,要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整个教育环境人性化。在因特网的大千世界里,无奇不有,人命更换到荒诞不经的,从水上漂泊到飞离地面,从登上月球到进入宇宙黑洞,等等这些网上冲浪,可以让学生体验非肉体的旅游,让学生以一种新的运动方式重新找到自我。只要动一下手,世界的另一端发生的事情就会出现在眼前,这种非物质的传递,就是学生利用电脑用另一种方式去接触我们的文化,体验另一个世界里的人文景观。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研究型课程整合之后,研究的内容非常开放,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的内容可以是单学科的,更多的可能是涉及学科的,也自然而然的会涉及到有关文化、伦理、道德、修养和社会等问题。因此,在将来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会越来越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学生通过足够时间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对信息环境的接触,获得了对信息环境中社会、伦理、文化的一般性的了解和认识,个人的信息运动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需求,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个人的自然意识。在表现上,是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文;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应用者面对具体的事务,第一反应就是在信息环境中寻求帮助,而且总是能够选择最佳的途径去获得这些帮助,并且知道如何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帮助。当然,这个最佳途径,应该是在包括互联网、图书馆、教师、同学等等在内的所有信息环境中挑选出来的,符合实体社会和网络社会一般规范的,利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途径。比如四、五年级的同学接触了网络的神奇魅力后,总是自然而然的把他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老师,我要查一下磁浮列车的资料”、“老师,我要上网发一封重要的Email给我的好朋友” “老师,我要在网上听音乐,看动画”“我要到论坛中发表我观点,我的作品去”等等这些都已经自然而然把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在文化素养内人上,在基础性大众性的信息技术已经为学生掌握以后,可以增加一些基于代码编写的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高层次技术,使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深层次特征,对信息技术和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逐渐领会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意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意义。在五年级,完全可以让学生接触Pascal的程序编写,甚至包括体验计算机中的更深理念、深层次的过程调用等等。不要小看孩子,有时他们的思维会超过你的想象!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电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今天刚教会学生的技术也许明天就已是落后的了。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自己更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阅读电脑专业书籍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立于不败之地。2、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电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在电脑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运行结果,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地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通过程序模块化的思维方式,习惯于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逐个解决,久而久之,从根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思维的品质。另外,由于电脑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编程或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只有等检查更正后再重新开始。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的技能形成过程,其中既含心智技能因素又含动作技能因素。因此,完全可以认为,电脑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坚韧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3、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陶冶学生的意志情操文化素养的培养重在情意的陶冶,培养学生评价、审美、意志等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必须具备各种学科的相关知识,并能灵活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是在教画图软件时,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评价,“你喜欢哪一个作品,它美在哪里?”也可以问他(她):“你为什么喜欢它?”在我慢慢的、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发言,每一个学生都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去评价这些作品,既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在这种讨论氛围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小学生年龄小,意志力不强,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又比较多,他们的依赖心理比较强,但是在信息课程的电脑操作中又都想得第一,成为老师的好孩子,谁都不愿意落后,因此,我们可以开展各种评比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如:在班级开展“今天谁最棒”,“自我评价”等小型比赛,也可以在全校开展比如“绘画小能手”,“自立小能手”等活动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三、创建专题板块,尝试开展自助式学习目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会自主学习,会自主选择,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个性化的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如何从网上获取信息时,先让学生分组自主地确定一个主题,比如“环境问题”,比如“形形色色的桥”等等,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会操作,根据关键字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生不可以通过发EMail向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同时学会搜索信息和保存信息的方法。(下载、转发、录音、录像等,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各种数据,我们应引导学生知道,数据的本身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数据所给予的启示。最后还要展示阶段成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稍差,开始可能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研究形成论文或报告,老师可引导把他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想到的,所做的所看的如实地写下来,再有目的地进行取合,就能形成较有水平的小论文或报告。论文答辩中,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向别人推荐自己的能力,当众演说能力,这些能力也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同时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