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器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集中器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集中器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集中器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集中器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集中器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集中器到货验收试验。2 依据 2.1 QGDW 375.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集中器型式规范;2.2 QGDW 379.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2.3 QGDW 376.1-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集中器通信协议;2.4 QGDW 374.1-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专变采集集中器技术规范;2.5 QGDW 374.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集中抄表集中器技术规范。3 环境条件除非另有规定,各项试验均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即环境温度: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8kPa。在每一项目的试验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4 安全工作要求 4.1终端检测装置应可靠接地。4.2电压回路严禁短路,电流回路严禁开路。4.3拆、装集中器必须在装置电压、电流输出为零后进行。5 检测项目、设备和建议检测顺序(见表1)表1 试验项目及设备检测顺序号试验项目主要试验设备1.外观检查及通电检查目测2.数据采集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3.交流模拟量采集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4.启动、潜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5.确定电能测量基本误差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6.确定电能测量标准偏差估计值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7.校核计度器示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6 工作程序6.1 外观检查及通电检查目测集中器外观应无破损,出厂铅封、铭牌信息、接线图和端子标志应完整。通电检查应无异常。6.2 数据采集6.2.1电能表数据采集a) 将测试用载波电能表RS-485接口与集中器RS-485接口连接;b) 将测试用载波电能表和集中器接入同一电源内(只加电压不加电流);c) 在集中器内分别设置载波测量点和485测量点,并配好相应表计规约、通讯端口号、表地址、通讯速率等参数;d) 集中器手动抄读载波测量点和485测量点的当前总有功电能示值,抄读数据应与电能表中数据一致。6.3交流模拟量采集6.3.1 交流电压电流基本误差试验a) 将被试集中器的电压、电流输入回路与装置连接好,加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预热510min;b) 测量电压误差时,各相电流为零,频率为50Hz,谐波分量为0,逐相施加Un的60%、80%、100%及120%,同时读出装置标准电压值及集中器记录的电压值分别记为U0、Ui;c) 测量电流误差时,各相电压为额定电压,频率为50Hz,谐波分量为0,各相电流施加In(In为5A)的0%、5、20%、40%、60%、80%、100%、120%,同时读出装置标准电流值及集中器记录的电流值分别记为I0、Ii;d) 按下式计算基本误差Eu和Ei; (1) (2) 式中:k为倍率,F为输出基准值(即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值)。 e) 各测量点误差均应符合表2规定的误差限值要求。表2 测量误差等级及误差极限测量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准确度等级0.5/10.5/10.5/12误差极限0.5/10.5/10.5/126.3.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基本误差试验a) 保持输入电压为Un,频率为50Hz,谐波分量为0,功率因数cos(sin)值分别为1、0.5L、0.5C、改变输入电流(Ia= Ib= Ic)分别为In的100、80、60、40、20、5;b) 记录各测量点装置的读数P0、Q0和集中器记录的Pi、Qi;c) 按下式计算基本误差Ep和Eq; (3) (4) 式中:k为倍率,F为输出基准值(即额定功率值,In按5A计算)。 f) 各测量点误差均应符合表2规定的误差限值要求。6.3.3功率因数基本误差试验a) 电压、电流分别为Un、In,频率为50Hz,谐波分量为0,改变相位角j分别为0、30、45、60、90;b) 记录各测量点装置读出的功率因数PFi和集中器记录的PFx;c) 按下式求出基本误差Ecosj:Ecosj=100% (5) 式中:F=1。d) 各测量点误差均应符合表2规定的误差限值要求。6.4 启动、潜动6.4.1启动试验6.4.1.1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和功率因数为1.0的条件下,负载电流升到0.002Ib(三相集中器带平衡负载),在规定时限内集中器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并连续计量。集中器实际启动时间不应超过启动规定时限(按公式6计算)要求。(min) (6)式中 C 常数,(imp/kWh);Un 参比电压,(V);IQ 启动电流,(A);m 系数,m=3。6.4.1.2如果集中器用于测量双向电能,则将电流线路反接,重复上述试验。6.4.2潜动试验电流回路无电流,电压回路加100Un时,在启动电流下产生1个脉冲的10倍时间内(按公式7计算),电能脉冲输出应不多于1个脉冲。(min) (7)式中 C 集中器常数imp/ kWh;Un 参比电压,(V);IQ 启动电流,(A);m 系数,m=3。6.5电能测量基本误差试验6.5.1达到通电预热时间后(预热时间按生产厂家技术要求),按照表3规定的负载点进行误差检定。有特殊需要时,可以增加与表3不同的负载点。 表3 有、无功电能测量误差试验负载点电流负载功率因数负载电流平衡负载1.00.05Ib,0.1Ib,0.5 Ib, Ib,0.5Imax,Imax0.5(L)0.1Ib,0.2Ib,0.5 Ib, Ib,0.5Imax,Imax0.8(C)0.1Ib,0.2Ib,0.5 Ib, Ib,0.5Imax,Imax不平衡负载1.00.1Ib,Ib0.5(L)0.2Ib,Ib注:测量无功基本误差时可不测试0.8C负载点。6.5.2 在每一负载下,至少做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算得的相对误差等于基本误差限的80%120%,应再做两次测量,取这两次和前几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6.5.3 集中器其百分数误差不应超过表4规定的误差限的60%要求。表4 电能测量基本误差限电流负载电流值cosj基本误差限1.0级(有功)2.0级(无功)平衡负载0.02IbI0.05Ib1.01.52.50.05IbIImax1.01.02.00.05IbI0.1Ib0.5L、0.8C1.52.50.1IbIImax0.5L、0.8C1.02.0不平衡负载0.05IbIImax1.02.03.00.1IbIImax0.5L2.03.06.6确定有功电能测量标准偏差估计值在参比电压Un、参比频率fn和Ib电流下,对功率因数为1和0.5(L)两个负载点分别做不少于5次的相对误差测量。所得出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应不超过0.2%。如果集中器用于测量双向电能,正反双向电能误差及标准偏差估计值都应测量。6.7校核计度器示数(标准表法)将各被检集中器与标准表的同相电流线路串联,电压线路并联,上电后读取各被检表的初始底度,加额定最大负载运行一段时间。标准表与被检集中器应同步启停,运行的时间应保证被检集中器计度器末位一个字代表的电能值(0.01 kWh)与所记录的W之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